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公子的第17篇原汁原味兒的原創
感謝你的第17次陪伴
這篇文章的起因是這樣的,那天在公司裡,我拿Boss的墨鏡戴著玩兒(我們Boss喜歡戴墨鏡,他有好幾副,還挺貴的。),他當時坐我對面,就順手拿手機給我拍了張照片讓我看。
哥哥定睛一看,直呼WC,這是啥玩意兒看起來咋這麼彆扭呢?我就說您這拍照技術不得行啊,我這端端正正的一小夥子,讓您拍得跟個精神小夥兒似的我自己都不認識了。
但是Boss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們就產生了分歧:他堅定地認為他拍出了水準,我堅決地不同意他的堅定。我還自己自拍了一張,給他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水準。但他看完之後,一臉對我無可救藥的樣子,說我的審美出現了問題。
我也不服啊,我就覺得是他審美出現了問題。於是我們打起了賭:讓大家來評判,看站在哪邊的人數多,輸的請大家吃烤鴨。
一開始是公司內部人員來評判,哥哥滿懷信心地將兩張圖片給他們過目,結果他們居然都說Boss拍的那張更好看。哥哥心中再次WC,心想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指鹿為馬」?作為員工,當然不能說老闆拍得不好了。
於是我提出不能讓公司裡的人來評判,得讓不知情的人來一眼定生死,這樣才公開透明公正。於是我在PYQ發了一條動態,附上兩張圖,讓大家評論哪種更好看。
兩個小時後,哥哥再次信心滿滿地打開PYQ,於是我發出了第三次WC。。。講真,那一刻,我承認我動搖了,我懷疑人生了,我的心情一度久久不能平復:為什麼在我看來如此醜的一張照片,在他們看來卻覺得很好看;而在我看來很好看的一張照片,在他們看來卻還沒有那張「我認為很醜的照片」好看呢?
難道真的是我的審美體系出現了問題,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那不應該啊,按理說哥哥的審美,該是站在了時代的前列腺之上才對啊。
我一向是一個不服輸,且愛探索發現科學真理的帥氣英俊男孩兒。一個周后的某一天,也就是前幾天。哥哥終於靈機一動,窺見了真相!
那天晚上,哥哥懷著當年哥白尼發現了日心說一般激動的心情,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哥哥今天琢磨了幾個小時,
總算明白了為什麼那天那組照片,
多數人認為前者比後者好看,
但在我看來卻是後者更好看。
因為:我們從未真正認清自己的樣子!
1、你從鏡子裡看到的自己;
2、別人眼中看到的你;
3、你用手機前置攝像頭自拍的自己;
4、別人用手機後置攝像頭/相機拍出的你。
現實中的你,其實存在著這4種樣子!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你的樣子?
哥哥經過多方查詢+深刻反思+親自實驗,
終於得出了一個最為準確的結論!
等哥哥論文寫完有時間了,專門寫一篇這個
那麼接下來,就是真正硬核的部分了,高能預警!先給你打一劑防禦針,接下來的內容過於朋克,有先天性心臟病和哮喘的朋友,為了你的生命安全,請你馬上關閉頁面。
哈哈哈,其實也沒啥,就是稍微有點兒繞,考驗你大腦CPU處理能力的時候到了,面對疾風吧!(不想看過程的,可以直接滑到底部看結論,畢竟這個過程,我並沒有用邏輯去串聯,也沒有插圖。。。就是把當時想到的記下來的筆記拼在了一起。。。所以會很繞,除非你有強大的邏輯能力,否則你看不出多少趣味的。)
哥哥那天從百度查到知乎,又在二者之間反覆橫跳了好幾遭。然後結合我自身的案例進行思考,又拉朋友做了實驗,這才得出了結論。
首先要說一點:1.鏡子裡的自己,和2.別人眼中的自己,其實是左右翻轉的;3.手機前置攝像頭(沒有關閉鏡像功能)拍出來的自己,和4.手機後置攝像頭拍出來的自己,也是左右翻轉的。
當時哥哥去百度和知乎查的時候,他們真的是一個說的比一個玄乎,各種定理各種光學攝影知識。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那個雜亂程度,好半天我才反應過來。
確實,我們自己看到的自己,與他人眼中看到的我們,肯定不是一回事兒。也就是說,你自以為的好看,可能在他人看來根本不好看。
但是也別慌,因為你自認為的不好看,可能在他人看來就好看了。
是不是很玄乎?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其實就是因為鏡像的原因,想一想我們每個人怎樣才能看得見自己的長相?當然只能通過照鏡子或者手機自拍來看對吧,而上邊說過,1.鏡子裡的自己,和2.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左右翻轉的。什麼是左右翻轉?你用你手機的前置攝像頭自拍一張左臉(開啟鏡像功能),再用後置攝像頭拍一張左臉,然後你就明白什麼是左右翻轉了。
換句話說,你用前置攝像頭自拍的照片(開啟鏡像功能),就是你平時照鏡子時看見的自己。而別人用後置攝像頭給你拍的照片,就是別人平時眼睛裡看見的你。
那麼,哪個才是真實的你?的長相?怎麼才能知道真實的自己什麼樣?
鏡子裡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其實是左右翻轉的。
所以要想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裡好看,還是自己在鏡子裡看比較好看,只需自個兒站在鏡子前,讓朋友站在中間,朋友看鏡子裡的你,就是你自己看鏡子裡的自己的感覺,朋友轉過頭來看現實中的你,則就是平常別人眼中的你,
然後讓朋友對比這前後看去的差距,是差不多,還是有明顯差距,
即可知道你看鏡子裡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看到的你,到底哪個更好看。
因為人的長相主要是別人看到的,所以別人眼中的你,比你從鏡子裡看到的自己來說更有意義。
他們都說,按好看程度從低到高排序,
照片中的自己 < 別人眼中的你 < 鏡子裡你看見的你
但是,我看鏡子裡的鏡像的自己覺得好看,是因為我看習慣了這個鏡像的自己;當別人和我一樣站在鏡子前看鏡子裡的我時,大家看到的其實是相同的東西,因為鏡子和人都是相同的,而且站的看的角度一致。
但是這個時候,在我看來,就會覺得鏡子裡的自己很好看(因為是我平時就看慣了的鏡像的自己);
而在別人看來,這個鏡像的我就顯得不好看了(因為這個鏡像的我不是他平時看到的我,而是他平時眼中的我的翻轉,他看不習慣,所以會覺得鏡子裡的我不如現實中的我好看)
所以你看,同樣是鏡子裡的你,在別人看來和在你自己看來,卻是相反的感覺。
而手機相機後置攝像頭拍出來的你,就是別人眼中的你,但卻是你不習慣的(與你在鏡子裡看到的自己是翻轉的)。這個時候,你就會感覺這個後置攝像頭拍出來的怎麼那麼醜,但可能在別人看來就會感覺沒那麼醜。。。
手機前置攝像頭開了鏡像自拍出來的你,就是你從鏡子中看到的自己(你自己看得很習慣的自己),但卻是別人看見的你的翻轉(別人看不習慣的你)。
所以,你自認為很好看的自拍,在別人看來並不那麼好看;而你看起來感覺難看的他拍,在別人看來居然就好看了!(所以,平面鏡中的自己才是最真實的自己的反映,只是和別人眼中的自己左右翻轉了。所以,要想拍照令別人覺得好看,就得用後置攝像頭他人來拍攝!或者前置攝像頭關閉鏡像拍攝!)
所以要想知道別人眼中的自己到底怎麼樣,除非你不照鏡子或少照鏡子,且多看手機後置攝像頭或前置攝像頭關閉鏡像拍出的自己,看得多了,當你看順眼看習慣之後,那麼你所看見的他拍的自己,就是別人眼中看到的你。
最後總結一下,鏡子裡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你,其實除了左右翻轉之外,沒有任何差別!也就是說,平面鏡裡的自己,就是你最真實的樣子。
只不過是你看習慣的是鏡像的自己,而別人看習慣的,是與鏡像翻轉過來的你。
所以,只要別人不去看鏡子裡的你(或前置攝像頭沒有關鏡像而自拍的你),那麼你從鏡子裡看自己是什麼感覺,其實就和別人正常看你時感覺一樣(無非是各自習慣的視角不同罷了)
所以,不要再糾結這個問題了!鏡子裡的你有多好看,你就有多好看!哈哈哈,是不是感覺扯了那麼多等於沒說?那不能,至少你應該明白原理原因了,以後也不會再被這個問題困擾了。OK,我們下期再見。
那烤鴨是老闆請的哦!
當然這裡要聲明一下,哥哥肯定是願賭服輸的。只不過呢,我們老闆人太好了,在他看來,只要我認識到了自身審美的欠缺,這就是好事兒,就搶做了東。
哈哈哈,那我必然是認識到了!所以呢,輸了也免費吃烤鴨,美滋滋!
OK,我們下期再見啦,拜了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