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自己!

2020-12-22 一點心理學

網上看到一句話:

到了這個年紀,想找個懂你的人太難,遇到被誤解,被傷害的瞬間,反而喜歡保持沉默,選擇不解釋。因為心裡知道,懂你的人,你不解釋,他也心有靈犀,不懂你的人,解釋再多都是對牛彈琴。

一語戳中人心。

隨著閱歷增長,我們越來越深刻認識到:跟不同層次的人解釋自己,顯得多麼沒必要,不值當。

01 層次不同, 解釋無意義

話常說,道理是越辯越明的,殊不知,層次不同的人,是無法溝通的。

那些懂你的人,你永遠不需要解析;那些不懂你的人,也不會相信你的解釋。

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與其跟不同層次的人浪費時間,倒不如放棄解釋,去做更好的自己。

峨眉山上住著一位得道高僧,已經活了一百歲了。

有人遠道而來,向他請教快樂的秘訣。高僧平靜地說:「永遠不要和愚者爭論。」

那人似乎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於是說:「大師,我不太同意你說的這一點就是秘訣。」

高僧笑呵呵地說:「是的,你說的很對!」

有人說:「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共傻瓜論短長。」

意思就是,常常與志同道合的君子爭高下,互相激勵能提升自己,但和低層次的傻瓜辯論解釋,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毫無益處。

人際交往中,對於不同層次的人,太難跟他解釋自己了。

正如一幅漫畫裡所表達的:

層次不同, 無法強融。

你站山巔,告訴他前面是一片汪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

村上春樹說: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解。

層次不同的人,沒有跟你站在同一高度,永遠理解不到你的那個點,因而你的解釋於人於己而言,都毫無意義。

02 無關是非,只關立場

記得這個騎毛驢的故事嗎?

一對夫妻騎驢,妻騎驢,丈夫牽驢。路人指指點點:

這女人太不像話,居然讓男人牽驢!

兩人聽後立刻互換了位置。

結果沒走幾步,路人又指指點點:這男人太不像話,居然讓女人牽驢,大男子主義!

於是兩人決定一起騎驢。

沒走幾步,又有路人有指點了:像什麼樣子?兩個人騎著一頭小毛驢,這分明是虐待動物!

夫妻倆乾脆都不騎了,一起牽著驢走。

可還是有路人指點:這兩個人,明明有一頭驢子,可誰也不騎,那你們養這牲口,幹嘛用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事情無關是非對錯,只是立場不同。

別人覺得你錯了,那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來評價,如果你有你的原則,大可不必對此向他們解釋你自己。

不解釋不是默認有錯,而是問心無悔。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沒絕對的是與非,更多的是冷暖自知。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向他解釋也是枉然,哪怕經歷過的人,感受也各有不同。

那麼,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場,你的解釋在別人眼中不過是最蒼白的辯解;既然如此,何必向別人解釋自己。

03 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

一對中年夫妻,十分相親相愛,十年如一日,從沒有吵過架。

妻子十分賢惠,每天都能根據男子早上出門的穿衣來判斷,該做什麼菜是他喜歡的。

他穿夾克,她就做剁椒魚頭;他穿正裝,她就做菌菇青菜湯;他穿襯衫,她就做牛排.......

男子常常在人前誇她:「她每天做的菜都正對得上我當天的胃口,以至於我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她做的飯。」

兩人的恩愛,卻惹來旁人的質疑:

「都一把年紀了,還能有這麼好的感情,想是裝出來秀的吧。」

「她一天到頭都不工作,能做幾道菜也沒什麼了不起。」

對此,夫妻二人一笑而過,不做解釋,覺得那些人根本不懂他們的幸福。

有人說:「婚姻像一雙鞋,別人只看好不好看,但合不合適自己知道。」

過於在意別人的目光,也過不好自己的一生。

正所謂:「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值得解釋。」

真正在乎你的人,會用你需要的方式去理解你,不在乎你的人,會用他所習慣的方式去對待你。

永遠不要向不同層次的人解釋你自己,因為有些話只有說給懂的人聽,才有意義。

04 做好自己,時間會為你證明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不經意地在乎一些人的看法,於是常常會去解釋和證明自己,以求迎合那些跟自己不在同一層次的人。

然而,和不在同一層次的人交流,就像雞同鴨講,你花盡時間和力氣去向那個人解釋你的想法,可他聽不懂還是聽不懂。

人活在世上,難調眾人之口。你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如果一味在乎別人的看法,就會活得很累。很多時候,你只管做好你自己,就行了。

正如今年大火的《紐約比加州時間早3個小時》裡寫道:

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歲就當上CEO,也有人到50歲才當上CEO,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所以,與其將時間花在向別人解釋上,不如靜靜提升自己,讓時間為自己驗證。

黑格爾曾說:「心無旁騖,專心於事業的追求,就會忘掉很多煩惱,找到許多努力過程中的快樂,默默耕耘的人其實是最智慧的人。」

對於層次不同的人,我們不必刻意相融,也不必試圖去改變對方,只需待在各自的圈層內,結交一些志趣相投、有著相同價值觀的人,這樣對彼此都好。

畢竟別人想什麼,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強求不得。

我們唯一最需要做的,是做好自己;安靜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如此,勝過千言萬語。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切記,永遠不要跟不同層次的人解釋自己,時間自會清晰一切痕跡,日月山河會為你證明。

本平臺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業用途,如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安夜讀」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自己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到了這個年紀,想找個懂你的人太難,遇到被誤解,被傷害的瞬間,反而喜歡保持沉默,選擇不解釋。因為心裡知道,懂你的人,你不解釋,他也心有靈犀,不懂你的人,解釋再多都是對牛彈琴。一語戳中人心。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自己》。
  • 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自己
    認知不同,講道理白費生活中,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經歷:有人身陷傳銷之類的騙局,你找案例擺事實,但人家卻怎麼也不相信,甚至認為你是在擋他財路;你苦口婆心教育晚輩,要認真讀書,好好學習,通過學歷和能力來改變人生軌跡,但人家堅信成功就靠關係和運氣
  • 永遠不要跟別人解釋你自己
    因為心裡知道,懂你的人,你不解釋,他也心有靈犀,不懂你的人,解釋再多都是對牛彈琴。」深以為然。經歷的事情越多,越能理解那句話:「永遠不要,跟別人解釋你自己。」兩人各執一詞,互相解釋到傍晚,也沒有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最終不歡而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對事情的理解不同,你沒辦法控制別人怎麼想,所以不必去強求別人的認可。列夫·託爾斯泰說過這樣一句話:「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 永遠不要,和別人解釋你自己
    是啊,在不懂你的人面前,你所有的善良和真誠,都只會被理解成愚蠢和笨拙。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也不同,不懂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解釋自己《莊子》中有言:夏蟲不可語冰。生活越深入,越發現: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層次不同的人,再解釋也是徒勞。
  • 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層次不同,不必強求
    01人生在世,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因為可是我們大部分人卻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是一種無用功。是一種對自己無益的損耗,損耗你寶貴精力,時間等。與其跟不同層次的人浪費時間,倒不如放棄爭辯,去做更好的自己。對待層次不同的人,那就認同他的觀點,無需再多說。
  • 永遠不要和不同層次的人論長短,那是一種內耗
    2.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富士康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 《莊子》: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因為那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如果說最大的無知就是拒絕探索那些未知的事物,那麼偏見與傲慢比無知距離真理更遠,因為他們不僅自己拒絕探索未知,而且還自動屏蔽掉別人的探索。馬克吐溫說過:「當你發現自己站在多數的一邊,就是該停下來反省的時候了。」與此同時,他又說:「絕不要和愚蠢的人爭論,他們會把你拖到和他們那樣低的水平,然後打擊你。」
  • 欲為大樹,莫與草爭,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
    後來,她反應過來我是故意的,眼神很詭異的望著我……後來,我想明白了,當有人與自己的觀點不同的時候,不要生氣,也不要嘗試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原因有以下兩點:01.一個人是很難被別人說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範圍,一個人很難認同超出自己認知範圍的事情。「最強大腦」節目中,有一個小夥子,通過調整自己聲音的頻率,震碎了玻璃杯。高曉松作為評委老師,看到之後,只給了最低的1分。不是因為他覺得這個技能太普通,而是他根本不相信這是真的。
  • 位置不同的人,不必解釋(深度好文)
    作者:韓九叔來源:國學文刊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我們的解釋。位置不同的人,不必解釋來自洞見00:0007:19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林靜朗讀音頻龜兔賽跑裡,若不是兔子輕視對手,必然會將冠軍之名收入囊中。我們都知道,在陸地上,烏龜跑不贏兔子,但卻忽略了,烏龜在水中,永遠遊得比兔子快。
  •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也永遠不會向你解釋我自己
    漸漸明白了,與其在嫉妒你的人面前,去浪費時間解釋,還不如靜下心來修煉出更好的自己;與其在討厭你的人面前,去消耗精力解釋,還不如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永遠不需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因為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你的人你解釋了,他們也不會相信你。
  • 正能量語錄:永遠不要向任何人解釋你自己,因為喜歡你的人不需要
    啟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開始。啟程了,人的智慧才得以發揮。只有不息的奮進,才能證明生命的存在。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智慧,辦事以盡力為有功,處人以真誠為品格。6.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太清醒的人,容易煩惱。不要太刻意去尋找,最好的東西往往出現在不經意之間。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裡充當著配角。
  • 不要與層次低的人計較——自我的修行
    一個人格局越大,層次越高,越不會計較小事,正所謂:心大了,事情就小了,心小了,事情就大了。生活和社會,本來就存在各種人,各種性格和各種做事方法,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每個人受的教育程度,家庭影響,社會經歷不同,導致為人處世,三觀各有差異。
  • 人要是可以永遠跟喜歡的人呆在一起就好了
    人要是可以永遠跟喜歡的人呆在一起就好了1:最難過的,莫過於當你遇上一個特別的人,卻明白永遠不可能在一起,或遲或早你不得不放棄,最後喜歡變成了不甘,深愛變成了心酸。2:許多事情,總是在經歷過後才明白。心寬,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禮物。4:人家說多跟漂亮的人交朋友會變好看,怪不得發現自己身邊的朋友都越來越好看了呢。5: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走過的路,沿途遇到的風景,不能停留,不能回頭,一路風雨,一路歌,有幸福,有遺憾,也有失落。
  • 夏蟲不可語冰,不和層次不同的人計較也是一種境界
    最近在新職場上遇到的某位同事,無工作能力,走後門入職,每天遲到早退,因為我讓他也為自己全權負責的項目出點力(當然我說得很委婉),不要凡事交給我。之後我就經歷了電腦硬碟被撥,電腦裡工作用的文件通過區域網共享被篡改,甚至,還被監控了電腦。但是,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還有比這更糟的。
  • 不要與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孔子說:「想做一個君子如果不嚴於律己則難以服人,學問之道就不能堅持,以忠信為做人之本,不要和與自己志向不同的人做朋友,有過錯不要害怕改正。完成啟蒙,知道了求學的方向後,就要有更高的目標來要求自己。《論語》中,君子一般和小人相對而言,君子指道德高尚之人,達不到君子標準的則是小人。也就是說小人是指普通人,並非道德敗壞之人。
  • 天道:高層次和低層次溝通,是很蠢的行為!
    不要痛苦,其實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老子就已經解釋過了。在老子的《道德經》就已經說過這個道理,大概意思就是認知層次高的人跟認知層次低的人溝通,是最愚蠢的行為,高層次的人註定失望而回!也許你說《道德經》太深奧了,有點讀不太懂。那我們來看看電視劇《天道》中肖亞文的一段話,獅子認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現身說法般的解讀,讓我們看到了高層次的人是怎麼做事的!
  • 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不要向別人解釋自己,最好是沉默
    」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是沒有幾個人理解你,和你感同身受的人,一個都沒有。有的人大度從容,有的人小肚雞腸,有的人毫無誠信,有的人暗度陳倉,有的人兩面三刀,你到底遇到了什麼人,真的說不清,防不勝防。 做人,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在乎別人的嘴。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不要向別人解釋自己,最好是選擇沉默。
  • 異世界四重奏的真理,永遠不要跟搞笑番的角色打架!
    不同作品中的角色如果進行客串,難免會發生戰鬥力上的比拼,「關公戰秦瓊」的故事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不過在各種作品客串戰鬥的故事中有一條真理,那就是「永遠不要跟搞笑番的角色打架!」四月的泡麵番《異世界四重奏》目前更新到第二集,這部動畫講述了來自《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Overlord》、《譚雅戰記》、《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四部作品中角色交織在一起的搞笑校園生活,目前故事的劇情以及設定都不明朗,不過不同作品之間角色的戰鬥力比拼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
  • 「自己選擇的愛情,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作者:瓊笛前言在最初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滿心歡喜地開始這一段感情,告訴自己也告訴對方,不論多麼艱難的前景,也不要就此分開。然而更多的時候,總是要在愛過了之後,才會明白愛情本身的真相。可是請你記住,自己選擇的愛情,永遠不要輕言放棄。01很多人在未曾真正邂逅這一段愛情的時候,以為感情始終都是美好的,以為自己愛上的那個人,也會是心中所想的那個模樣。兩個人的以後,不論有多麼的艱難,都可以憑藉信念,輕而易舉地戰勝。
  • 看一個人的層次高低,就看他對待過去的態度,一目了然
    「錢楓澄清孫儷是初戀」上熱搜:一個人層次高低,逃不過六個字(如何看待過去)。1 層次高的人,不會抓著過去不放,懂得放手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層次的不同,而集中則是反映在對待過去的態度上,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會抓著過去不放,懂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