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0日返回上海之前,揚州四口之家在塞席爾已經住了五個多月。在今年的春節期間,他帶著家人到塞席爾度假,但沒想到隨著疫情的發展,他們未能按原計劃返回該國。經過四到五次變更後,揚州老虎一家終於在6月底通過衣索比亞過境返回中國,目前正被隔離在上海的一家旅館內進行觀察。
楊舟湖在塞席爾逗留期間也隨時釋放自己的生活狀況。一家人在一起做飯,在海灘上曬日光浴,與孩子一起遊泳,與成人學習法語等。這種「度假式拘留」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 7月2日,楊周虎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們在無法回國的時期也感到焦慮,也意外地收穫了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楊周虎說,他在逗留期間遇到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當地旅遊局也找到了他,希望將塞席爾介紹給更多的中國遊客。回到中國後,楊周虎計劃等到隔離期結束後才開始川渝之旅,並多吃他很久沒有吃的家常飯。
楊周虎告訴《北青日報》記者,他以前的旅行幾乎是「差旅」。為了這次放鬆家庭,他特意在塞席爾租了床和早餐。在他逗留期間,房東還給揚州湖出租了打折的房租。楊周虎說,他三年前去過塞席爾一次,美麗的當地風光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第二次帶著家人去了塞席爾。 「塞席爾主要有三個主要島嶼。這次我們去了一個較小的島嶼,所以那時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其他中國遊客。」
根據楊周虎的說法,他們在島上的生活中,每天要自己做三頓飯,但由於蔬菜是從國外進口的,價格非常昂貴,因此家庭的飲食主要以魚為食。 「在塞席爾,您會發現海鮮比蔬菜便宜,例如,西紅柿可能要花費15元,而一條魚只需要5元。我們仍在計算我們吃了多少魚,發現平均每天有4條魚每月需要120條魚,並且在5個月內在塞席爾吃了600條魚。」
在前往塞席爾之前,楊周湖還帶了一些中餐所需的火鍋底料或調味料,但基本上他們在塞席爾的第一個月就吃了。隨後,根據楊周虎的說法,使館在得知他們被困在塞席爾之後,還給了他們一些調味品和食物,使他們一家可以吃中國特色菜,例如火鍋,酸菜和魚。
楊周虎說,他是工人階級,在當地做飯可省很多錢,同時又想吃當地價格低廉的魚,所以旅行的經濟支出仍在可控範圍內。如果他這次不能返回中國而停留在地面上,那也將給他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儘管許多網民表示羨慕這種生活,但楊周虎說,當他們無法返回中國時,他們實際上非常著急,只能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 「我們發現,何時能夠返回祖國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事情。流行病的方向也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事情。一開始,我從沒想到流行病的發展如此嚴重,範圍如此之廣,而且我認為這將在春節後結束。所以,在外面呆,我們只能保證我們的身心健康,同時準備返回我們的國家。我們也在不斷調整我們的心態,但是我們從不放棄寄希望於回到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