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大片汙名化了鯊魚的形象,《大白鯊》系列四集電影歷史分析

2020-12-06 影視咔咔秀89

這部大片汙名化了鯊魚的形象,《大白鯊》系列四集電影歷史分析。

皮特·本奇利是這麼說的,對大白鯊有沒有什麼仇恨呢?沒有把握,但是我們確信大白鯊對他有恩。

沒有人記得這位作家曾經是一位演講撰稿人,而我們卻記得他的小說《大白鯊》。史蒂芬·史匹柏又將這部小說改編成了1975年的電影,隨後衍生出了三部續集。

大白鯊電影系列是如此偉大,以至於不僅讓全世界都討厭大白鯊,而且,甚至,它還改變了電影史,改變了電影製作,以及我們觀看電影的方式。

《大白鯊》1975年

《大白鯊》在暢銷榜上霸佔了立足之地,本奇利的小說在44周內霸佔了榜首,這對於任何一位作家來說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譽,然而,當年輕的史匹柏將其改編成電影時,《大白鯊》卻更加幸運。

夏日電影將「強檔大片」定義為一個單一詞,為《侏羅紀公園》和《蜘蛛俠:英雄遠徵》牢固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大量的特效,大量的尖叫或爆炸,刺激結局的高潮動作戲,然後確保在暑假裡上映。

這種強檔大片模式幾乎對全球主流商業電影進行了教育,使夏季檔變成全年最重要的大片戰場。

但是史匹柏還沒有想好這個公式,就翹起腳輕而易舉地完成了這部電影。《大白鯊》是一部很難拍的電影,你必須把自己放進水裡才能拍好。

這些都使得拍攝難度大大提高,而史匹柏當年只有不到30歲的年輕導演,製作困難重重,更增加了電影公司對這位年輕導演的不信任。

而且史匹柏持之以恆要布魯斯當主人公的決心,更令人擔心──超級明星布魯斯是一條機器鯊魚,要對嘴邊的任何東西負責。

而且最糟糕的噩夢發生了:布魯斯被弄壞了,電影中的大白鯊巨星缺席了。

缺乏預算是導演天分的體現,史匹柏把希區考克的絕活放到了水中──希區考克善用他所謂的「麥高芬」製造出懸疑效果。

「兔腳」在《不可能的任務3》中是麥高芬的,電影不一定需要介紹麥高芬是什麼,只需承認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每個人都會搶它,情節發生在搶劫案中,而不是探究麥高芬的潘朵拉盒子裡究竟裝著什麼。

還有《大白鯊》裡的麥高芬,就是那條大白鯊的三角鰭,或約翰威廉斯的「登,登,登」樂曲,或黃色的浮筒,等等。

用道具代替布魯斯來嚇唬觀眾,雖然沒有尖牙,但憑藉觀眾自己的想像腦補,這些等效於大白鯊的道具,比大白鯊還可怕,當三角鰭浮出水面的瞬間,一些觀眾的心臟已經被咬了一大口。

九百萬美元的成本,讓《大白鯊》變成當時的一部中小型電影──別忘了,那是1975年,但回收的票房,卻是21世紀的水準。

全美票房「大白鯊」高達2.6億美元,打破了《驅魔人》創製的2.3億美元的票房紀錄,與此同時它也奪得了4.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紀錄,相當於今天的12億美元,全球最賣座電影的第七名(價格調整後)。

在資料中可以看出,《大白鯊》是一部叫好、叫座、還拿奧斯卡的電影,而對於電影公司來說,三合一的勝利不可能只有一次,所以,就一定要拍續集!

《大白鯊》敘述警長馬丁·布洛迪,麥特霍伯博士,以及船長昆特,與威脅海灘安全與大白鯊戰鬥。

這三個背景和性格完全不同的男人,組成了一個極其脆弱卻又充滿激情的銀幕鐵三角。馬丁·布洛迪警長為了村民的安全挺身而出抵抗大白鯊;海洋學家霍伯擁有他們所需的科學知識,他願意幫助其他人對抗大白鯊。

而且昆特完全是《白鯨記》裡復仇的化身──他是一位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艦上遇上大白鯊的生還者,他的人生現在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和大白鯊拼一場。

這三個勇士各有各的計謀,但是他們都有殺死大白鯊的決心,那麼大白鯊呢?同樣令人驚嘆的是,會幹掉他們──大海這麼大,明明還有更多的獵物在等待它們。

《大白鯊》爆雷現在應該沒什麼問題了:總而言之,大白鯊被炸死了,三個勇士中的生還者,獲得了勝利與和平,全部結局都是勝利。

與《哈利波特》和《復仇者聯盟》三人一鯊的最後決鬥不同,這次沒有懸念,問題就來了:《大白鯊2》應該怎麼做?

《大白鯊2》1978年

事實上,《大白鯊2》依然可以拍攝,儘管前一部精彩的鐵三角消失了,只剩下警長馬丁繼續以天下為己任,而史匹柏也離開了他的外星夢(第三類接觸)。

不過,少了鐵三角,聰明年輕導演,還沒有可延續劇情的《大白鯊2》,仍不能算是爛片。

關鍵之處:至少《大白鯊2》給觀眾帶來了一個讓人心煩意亂的新難題。

馬丁的兩個兒子,麥克和西恩出現在這一集中,他們還年輕,當然他們的老爸還在噩夢中纏繞──馬丁患上了恐鯊病,他懷疑有一條新的大白鯊可能會威脅到家鄉小島的安全,而麥克和西恩想到了治癒父親恐鯊症的妙方──他就開船出海,把自己餵給大白鯊吃。

孩子們很聰明,他們果然治好了老爸的疑心病,但與此同時又讓他幾乎停止了心跳,沒有其他夥伴的警長馬丁這一次只能孤軍奮戰,去救那些漂泊在外的孩子們。

在《大白鯊》中,一條大白鯊和三個硬漢對峙,可以說是勢均力敵,但是《大白鯊2》中的大白鯊和一群熊孩子對峙,多少增加了緊張感。

此前,警長馬丁的疑心病一直困擾著觀眾,而影片中的翻譯名字也頗有傳神之處,透過幾個看似無關的小事件,讓觀眾產生一種大白鯊四面潛伏的危機感,最後,警長才從鏡頭中看到了大白鯊的真實面貌。

整個過程中,事實上整個小島的居民和市長都完全不相信警長所說的話,他們不相信還有大白鯊會再次製造出像上次那樣的慘劇──他們都忘了《大白鯊》作者是怎麼說的!

《大白鯊2》:總之,警長和大白鯊進行了一場頭撞頭的終極對決。

大白鯊迅速衝向獨身在船上的警長,警長拉起海底電纜等著他,當大白鯊以為能吞下他時,咬住了能量技術的精髓──大白鯊咬住電纜,立刻觸電,爆出大量火花,直接活生生地烤大白鯊。

最後變成焦炭大黑鯊的大白鯊,默默地沉入海底,結束了大白鯊欺凌熊孩子的噩夢過程。

結尾:警長拉起了電纜,等待著大白鯊的到來。

如今看來,這齣大白鯊電擊戲可以把臭氣燻天的部分了結了:比如,就在電纜旁邊的警長怎麼不觸電?

為什麼咬住繩索的大白鯊會立即停止運動(大白鯊會保持同樣的姿勢直到燃燒殆盡)?這條大白鯊真的能像放煙火一樣把火花齊射嗎?

但到了1978年,這樣一段活生生的烤大白鯊仍能給觀眾帶來滿滿的歡樂。

成本高達3千萬美元的《大白鯊2》,雖然沒有打破前一集的票房紀錄,但在全球至少也有1.8億美元的票房,在美國國內也超過了8千萬美元,這實際上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成績。

《大白鯊3》1983年

在《大白鯊2》續攤上飾演警長馬丁的洛薛爾德,在拍攝《大白鯊2》時與導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得《大白鯊3》的缺席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實。

這次《大白鯊3》連配樂都沒有了,約翰威廉斯也離開了劇組,《大白鯊3》失去了所有《大白鯊2》中成功的角色,幾乎就相當於自己在重演中輸掉了比賽。

這個場景也不再是小島的海灘,而是發生在一個封閉的海洋世界裡,而這次,主角變成了…馬丁的兩個兒子?

《大白鯊》前兩部中的浪裏白條結局,不是被炸毀便是被電死,姑且不管為什麼鯊魚總是在尋找這個小島,這個電影系列卻從未想過換主角,而要一直被釘在馬丁·布洛迪家族身上,這個家族其實很無辜。

這次爸爸不演了,換上兩個在海洋世界做研究的兒子,繼續和鯊魚相遇。

可以這樣說,馬丁警長在《大白鯊2》中的恐鯊症狀態確有些嚴重,但反過來,親身經歷過鯊魚危機的馬克和西恩·布洛迪,似乎完全並沒有任何損傷後症狀──他們幾乎被鯊魚咬死,而現在他們卻在水族館裡研究水族動物?為何不去沙漠?

他們不聽父親的話,在第二集出海了,這叫頑皮,但是第三集他們願意花時間和鯊魚在一起,這是一個智力上的缺陷。

此外,他們並不像第一集《大白鯊》中的麥特霍伯博士那樣,看上去更像是海洋專家,總之,他們遇到了鯊魚的衰運宿命。

這次鯊魚橫行於海洋世界,令參觀水族館的遊客們驚恐萬分:包括在水族館看到被鯊魚咬死的潛水員,看到鯊魚在透明水槽外追逐。

這幾段看起來並不嚇人,沒錯,而且對文字描述還嫌有點誇張。

《大白鯊3》總之,鯊魚終於抓住了麥克布洛迪和他弟弟,在主控室裡和他女友相遇了,大白鯊撞破水主控室的窗戶,進入室內開始進食,很多過路人都被嚇了一跳。

但笑破肚皮的是,大白鯊的肚皮太大,它撞倒主控室後,居然卡在了肚皮上,進退兩難。

而且更加爆笑的是,哥哥和女友居然沒有立即抓住機會逃走,哥哥發現大白鯊口上有一具手持炸藥的屍首,他當場做了個鐵鉤,在無法動的鯊魚嘴邊勾啊勾…

不料竟被他勾到了炸藥圈!爆炸物在鯊魚口中噴射出大量的血霧,更多的是把這隻兇獸炸成碎片,噴向屏幕前的觀眾。

影片名為3D,想當然地耳裡有很多不必要的後期3D效果,現在看來,這些3D效果只剩下笑料了。

更為可悲的是,《大白鯊3》除了笑料外,再沒有其他東西了──飾演邁克的丹尼斯奎德應該不會再去回憶這段黑暗的歷史。

《大白鯊4》1987年

但歷史並沒有最黑,只有更黑。四年後,《大白鯊3》又有了第四集《大白鯊4》。

影片製片方很清楚地知道《大白鯊3》太爛了,但是他們不會去想4年前自己是如何把這個爛攤子搞砸的,而是竭力忘記《大白鯊3》,《大白鯊4》的宣傳中,壓根並沒有提到《大白鯊3》。

《大白鯊4》第四集,甚至把自己稱為整個系列的第三部電影,顯然想要洗刷掉觀眾腦海中曾有過第三集的印象。

《大白鯊3》的劇情設定,當然也在《大白鯊4》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馬丁布洛迪警長,保護小島,因心臟病去世。但他的遺孀艾倫卻認為這個是過去2次鯊魚危機導致的損傷,把丈夫嚇死了。

不管怎麼說,艾倫仍然和西恩,他的未婚妻一起住在家鄉的小島上。但就在西恩有一天出海執行任務的時候,一隻大白鯊突然間衝了出來,把他咬死了。

丈夫和兒子雙雙死在了鯊魚的手中(應該說是嘴巴),這無疑使艾倫更加氣憤。而且,這時大兒子麥克回到老家,請母親到他工作的巴拿馬散散心,然後,驚恐萬分,咬死西恩的鯊魚居然跟著艾倫來到巴拿馬!

要是你不明白劇情是怎麼說的…那鯊魚為什麼要跟蹤人呢?不管這行不行(艾倫等人只是乘飛機去的),為什麼要跟著他們呢?

就為了報復?但是,這絕對不是前三集中主角整慘的鯊魚——每一集都被炸毀或燒死。

是否前三集中的鯊魚也有遺孀或遺腹子?他們有沒有在被爆炸或電之前,通過隱者之紫或遠端腦電波告知它們的家人,讓它們復仇?

即使鯊魚世界確實有心電感應,即使殺了它們的警長已經過世,鯊魚復仇者們又會從哪一方面知道,警長的遺孀和兒子是它們復仇的目標?它們會偷看劇本嗎?

在1987年的奧斯卡上,米高肯恩因為《漢娜姐妹》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獎,但是他卻沒能參加當天的頒獎典禮。為何要放棄自己親自領取職業生涯最高獎座的機會?

由於他在夏威夷,拍攝了一部爛片《大白鯊4》,他在劇中飾演載著麥克和母親艾倫到巴拿馬的飛機駕駛員,他對寡婦艾倫一見傾心,當然,他首先得解決想要殺死艾倫的大白鯊。

奧斯卡和大白鯊,兩者之間壓根並沒有可比性,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米高肯恩也演過《大白鯊》,他們忘記了,其實是最好的。

《大白鯊4》裡成功的幹掉了大白鯊,同時也幹掉了「大白鯊系列」影片。

該片口碑不佳,但出人意料的是,成本兩千萬美元的影片,居然在美國國內還能再賣出兩千萬美元,這簡直便是一筆微不足道的損失,而在海外還能賣出三千萬美元。

這部電影的魅力就在於,不管這部續集有多爛,總會有人懷著對《大白鯊》經典作品的懷念,給爛續集一個機會。

這部大白鯊死後,還沒有任何復活的跡象,但是大白鯊的後代,已經在B級電影中找到了新的春天。「大鯊魚」系列讓電影公司明白了強檔大片的賣座模式,了解了系列電影對觀眾長久以來的吸引力,以及往後的「星際大戰」等影片所走的道路,就連史匹柏自己也是這股潮流的推手之一,他自己並不想拍續集,但是他的製作團隊非常擅長拍續集。

而且他後來還將強檔大片的公式變得更加完美,拍出了很多破億的大片。

事實上,鯊魚攻擊人類的機率很小,但鯊魚遭受羞辱的可能性要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除了因為魚翅帶來的經濟利益而被捕殺外,很多漁夫在70年代更是以「保護海岸安全」為名,主動出海捕殺無辜鯊魚。

這樣的行為雖然突顯了人類盲從的劣根性,但也展示了《大白鯊》電影對人類的巨大影響──這組影片是它給世界帶來的最糟糕的改變。

相關焦點

  • 《大白鯊》系列全四集電影歷史分析
    這部夏季電影定義了「強檔大片」(Blockbuster) 這個單字噩夢《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到《蜘蛛俠:英雄遠徵》(Spider-Man: Far From Home) 奠下了學習的範本:大量特效、大量尖叫或爆炸、刺激的結局高潮動作戲、然後一定要在暑假上映。這套強檔大片公式幾乎教育了全世界的主流商業電影,讓夏季檔期成為全年度最重要的大片戰場。
  • 《大白鯊》+《電鋸驚魂》,這部最新鯊魚大片又能玩出什麼花樣?
    鯊魚主題從來都是怪物電影拍不膩的題材,如今,又要來一部鯊魚電影了,出品了鱷魚題材電影《黑水2:深淵》的Altitude影業將會製作一部全新的鯊魚題材電影,影片片名定為《Shark Bait》,直譯過來就是《鯊魚餌》,到時候肯定又該有人將其譯作《鯊口逃生》之類的名字,影片被描述成一部結合了
  • 虎鯨對戰大白鯊,這部最新的鯊魚電影,聽起來很帶感
    而今,有一部正在籌備的鯊魚題材電影就準備把兩者給好好鬥一波,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叫Alphas,直譯就是《阿爾法》,大概可以翻譯做《頂級獵食者》,或者乾脆根據劇情叫《虎鯨VS大白鯊》算了。影片的主演則定為了主演過《阿凡達》卻一直不溫不火的薩姆·沃辛頓,大家應該也都記得他在《逃亡鱷魚島》的客串,這次則又接手了鯊魚題材。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大白鯊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電影是《大白鯊》。《大白鯊》是史匹柏的成名之作,是美國第一部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在44年前,全球票房超過4.7億美元,是個十分驚人的數字。
  • 《深海狂鯊3》:大白鯊被牛鯊虐殺,又來一部值得一看的鯊魚電影
    1999年華納出品的《深海狂鯊》是鯊魚題材中為數不多的大製作影片,這部電影衍生出了一個系列,但是就像《史前巨鱷》和《狂蟒之災》一樣,衍生出的,是個電視電影系列,2018年華納影業的電視電影部門重新拾起這個題材,拍了一部《深海狂鯊2》,這種在電視上播出或者直接發碟的電影成本都低得可憐
  • 奧斯卡電影博物館迎來電影《大白鯊》僅存的鯊魚道具模型
    這也意味著將於2021年4月30日開幕的奧斯卡電影博物館的籌備工作正在積極進展中。該25英尺(約7.62米)長的模型(又稱「鯊魚布魯斯」)將免費向公眾展出。電影《大白鯊》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獲得了1976年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最佳音響與最佳原創配樂獎,以及最佳影片的提名。
  • 怎麼評價電影《大白鯊》系列?恐怖嗎?
    若要我推薦幾部恐怖驚悚電影,我的首推一定是《大白鯊》系列電影,此電影每一部都使用強版大的權3d特效演繹出人與鯊魚的驚險拼殺,既體現出人們在逆境絕望中的求生意識更深刻描繪了鯊魚兇猛捕食的樣貌,給觀眾驚險刺激的觀影體驗,因此獲得了較高的評分。
  • 《大白鯊》45歲了,這3部變異生物系列電影巨作你都看過嗎?
    1975年,史蒂文·史匹柏把一部《大白鯊》帶到我們眼前,這種兇殘的頂級海洋捕食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在美國,因為這部電影,好多人都不敢去海邊度假了。為了紀念其上映45周年,伊恩·肖(飾演鯊魚獵手的羅伯特·肖的兒子)特別製作翻拍了《大白鯊》,這部電影結合了真人表演,動作人物和定格動畫。《大白鯊》影片講述了在一個暑期度假小鎮附近海邊出現了一頭巨大的食人大白鯊,多名遊客命喪其口,當地警長在一名海洋生物學家和一位專業鯊魚獵人的幫助下決心獵殺這條可怕的鯊魚。
  • 那些跟鯊魚有關的電影,刺激!
    導演帶領技術團隊通過早期仿生技術製作的大白鯊模型,栩栩如生的展現了劇本中的創意,也正是由於斯皮爾·伯格導演用於探索,鯊魚為基礎的電影形成了一個成熟的故事平臺,被日後許多影片反覆應用,可謂是改款頗多。「鯊魚災難片」鼻祖 經典電影《大白鯊》影片《大白鯊》講述的是一個旅遊度假勝地——艾米蒂島上發生的故事,大批的遊客都來這裡遊泳。然而,大白鯊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切。事故從一對年輕情侶開始,他們下海遊泳,女孩不幸成為了犧牲者,可發生了這場事故,當地官員卻不願意封場調查,因為他們怕影響旅遊收入。
  • 這7部鯊魚題材電影可以先收藏
    當然,推薦名單裡沒有最新的《深海狂鯊3》,因為這部片子,真的拍的太一般了,雖然目前關注度高,但真不推薦。一、《鯊魚》不好意思,第一部並不是耳熟能詳的《大白鯊》,而是這部BBC的紀錄片鯊魚,共3集,2個小時能搞定。
  • 不講武德的小鯊魚,用偷襲的方式大吃四方,瘋起來連大白鯊都咬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對於鯨魚和鯊魚,很多人的心裡可能藏著一個疑問:鯊魚為什麼不吃看起來行動遲緩,而且似乎毫無還手能力的鯨魚?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個方面:首先,如果遇到的是虎鯨這種智商很高、性情兇猛的海洋獵手,鯊魚連逃命都來不及,更別說吃了。
  • (鯊魚電影上)
    本期介紹電影合集——鯊魚電影Top1《大白鯊》(1975)強力推薦!著名導演史匹柏於1975年拍攝的大白鯊是新好萊塢商業片的代表。Top2《鯊灘》(2016)這部豆瓣評分7.1的電影,已經足夠說明他的製作質量。在豆瓣,《大白鯊》也僅僅7.5分。
  • 別被《大白鯊》欺騙了,9.6分《碧海狂鯊》帶你揭秘鯊魚的世界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中都因為史匹柏的《大白鯊》留下了巨大的陰影,使得絕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鯊魚只是一種龐大而極具攻擊力的生物,隨之而來的只有血腥和殺戮。無獨有偶的是,從《大白鯊》上映後,拍攝鯊魚為主題的屢見不鮮,既有以美女布萊克·萊弗利與鯊魚搏鬥為主題的小成本電影《鯊灘》。
  • 為什麼史蒂文·史匹柏沒有執導《大白鯊2》
    1975年上映的《大白鯊1》讓史蒂文·史匹柏一舉成名,但他並沒有選擇繼續執導《大白鯊2》。把《大白鯊》稱為一部大熱影片其實是一種保守的說法,因為有一段時間,它曾是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也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暑期檔「催化劑」。
  • 鯊魚周丨這都是什麼喪心病狂的鯊凋電影啊!
    ,這也成了歷史上持續世界最長的電視節目,後來該時段被稱為「Shark Week(鯊魚周)」。馬上就是2020年的鯊魚周了,貝殼君總結了一些深海鯊魚系列的鯊凋電影,供大家解饞。根據看深海鯊魚電影的經驗,總結一下,目前上映的這類電影大致可以分這幾個系列——1、鯊凋實驗搞砸了,鯊魚寶寶復仇記比如《深海狂鯊》系列。
  • 《自殺小隊2》鯊魚王造型曝光,看著怎麼有點呆萌傻?
    這兩天DC粉絲估計很高興,各種DC未來大片都曝光了新的預告概念圖之類的,而其中我比較在意的就是《自殺小隊2》這部電影,因為它是詹姆斯·古恩拍的,而且影片中會登場兩個比較特別的怪物角色——鯊魚王和黃鼠狼。而在影片曝光的預告特輯中,兩者的形象都得到了曝光,我們來瞅一瞅這兩個怪物的造型如何。
  • 《自殺小隊2》鯊魚王造型曝光,看著怎麼有點呆萌傻?
    這兩天DC粉絲估計很高興,各種DC未來大片都曝光了新的預告概念圖之類的,而其中我比較在意的就是《自殺小隊2》這部電影,因為它是詹姆斯·古恩拍的,而且影片中會登場兩個比較特別的怪物角色——鯊魚王和黃鼠狼。而在影片曝光的預告特輯中,兩者的形象都得到了曝光,我們來瞅一瞅這兩個怪物的造型如何。
  • 1975年經典電影《大白鯊》,過癮又刺激,童年陰影之一
    《大白鯊》這部電影拍攝於1975年,影片的故事並不複雜沒有什麼燒腦的劇情,看到開頭就能想到是什麼結局,鯊魚模型做得很粗糙還有些死板,也是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大一部分歸於導演的拍攝手法,在影中他很少運用全景鏡頭,而是這隻龐然大物在水中的若隱若現,導演把緊張的氛圍做的特別好。
  • 電影《鯊海逃生》上映 觀眾為何愛看鯊魚電影?
    原標題:《鯊海逃生》來了 觀眾為何愛看鯊魚電影?又一條鯊魚遊上大銀幕!作為本月唯一一部好萊塢冒險災難大片,《鯊海逃生》於1月10日上映。近年來,隨著《鯊海》《鯊灘》《巨齒鯊》等多部鯊魚題材電影在國內上映,很多觀眾對鯊魚題材變得越發熟悉。據了解,《鯊海逃生》的故事講述4個少女進行潛水冒險,在探索被淹沒的瑪雅城時誤入水牢,並遭遇致命大白鯊的追擊。
  • 米國需要多少鯊魚電影
    要說美國拍了多少鯊魚電影,前幾天B站官方帳號就整了一個鯊雕片合集,光看名字就虎得不行,這種感覺就像翻出爹媽壓在紅棉被下的壓縮碟,上面寫的大戰都讓你臉紅。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重溫生物學和基礎物理知識,才敢點開拍了6部的《鯊捲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