道教修真:《靈寶畢法》值得一看的三個理由

2020-12-24 老莊文化

道教的丹道經文很多,初涉道學的人,一般都不知道從何看起,而且大部分的經文,通常講述得比較晦澀難懂,沒有一定基礎的人,很難從字面上理解它的含義。鑑於此種情況,特向大家推薦一部名叫《靈寶畢法》的經文,它閱讀起來比較容易,理解難度不大,是學習丹道法門值得一看的經書之一。

它為什麼值得一看呢?理由有以下三點:

理由一、它出處不凡

專研學術,是一件非常嚴謹的事。所以,求學的過程中,看書不能隨便,來者不拒什麼都看是非常不好的習慣,這對於初學者影響很大,很容易走偏方向。所以對於書的出處非常重要,因為它代表了一定的權威性和可靠性。

本文推薦的《靈寶畢法》,初學者可能沒有聽過它的名字,對它的淵源也心中無數。更不知它是出自何人。

其實,它大有來頭,它是道教八仙之一鍾立權傳於世的修真法門,或許大家對八仙的名頭沒很大的觸動,畢竟在世俗人眼中他們只是傳說。所以,產生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這是因為沒有詳實的了解全真道門淵源的緣故。

自始祖東華帝君傳正陽祖師鍾立權,正陽祖師傳純陽真人呂祖後,呂祖門下又出四派。分別是:1、呂祖傳劉海蟾,劉海蟾傳張紫陽,紫陽真人開南派。2、呂祖傳王重陽,重陽祖師立全真教,開北派。3、呂祖傳陸西星,開東派,4、呂祖傳李西月,開西派。

又有重陽祖師傳北七真,分別有:丘祖開龍門派、孫真人開清靜派,郝真人開華山派、劉真人開隨山派,王真人開全真派,馬真人開遇仙派,譚真人開南無派。從此全真道門在中華土地上開枝散葉,並佔據了道教的「半壁江山」,究當世全真道門,皆自鍾呂二祖傳出。

由此可明,《靈寶畢法》出處正宗,是最正統的丹道修煉方法。

理由二,它講得全面和細緻

《靈寶畢法》全文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一共四章,依次講匹配陰陽,聚散水火,龍虎交媾,燒丹煉藥;中卷一共三章,依次講肘液飛金,玉液還丹,金液還丹;下卷也是三章,依次講朝元鍊氣,內觀交換,超脫分形。

經書從修煉的基礎到證道的每個層次,都有詳實的講解,並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體系。經文還在不同的層次,引用了《金誥》、《玉書》、《真源》、比喻、真訣、道要六種不同的講法,由此感嘆《靈寶畢法》不僅全面,還很細緻。

理由三、它容易理解

同比道教的其他丹道經文,例如《周易參同契》,該書詞韻皆古,奧雅難通,並採取象徵或借喻的方法用許多隱喻,易生誤解,僅閱讀就很困難,想要理解更是望書興嘆。然而《靈寶畢法》,就文本的實質而言,它更應該叫《靈寶畢法註疏》,因為原文已經含「注」,經文閱讀難度不大,在熟讀邱祖《大丹直指》的基礎上,深讀該經文,想要理解經義也較容易,至少入門修煉不是問題。

最後,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這部經文容易獲取,只要在網上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原文的全部內容,當然書店也有此類書籍,名字是《鍾呂傳道集》,有條件的也可以去道觀求取。本期內容就介紹到這裡,歡迎留言討論,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鍾離權《靈寶畢法》小中上乘簡介,達到小乘健身足矣
    《靈寶畢法》系正陽真人鍾離權著,純陽真人呂洞賓傳。該法分小、中、大三乘功法,為道家內煉養生的基本方法,頻多實用價值。茲就《靈寶畢法》的修煉步驟和證驗簡述如下:小乘安樂延年法四門匹配陰陽第一:夜半子時(23點左右)盤膝而坐,排除雜念,閉目存神,令息多吸而少呼,氣多入而少出,留在丹田,使天地之正氣和自己之元氣相合,積而生五臟之液,還元愈多。
  • 三國著名高道,道教靈寶派祖師:葛玄
    黎志添先生認為:在三、四世紀的江南地方傳說中,葛玄具有地方仙人崇拜和方士傳說兩種不同的形象和背景;5世紀古靈寶經對葛仙公的塑造,明顯摒棄了葛玄這兩種既有的形象,顯示道教仙真並不是延續地方神異的文化英雄傳說,而是要改變原有的地方性格,建立起具有宇宙普遍性的神格。②這一結論當然是很有啟發性的。但我認為,仙傳所載的葛玄神異幻化之術,固然是方術,而煉丹飛升,自秦漢以來也是方士之流追求的目標。
  • 道教宗派:帛家道、上清派、靈寶派
    一說該書由老君於周末傳幹吉,幹吉傳帛和君;一說由金闕後聖帝君傳上相青童君,青童君傳西城王君,王君傳弟子帛和,帛的傳幹吉。 這些傳說雖不可信,但也反映出帛家道與太平道有某種淵源。另一方面,帛家道又與天師道有廣泛聯繫。如江東帛家道信徒中,常有兼信天師道者。東晉哀帝興寧二年,楊羲、許謐創立上清派。南北朝時,傳播漸廣,此後帛家道逐漸融入上清派而絕傳。
  • 道教經典書籍:《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重要的轉折時期。道教由於門閥士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傳播於民間的道團,直接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在上流社會普遍流行,同時湧現新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
  • 道教門派系列: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靈寶派,御劍飛行劍仙門(中)
    文/曉夢閣主在前一期的文章中,介紹了道教門派多大86個門派,又根據不同的條件細分出各種門派的總觀。介紹了太清玄元濟世救人的正一道與固精煉炁、胎息符籙的上清派。這一期我們繼續來了解下另外三個門派。因為他修道成仙之地在閣皂山,所以靈寶派又稱閣皂宗。後世道教尊稱葛玄為「葛仙公」,又稱「太極左仙公」,北宋徽宗時封為「衝應真人」。靈寶派源頭也是天師道,為東晉晚期的形成的新道派,與上清派形成的時間大致相同。
  • 道教的三位至高神「三清」。你真的知道是哪三位嗎?
    可以說這三位神仙那就是道教的頂級神仙了,很少可以有超過他們的。並且我們平時在看有涉及道教色彩的小說時,這三位也絕對是有一席之地的,並且還絕對是那種大佬級別的。但是,平時我們也一直統稱叫三清,那你們真的知道他們三位是哪三位嗎?我相信肯定知道一部分的。但是全部都知道的可能還是比較少,還有些人可能受小說影響搞混裡的。其實他們三位分別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還有道德天尊。
  • 刨根問底每日說道學文化:道教早期宗派靈寶派有哪些修煉方法?
    ——社群內容營銷諮詢【 白磚家】刨根問底每日說道學文化:道教的早期宗派—靈寶派有哪些修煉方法?靈寶派靈寶派為早期道教派別之一。由東晉末年葛巢甫在古《靈寶經》傳授基礎上進一步造作「靈寶」類經典之後所肇建。葛巢甫是東晉著名道士葛洪的從孫,生當東晉晚期。在此之前很久,即有靈寶經書的造作與傳授。靈寶派尊奉的最高神是元始天尊,祖師是三國吳道士葛玄。
  • 《悟真篇》結丹的幾個要點之築基功夫「三全」
    在煉丹中,第一步先使精氣合凝成炁,以神意運用,炁稱為坎,神稱為離,此即術語所稱「取坎填離」;第二步再使炁和神互化互凝,結為一體,此為術語「水火相交,氤氳一氣」;到了最高階段,即是金丹。在以上三個步驟中有幾個關於煉和化的重要用語,打算略加解釋,以便勾畫出內丹烹煉方法中一個簡單輪廓。
  • 從《靈寶度人經》得出,道教掌握宇宙力量的方法是掌握文字
    圖片源於網絡關於《靈寶度人經》在道教中有幾個特別的意義:第一,道士修煉、吃金丹可以長生不老;或者修煉呼吸吐納,練成內丹,也可以長生不老,但這都屬於自度型宗教,它不是普度的,不度化別人。靈寶這一派最大的特點就是提出了一個普度的觀念。現在很多人認為普度是佛教思想,其實不,佛教沒有超度亡魂這個觀念,這是道教的。講究普度,要普度一切天人,這是靈寶道特別提出的。
  • 道教三位至高神,為什么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
    道教則是華夏神州唯一的本土宗教,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真正本土華夏文明傳承的結晶。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漸漸地有了教團和神仙體系。比如三清,六御,財神,呂祖,媽祖等都是道教中的重要神仙,而黃帝,老子,三茅,二葛,王重陽等則是不同時期道教的祖師。
  • 以葛天師為祖師的靈寶派,代表上層統治階級利益
    道教甫一成立,便有張角自稱天公將軍,打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率三十六方太平道徒,發動黃巾起義。起義失敗,太平道遭受毀滅性打擊,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之中。天師道在張修的率領下,也發動了起義。不過張修見機快,眼見勢頭不妙,馬上投靠了有割據之心的劉焉,這才使天師道躲過滅頂之災。但這種容易被鼓動造反的道教組織,必然不被出身上層的道士所喜。
  • 靈寶天尊是誰?為何他的地位,會比太上老君還要高?
    眾所周知,道教的最高神,總共有三個,即所謂的「三清」,在道教的「神仙譜」中,「三清」的崇高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三清的意思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中,以元始天尊居於首位,其次為靈寶天尊,第三位則以道德天尊居於首位。「道德天尊」,在我們的印象裡,實際上是大名鼎鼎的老子,或者說,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被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按道理應該排在「三清」之首,但他為什麼不排在「靈寶天尊」之首,反而排在第三位?這個靈寶天尊是個什麼樣的人呢?為什麼他的地位,比「太上老君」都高?
  • 上清靈寶天尊寶誥注釋
    夏至日,恭賀上清靈寶天尊聖誕,造化之宗,雷霆之祖,法度世人!道教以「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為道教三寶,尊為最高之神。道教以學道、修道、行道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為三寶。志心皈命禮。
  • 道教神話體系中的神仙,都在這兒了,值得收藏
    眾所周知,道教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它是一個多神教,既然是多神教,它所信奉的神仙就絕不止一個,而是有許多個;那麼,道教所信奉的神仙都有哪些呢?來看一看我們今天的這篇文章吧,道教神話體系中的神仙,都在這兒了,值得收藏。
  • 道教:山靜峰秀凝神氣,道教文化是茅山之魂
    道教茅山的靈寶派創始於東晉末年,在道教經典中,「靈寶」一詞最早見於《太平經》,原為神靈寶貴之意。東晉隆安年間,葛洪的族孫葛巢甫附會引申,創作《靈寶經》三十餘卷,並羅列了一個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後嗣的傳經系統。
  • 道家三清至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01卷首語在我國至道教誕生起,三清便是道教崇拜中三位地位最高的神靈,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天尊,是道教對該教最高貴的天神的尊稱。關於「三清」的名稱,道教神話時這樣解釋的:元始天尊居於清微天之玉清聖境,所以又稱「玉清」;靈寶天尊居於禹餘天之上清真境,所以又稱「上清」;道德天尊居於大赤天之太清仙境,所以又稱「太清」。三清境下設左、中、右三官,玉清聖境有「九聖」,上清真境有「九真」,太清仙境有「九仙。
  •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是道教第一尊神嗎?
    就像佛教寺院多有大雄寶殿一樣,道教宮觀中也大多有三清大殿,因為三清是道教天界中最高的神,所以道觀中多有三清殿。三清又是指哪三清呢?答曰:玉清、上清、太清。道教傳說天有三十六重,其中玉清境為天的最高位,即三十六重天;上清境為三十五重天,居第二位;太清境為三十四重天,居第三位。三清境中都住著什麼神呢?
  • 道家四派——上清派、靈寶派、符籙派、丹鼎派,具體有何不同嗎?
    道家思想對道教的影響是久遠的,而在這久遠的歷史時期,道家的各種教派,也是不勝枚舉的,如太平道、五鬥米道、北天師道、南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樓觀派、神霄派、全真道、武當道、丹鼎派、神符派等,大概多達幾十種;而其中,以道家思想影響最大的,則可能是上清派、靈寶派、神符派、丹鼎派。因此,與道教同宗的上清派、靈寶派、神符派、丹鼎派這四個「道家」派別,又有何不同?
  • 道教小知識:修道有成真的會被雷劈嗎?
    在修真小說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節,修道之人修煉到一定程度便會遭遇「劫」的考驗(多是雷劈),若是失敗輕則元氣大傷,重則魂飛魄散。那麼,問題來了,在現實的道教中真的存在「天劫」這一設定嗎?修道之人真的會被雷劈嗎?
  • 句容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道教靈寶派祖師!
    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領袖,內擅丹道,外習醫術,研精道儒,學貫百家,思想淵深,著作弘富。他不僅對道教理論的發展卓有建樹,而且學兼內外,於治術、醫學、音樂、文學等方面亦多成就。《抱樸子》為其主要著作,他對文章及美學的論述就散布其中,雖然比較零散,但其價值還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