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的天才少年如今都怎麼樣了?

2020-12-24 騰訊網

不想錯過我的推送?

請收藏甚至喪心病狂地「添加到桌面」

時而嚴肅時而笑岔氣的乾貨Bing

帶你雞娃並客觀認知這個世界

Dr Bing | 教育

胖友們,最近微信公眾號大改版,不按時間順序而是按照閱讀頻來推送了。

為防迷失,愛我的胖友們可以給我號加「星標」,或者時常進來給我點點「在看」,留個言。

童行學院是為3-12歲孩子提供系統性通識教育的課外學院,致力於成為兒童通識教育的引領者。

前幾天網上衝浪的時候,看到一則報導:昔日的五道槓少年如今默默無聞,從民辦三本院校畢業,到底是誰毀了他的人生?

標題之駭人聽聞和《走近科學》有的一拼。對於不熟悉五道槓的朋友們,我先科普一下。

他叫黃藝博,是前中國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因為照相時經常會佩戴象徵著少先隊員榮譽的「五道槓」,被人們稱為「五道槓少年」,曾一度火爆網絡。

據說黃藝博從小就展現出不同於常人的能力。當很多一兩歲的孩子還被父母抱在懷裡、走路都不穩的時候,黃藝博已經能看得懂《新聞聯播》,還特別喜歡聽父母講歷史故事。

因為喜歡歷史,五六歲的時候黃藝博就已經把《中華上下五千年》、《資治通鑑》這一類歷史書倒背如流。

到了七八歲他開始每天堅持閱讀《人民日報》,在同學中已經頗有了一股「領導風範」。這些天賦讓其父母意識到,孩子可能是一個天才。

2016年,黃藝博拿到了武漢大學自主招生的機會,就當所有人都認為他肯定能夠金榜題名時,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他最終只考上了一所非常普通的三本院校,也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這是人們最愛說的一句話。

報導下面的評論區也很熱鬧:

「光環讓他逐漸的迷失了自我,一步步跌入谷底」

「毀掉一個神童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他出名」

「人生巔峰開始太早,後面就會走下坡路了」

吃瓜群眾對於別人家孩子的挫折格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社會環境的土壤是我們需要不斷反思和探討的議題,不過在此之前,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人生路還長著呢,並不是就讀三本就等於毀了人生。

泯然眾人雖然可惜,但是再一想,你我從頭到尾就是眾人啊。

黃藝博在大學裡讀的是英語專業,據他的同學說,黃藝博大學時很厲害,學習成績好還是班幹部。

比起聚光燈下光鮮和壓力,或許現在的五道槓少年活得更為自在踏實。

在眾人惋惜天才折戟的同時,我只想舉起新聞聯播的話筒問五道槓少年一句,你幸福嗎?

如果說五道槓少年是網絡時代瘋狂造星的產物,那下面這位女孩,可是有實打實的硬功夫。

她就是20年前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哈佛女孩劉亦婷」。當時人們心中品學兼優的才女,下一屆林徽因。

時間回溯到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報》用大字標題在頭版頭條登出了一則獨家新聞:《我要到哈佛學經濟》。

記者雷萍報導: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四所美國名牌大學同時錄取了18歲成都女孩劉亦婷,並免收每年高達3萬多美元的學習和生活費用。

這四所美國名牌大學分別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威爾斯利學院和蒙特豪裡尤克學院。

隨後劉亦婷父母出版的《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更是以200萬的銷量創造了中國家庭教育類圖書的行業奇蹟,把這個榜樣真正推到了輿論的中心,使劉亦婷這個名字在千禧年堪比今天TFBOYS般火熱。

當時的中國家長,普遍被書中描寫的「素質教育」所折服,更為最終劉亦婷取得的成就而驚嘆。

那年頭老百姓對於出國留學這件事,幾乎一無所知。而劉亦婷的成功,給了廣大家長一個強烈的信號:按我說的做,你的孩子也可以。

你一定想知道劉亦婷的過去如此輝煌,那她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關於她的現狀,網上查到的資料是這樣的:

從哈佛大學畢業之後,劉亦婷第一份工作在波士頓諮詢(Boston Consulting Group),這是一家華為都與之合作的著名諮詢公司。

後來她去了百事,再後來在一家對衝基金短暫工作。然後申請哈佛商學院被拒後,就自己開了一家公司。

然而她的睿識資本沒開多久就關門倒閉了,之後又創立了一家公司叫做惠恩資本,可是也沒有堅持多久。

這家公司說好聽的是給中國資本提供在美投資途徑,像房地產之類。說不好聽就是給中國有錢人洗錢的皮包公司。

經過兩次的失敗,劉亦婷放棄了繼續創業的想法,開始在家做全職太太,好在他的丈夫已經是當地一位有名的律師,夫妻二人的生活過得也很美滿幸福。

哈佛女孩「淪為」全職太太?

我已經能看見許多觀眾老爺們搖起了頭。也有人急忙替她「著補」,可能她現在暫時處於蟄伏期,在靜靜等待下一個機會吧。

其實,無論現在的劉亦婷是幸福美滿,還是壯志難酬,都是她個人的選擇。

走出大眾視野的劉亦婷失敗了嗎?成功和失敗在這個多元社會下的定義並不單一。

不過當年那本書帶給讀者對教育觀、留學觀的影響,以及虎媽狼爸的社會現象卻留了下來。

當年看此書,印象最深的橋段莫過於捏冰鍛鍊意志力一章了。為了不「泯然眾人矣」,她的父母時刻也不放鬆。

據說,爸爸比和小亦婷打賭:手握比一號電池還要大的一塊冰15分鐘,即可獲得一本新書。

雖然孩子的手凍成了紫紅色,失去知覺,「摸什麼都覺得燙」。但是沒關係啊,老父親鍛鍊她意志力的目的達到了。

這件事給我留下了深深的童年陰影。

曾經,劉亦婷捏了冰,考上了哈佛。後來,很多孩子學著她捏了這塊「冰」,收到哈佛錄取通知書的卻仍是鳳毛麟角。

除了捏冰塊,還有大量劉亦婷式教育法在江湖上流傳,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比如劉母認為過多的色彩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於是許多小公主失去了最愛的粉紅文具盒。

哼,沒有粉紅文具盒的人生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劉母又說抄電話簿是培養劉亦婷耐心的重要方法,於是孩子們莫名其妙地擁有了一項課餘作業。

劉亦婷曾按照母親制定的鐵人計劃備戰考試,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用大量體力運動緩解精神疲勞,靠著補品吊命,於是照貓畫虎的家長們把一個個累倒的孩子送進了醫院。

這些如今看上去頗為非主流甚至有些虐童傾向的教育方式,在當時被人們大肆追捧。

他們被「哈佛女孩」四個字吸引了目光,培養出一個個劉亦婷的低仿版。這些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的家長,卻只注重成績,往往忽略孩子內心的健康成長。

百分百的複製到了方法,卻未百分百的粘貼到了成功。

在那個年代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將其塑造成了大眾學生學習的「楷模」,劉亦婷自己或許也是受害者吧。

令人唏噓的是,這樣傷仲永的新聞依舊是報紙上的常客,什麼象棋神童小張爆冷失冠,籃球少年小李出道即職業巔峰。

氣得蘇軾忍不住把酒問青天,為什麼會這樣?

的確,那些年紀輕輕就甩開同齡人很多的少年,他們是有一些「天才相」的。

但可能也就僅僅是比同齡人更快地突破了某個瓶頸,更早地修煉到某一個層次,但這個優勢是未必能自然而然地保持到成年的。

我們需要認識到,即使是少年天才,他要飛躍到「成年天才」的高度,中間還隔著很多個天花板,可能需要運氣和際遇的眷顧,他才能頓悟出新的東西去突破自己的局限性——

這種突破並不一定是通過汗水和努力就能換取的。

英國專家Joan Freeman從1974年追蹤了210位在數學、藝術等領域有潛質的兒童,發現他們的優秀表現很少能撐到成年,210位兒童中長大後達到「成功」標準的僅有6人!

Freeman認為,那些有潛質的兒童自小被人另眼相待,背負太多壓力,容易與同齡友伴脫節而感到孤獨,甚至被孤立,因而失去了發揮潛能的機會與賴以支持的精神支柱。

資優兒童若接受如同溫室花朵培養般的教育,一旦遭逢大變,將難以應付而失敗,成為又一個方仲永。

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資優兒童呢?

魯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提出了培養天才的土壤的重要性:

「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不但產生天才難,單是有培養天才的泥土也難。

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賦的;獨有這培養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

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還切近;否則,縱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為沒有泥土,不能發達,要像一碟子綠豆芽。

一個急於求成、揠苗助長的社會環境是很難造就天才的。

除去金錢名氣這些世俗成功的標準,培養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有專業素養、低調幹事的人,也一定能夠在社會中站穩腳跟並且受人尊敬。這樣的教育已經成功了,並不失敗。

另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點,盲目學習別人的育兒經驗,甚至照搬照抄,用兩個成語來形容,就是邯鄲學步和東施效顰。

我們學習別人的經驗,是為了吸取其中有益的想法,而不是把具體的操作直接搬過來用。

還是需要符合孩子的天性,順天致性,充分發掘每一個孩子的潛能。

人生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正如這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今天的文章轉載自【童行學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發起,涵蓋科學、人文、藝術、思維4大學習領域,為3-12歲兒童提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通識啟蒙課程,通過探索型跨學科融合學習,讓兒童思維寬廣,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

童行學院

系統性通識教育

相關焦點

  • 再回首《燃燒吧少年》,那些少年如今都怎麼樣了?
    2015年,浙江衛視推出了一檔素人真人秀《燃燒吧少年》。時至今日,已過五年之久,那些曾經的少年,現在都怎麼樣了?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1.白澍曾經在舞臺上彈著吉他的白衣少年,多麼耀眼。當初他一登場,李宇春和舒淇都搶著要他,足見其魅力所在。只是後來,他因故未能成團,少了不少曝光的機會。但是,他也因禍得福,嘗試著去演一些電視劇中的角色。例如,《聽雪樓》中的黃泉,《琉璃》中的騰蛇。
  • 盤點動漫中的那些天才少年!
    雖是凡事都能夠輕鬆應對的天才型的他,但是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得長久。比誰都喜歡哥哥的椿。於第六話向女主表白。高木秋人品《食夢者》真城最高的同班同學,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有著不錯的文筆,極佳的創作才華。因看見最高在筆記本上的塗鴉很有繪畫天分,邀請其一起創作漫畫。分析能力很強,搜集情報能力一流,夢想成為漫畫劇作家。
  • 華為「天才少年」的那些專利故事
    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有三檔年薪,最高檔是201萬元,全球共有4人拿到最高檔年薪201萬元。但,卻沒有一件公開的專利發明人或專利權人是華為天才少年秦通。字節跳動有兩件專利的發明人是秦通,可技術領域是大數據,絕非天才少年秦通。
  • 他是《變形記》裡的農村男孩,曾經發誓要成為軍人,如今怎麼樣
    在變形計中,有一個農村男孩,曾經發誓要成為軍人,如今怎麼樣了?一、變形記變形記這一檔綜藝節目,在幾年前火遍大江南北,這一檔節目看點就在於將農村的孩子與城市問題少年進行角色互換,各自體驗不同的生活,這檔節目的出發點一開始是好的,但是隨著節目越來越火,商業化卻越來越嚴重,以至於這一檔節目在後來發生了這方面的變化,這檔節目在後來找到了孩子似乎越來越貧困,而找到了問題少年似乎並不是真正想要通過這檔節目發生改變的問題少年
  • 被偏見籠罩的一代:當年的那些網癮少年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而這樣的景象可能是當年那批網癮青年所想不到的,那麼,當年的網癮青年,現在又怎麼樣了呢?曾經的電競選手前不久,貼吧一位衝浪選手曬出了自己舅舅的電競椅,說不知道什麼來頭讓吧友們看看。從曬出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電競椅上上面寫著WCG2009,至於其他的小字看得不清楚。
  • 31歲的「天才少年」蔣方舟已泯然眾人:殊途同歸,天才也註定平凡?
    接下來的蔣方舟,就是在不同的紙媒開設專欄,出版不同類型的作品,直到現如今的她。 少年成名的孩子,享受了名氣帶來的甜,自然也要承受名氣帶來的苦。 「所有天才兒童都是對於成人世界的一場獻媚。」
  • 《櫻花莊》:你曾經挑戰過那些天才嗎?渴望趕上他們的腳步嗎?
    哪怕我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那又能怎麼樣呢?只要願意追求理想,什麼時候都不會晚。只要你決定從今天開始,哪怕晚一點,總比明天早。就像《櫻花莊》裡的男主空太不也是,從一個懵懂的少年,漸漸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成長起來,最終贏得了自己的人生。
  • 不用高考的天才少年
    這些在各自領域擁有傲人成績的年輕人,他們背後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都曾是 「少年班」的畢業生。 而少年班,這個為早慧少年所創造的特殊教育模式,已經存在了42年之久。
  • 《我喜歡你》曾經的語言天才趙露思稱霸四方,如今慘遭滑鐵盧
    曾經的語言天才趙露思稱霸四方,如今竟慘遭滑鐵盧!!!曾經的趙露思在《哦!我的皇帝陛下》中,韓語信手拈來,能說能唱,臺灣腔也是說來就來,更是說出令刺客蒙圈的臺灣腔+東北話。這語言天賦真是沒得說……而如今在《我,喜歡你》中,語言天才趙露思居然遇到了王者。先是智商不在線,幫閨蜜整治渣男,居然跑錯停車場,找錯車。再是試圖說韓語,打算矇混過關。
  • 謝謝你來了:天才射擊少年,一直向上走
    謝謝你來了:一直向上走天才射擊少年,不知什麼原因放棄了自己,從此一蹶不振,整日沉迷遊戲,可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改變一生的她,也知道了什麼叫天外有天,她的一句話點醒了我,讓少年找到了奮鬥的目標,也是她讓少年看到了對生活的希望。
  • Super Junior東方神起BIGBANG,曾經大火的男團,如今都怎麼樣了
    而團隊成員樸有天,曾經是組合中最有好感的歐巴,如今捲入「吸毒」「性侵」等醜聞中不能自拔。比較穩定的鄭允浩和沈昌珉雖然還在高舉「東方神起」這杆大旗,但終究是沒有人再關心了。除了SJ、東方這兩個比較老派的韓國男團,更為個性和時尚的韓國男團應該就是BIGBANG了,當年那首《BAD BOY》差點火到廣場舞市場。
  • 又有電競天才少年被傷病困擾 曾力壓韋神 如今患病遺憾退役
    時至農曆年底,絕地求生各大聯賽都迎來了休賽期,但是各大俱樂部卻並沒有在這個時間閒下來。轉會大戰無疑是一大看點,縱觀今年轉會期只能說有驚喜也有遺憾,但最令人感到費解的卻是那個曾經力壓韋神的天才少年Mad98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發表言論表示自己職業生涯結束了,此消息一出瞬間引爆整個絕地求生電競圈。
  • 曾經參加《變形記》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曾經參加過《變形記》的那些人,不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了?第三位就是楊桐,1999年出生的,當初這個暴躁狂傲的少年因缺少陪伴跳橋自殺,在家門口徘徊不進家門,逃課打架完完全全是個「壞孩子」的形象,但是在節目的最後抱著吉他唱《愛我別走》不知道打動了多少人,節目結束後,他也考上了英國阿貝學院,它的微博除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生活,2015年並發布了自己的單曲,9月份發布了自己首張專輯,當初那個少年真的長大了
  • 曾紅極一時的五道槓武漢少年,如今怎樣
    ——《傷仲永》一直以來,天才都是人們討論不休的話題,在人們看來,天才各方麵條件都優於普通人,比普通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正如我們都知道的仲永,堪稱是真正的天才,從未學過作詩,但是作詩水平卻高於詩歌大師。作為人們印象中的天才,仲永的文採著實羨慕,但是仲永的結局,同樣是非常可悲的。然而,在如今的現實社會中,也有一位像仲永一樣的天才,他的經歷和結果與仲永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他就是曾經的「五道槓」少年黃藝博。然而,有關於黃藝博的故事,還要從他十二三歲時開始說起。
  • 他曾是身價千萬的「天才童星」,16年過去,如今怎麼樣了?
    他名叫溫玄燁,也許大家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因為人們一般都叫他小小彬!012歲出道,6歲身價千萬!因為他的父親曾經也是一位童星!也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小小彬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強大的演藝天賦!沉穩老練,臺詞清晰,哭戲更是讓人佩服!2歲出道的他,在參演《下一站幸福》之後被人廣泛關注,在參演過《新天生一對》更是被業內人士憑藉為「天才童星」!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小小彬的身價暴漲,6歲時已經身價千萬!
  • 曾經的網壇天才少女,如今的網壇第一花瓶,不好好訓練當性感網紅
    想要在體壇裡有一席之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體壇裡每個項目都有著不少的精英、天才。人要在體壇站穩,那實力一定要強,時刻保持著高度的危機感,打好每一場比賽。而今天我們說的這位網壇美女,在她的職業生涯中起起伏伏,狀態時好時差,究竟是為什麼呢?
  • 那些「天才少年」背後精心謀劃的父親們
    可比較有趣的是,一旦爆出一個「天才少年」新聞,先不管真假,站在這些「神童」背後,接受大眾議論和檢視的往往不是母親,而是父親。這或許恰恰反映了另一點,天才少年並非天然產物,而是「父親」這個在家庭中看起來更權威的角色製造的,離開這種專制權威,也就難有所謂的天才少年。
  • 高中生歐文單挑擊敗德隆,曾經這個少年滿足你對天才的一切幻想
    曾經,我們痴迷於炸裂的扣籃,現在我們也欣賞神準的三分,但是有一項技藝,始終能夠讓我們最直觀地感受到籃球的魅力——運控技術。如果要論當世NBA運控技巧第一人,可能很多人有不一樣的答案,不過在相同的答案裡,出現頻率最多的可能會是凱裡-歐文。
  • 二次元中的那些「少年」
    最近突然很火一首歌——《少年》「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沒有一次次改變……」小編聽到這首歌,給了很大的觸動,每個人都曾是少年,但又有多少人還是少年呢?為此,小編想聊一聊二次元中為夢想奮鬥的少年吧!,那是為了夢想而戰,不放棄,不畏懼,這樣少年,怎麼會不讓大家喜歡?
  • 火影忍者:火影中真正的少年天才,佐助可往後稍稍吧
    火影忍者:佐助也叫少年天才?在他們面前就是真弟弟我們知道在火影中為了與鳴人形成對比,二柱子從小就被設定為天才,雖然在火影的最後鳴佐二人攜手成為了忍界最強,但在少年天才這一點上二柱子自始至終都有待商榷,畢竟火影中真正的少年天才還真不少,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火影中那些真正的少年天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