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韓國古裝劇《王國》大火了一把。
一年後,第二季姍姍來遲,不負眾望地再度刷爆朋友圈,在豆瓣也拿到了不錯的分數。接近收尾時,劇組還找來「野蠻女友」全智賢和「正峰哥」安宰洪客串,該作品的受關注程度可見一斑。
它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古裝元素與喪屍元素的相遇,能激發出怎樣的火花?下面我們就來小小探究一下。
好萊塢式的大場面,與東方權謀故事的結合
熟悉喪屍片的觀眾大多知道,這個類型的作品裡,有相當一部分是好萊塢大製作,非常驚險刺激,比如《殭屍世界大戰》。
當然,也存在搞笑之作,比如英國電影《殭屍肖恩》和日劇《玉川區役所》。
在香港,存在一種相似的類型,如九十年代的港劇《殭屍道長》。不過,它們與我們常說的喪屍片有區別,殭屍有特定的裝束,主人公往往是術士,面對殭屍時,有針對性的策略。
那麼,《王國》屬於哪一種呢?
簡要來說,它有點像東西方故事的雜糅,把喪屍圍城的場面,放到了古代框架中。
在這裡,喪屍不是入侵現代街道、公寓房和地鐵,而是湧向古城,帶來全新的視覺效果。它們本身也有不少新設定,移動速度更快,成因和習性更捉摸不透,帶給人類更大的焦慮。
主角團的能力也受到了限制。作為古代人,他們既沒有現代化武器,也沒有所謂的「法力」,只能用刀劍和智慧,面對重重危機。再加上主人公李蒼是世子,被捲入複雜的權勢鬥爭,劇集的可看性進一步增強。
於是,堪比好萊塢的驚險場面,與古裝權謀戲結合在一起,催生出新的設定,新的難度,新的懸念。如果說一定要做一個類比,我認為它更像古代版《釜山行》,兩者都是優異的製作技術與東方故事相結合的好例子。
兼具古代邏輯和現代精神的人物群像
東西方元素的結合,也體現在角色上,形成了獨特的人物氣氛。
這種獨特的意思是說,我們既可以在人物身上,找到熟悉的東方邏輯,也能在某些時刻,感受到他們的現代精神。
主角李蒼,既是當時的貴族,也是英勇的將領,如果最後摘下勝利果實,似乎理所應當,但最後,他做了出人意料的選擇,從「王子奪嫡」和「血統崇拜」的窠臼中跳脫了出來。
兩位女性角色,醫女和王后,則從一正一反兩個角度,詮釋了兼具古典與現代氣質的女性形象。醫女看似柔弱,但擁有高超的醫術和堅韌的心性,在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王后心狠手辣,卻也表達過身為女性的無奈和苦楚。她們不是附庸,也沒有愛情戲,是強勢立體的存在。
此外,劇中還有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配角,趙凡八。
此人有點懦弱,有點搞笑,曾誤入歧途,但最終加入正義的一方,並憑藉勇氣和傻福,在混戰中活下來,甚至逐步擔當了大任。這個人物像好萊塢電影裡的吉祥物,也像東方作品裡常常描繪的「廢柴」,成長線曲折又完整,很有趣味。
當然,必須要說,人物的多面,以及緊張的快節奏,也導致了一部分情節的弱化,尤其涉及宮鬥和主僕的部分,比國產劇遜色許多。且不說王后奪權的過程過於簡單,李蒼與下屬之間的主僕情,也描繪得比較淺薄,兩人的關係變化,可與《慶餘年》中範閒與滕梓荊的情節線作對比,後者顯然更深入,也更感人。
意外切中時事,帶來鼓勵和啟發
早在2011年,《王國》的編劇金恩熙就已經在構思本作,想必她萬萬沒有料到,2020年初放送的第二季,竟然趕上現實中的疫情。
於是,在為觀眾提供驚險劇情的同時,這部劇也帶來了更貼近的共鳴和啟示。
正如前文所說,劇中的喪屍有特別的設定,成因、傳染性、天敵都尚未被了解清楚,人類是憑藉慘烈的犧牲,多次的實踐,不停歇的探索,才逐漸找到一部分應對的方法。
這個過程極其艱難,不僅需要武力值,更需要智慧。醫女掌握關鍵性的知識,是她追溯了問題的源頭,並為後人整理珍貴的資料。世子以及最後留餘下來的小隊,不可能僅憑血肉之軀,與喪屍盲目對抗,那不現實。他們動用大腦,分析局勢,製造機關,才在大戰中險勝。
喪屍肆虐的過程裡,平民們的表現也各有不同。有人驚恐,有人作惡,有人看透一切,有人養精蓄銳,有人拼死一搏。
但無論如何,一些看似簡單的道理,是重中之重:要愛護生命,要敬畏大自然,要培養實力、發揚智慧、鼓足勇氣,要尊重個體並互相幫助。這些道理適用於虛擬的故事,也適用於現實。
這就是《王國》,有洋氣的大場面,有深沉的東方風格,有鮮明的人物,也有意外的現實性。雖然並不十全十美,但總體非常抓人。劇集結尾,新的懸念已經種下,又一年的等待即將開始。這是一部好劇,它值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