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孩子自己動手整理玩具,養成良好習慣,寶媽很優秀

2020-12-16 樂天娛樂時間

孩子慢慢的長大我們發現他的玩具是越來越多。家裡都堆成小山了。因為過多的玩具讓孩子無從選擇。每天玩玩具不是玩一樣拿一樣,而是所有的玩具都給它丟出來。丟出來容易收拾可怎麼辦呀。相信很多家長就會有這樣的問題。

那麼如何才能夠教會孩子收拾玩具呢?在收的過程中怎麼去引導他自己收拾。我們說孩子在兩到三歲的這個時候在玩玩具,也就是做這個工作的時候他不再局限於說我拿這個玩具,就單一的只玩一個玩具。他在玩的時候可能這個他也想玩這個他也想玩,所以他會把所有的玩具全部放在一起。並且他不是要玩兒的,他可能在玩兒的時候是直接把很多的玩具全部混在一塊。當全部的玩具混在一起的時候收拾就成為一個大問題。

如何才能夠讓孩子自己去收拾玩具呢?收拾玩具是一個習慣,所以我們要把孩子的這個習慣培養好。一定是從小慢慢的來養成。不要每次都是我們在,收孩子在前面亂我們在後面收。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會認為這就是一個常態,每一次反正我弄完了以後大人都會來收拾。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每一次玩完玩具以後我們要一起來收拾,收拾的時候孩子其實從一歲半左右就特別喜歡做一個動作。而且做得很好那就是通過觀察來進行分類,所以我們來教會孩子分類並從分類的過程中來把玩具一樣一樣的收一收。

像做遊戲一樣,打個比方來說這是小珠子。但個數不要太多,你想如果我們的數量太多了。那孩子在玩的時候或者在收的時候他的定性和專注力沒有那麼強。並且這個遊戲如果說你不能在收拾玩具的過程中也把它當作玩一個遊戲,只是把它當作一個任務的話那孩子在玩的時候覺得特別沒意思。所以我們會把它當作一種遊戲的方式,媽媽陪著孩子一起來。比如說你看這裡我們的小珠子有這麼多,就讓孩子收三粒左右,那麼其他的可能就是媽媽來收。邊收還可以說一起讓小珠子回家了。然後讓寶寶自己來收一收,你可以說我們可以丟進去它會有聲音哦。共同來把它當作遊戲在進行。

養成這樣一個好的習慣,那麼在陪伴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的過程中。不要太死板,也不是說就一定要做成什麼樣什麼樣。我們想像一下他也就是個孩子而已,我們在去陪孩子收玩具的時候。她們就很聰明。所以如果想讓孩子簡單一點的去完成這個任務並且養成這樣的一個習慣的話,我們可以根據孩子和家庭的情況來設定一個範圍比如是在小杯子裡面、桌子上面或者是在我的玩具屋。根據年齡的增長慢慢的長大了。我們再把這個範圍縮小,那麼孩子也就會做得越來越好。久而久之,自然養成了孩子良好的習慣,寶媽也就輕鬆了。

相關焦點

  • 怎樣讓寶寶學會自己整理玩具?
    怎樣才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習慣,整理自己的玩具呢?2、培養寶寶良好的秩序感寶寶其實在小月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立起自己的秩序感了。比如第一次看到布娃娃在什麼位置,如果大人沒有放對,就會哇哇大哭,穿鞋子一定要由誰來幫忙穿等等。大人可以將寶寶的這種秩序感轉移到整理玩具上面。
  • 孩子亂丟玩具不是小事,父母需要培養孩子善於整理的習慣
    對於2歲左右的孩子,父母就要培養孩子收拾東西的良好習慣,不能放任他們亂丟東西。02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整理東西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整理東西、有序存放的良好習慣,有以下6點建議可供參考:
  • 孩子亂扔玩具,提醒也沒用?4個妙招培養整理習慣,父母告別催促
    地上、床上、桌子上,到處都是玩具。朋友說收拾的速度趕不上貝貝破壞的速度,她總是提醒貝貝:「收拾一下你的玩具,家裡被你弄得亂七八糟的!」可是每次說了不但不見效,貝貝還說:「我就不收拾,我還要玩呢!」朋友為此感到頭疼,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的好習慣。3-6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好習慣受益終身。
  • 寶媽曬出孩子的房間,簡直是「一片狼藉」,網友:我家的同款娃
    「曬娃」仿佛是有了寶寶之後,自然而然的一種習慣,以前討厭在朋友圈裡天天曬娃的父母,沒想到自己做了父母之後,也變成了這樣的人。除了曬自己娃的優秀,有時候「曬熊孩子」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玩具都很多,孩子們基本上玩一玩就扔下了,家裡的玩具堆積成山,看起來十分混亂。這種髒亂差的起居環境不僅對寶寶來說不夠安全,長期在這種環境中生活,心情也會變差。而父母不能總是跟在孩子後面收拾,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養成收納的習慣。
  • 收納有形物品,整理無形思維,養成好習慣沒那麼難
    亞里斯多德曾說;「每天反覆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你會發現,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一個能夠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和空間的人,通常具備很強的理性思維和取捨能力,無論將來遇到什麼樣的變化,他都能把握事態發展的方向,理性分辨事物的好壞並加以取捨,同時這樣的人會有較強的執行力。
  • 有了巧虎早教,寶爸寶媽真省心
    而且我看到每個月這些孩子拿出來玩的玩具、看的書都不一樣,細問了一下這些家長和孩子,對巧虎的評價蠻不錯的,我們家也就跟著訂了。長時間用下來,孩子能通過繪本和視頻,已經逐步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巧虎早教對於如何培養孩子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很有一套,比如它的繪本和視頻中就提到了怎麼去控制自己的壞脾氣,想哭的時候就試著深呼吸,告訴自己冷靜下來,這個我覺得對寶寶情緒的正面影響很大。
  • 讓孩子做家務有哪些好處?首當其衝這5條,寶媽們看過來
    但是,其實隨著家庭教育觀念的改變,大多數的父母反而不會贊同老一輩的這種行為,畢竟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好處多多,不過這些好處中,最後一個寶媽們可能就不同意了。培養責任感在日常生活中,寶媽們可以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間、洗自己的襪子等等,然後稍大些讓他幫忙刷盤子、洗碗之類的,這些雖說只是一些小事情,可是長期下來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習慣,這樣可以讓他切實感受到為家庭出一份力、分擔家務的成就感,從而潛移默化培養他的家庭責任感,得到品格的提升
  • 「回家作業」被家長代勞,幼兒園老師怒道:請把動手能力還給孩子
    一,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哪些好處可能有些家長會問了,我們家長工作那麼忙,哪有時間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要知道等孩子包好一個餃子,估計水都涼了,還不如自己動手呢?其實老師讓孩子回家包餃子,並不僅僅是包餃子,而是要更好地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 研究表明:家裡3個地方越亂,孩子越聰明,家長不用追在後面收拾
    當過媽媽的人隨便一回憶,眼前都會浮現出,寶寶玩玩具時家裡亂糟糟的場景,無論是床鋪、桌面、地面……玩具扔得到處都是。但你知道嗎?其實,孩子小的時候家裡越亂,就證明孩子越聰明,所以家長們不用追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也不用急著生氣或懲罰寶寶,這或許是他們思維活躍、富有創造力、動手能力強的體現哦。
  • 6歲前是孩子鍛鍊手工的關鍵期,這5款手工玩具,鍛鍊孩子動手能力
    因為小孩子從小鍛鍊手工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認知能力,還能正確引導孩子在動手動腦的情況下在手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孩子在體驗中獲得信心與快樂。家長要是家長有解決不了的熊孩子不妨嘗試一下陪孩子做手工,因為孩子可以在做手工的安靜環境中能夠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 孩子玩具多,弄亂2分鐘收納2小時,試試這個辦法讓孩子自主收納
    孩子玩的盡興,但面對著無處下腳的災難現場,JoJo媽就頭大,孩子熱鬧2分鐘,自己要辛辛苦苦收納2小時。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這樣的情況,辛辛苦苦收納好的玩具,孩子一時興起,譁啦,又把玩具全部倒出來丟的到處都是。我們都有一個感觸,有了孩子之後,家裡再也沒有乾淨整潔過,到處亂糟糟的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玩具,客廳裡有玩具,臥室有玩具,連廚房裡都有孩子的玩具。
  • 小學生學習的重點,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
    小學生學習的重點,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好習慣能讓人終身受益,而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最佳時間段。小學生注意力較為分散,學習缺乏獨立性,學習的重點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作息時間,懂得奮發向上。
  • 【玩具測評】EVA拼裝玩具:鍛鍊孩子動手能力、協調性,增加親子互動...
    這個玩具的材質很輕,一點味道都沒有,很環保。在玩的過程中可以鍛鍊小朋友的動手能力,手指的協調性,專注力,還有跟家長的互動性,是一款很不錯的親子玩具。 剩下的邊角料也不會浪費喔,可可拿翻鬥車來玩汽車運輸遊戲,也玩得很開心。
  • 這5款創意又好玩的智能玩具,你家寶寶有同款嗎?
    今天,甜筒姐姐為大家準備了這幾款有趣又益智的智能玩具,不僅可以開發寶寶智力,還能培養寶寶良好的行為習慣,寶爸寶媽們快為寶寶get起來~
  • 談談幼兒園習慣養成的教育
    幼兒園習慣養成教育內容包括四個習慣: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禮儀習慣。  生活習慣作息習慣、睡眠習慣、排洩習慣、飲食習慣、進餐習慣、整理習慣等,內容非常細,有細節決定成敗 ,習慣成就未來 。現代生活實踐證明:一個不會生活的人就不會學習, 不會工作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需要從幼兒時期就進行培養。
  • 孩子能否主動整理玩具,長大後五方面差距明顯,你還在搶著做嗎?
    第四,想要維持空間的整潔,孩子就必須養成把東西及時歸位的習慣,這有助於培養他勤勞、自律的品質。在餐桌上放置一個託盤,孩子吃完飯或者點心,可以把餐具、垃圾放進這個託盤裡。因為上面這些臨時收納箱離孩子活動的位置都很近,整理的工作非常輕鬆,所以只要堅持提醒孩子,完成了就表揚,一段時間後,孩子就能養成順手整理的習慣。
  • 寶媽:不是培養孩子,是鍛鍊家長
    寶媽A:「寧願讓買個幾百塊錢的非洲鼓學一學,也不想天天完成作業,因為這些老師口中所謂的環保的材料實在是太難找。」寶媽B:「這哪裡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立體感啊,這就是考驗家長呢,既要有耐性,又得聰明,不然根本做不出老師想要得東西,孩子還喜歡比來比去,真是愁人。」
  • 玩具這麼收納,寶媽再也不怕寶寶亂丟了!
    寶媽相信一定深有體會,自從家裡有了寶寶,房子都被寶寶的東西佔領了,尤其是玩具。感覺家裡到處都是玩具,遍布每個角落,簡直是一個大型的災難現場。原本以為只有普通人家裡這樣,後來才知道,有寶寶的明星也不例外。
  • 寶媽曬房間火了,滿地玩具猶如「災難現場」,隔著屏幕都覺得崩潰
    本來一直想要做溫柔媽媽的我,前兩天還是沒控制住吼了糖果,只因為她總是習慣在玩過玩具以後,直接跑去看電視或者吃東西,留下一地的玩具等著我去收拾。寶媽因為「曬房間」火了,滿地玩具猶如「災難現場」不過話說回來,這位因為曬孩子房間火了的寶媽實在不容易。這位媽媽有兩個寶寶,大女兒上初一,小兒子還在上幼兒園。兩個寶寶帶來的快樂當然更多,但是每天製造的麻煩自然也是「雙倍」的。
  • 「熊孩子」玩具亂扔?別急著幫他收拾,可以趁機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這種做法會讓孩子養成不整理收拾的習慣,且把父母的勞動當成理所應當而不懂得尊重和感恩。前幾天小紅到表姐家串門,被安排陪小外甥玩,他非常興奮地向我展示他的各種兒童「書法」「繪畫」作品,還有新玩具。那麼,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培養孩子自己動手整理東西的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