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川普政府大打「臺灣牌」。據臺媒報導,美國國會參議院11日以84票贊成、 13票反對,通過「2021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包含「協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等。此前該法案已被眾議院通過,只要經美國總統川普籤署就能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該法案在1260條和9724條中涉及臺美關係。其中,1260條主要表達美國國會對確認所謂「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石的意見,1260A條涉及對臺軍售,1260B條涉及美臺醫療安全夥伴關係,而9724條則是保障臺灣民眾在國際金融組織的公平僱傭規範。
顯而易見,川普政府在執政末期大打「臺灣牌」,一方面是鞏固其政治遺產,另一方面也是在給下屆美國政府「挖坑」,給拜登政府製造一種貌似難以扭轉的局面,以迫使後者接受中美對抗的現狀。
那麼,拜登上臺後會繼續大打「臺灣牌」嗎?如果兩岸開戰,拜登會派兵救臺嗎?臺媒「東森新聞雲」10日公布一份民調顯示,島內風向大變,有高達48%的臺灣民眾認為,若兩岸爆發軍事衝突,拜登政府不會派軍協防臺灣,這比10月份的民調結果增加了13個百分點。
毫無疑問,這對蔡英文當局而言是個絕望消息。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由於民進黨當局一邊倒的「押寶」川普,得罪了美國民主黨,島內輿論對拜登時代的臺美關係感到不安。這份民調還顯示,39.3%的臺灣民眾認為未來美國與大陸的關係會變好,41.2%認為會維持不變,僅7.7%認為會變差。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主席丹尼爾·拉塞爾近日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認為拜登政府在對華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會更具組織性和戰略性,可以接受在與中國競爭的同時尋求合作。不太會蓄意製造議題激怒中國。拉塞爾還表示,他確信拜登沒有興趣將臺灣作為對付中國政府的武器,不會為了惹怒中國而打「臺灣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