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在全面小康的壯美畫卷中,最厚重的底色是民生,最溫暖的主題是共享。
從一個30萬人的落後邊陲農業縣起步,深圳40年間成長為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人們交相稱讚的發展奇蹟,更是一個民生改善的壯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樸實無華又擲地有聲的話語,展示了他心繫百姓、真摯深厚、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為民情懷,指引深圳經濟特區在前進道路上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多造民生之福。
(一)
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捨的,而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用勤勞、智慧、勇氣幹出來的!
——習近平2020年9月17日在基層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一切成就歸功於人民。
特區40年,滄海桑田的驚天巨變,載入史冊的人間奇蹟,功勞歸於黨和人民。黨掌舵領航,人民奮楫爭先,「深圳號」衝鋒舟全速航行。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是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點一滴、一磚一瓦建成的。深圳人民識大體、顧大局,積極支持、熱情參與特區改革發展,這才有了特區事業的輝煌成就。
奮進深圳,奮鬥有我。深圳海納百川,敞開懷抱,四面八方的人來到這座城市實幹追夢、奮鬥圓夢。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的特區「拓荒牛」,日夜兼程、辛苦打拼的創業者,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改革者和建設者,共同鑄就了令世界驚豔的「深圳奇蹟」。
高質量發展,創新有我。深圳率先邁上質量效益型發展軌道,如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科技進步貢獻率連年居全國前列。高質量發展路上,深圳創新的「六個90%」,精彩展示了民間蘊藏的創新潛力。各領域競相開拓創新疆域,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頭活水。
先行示範,首創有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崇高使命。前海人「深耕細作」,銳意創新,至今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573項;在社會推動和建議下,深圳出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加快制定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等一批全國首創法規;全市上下齊心建設「無廢城市」,全國最乾淨城市和世界著名花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鼓蕩「全面先行、全面示範」的豪情,深圳人昂首闊步向前進。
深圳抗疫,戰鬥有我。深圳作為超大城市在戰「疫」中取得重要成果,復工復產迅速達到「滿格狀態」,經濟增速在一線城市中率先實現「V形反轉」,市民為此作出了艱苦卓絕的付出,這是全體市民自覺配合大局、積極參與特區建設的最新力證。
40年發展的功勳章,應該佩戴在人民胸前;特區在下一個40年乃至更遠的將來創造更大輝煌,最大的底氣還是人民。
(二)
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使命,就必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持續增進人民福祉。
一切發展的最終落腳點,黨和國家事業闊步前進的動力之源,都繫於人民。
市民的心聲,是發展的方向。發展為了什麼,看似簡單的問題考驗著黨性和政績觀。順應人民心聲,緊扣民生民意,才是有品質有溫度的發展。
40年來,深圳始終將「民生」寫在發展大旗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發展更加凸顯順應市民心聲的價值取向:為了人們呼吸更加清爽舒暢,深圳燃油計程車將在今年底全部退出營運;為了市民行路通暢,深圳創下「14線齊發」的地鐵建設記錄;為了市民吃得健康,深圳在全國各地建成一批供深「圳品」基地。樁樁件件,方方面面,市民的期盼牽動著市委市政府關注的目光,市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化作城市發展目標和堅定步伐。
市民的急難,在發展中紓解。解決市民的急難愁盼,不僅是城市提升能級和競爭力的突破口,更是黨心民心的同頻共振,是以人民為中心最直接最生動的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高等教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讓更多市民圓了家門口上大學的夢;深圳緊鑼密鼓推動到2025年新增公辦普高學位9.7萬個以上,高中學位大幅增加讓家長們更踏實;目前,深圳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的63%、公辦學位的53%提供給非深戶籍學生,比例全國最高,教育公平在深圳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啟動,名醫、名院、名診所紛至沓來,「不出深圳看大病」正加速實現;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觀讓市民休閒更方便更愜意;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僅用1個月就使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沒有發生社區傳播和聚集性傳播,創造了超大城市疫情防控奇蹟。
市民的幸福感,在發展中升級。水漲船高,市民「錢袋子」逐漸鼓起來,物質越發豐裕,對生活自然就有了「辦事方便」「生態家園」「詩和遠方」等更高需求。面對市民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美好生活期待,發展跟上去,這才是發展的高水平、高段位、高境界。
響應市民精神需求的升級,從2015年起,《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迤邐鋪展,市民文化生活更豐富多彩,更具國際範兒;託舉市民安居夢,2018年,深圳毅然啟動「二次房改」,著力解決「『一線』居,大不易」,市民「心靈的港灣」越來越溫馨;響應市民對生態品質要求的升級,2019年,深圳提前建成「千園之城」,市民「推窗見綠,開門見園,四季見花」,樂享「綠色生活」。
「民生」二字有千鈞之重。它是追求,更是行動;它是願望,更是碩果;它是民心的勃勃跳動,更是我們黨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的生動實踐。
(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習近平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的報告
民生實事一幹到底。
事須得法,然後成之。民生支出,既不能摳摳搜搜,也不能寅吃卯糧;辦民生實事,既不能不分輕重緩急,也不能長期擱置問題而致積重難返;既要學會「新鑰匙開舊鎖」,也要有一幹到底的韌勁。方法論的問題解決了,改善民生才能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問需於民,把改善民生辦到市民心坎上。摸清市民所需,才能避免「熱天送皮襖、冷天送冰糕」,辦一件民生實事就讓市民滿意一件。閉門造車,終究與民眾隔膜;當面交心,才能深諳民眾所需。
深圳流傳著一句話:「群眾『點單』,政府『配菜』」,折射出市民所需與民生實事的嵌合無間。這些年來,深圳深入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市領導帶頭到最髒、最差、最亂、最臭、最黑的地方檢視問題,面對面傾聽市民所需;深圳把網際網路變成聚民心的最大增量,通過網絡架起「連心橋」,把市民網上吐槽變成改善民生的實事。市民的需求在哪裡,黨和政府服務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裡。
創新為民,把改善民生幹出精彩。解民生難題,換種思路、換個辦法就不難,它既考驗真心為民的樸素情感,也考驗創新為民的看家本領。
2月9日,為了阻擊新冠肺炎疫情,深圳在全國「一碼當先」率先推出「深i您」小程序並上線「健康碼」,「綠碼」市民通過掃碼輕鬆通行,「紅碼」市民依規有序流動,讓市民更省心、防線更嚴密;近年來,新一屆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城中村綜合治理,因地制宜、挖掘優勢、突出特色,一個個城中村涅槃重生。創新解難,民生難題迎刃而解,頑症痼疾藥到病除。
久久為功,把改善民生推進到「最後一米」。辦民生實事,拈輕怕重容易滋生「形象工程」,虎頭蛇尾註定留下「爛尾工程」。是「抓一抓,放一放」,還是持續用力、鍥而不捨,結果迥異,民眾滿意度懸殊。
深圳錨定協調發展,接連有序實施多輪特區一體化行動計劃,原特區內外發展「兩重天」局面被強力打破;深圳灣公園濱海休閒帶,東段、西段、西段延長線持續推進,進一步增進了市民休閒福祉。
真情貫注,上下求索。對市民群眾的真摯情感,改善民生的千方百計,如民生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雙翼。「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成為深圳發展的最美主旋律。
(四)
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習近平2020年8月24日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共建共治共享拓新局。
發展為了人民,也須臾離不開人民的自我奮鬥和創造力量,必須以民生需求為導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依靠共建,打造民生發展新格局。深圳珍惜民力,為全體市民共建更高質量的民生幸福城市鼓勁喝彩。深圳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法治環境、營商環境,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提供廣闊舞臺,託舉城市騰飛;深圳為市民建設城市廣開渠道,從市容維護到生態保護,從交通協管到文明勸導,從村民自治到社區自治,從城市發展硬實力打造到文明城市創建軟實力構築,讓市民作主體、唱主角,凝聚起共建美好城市的強大力量。
探索共治,打造民生發展新格局。移民城市多元性突出,必須探索共治路徑,廣泛吸納民意,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無論是市委市政府就年度民生實事以及社區就「民生微實事」認真傾聽和採納民意,還是全市就「十四五」規劃等開門問策,深圳都虛懷若谷、求智若渴;無論是高鐵設站等市民生活中的事,還是改革計劃制定等牽動全局的事,深圳都廣開言路、集思廣益。久久為功謀共治,深圳把民生實事辦到了市民心坎上,民生工程成為群眾的暖心工程。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為人民而改革,為人民而發展,匯聚起共襄偉業的磅礴力量;特區各行各業創新激情、創業動能、創造活力盡情迸發,推動特區事業全面進步。
一代代特區建設者的汗水和才智,凝成特區發展的累累碩果,化為特區人民越來越豐盈的生活。深圳人越發紅火的小日子,都是特區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奮鬥出來的。「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也是黨執政最深厚的根基。」
深圳經濟特區的未來,在「一切為了人民」的執著堅守中匯聚澎湃動能,在「一切依靠人民」的開拓奮進中無往而不勝!
作者|沈仲文
監製|桂桐
編輯|許家宜
原標題:《沈仲文:堅持人民至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