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 (2/6)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 (2/6) "← →"翻頁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之二 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澄江化石地...
採訪活動現場 記者 李悅春 攝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的豐富與獨特。
-
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感受地球生物多樣性
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的豐富與獨特。活靈活現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昆明魚」化石標本……這些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個地質時期的6萬餘件珍稀化石和現生動植物標本,集中收藏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裡,採用VR、AR、OLED柔性屏幕等現代聲光電和先進的多媒體展示技術,鮮活地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起源及演化,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價值。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央廣網昆明12月10日消息:「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採訪團近日走進雲南玉溪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在化石中尋找到這一人類終極哲學命題的答案,探索生命多樣性的起源。「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
...性保護宣傳周之二 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採訪活動現場 記者 李悅春 攝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的豐富與獨特。採訪活動現場 記者 李悅春 攝活靈活現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昆明魚」化石標本......這些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個地質時期的6萬餘件珍稀化石和現生動植物標本,集中收藏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裡,採用VR、AR、OLED 柔性屏幕等現代聲光電和先進的多媒體展示技術,鮮活地講述地球生命多樣性的起源及演化
-
【聚焦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生物如此多嬌
為迎接COP 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以積極行動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春城之約」,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於2020年11月30日—12月6日舉行,本報記者跟隨採訪團深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澄江化石地博物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探訪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原來,生物如此多嬌。
-
走進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揭示生物起源演化奧秘
5億年很遠,澄江化石地很近。從昆明魚到人,從撫仙湖蟲到現生昆蟲,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再現。12月4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揭示生物起源演化奧秘,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寶庫的豐富與獨特。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在昆舉行
11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20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致辭中,誠摯歡迎各方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為迎接COP 15大會,以積極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11月30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在昆明啟動。
-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展示古老的生物多樣性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 「五千載中華文明史,五億年澄江化石地。作為集中展示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魅力的博物館,展示的不僅是一組不朽的生命密碼、一本神秘的無字天書,更是一部關於地球生命演化的壯麗史詩。」
-
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
蘭花螳螂。新華網 馮雨釤 12月5日攝 5日,「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雙版納植物園」),與多種奇特的動植物邂逅,其中包括昆蟲中的「明星」——外形粉紅淡雅形似蘭花的蘭花螳螂、通過搶救性保護和人工繁育方式獲得的白旗兜蘭、東南亞熱帶雨林的代表樹種龍腦香科植物,以及榕樹氣生根在石崖上形成的
-
「小」處著手,科技支撐 保護生物多樣性雲南有新舉
我國西南橫斷山系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氣候多樣性,是生物資源的寶庫。 科技日報記者12月4日從雲南省林草局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創新林業科技,為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了「雲南經驗」。
-
「COP 15雲南省籌備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舉辦新聞發布會
雲南省舉辦「COP 15雲南省籌備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國際商報》雲南 訊 張春濱 餘先龍)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4日下午,在海埂會堂召開「COP 15雲南省籌備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林草局、中科院昆明分院就COP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CBD&CBD探奇日:趣味活動開啟生物...
(供圖)12月5日-6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CBD&CBD探奇日活動在昆明公園1903舉行。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珍稀動植物標本展、生物多樣性趣味答題、動植物主題繪畫、跟隨94歲的「剪紙類雲南省非遺傳承人」張月仙學剪紙等活動,引來了不少家長和孩子的駐足參與,市民們在體驗活動樂趣的同時,也從中了解到生物多樣性知識,並身體力行的參與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中來。
-
雲南生物多樣性融媒體專欄首發——「多樣星球」宣傳片、「建築...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雲南廣播電視臺推出生物多樣性融媒體專欄「多樣星球」,開始為將在雲南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預熱,持續向公眾展示「世界生物多樣性窗口」雲南生物多樣性的剖面,今天首期為大家推出的是「多樣星球」生物多樣性宣傳片、有數據記錄的歐亞大陸最高大樹——高黎貢禿杉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 譚盾...
明年5月,聚首美麗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國際知名的指揮家、作曲家、教育家的譚盾先生,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生態保護和非遺傳承,並把中國文化的國際交流,東西文化的融合與對話,作為藝術家的首要己任。 明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 15)將在昆明舉行,今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向世界發出「春城之約」。
-
推開一扇讓世界看澄江的窗——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設記
走進新開館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仿佛走進了時光隧道,從寒武紀的「小蟲蟲」到機械暴龍,從國內到國外,從遠古生物到現生生物,從標本到活體,5億多年,滄海桑田,須臾之間,盡收眼底。遊客在參觀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時與遠古動物「對話」。
-
「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系列活動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明年5月,聚首美麗春城,共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大計。空靈、磅礴的音樂讓「春城之約」插上翅膀飛向全世界。音樂會的曲目和大自然息息相關,宇宙、太陽、斑馬、月光、百鳥朝鳳、天地輪迴,伴隨著音樂的跌宕起伏,臺上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和酣暢淋漓的搖滾樂,營造出一個浩瀚博大的音樂世界,整臺音樂會就是大自然生死交替,生生不息的音樂史詩,完美表達出雲南生物多樣性宣傳周的主題——萬物生長、萬物和諧。
-
雲南啟動野生動物保護和秋冬季候鳥護飛接力宣傳活動
希望通過這次接力宣傳活動,以集中展示和體驗式採訪相結合的方式,深挖提煉雲南最具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經驗、保護措施以及保護成效,積極加以宣傳推廣,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氛圍。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治忠宣布接力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省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衛斌介紹了雲南野生動物保護成效。
-
10天、2100公裡、50個採訪點,「走進閩西南」媒體集中採訪活動收官
12月21日至22日,「走進閩西南」五地市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走進此次活動的最後一站:廈門。 廈門生物醫藥港 採訪團參觀廈門生物醫藥港 2012 年以來,為全面實施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加快「海西先進位造業基地」建設,海滄區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
-
保護生物多樣性丨雲南積極探索「4個率先3個創新」
雲南擁有除海洋、沙漠外的所有生態系統類型,是中國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核心和交匯區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是中國西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高黎貢山 李春旭 攝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