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你知道嗎?
今年12月4日
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
在第七個「12·4」國家憲法日即將到來之際,楊浦迎來了第三屆憲法宣傳月。11月30日,2020年楊浦區憲法宣傳月啟動儀式暨法治文藝匯演舉行。
活動現場,區稅務局「稅立方」雙創普法服務等4個品牌活動榮獲楊浦區第二批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品牌活動;區人民檢察院「楊楊」工作室等4個品牌陣地榮獲楊浦區第二批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品牌陣地。活動還為法治文藝大賽榮獲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的單位頒發證書。
好作品輪番登臺,「普法」寓教於樂
現場,一場具有法治內涵、教育意義,深受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藝作品匯演,拉開了此次憲法宣傳月的序幕。詩朗誦《憲法之光》、《法治為伴,篤定前行》、《之環保禮讚》,小品《「戲說法律那些事兒」之二婚家庭遺產保衛戰》、《幸福通道》、《差不多》,上海說唱《我為憲法唱讚歌》,歌曲演唱《誠信納稅,依法納稅》……從2020年楊浦區法治文藝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作品輪番上臺,為與會人員奉上了一場寓教於樂、生動有趣的法治宣傳「盛宴」。
取材生活案例,講解深入淺出
演出中,延吉新村街道選送的小品《「戲說法律那些事兒」之二婚家庭遺產保衛戰》將很多人關注的遺產問題搬上了舞臺。
故事發生在《民法典》已經開始實施的2021年2月,居民王老伯去世,他的二婚妻子任某與女兒王某,為了遺產發生了爭執。隨著爭吵的深入,王老伯所立的三份遺囑:2016年的自書遺囑、2020年的公證遺囑、2021年的自書遺囑逐一「現身」。社區法律明白人甄老師通過上臺普法,為大家講解《民法典》實施後真正有效的到底是哪部遺囑.....經過這次普法,二婚妻子感嘆還是《民法典》居住權的規定保住了她居住的權利。
延吉司法所所長蔡軍艦告訴記者,這部作品其實是「升級」後的版本。「作品最初的主題是普及《繼承法》關於遺囑書寫的要件等等規定,但隨著《民法典》頒布,遺囑的優先效力級發生了變化,我們就進行了小品『升級』。故事的原型就來自於延吉社區的幾個真實案例,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更接地氣的宣傳形式,勸導老年人通過正規的法律諮詢、公證形式立好遺囑,避免身故後家庭成員為了遺產陷入紛爭。」
遵守法律,你我要當「踐行者」
楊浦自2018年起每年組織開展憲法宣傳月系列活動,至今已是第三屆,將「國家憲法日」拓展為「憲法宣傳月」,是楊浦積極踐行法治思想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入推進依法治區的一項重要舉措。
從國家工作人員憲法知識競賽,到青少年法治定向越野賽、法治辯論賽,再到法治文藝匯演,楊浦始終注重提升憲法宣傳活動呈現方式的多樣性、參與主體的普遍性和法治理念的傳導性,讓尊崇憲法、遵守法律、信仰法治在楊浦大地蔚然成風,使每個公民都自覺成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參與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今年楊浦區憲法宣傳月從11月30日一直持續至12月31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全力爭創「人民城市建設示範區」。
憲法宣傳月期間,還將會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開展!
文章來源:上海楊浦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楊浦的他們把法治宣傳「演」了出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