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麥已經進入抽穗揚花期,正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生長中後期除了預防倒春寒,也到了各種病蟲害防治的時間,最近很多農戶說一些地方已經發生了赤黴病或者銹病,小麥蚜蟲發生的也比較多,農戶朋友們應該如何防治?
小麥蚜蟲大家都不陌生,也叫做麥蚜或者穗蚜,一般先聚集在小麥葉片上,等到天氣條件適宜時,在小麥生長中後期開始快速繁衍,危害植株。小麥抽穗後,蚜蟲發生比較嚴重,影響小麥灌漿,籽粒生長不飽滿,還會傳播病害,嚴重影響了小麥產量。
一、小麥蚜蟲為什麼會發生很多呢?一方面是天氣原因,年前的暖冬天氣,適合蚜蟲的發生,小麥抽穗後,溫度逐漸升高,天氣條件也有利於蚜蟲的發生。
另一方面,有些地塊發生嚴重,有些幾乎沒有蟲害,主要和管理有關,沒有提前防治,後期也會大面積發生,嚴重時還會引起病毒病的大流行。
現在為什麼說小麥蚜蟲越來越不好治了呢?第一呢,小麥已經進入孕穗中期了,有些農戶為了省事,一畝地打了一桶水,沒有打勻打透,穗部的蚜蟲是治住了,但是下部莖稈還會繼續繁衍,比穗部的還多。
第二,打藥的時間不對,一些農戶看別人去打藥了再去打藥,一般在進入孕穗期就要開始打藥了。
第三,防治藥劑過於單一,比如第一遍用吡蟲啉,第二遍還是吡蟲啉,這樣就有抗性了。
在種植時,選擇抗病品種,播種前用吡蟲啉拌種,以及澆越冬水和返青水都會抑制蚜蟲的危害作用。除了這些以外,要想防治效果較好,農戶朋友要注意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內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打藥。
防治蚜蟲常用的藥劑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以及噻蟲嗪,以及一些復配藥劑,一般需要防治2~3次,第一次防治的時間在小麥的苗期,控制蟲害發生的基數。第二次,在小麥孕穗期,選擇與前一種不同的藥劑,或者復配的藥劑效果更好。另外也可結合一噴三防進行綜合防治,效果較好。
打藥時,要噴灑均勻,可加入適量的有機矽,這是一種延展劑,小麥植株很稠,打藥之後,僅靠葉片吸收,效果很差,而有機矽能讓藥液迅速的向下延伸,提高防治效果。
無論是小麥病害還是蟲害,重在預防,及時管理,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保證小麥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