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牛角尖
2021年伊始,娛樂市場就已經開始搶奪國內觀眾們的注意力:趙麗穎、王一博古裝IP巨製《有翡》熱度還在繼續、《陽光之下》、《流金歲月》等具有爆款因素的種子型選手也已經開始了左右互搏。
相比之下,一部從形式、題材、拍攝手法,到選角都略顯獨特的《鐵鍋愛燉糖葫蘆》,亦在一片熱鬧的影視行業中,瓜分大眾視線。《鐵鍋愛燉糖葫蘆》是由騰訊微視出品的一部微劇,在1月6日正式上線。劇中,「國民熟臉」《鄉村愛情》中的「謝氏爺孫」唐鑑軍、曹桐睿攜手周峻宇、胡博文、俞逸夫、董子鳴,圍繞四個青年人回鄉創業的主題,在「向陽屯」展開了一系列充滿煙火氣的爆笑故事。
首播當天,這部微劇的相關微博討論話題「謝騰飛長大了」就已經登上微博熱搜,並獲得了1.2億的閱讀和2.8萬的討論。
不僅如此,劇集也在開播後的第二天(1月7日)登上貓眼騰訊視頻網絡劇熱度榜第二名。不出意外,這是今年首部爆款微劇。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騰訊微視繼2020年打造出「爆款」微劇《通靈妃》、《通靈妃2》、互動微劇《摩玉玄奇》之後,重磅推出的又一部微劇。可以說,《鐵鍋愛燉糖葫蘆》的熱播,能看到騰訊微視作為微劇賽道的領跑者,在開年又交出了一份令人驚喜的作品。
賀歲微劇《鐵鍋愛燉糖葫蘆》為何「首播即勝利」?騰訊微視在微劇方面的布局與創作,又能為行業帶來哪些啟發?值得探究。
「國民熟臉」撞上小鮮肉,反差層出不窮
微劇的來源,實則是基於短劇與短視頻兩種物種結合而成的新產物。此前,騰訊微視方面曾對微劇進行過如下定義:「由騰訊微視推出的,單集時長1-3分鐘,具有連續劇情的豎屏劇集」。
從題材類型來看,微視此前所推出的微劇,多以大眾日益熟悉的,且在市場中流行已久的古裝大女主劇為主要類型。這類作品雖然極易打通與年輕受眾的壁壘,但也卻未必能在真正酷愛短視頻用戶的忠實群體,即中老年市場之間引發更大的共鳴。
而微視這次推出的微劇《鐵鍋愛燉糖葫蘆》,可謂是從作品名稱上就牢牢抓住目標受眾,並在此基礎上擴大受眾圈層,致力於打造成一部「全民皆看」的賀歲微劇。首先,作品名稱中的「鐵鍋」及「糖葫蘆」元素,就已經充滿了濃濃的「東北味兒」,讓很多觀眾乍看之下就已經能感受到整部劇集鮮明的東北喜劇風格。
對於很多人來說,東北式的喜劇已經是耳熟能詳了。從《東北一家人》到《鄉村愛情》,東北喜劇的最大特點就是充滿了家長裡短的煙火氣以及老百姓的生活智慧。這裡面沒有宏大的敘事主體,只是每一個家庭的日常故事,但就是能夠通過裡面的小細節引發觀眾們的會心一笑。對於微劇而言,這也是它們首次關注喜劇題材的內容,相信微劇獨特的內容呈現方式也能夠把東北喜劇中的這種幽默感傳遞給每一位觀眾。
其次,從演員陣容來看,這部劇集合了《鄉村愛情》中的「國民熟臉」謝廣坤、謝騰飛「爺孫」二人,已是抓住目標受眾的第一步。
(《鄉村愛情》「二謝」爺孫)
眾所周知,這兩位演員,在網際網路平臺的影響力,前者憑藉一己之力,直接撬動網際網路半壁「罵聲」。「作精」、「煩人精」成為謝廣坤這個人物形象的代表詞;後者則是藉助劇中金句頻出的語錄和可愛的長相,也成為了這幾年最常見的表情包素材之一。
更重要的是,作為兩名傳統影視劇的演員,二人首次出演豎屏微劇,這也在另一個角度上說明,微劇這種全新的內容呈現方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傳統影視圈的認可。
他們此次在《鐵鍋》中重逢,除了身份由昔日的「爺孫」變「父子」外,各自的個性也出現了顛覆性的反差。「謝廣坤」變得「不作」了、「謝騰飛」則是「小作不斷」,這種顛覆下的精彩劇情,也令網友捧腹大笑。
除此之外,這對組合還在劇中與四位顏值爆表、回鄉創業的青年才俊,上演一出出啼笑皆非的喜劇。
比如,剛剛回鄉創業的大壯,還未進門就碰上自己的爹與富貴爸爭奪當「鐵柱媽」舞伴的廝打事件,「你長得怎麼那麼隨便呢」、「色眯眯的小眼睛,動不動還放出色汪汪(東北話)的小光」等爆笑臺詞,搭配上喜劇演員誇張而鬆弛的表演、和東北話自帶的幽默感,一下子就成為了劇集中的「名場面」。
「BGM也是年代感滿滿了」、「真是鄉村劇的一股清流啊」……充滿趣味的劇情和獨特的內容呈現方式,也讓劇集贏得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和微視微劇以往的節奏類似的是,《鐵鍋愛燉糖葫蘆》一集1-3分鐘的節奏,讓很多用戶在看完一集後意猶未盡,還留下了「下一集怎麼還不上」,「哪裡看下一集」的評價。
有網紅界「國民熟臉」、有顏值爆表小哥哥,還有異乎親切的東北喜劇,我和我媽的追劇次元壁,終於在一部「豎屏土味番」中,得以打破!
「農村題材」正當時,微劇版《鄉村愛情》來襲
如果說國民熟臉與顏值小鮮肉的爆笑碰撞,是《鐵鍋愛燉糖葫蘆》播出即引流的第一步,那麼出品方騰訊微視對本劇題材、人物塑造,以及對豎屏劇短小精悍的精髓把控,則是助力該劇得以走出市場的全部因素。
如前文所述,這是微視微劇首次關注喜劇題材內容,在以往除了《生活對我下手了》外,微劇賽道很少有類似的喜劇題材,微視的這次嘗試能看出一些章法:從擁有廣大用戶基礎的東北鄉村題材入手,按照目前的播出數據來看,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不僅如此,在劇中,四位回鄉創業的年輕人,每個人心懷理想,想開糖葫蘆店的大壯、想開農家樂的富貴,和分別想開文具店、菜市場的鐵柱和大慶,亦在為自己的家鄉建設奉獻著自己的綿薄之力。這使得劇集得以從年輕人的視角來解讀「助農」、「建設新農村」這樣的時代正能量命題,傳播正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鐵鍋愛燉糖葫蘆》還與遼寧省農業廳達成了深度合作,將遼寧省農業廳的農產品、巧妙的融入到劇情之中,自成「包袱」,相信這也可視為微劇「花式植入」的商業化案例。
「年輕人回鄉建設新農村是一件好事,是有抱負、有理想的表現,很值得佩服。」唐鑑軍在劇集拍攝的花絮中如是說道。
空有情懷、不見「創新」也是白搭。劇中,呈現這些演員們的創作手法,尤為值得關注。微視微劇以短小精悍聞名,一集1-3分鐘,內容重、人物多,成為考驗團隊的核心要素。
《鐵鍋愛燉糖葫蘆》中,每集一分鐘左右、一集多反轉、一個新人物出場,成為創作「標配」;此外導演陳鵬,擅長對現實題材和具有網感元素的內容呈現,成為網友追劇元素之一。比如,首集中,人未到東北音樂先出場的開場方式,搭配「二壯」父子出場即自帶喜劇,以及編劇埋下的「茶水梗」,喜劇感倍出。
觀眾爆笑之餘,劇中人物形象立體化、節奏張弛有度,以及強情節、多鋪墊的喜劇表達,精準直擊目標用戶。而劇中所涉及到的夕陽戀、催婚話題,亦引發更廣泛的用戶共鳴。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目前諸多網友觀劇過程中的觀感之一。更重要的是,它還將代表騰訊微視2021年繼續大力發展微劇的決心。
2020年基礎已打下,騰訊微視2021微劇可期?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略顯魔幻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持續爆發、電影院停工半載、影視行業和MCN機構悉數關門……僅存的一絲溫暖,可能僅發生在短視頻行業:根據2020年10月份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8.18億,近九成網民使用短視頻。2020年3月至9月用戶量同比增長87%,短視頻市場發展趨於成熟。
反饋在微劇市場,這一年就誕生了《通靈妃》、《通靈妃2》和《摩玉玄奇》等幾部爆款作品,且它們均來自於同一出品方——騰訊微視。
事實上,自2020年初,騰訊微視就已經初步嘗試微劇,所推出的《通靈妃》系列改編自騰訊動漫同名IP,真人漫改的形式為原著粉提供了另一種想像空間,該系列微劇全網播放量已突破10億,總話題量達20億;另一部豎屏古裝互動微劇《摩玉玄奇》,互動次數破億,在豆瓣有7.0的評分。
而除了在內容層面堅持差異化、精品化的打法外,騰訊微視背靠騰訊內容生態池,與騰訊動漫、騰訊遊戲、騰訊音樂、閱文集團等建立合作;在宣發下遊,則可以充分發揮騰訊的社交優勢。這都讓騰訊微視得以更好地將微劇作品推廣到用戶群體中。
更值得關注的是,通過《通靈妃1》《通靈妃2》《摩玉玄奇》等標杆案例,騰訊微視已煉就出一支專業的精品短內容的自製團隊——銀河工作室。從用戶訴求出發,不斷嘗試多元短內容、拓寬微劇的創作邊界,是銀河工作室留給行業的深刻印象。從《鐵鍋愛燉糖葫蘆》即可窺見銀河工作室此番在「東北喜劇+微劇「的思路。從播放的數據與話題熱度來看,這次嘗試已得到積極反響,銀河工作室再次論證了其對短內容劇作的精細化把握能力、及「制宣一體」作業模式的有效性。
不僅如此,在微劇生態的擴展上,微視也在探索跟廣大創作者合作,共同推動產業的發展的道路。目前,微視已經推出了針對微劇領域的「火星計劃」,從IP開放、資金支持、流量扶持、產品助力四個維度助力創作者。
這意味著屬於微劇創作者的天下,即將到來。而從騰訊微視角度來看,當大量微劇創作優質人才湧入這個行業,未來微劇行業的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大。這是一次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
據了解,除了已經推出的多部微劇外,微視內部已經完成或正在籌備的作品還有改編自騰訊遊戲天美工作室國民手遊《天天愛消除》的供暖治癒微劇《消除吧!煩惱》、全網首部主播養成微劇《上頭姐妹》,以及改編自騰訊動漫同名IP的《如夢令》等百餘部微劇作品。這些劇集都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問世,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內容體驗。
「上微視,刷微劇」,2021年,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微視在微劇賽道的更多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