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A股小幅調整,成交減少。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34%至3402.82點,其餘股指跌幅有限。盤後數據顯示,北上資金微幅淨流出1.37億元。
由A股盤面看,多數權重股稍有下跌,僅洋河股份顯眼,大漲7.12%。酒業板塊周二分化嚴重,有酒類股暴跌,走勢最妖的青青稞酒出現本輪瘋漲行情以來的首次暴跌。其餘個股表現不一,汽車、軍工、科技相對較強,醫美、白電、直播相關類個股有所走弱。近期熱點順周期股大多上漲,有色品種相對較強,個別順周期股震蕩或調整,如煤炭、鋼鐵股之類。部分醫藥股可能因市場忌憚更多的「帶量集採」消息而走弱,典型的如甘李藥業。除酒類股外,近期另一強勢板塊無疑是汽車,特別是電動車相關產業鏈個股。這類股走強有明顯基本面支撐,比如各級政府均大力支持汽車消費,推出許多措施,比如加大號牌投放等扶持措施較多,甚至取消了學車年齡限制。外盤汽車股也很強,使A股汽車板塊的氛圍更有利,隔夜美股中的新能源汽車股即所謂造車「新勢力」表現極強。
當前大盤試圖衝擊前高,未來衝關能否成功取決於權重股能否進一步走強,權重股的資源股後勁如何也同樣重要。由於當前正面臨月末,不少機構可能正處結帳期,且資金面相對稍緊,這種情況下不排除股指還有幾天蓄勢過程。
目前投資者可耐心持股等待或調倉換股,但一般不能過分追漲,除非對目標個股的相關基本面搞得很清楚。
周期類股是個選項,但投資者得優中選優,不能不分行業亂買,因具體行業基本面千差萬別。拿有色與黑色金屬為例,目前顯然是有色行業基本面相對好些。投資者若實在分不清,那也有個相對省心的辦法,就是儘可能找有相對應大宗商品期貨的品種,由其產品價格趨勢可猜測其未來業績變化。投資者對這類股可能得非常細心,比如看其是否套保,套保是過分還是不足,甚至看套保是否已淪落為投機。
科技股今年調整最早,所以跌幅也相對充分,在基本面吃得較透的情況下也可參與。至於基本面也較吸引人的醫藥股,投資者可能還得等一等,因不少醫藥股的跌幅還沒到位。
消費類核心藍籌似乎永遠可以關注,現在當然也不例外。投資者一般可避開拒絕調整的核心藍籌,可優先關注調整相對充分的品種,這樣安全係數會高些。每年初,一些核心藍籌均易上漲,因到了新的一年市場估值會切換到新的年份,再加上基金結算後一定又開始「幹活」,故其慣於「抱團」的品種上半年一般走得不錯。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