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師園亭軒樓閣、景色如畫,匾額楹聯深邃高雅,讓你留戀忘返!

2020-12-09 博藝欣欣

位於蘇州老城區東南部的網師園是古典園林山水宅園代表作品,蘇州園林中極具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的代表作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網師園建於1174年,始稱「漁隱」,歷經滄桑,至1765年前後,定名為「網師園」,為典型的宅園合一的私家園林。

網師園的園林部分面積不大,約4700平方米(包含住宅),由主、輔景區組成。主景區以水面為中心,各景點皆圍繞水面布置,池南布置有「小山叢桂軒」、「濯纓水閣」、「雲崗」等景點,北部為「看松讀畫軒」、「竹外一枝軒」,東側有「射鴨廊」,西側有「月到風來亭」,整個主景區通過對尺度比例的精妙把握,對空間抑揚、收放的自如處理,對園林建築遮掩、敞顯的潛心安排,使數畝小園,園中有園,景中有景,耐人玩味。

為使主景區空間景物顯得較為開闊舒朗,將體量較大的主體建築皆退離水邊,並採取多種手法來淡化、虛掩,池南的「小山叢桂軒」與池北的「看松讀畫軒」均遠離水池。「小山叢桂軒」前「布置名為「雲崗」的假山,將其遮去大半,「看松讀畫軒」前布置疊石花臺,老松古木,使其虛緲淡隱,取得擴大空間,豐富景觀的效果。

一些小體量的建築皆貼水而建,通過尺度對比,反襯水面之遼闊。臨水最大的主體建築為「纓水閣」,其體量只略大於水榭,比通常園林中的主廳要小得多。「竹外一枝軒」與「射鴨廊」為一組變化豐富的園林小品建築,極盡變異之能事。

擴大的敞廊,虛實相間,名為「竹一枝軒」,而收進的半軒卻名為「射鴨廊」。它們與前面的山石、樹林構成了臨水的近中景,同時將二層的「五峰書屋」,「集虛齋」等高大建築遮掩,形成高低參差,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園林建築組群,而「月到風來亭」則高聳突出於水面,與後部的連廊既分又合,形成池西側的控制性景點,其虛凌空兀的布置手法,產生了強烈的視覺吸引力,似乎脫離了連廊的羈絆,獨立於水中,似有湖心亭的效果,是全園最精彩的景點。

住宅部分共三進,自大門至轎廳、萬卷堂、擷秀樓,沿中軸線依次展開。主廳「萬卷堂」屋宇高敞,裝飾雅致,位於堂前的磚工門樓雕刻精緻,做工考究,為江南一絕,具有極高的文物藝術價值。整個住宅部分嚴謹規則,空間不大,氣度不凡,與園林部分的清幽含蓄形成對比。

「擷秀」,即收取秀色之意,為住宅的後廳,也稱女廳。主要供園主生活起居兼會客之用。

殿春簃,為一獨立小院。整個小院佔地不到一畝,但景觀豐富而又不覺侷促,富有明代庭園建築工整柔和、雅淡明快、簡潔利落的特色。

殿春簃主體建築將小院分為南北兩個空間,北部為一大一小賓主相從的書房,是實地空間,但實中有虛,藏中有露,屋後另有一天井,芭蕉翠竹倚窗而栽,從室內花窗外望,竹焦石構成了陰陽對比。南部為一個大院落,散布著山石、清泉、半亭。南北兩部形成空間大小明暗、開合、虛實的對比。院內的花街鋪地與中部主園的浩深淼水成水陸對比,一是以水點石,二是以石點水,使網師園處處有水可依,特別是用卵石組成的魚網圖案使人與漁夫聯想與該園「漁隱」主題合拍。

殿春簃小院獨具匠心,不落俗套,景物圍繞著一個「雅」字做文章,稱得上是園林藝術中的精品。

品賞園中匾額楹聯更有美的享受,心性的陶冶。

園門門額:網師園——漁翁之園

此園原為南宋吏部侍郎的萬卷堂故址,時稱「漁隱」,有隱居自晦之意。清乾隆年間,園歸光祿寺少卿宋宗元。他借「漁隱」原意和附近「王思巷」之諧音,以「網師」名其園,含江湖歸隱之意。有雲:「園中結構極佳,而門外途徑極窄…蓋其築園之心,即以避大官之輿從也。」

大門進口左右天井門框磚額:鎖雲、鈕月、夢樓、桂芬

意為:鎖住雲頭、扣住月色、夢境仙樓、桂花芬芳。

「鎖雲、鈕月」自然美景為我所有。「桂芬」馨香,喻指灑脫風流的品德。

萬卷堂對聯之一: 南宋溯風流,萬卷堂前漁歌寫韻;葑谿增旖旎,網師園裡遊侶如雲。

意為:幽雅風格要追溯到南宋,萬卷堂前迴響著漁夫和諧的歌聲;葑門谿流增添旖旎風光,網師園裡遊客情侶象雲彩一樣多。

女廳匾額:擷秀樓——摘採秀色之樓。

擷秀樓對聯:山前倚杖看雲起;松下橫琴待鶴歸。

意為:在山前倚著手杖看那縷縷白雲冉冉飛升;在松樹下橫置琴等待鶴鳥翩翩歸來。

對聯將言志、抒情、狀景交融為一。人在大自然中,停留觀賞山光、松影、飛鶴、白雲,清閒愜意,悠然自得。倚杖、橫琴,風神超邁。散發著溫馨新鮮的山野氣息,表現出孤標不羈、卓然俊逸的風度氣韻。

小山叢桂軒額: 小山叢桂軒——小山上桂樹叢生之軒。

《楚辭·招隱士》有「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句,取其意境而名額。軒對小山,上主植桂樹,秋風送爽之時,濃香四溢,遊人為之駐足;又寓迎接款留賓客之意,亦含山野氣息和隱逸色彩。

小山叢桂軒對聯:山勢盤陀真是畫;泉流宛委遂成書。

意為:山勢迴旋曲折真象雲崗山體畫;泉流宛委之山遂成金簡玉字書。

對聯掛在軒北面正中一扇正方形大窗的兩側。窗在軒北的黃石假山下。黃石假山的疊置,借鑑山水畫中雲崗山體的趣味,築成橫闊豎直的巨大巖體,為一立體雲崗山體畫。從窗中北望,正見假山一角,宛如掛著一幅天然畫圖,但見山勢迴旋曲折,重巒疊嶂,喬木叢生......

殿春簃匾額:殿春簃——芍藥小屋

原匾額有跋:「庭前隙地數弓,背之芍藥圃也。今約補壁以復舊觀。」

宋代邵雍有詩:

一聲啼鴂畫樓東,魏紫姚黃掃地空。

多謝化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

軍行後曰殿,芍藥花時在春末,故曰殿春。芍藥花色紛繁,花型各異,「芍藥,猶綽約也,美好貌」,姿色向與牡丹並提,為歷代文人所喜愛。

這兒舊為書齋,清靜雅潔。成為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建造的中國式庭院——明軒的範本。

殿春簃對聯:巢安翡翠春雲暖;窗護芭蕉夜雨涼。

意為:翡翠叢竹上安居鳥巢,春雲暖洋洋;闊葉的芭蕉掩映著窗戶,夜雨涼颼颶。

書齋北有一小天井,略置疊石,並植有叢竹、臘梅、天竺、芭蕉,透過由紅木鑲邊的長方形窗框構成框景,仿佛一幅幅幽美雅致的國畫小品,「窗非窗也,畫也;山非屋後之山,即畫上之山也」,多麼富有詩情畫意。

殿春簃套室對聯:鐙火夜深書有味;墨華晨湛字生香。

意為:油燈點到深夜越覺書中有味;硯臺寫到清晨更感字上生香。

詠讀書寫字,揮毫吟誦,徹夜不停,樂而忘倦。描寫主人潛心讀書、寫字時的心理感受。

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集虛齋、琴室等都有匾額楹聯可欣賞品味。篇幅緣故,不能一一敘述,留待各位親臨領略吧。

相關焦點

  • 一門雙進士,三代五英傑…… 12副楹聯匾額告訴你,馬氏家族何以人才...
    今天,讓我們透過12副楹聯匾額,一起來探究這個家族興盛的密碼。  這副楹聯是馬丕瑤上任山西平陸縣知縣時編撰的一副楹聯,因其第一任官職是平陸縣知縣,所以在此後的官宦生涯中,他一直攜帶著這副楹聯,掛在客廳之上,告訴那些來往的人,我不愛錢,也不徇私情,但我辦事要依據國法、天理。楹聯體現了馬丕瑤一生的為官之道。
  • 匾額文化|武威雷臺觀的匾額
    二、所存匾額上世紀60年代後期,雷臺觀內神像及其部分建築遭到嚴重破壞,致使觀內頹敗不堪,原有的匾額、楹聯蕩然無存。1981年以來,武威當地政府對這座蘊含著豐富道教文化內涵的古代宮觀進行了大規模的加固與維修,基本恢復了其明清古建築的本來面貌。
  • CCTV10《探索·發現》欄目之匠人·匠心|臺兒莊古城裡的匾額文化
    魯網6月3日訊匾額是建築的眼睛。正氣高懸的匾額是臺兒莊古城看的見、氤氳著美好願望的文脈和氣息。魯網6月3日訊匾額是建築的眼睛。正氣高懸的匾額是臺兒莊古城看的見、氤氳著美好願望的文脈和氣息。這座城融匯八種建築風格、七十二座廟宇,匾額與建築珠聯璧合,意蘊相應,自然必不可少。手工製作包含書法、雕刻、篆刻、粉刷等傳統工藝的匾額臺兒莊古城裡有四百餘處,文字和雕刻輝映交相。5月29日央視10套《探索·發現》欄目之「匠人·匠心」帶你走進京杭大運河畔臺兒莊古城,身臨其境般地感受濃濃的文脈。
  • 他曾經為西湖寫過一副楹聯,這幅楹聯經過研究,竟然有12種讀法
    近現代以來,西湖美景依舊,依然是文人墨客們心馳神往之地,比如黃先生就是之一,而且他還在西湖留下了眾多的楹聯。提到黃先生,或許有些讀者還不了解,他是甘肅臨洮人,被譽為「隴中才子」,在楹聯方面造詣頗高。1931年,黃先生從甘肅南下到杭州,當他安定下來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西湖。雖然當時的西湖不如現在維護的好,但景色卻始終絕美如一。
  • 雲南晉寧美景如畫惹人醉
    眼下,我國北方大部地區都已經開啟寒冬模式了,而位於雲南的晉寧仍然可見藍天白雲,景色迷人,美景如畫,惹人沉醉。圖片拍攝於2020年12月10日。(圖/段福君)眼下,我國北方大部地區都已經開啟寒冬模式了,而位於雲南的晉寧仍然可見藍天白雲,景色迷人,美景如畫,惹人沉醉。圖片拍攝於2020年12月10日。(圖/段福君)眼下,我國北方大部地區都已經開啟寒冬模式了,而位於雲南的晉寧仍然可見藍天白雲,景色迷人,美景如畫,惹人沉醉。圖片拍攝於2020年12月10日。
  • 徂徠山詩詞楹聯專輯|泰安市楹聯藝術家協會、岱宗詩社
    景色迷人生態好,旅遊勝地氧天然。汪培勇七律·尋幽徂徠詩經長詠鬱蔥蔥,最是徂徠那嶺松。春滿繁花幽徑綻,寒來蒼柏石崖逢。楹聯:竹溪六逸,題詩作賦揚唐韻;書院三君,授道傳經繼孔家。楹聯(一)問徂徠,憑誰邀玉魄;循太白,任我釣詩懷。
  • 終於看到了藏在唐詩宋詞中的如畫江山!
    多少如畫的江山 蘊藏在那一首首回味無窮的詩詞中 你是否看過這如畫的江山呢? 半城山水半城詩 鎮江,是歷代文人墨客喜愛之地 在這裡,無數詩篇被留下 今天,跟著小編一起走進千古詩詞裡 去看看那如畫的鎮江吧
  • 南非有座帶有故事的小鎮,現在景色如畫,如今盛產葡萄美酒而出名
    在現代社會,我們很多人出生在小城鎮,但我們往往以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為榮,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總想逃離城市的喧囂,逃往小城鎮,在夢裡尋找詩意和遠方,人就是這麼奇怪的矛盾,南非有一座城市,在南非有一座城市,卻同時擁有「魚和熊掌」,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南非有座帶有故事的小鎮,現在景色如畫
  • 延邊州楹聯家協會六月練句——夏韻
    延邊州楹聯家協會六月練句主題【夏韻】1.關於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用在律詩上不合適,用在楹聯上就成一講。同時楹聯和律詩又都講究同一位置詞性相同,但中國的語言文字又有名詞動用,形容詞動用等等修辭方式,這就極大地豐富了語言的表達樣式。過去的官宦、大戶人家很講究家居用聯,楹柱上刻著,房間裡懸著,書房裡掛著,都是名人字句。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之十八|頤和園中的建築匾額
    頤和園裡楹聯匾額幾乎處處可見,其形式之豐富,內容之廣博,數量之繁多,在中國現存古典皇家園林中首屈一指,是這座文化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園說Ⅱ——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中展出了十塊形態各異的匾額,本期微覽將向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中的匾額。
  • 遊正定古城,這些你讀懂了嗎?
    遊正定古城,這些你讀懂了嗎? 遊正定古城發現很多建築上都有牌匾殿堂、樓閣
  • 六百年故宮鑑賞①|紫禁城楹聯:有稱仁頌德,也有閒情逸緻
    楹聯,昔稱肇始於五代蜀孟昶之桃符,那已經是一種新年在闢邪祈福的裝飾品上的題詞,若說從修辭角度審美的聯語,則遠在這之前。對聯在宋元間已多見於宮殿、書院、寺觀、齋館,梁章鉅《楹聯叢話》的開篇《故事》,即列舉了蘇軾、朱熹、趙子昂等人皆擅作對聯。
  • 世界名山廬山重金全球懸紅徵集詩詞楹聯(圖)
    (資料圖) 李劍濤 攝   中新網南昌12月18日電 (陳贇 記者蘇路程)首屆中國廬山國際詩詞楹聯擂臺賽18日在江西南昌啟動,面向全球徵集以九江、廬山為主題的詩詞楹聯參賽作品。
  • 10首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詩詞名篇,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這些地方風景如畫,美不勝收。若去此地旅遊,既能大飽眼福,又能品賞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詩詞名篇。 唐代詩仙李白,一生遊覽了大 半個中國,飽覽了神州美景,創作了很多優美詩篇。他在廬山遊覽後,寫了一首 《望廬山瀑布》詩云: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雕刻技藝 再現經典——安義刀刻匾額書法展作品賞析
    這一天,在安義縣博物館,一場刀刻匾額書法展正在舉行。這次展出的60多件刀刻匾額書法作品的創作者,是我省匾額書法雕刻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省工藝美術師鄒雙印、鄒雙勇兄弟。匾額,被譽為「梁柱上的家國,門楣上的文彩」。據史料記載,自漢代劉邦命蕭何為漢未央宮題「青龍」「白虎」匾額開始,已有二千多年歷史,至明清時期,已出現「無門不匾、無處不匾」的盛況。
  • 妙不可言的戲臺楹聯
    如,建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被譽為「中國戲樓活化石」的北京正乙祠戲樓楹聯曰「演悲歡離合,當代豈無前代事;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舊時上海某戲園楹聯曰「臺上莫漫誇,縱做到厚爵高官,得意無非俄頃事;眼前何足算,且看他拋盔卸甲,下場還是普通人」,桂林武聖宮戲臺楹聯曰「忽而君子小人,忽而才子佳人,登場便見;有時歡天喜地,有時驚天動地,轉眼皆空」……以戲為魂,以人為本,出將入相,玩味無窮。
  • 一塊匾額的故事(小說)
    「好啦,好啦,我都跟你說過了,」胡德馨說話的口氣緩和了許多:「你就是給我一個宮殿,我也不會把匾額賣給你的。賣了這個匾額,真的對不住祖宗。」「我想多問一句,你家當家的是不是姓胡。」「瞧你那聰明勁,」胡德馨微微笑道:「你不就是看到匾額背面的落款了嗎?看在你這麼在意這塊匾,我來跟你說說這塊匾額的來歷。」「唉,好的,我正想聽聽」魯冀又走回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