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關於貓咪的手繪塗鴉,局部用墨,線條看似隨意灑脫,其實相當「硬核」,因為它不是畫出來的,它是用鐵絲製作的。
用鐵絲製作手工的人不少,能做出手繪效果的人不多,而葡萄牙藝術家,大衛·奧利維拉(David Oliveira)就是這樣的人。
我們看到的作品,是他的另類鐵絲雕塑,作品的結構實際上是立體的。
用鐵絲製作的老虎造型,手繪效果很強,由於是立體作品,所以換個角度也能看。
同一件作品,換個角度後看上去完全不一樣了,就像是在透明的畫布上繪製的立體塗鴉,感覺超酷的。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注意到它鼻子部位的顏色呢?色彩的局部點綴只是「小打小鬧」,接下來我們看一看真正的上色版本。
塗上了顏色的老虎線稿,甚至能看出顏料疊加出來的筆觸感,呈現出類似「水彩」的效果,這個就厲害了,這也是大衛作品最有創意的地方。
為了呈現出這樣的效果,他用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那就是在作品中添加半透明的絲網材料,我們看到的手繪效果(包括方才關於貓咪的作品),都是利用帶有顏色的絲網,一層一層疊加出來的。
創意十足的想法,源自於他上學期間的一些經歷。
大衛畢業於裡斯本美術大學雕塑專業,早期就是玩兒雕塑的,但是他並不滿足於此,又開始進一步深造,這一次他選擇了繪畫專業。
在學習繪畫期間,為了研究解剖學素描,他開始嘗試用鐵絲製作一些立體的小「草圖」,那時候想法很簡單,就是藉由這些立體「草圖」,理解肌肉和骨骼在立體空間中的對應關係。
時間久了,他慢慢覺得其實用鐵絲製作的小造型,本身就很像一件藝術作品,因為它既有雕塑作品的空間感,又有繪畫的線條感,這對於本身就是雕塑和繪畫專業的他來說,簡直是再合適不過的創作方式了,用鐵絲「畫畫」的想法,就是在學習繪畫期間醞釀出來的。
為了讓作品看起來更像是手繪的風格,大衛刻意的把鐵絲刷成了黑色,然後通過它們的疏密以及粗細程度來強調線條感。
只要有了靈感,他就會不假思索的直接用鐵絲開始創作,整個過程不需要草圖,哪一根線條不滿意,可以隨時調整,一直調整到他滿意為止。
有趣而粗獷的創作方式,讓大家讚嘆不已,他也因此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至於用絲網來「上色」,其實從最初就在嘗試,只不過早期是在作品的局部進行實驗,直到他發現帶有彈性的半透明絲網有著絕佳的上色效果後,才開始在作品中大面積應用起來。
他有時候會用自己的作品開玩笑,當一隻兔子的線稿完成以後,他又展示了接下來的上色過程。
右邊畫面噴灌裡的顏料,其實是用絲網製作出來的,有沒有「欺騙」到你的眼睛呢?
大衛很直白地表示,儘管每一件作品的具體想法不同,但是總的來說,這些靈感整體上都是來自於繪畫。
算起來他製作鐵絲雕塑作品已經有12年時間了,作品的風格也從最初「線稿」類型,變成了「水彩」類型,顏色也越來越濃重。
他創作了很多動物類型的作品,但並不局限於此,也有一些是關於人像的,上圖的肖像作品像極了水彩手繪,很難想像這居然是用鐵絲和絲網製作出來的。
這是大衛用鐵絲製作的蜘蛛俠造型,挺難得,畢竟看多了他「潦草」的畫風,突然「工整」起來後,還有點不適應。
對於這樣的作品,你覺得如何?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點讚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