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的推文裡,我們介紹了學編程的重要性,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程式語言那麼多,怎樣選擇最適合孩子的?
首先想問一下大家:你們知道計算機從最初的語言到如今有多少種?2500種以上!驚訝嗎?
程式語言(programming language)可以理解為一種計算機和人都能識別的語言。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讓人能和機器順利打交道的工具。
什麼樣的語言才是最適合孩子學習的呢?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編程的歷史吧:第一臺計算機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發明的,當時的計算機各項控制主要是由人工操作來實現的,但是真的很不方便。幾年後,有人提出通過給計算機編寫語言來控制計算機,雖然當時的編寫模式還不夠完善,但是,這些計算機語言可以說是現在程式語言的鼻祖啦對計算機程式語言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大型計算機
而計算機程式語言也正是在這之後的半個世紀中逐漸完善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普及到了各個領域,有了更多的需求層面,使得計算機編程的發展越來越趨於複雜化和多樣化。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可視的﹑集成語言環境逐漸開始嶄露頭角,只需進行簡單的按鍵,就可以完成一段代碼的編寫,大大減少了計算機編程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加上一些高級語言的出現,如Pascal﹑fortran以及C語言等,使得計算機操控已經不再需要大量的資本和人工,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計算機編程領域高速發展,逐漸誕生了一些面向對象的高級語言,如Java等,使得電腦程式逐漸從原來的通信和計算向著視頻解析﹑圖像傳輸﹑智能模擬以及知識處理等方向發展,換言之就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數據採集﹑分析﹑管理,實現智能操作。在現代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通過計算機程式語言已經能夠對各領域的信息化需求加以滿足。
好了,說完了編程的歷史,接下來聊一聊:既然編程那麼厲害,那麼該為孩子選擇怎樣的程式語言最合適呢?
貝樂機器人Scratch現場體驗
小編想給大家第一個關鍵詞
Scratch(簡易圖形化編程工具)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圖形化編程工具,是最佳的兒童編程啟蒙工具之一。利用Scratch可以創作出交互式故事情節,動畫,音樂,遊戲,能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專注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孩子在學習編程中學會思考,豐富知識,找到快樂。在貝樂機器人的課程設計理念裡,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的趣味性,創造性課程內容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內容注重科學性和與時俱進,努力將課程建設成知識更全面系統,更實用,趣味性更強。
貝樂機器人的教案
第二個關鍵詞
Python(電腦程式設計語言)
Python是一種跨平臺的電腦程式設計語言。是一個高層次的結合了解釋性、變異性、互動性和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最初被設計用於編寫自動化腳本(shell),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越多被用於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適合有一定編程基礎的青少年人群學習。
貝樂機器人python課程進行中
第三個關鍵詞
EV3
Mindstorms EV3於2013下半年上市,EV3是2013年LEGO公司開發的第三代MINDSTORMS機器人。
EV3配備了一塊「智能磚頭」,用戶可以使用它來對自己的機器人編輯各種指令。而在過去,使用者只能通過計算機來進行該操作。編程完成後,使用者還需要通過一根數據線將程序下載到機器人身上。但是現在,EV3完全不需要計算機。EV3機器人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能夠認識EV3機器人的硬體組成和軟體模塊,認識程序塊,電機和傳感器並能夠掌握它們的簡單用法。而在循序漸進的課程裡,學生還將學習包括陀螺儀傳感器,聲音傳感器,顏色傳感器等的輸入和輸出內容,並能夠正確選擇使用模塊及模式。在課程設計上增加了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專業課程,如無人駕駛公交車,智能物流等做到跟隨社會熱點同時兼具科學性和創意趣味。
貝樂機器人EV3課程的正版樂高教具
在梳理完關鍵詞之後,相信對於如何為孩子挑選適合的編程課程,您也許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如今的各類編程課程品目繁多,如何挑選適合孩子的,除了要看機構的知名度外,課程的循序漸進,難易程度,實用性和趣味性也都是考量課程好壞的標杆。
貝樂機器人,專注於2.5-16歲兒童的體驗式創新科技教育,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國內外高校密切合作並打造了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結合暢流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依據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義務教育學科類標準》,研發出IBES教學體系,科學嚴謹,深入淺出兼具趣味性與科學性,是中國機器人教育項目的一次重大革新,成為「年度特色素質教育品牌」,深受家長和學生喜愛。
文章最後,小編想說,選擇貝樂「專業,課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