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為何卻吞併不了斯裡蘭卡?

2020-12-18 贊廚藝

熱帶島國「斯裡蘭卡」在僧伽羅語中意為「樂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偉大的作家馬克吐溫對斯裡蘭卡的評價甚高,稱之為「世界最美的島嶼」。

前言

印度一直都不是一個安分的國家,早在1949年起印度就開始了它的對外擴張。曾經對不丹、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錫金、尼泊爾,都採取過一系列的行動。因為自己本身的國土面積也很大,人口也居多,讓印度在東南亞地區一度想稱霸,還幹涉過阿富汗和馬爾地夫的內政。

▲美麗的斯裡蘭卡

斯裡蘭卡作為一個小國,國土面積只有6萬平方公裡,而且它的位置就在印度的東南端,地理位置10分優越,基本上50%的貨櫃運輸都要從這裡完成。不管是從位置還是經濟方面來考量對於印度來說,如果能夠吞併斯裡蘭卡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為什麼印度對其他國家發動過很多擴張行為偏偏沒有對斯裡蘭卡採取行動呢?

▲斯裡蘭卡海運航線是印度洋連接中東、歐洲、非洲、亞洲的大動脈

01兩國宗教對立

最早印度河流域是達羅毗茶人居住在這裡,過了幾千年之後,雅利安人用奇兵佔領了這個地方,並且在恆河流域建立了很多屬於雅利安人的國家。但是雅利安人在這裡人數沒有原住達羅毗茶人多,為了防止叛亂的發生產生了至今還被人們所不齒的種姓制度

▲婆羅門祭祀活動

後來因為種姓階級之間開始了一系列的奪權活動,於是又創建了婆羅門教所對立的佛教等5個宗教這些被統稱為沙門,但是因為佛教提倡的是眾生皆平等的教義,所以深受民眾的歡迎。也就是在佛教盛行的時期,斯裡蘭卡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體系稱為僧加羅族,而這個國家就被叫做蘭卡是斯裡蘭卡的前身

▲斯裡蘭卡的佛像

之後印度也遭受了很多的戰亂和侵略,形成了不一樣的文化,然而最終印度教成為了如今印度主要信奉的宗教,除此之外印度還有一批人信奉伊斯蘭教。但是斯裡蘭卡主要信奉佛教,兩個國家信奉的信仰完全不同,因此斯裡蘭卡是絕對不可能被印度吞併

02斯裡蘭卡遭侵略

實際上在公元前145年,南印度也曾經對斯裡蘭卡動過念頭,想把自己的疆域繼續開拓,就想把斯裡蘭卡吞併。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北印度的疆域十分的大,而北印度那邊有十分的強悍,因此在南印度的達羅毗茶人對於北印度十分的忌憚,不敢和其有更多的戰爭,於是就將戰略眼光放在了自己南邊的斯裡蘭卡

▲地圖上的印度和斯裡蘭卡

這也是斯裡蘭卡在歷史上第一次遭到印度教的侵略,斯裡蘭卡人並沒有退縮,而是英勇地站出來與達羅查批人進行對抗,最終取得了勝利,將無恥的達羅毗茶人驅逐出了自己的國境。

但是男印度也沒有完全放棄,在今後的幾百年中一直不停的對斯裡蘭卡進行各種各樣的侵略,即便這樣印度也沒有完全將斯裡蘭卡吞併。

▲軍隊閱兵

03兩國外交博弈

後來印度也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殖民時代,在殖民時代結束的第2年,印度就開始了對周邊國家的侵略,而且印度提出了「小國滅亡論」,在如此的情勢下,斯裡蘭卡不得不開始艱難的外交。

與此同時,斯裡蘭卡內部也面臨著分裂,因此斯裡蘭卡只能不斷向外尋找盟友,前後斯裡蘭卡曾經跟東南亞國家,美國等一些國家試圖交往,而印度則利猛虎組織削弱斯裡蘭卡,最終因為印度和猛虎組織決裂導致猛虎組織走向滅亡,而印度也不能夠再對斯裡蘭卡進行一系列的小動作。

▲猛虎組織

後來斯裡蘭卡被更多的國家所認知,很多國家也對斯裡蘭卡建立了外交,自此斯裡蘭卡在國際上終於不再孤立無援了。

▲印度和斯裡蘭卡元首

綜述:

斯裡蘭卡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而且這裡的民風非常的好,曾經以香料紅茶出名,如今的斯裡蘭卡與東亞,美國等各地的經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因此如今的印度想吞併斯裡蘭卡也更是不可能了。

【參考資料】《印度1980年代的斯裡蘭卡政策與「泰米爾問題」》、《斯裡蘭卡國家概況》、《印度介入斯裡蘭卡內戰:傷亡慘重難剿滅猛虎武裝》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桃麗

相關焦點

  • 北上吞併錫金的印度,在斯裡蘭卡內戰時,為啥不趁機佔領斯裡蘭卡
    印度步步蠶食它國領土,比如派軍駐克什米爾,比如與解放軍在藏南製造摩擦。總之,為了那一點本就不屬於自己的領土可以說是絞盡腦汁。當然,它也嘗試過控制自己南部的小島國錫蘭也就是斯裡蘭卡。 斯裡蘭卡有著"寶石王國"之稱,中國古代習慣於稱呼其為"獅子國"。它的國境就是一座面積為6.2萬平方公裡的島嶼,這個島比中國臺灣還大了一些。
  • 斯裡蘭卡彈丸小國,為何印度出動10萬大軍,卻損兵折將,栽了跟頭
    印度的小老弟錫金王國被吞併,成為現在的錫金邦;印度一直看巴基斯坦不順眼,三次印巴戰爭打下來,巴基斯坦損兵折將之餘,還丟了土地;尼泊爾這麼一個與世無爭的佛國,也吃了印度的虧。  不過在面對南印度洋的小小島國斯裡蘭卡時,印度卻丟盔棄甲,吞不下之餘,還狼狽退兵。照理說,斯裡蘭卡彈丸之地,與印度的國力差距十分巨大,為什麼印度就是想吞併它,卻難以吞下去呢?
  • 尼泊爾現在為何敢於硬抗印度,原因在哪裡
    這個時候,莫迪肯定也納悶,現在的尼泊爾為何這麼「剛」,那麼問題就來了,誰給的尼泊爾的勇氣,誰在給尼泊爾撐腰。而印度現在為何敢在如此情況下,分別和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發生軍事挑釁,原因又在哪裡?有大國雄心,卻無大國的能力,小姐身子丫鬟命就是今天最好的寫照。
  • 印度向來胃口很大,尼泊爾又被印度三面包圍,為何一直不對其下手
    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鄰居,說他對尼泊爾沒有什麼想法,估計他自己都不相信。 然而尼泊爾至今都沒有印度吞併,究竟是印度另有想法,還是尼泊爾和他之間達成了某種協議?其實這一切的背後,有這樣三個原因。
  • 一文看懂印度與尼泊爾的衝突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獲準獨立,次日印度宣布獨立,印巴分治標誌著英屬印度時代的徹底終結,也讓南亞的國際局勢陷入了由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紛擾當中。 英屬印度被依據宗教分割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佔據了絕大部分人口和領土,因而印高層也認為自己有權繼承英屬印度時期對喜馬拉雅諸國的監管權力。
  • 距離那麼近,印度為什麼沒有統一斯裡蘭卡?
    如果說侵略還可以強詞奪理的話,吞併一個國家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一個國家要是那樣做,面臨的政治壓力,付出的成本太大了。這是一個腦子正常的領導人和政府,難以承受的。有人說錫金不是印度吞併了嗎?當時的印度大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緬甸都在英國統治之下,但地位跟斯裡蘭卡不同。英國在1815年廢黜了錫蘭國王,由英王喬治三世直接兼任錫蘭國王,等於這裡成為英國的一部分,而上述幾個地方都是委任總督統治,法律地位完全不同。所以,從法律層面講,印度不能接管斯裡蘭卡,英國人也不幹。
  • 巴基斯坦總理演講,印度外交官為何離場?
    迴避解決不了問題,迴避就是不敢面對現實,迴避就是不想解決問題。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進入第4天,輪到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講話,然而伊姆蘭·汗剛開口講話,印度外交官米吉託·維尼託就起身離開了聯合國大會的會議廳。
  • 尼泊爾和巴基斯坦聯手向印度反擊:阻止了親印派在尼泊爾「逼宮」
    隨著尼泊爾大軍與印度對峙,尼泊爾軍方與印度軍隊開火,尼泊爾軍隊擊斃3名印度士兵,收復了600平方公裡地區之後。印度繼續對尼泊爾地區展開了血腥的報復:印度正在聯合尼泊爾國內的反對派勢力,特別是親印度派別,對尼泊爾現任總理展開了「逼宮」。
  • 印度為何不敢吞併不丹王國呢?
    最典型就是南亞小國,印度那麼強大,可以說隨時可以吞滅。但是在滅亡錫金王國後,為何印度至今不敢吞滅不丹王國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五個字。我們知道,在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時期,幾乎整個南亞,還有緬甸都是英屬印度的。正是基於此,印度獨立後,就一直耿耿於懷,認為南亞都應該是自己的。所以從獨立之後,那是無時無刻不想將南亞小國給滅了。
  • 印度欲大國崛起稱霸南亞7國,卻對斯裡蘭卡束手無策
    印度自恃面積體量是南亞7國面積之和1.4倍,遂妄言小國註定滅亡,欲將南亞7國(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錫金、孟加拉、馬爾地夫、斯裡蘭卡)重新整合納入昔日英屬印度版圖,以成就印度有聲有色大國夢想。自此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印度一直不遺餘力對南亞諸國露出霸權獠牙。
  • 印度出擊致邊界爭端升級,尼泊爾不再讓步,將爭議地區納入版圖
    印度自建國以來與鄰國的爭端就沒有停止過,身邊幾個鄰居幾乎全部和印度有矛盾,實力最弱小的錫金甚至已經被印度給吞併了。因長期執行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另外一個鄰國尼泊爾也對印度積怨已久,但出於對印度的畏懼一直隱忍不發。然而印度卻絲毫不知收斂,在爭議地區步步進逼,最終導致局勢升級。
  • 拒絕美國35億援助,尼泊爾宣布合作只認中國,隨後就對印度下手
    ,並與中國已籤下大批訂單,甚至表示隨後就要對印度下手,目前其已在靠近印度的邊境地區修建了十幾個哨所,誓要捍衛自己的領土,面對巴基斯坦與尼泊爾兩國的不甘示弱,可以說印度此次是遭雙面夾擊。圖為尼泊爾哨站尼泊爾是位於印度西北方向的一個小國,屬於一個完完全全的高山內陸國家,相比於印度而言,尼泊爾的人口少,國土面積小,人均GDP也非常低,其軍事實力也完全比不上印度,尼泊爾的武裝部隊只有
  • 打蛇打七寸,印度的七寸在哪裡?這個要害關乎著印度的國家命運
    印度除了搶佔領土以外,就是對周邊國家施行羈縻之策,對斯裡蘭卡、尼泊爾、不丹等小國施壓影響,使這些國家的對外政策符合印度的利益,或使其接受印度的指導。隨著印度自身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增強,印度急需提高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力,謀求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成為印度的重要目標。
  • 尼泊爾切斷印度水源,是為哪般?
    尼泊爾對印度的怒火,緣起於印度繼承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大陸的所有的理念。在印度(這裡要強調一點,印度以前是一個地理概念,現在的印度是一個國家。這樣取名可能是為了更好地把印度大陸給合併成一個國家)的心底,南亞次大陸應該就是他的地盤。在這裡應該是他說了算,但是事與願違。有個巴基斯坦跟他對著幹。
  • 中國防長訪問尼泊爾巴基斯坦 專家:對維護中國西部周邊安全現實...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 繼對尼泊爾訪問之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11月30日抵達巴基斯坦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專家認為,尼泊爾、巴基斯坦是中國西南方向的重要鄰國和友邦,魏鳳和之行對維護中國西部周邊安全的現實意義更加突出。
  • 巴基斯坦終於出手了!印度洋洋得意之際,巴基斯坦派兵入駐拉達克
    眾所周知,近期印度國內掀起了一股抵制外貨的狂潮,很多人非但不知道這種行為會給印度造成何種負面影響,反而還樂在其中。除此之外,印度政府正在向西方國家大量進口軍事武器,其背後站著英、法、日、美、俄等國,可謂是底氣十足,擺出了一副跟對手死磕到底的架勢。
  • 被兩國包圍的尼泊爾,最終選擇投靠中國,真有骨氣!
    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近幾年日益強健,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等實力也在不斷成長,自從獨立以來擴充領土的野心向周邊國家伸出魔爪,它就是印度,在上一次人口普查中成功突破13億人口的記錄,成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但是始終落後於中國!印度吞併了錫金但是卻吞併不了被三面包圍的尼泊爾!
  • 120架蘇30陳兵克什米爾,5千人佔山頭,印度刺刀懟臉,這仗打定了
    如果這兩個國家一斷供印度軍火,印度的步槍就真成燒火棍了。因此一直以來印度都是小心伺候著不敢得罪,然而這一次,印度一反常態就是要打巴基斯坦,哪怕美俄斷供也在所不惜。之所以這麼一反常態,我認為有三點原因。第一自然是自大,140多萬常備軍是印度的底氣,軍隊人數上巴基斯坦只有60萬,平均2個打1個,用腳指頭算印度也能贏。
  • 邊境開始大舉增兵,尼泊爾先發制人,印度想要挑刺也很難
    目前印度至少已經面臨著雙線對峙的局面,而其中在與巴基斯坦的對抗中,印度更是已經先後損失了好幾名士兵,這也讓印度人有些臉上無光,畢竟這是印度率先挑起的紛爭,然後結果卻是印度人自己吃了虧,為此他們也開始緊鑼密鼓的張羅起怎麼對付巴基斯坦。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邊境局勢陷入緊張之際,此前和印度發生過領土爭端的尼泊爾,竟然開始先發制人往邊境大舉增兵,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不成印度再一次向尼泊爾發難了嗎?
  • 錫金末代國王痛失髮妻,40歲迎娶23歲美國少女,為何仍被印度吞併
    在2005年以前,當大家打開世界地圖時,還會發現這個國家依然獨立存在於我國的西南部;但是現在,錫金卻早已消失在世界版圖上,被印度吞併成為了錫金邦。 印度獨立後,成為了南亞地區最富裕的國家,對周邊小國的控制欲也在逐漸加強,如不丹、尼泊爾、斯裡蘭卡都成為了他的附屬國,錫金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