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張逸菲
近來,河南熱出夏天的感覺,老饕們對小龍蝦的「想念」也愈發強烈。
經歷此次疫情,小龍蝦的產量和價格會受到影響嗎?
湖北小龍蝦產量未知有批發商想進購信陽小龍蝦
3月17日下午,走在鄭州市二七區和金水區的街道上,河南商報記者發現,臨街賣小龍蝦的店面不在少數。目前,大部分餐飲店已復工。有些生意較好的店面,進出的外賣小哥絡繹不絕。
鄭州市萬邦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一位商戶秦先生說,春節前,從湖北和江蘇省批發的蝦尾早已賣光,隨著河南省疫情得到緩解,諮詢蝦尾的消費者越來越多。
「現在市面上流通的蝦尾,普遍來自湖北省去年的囤貨,活蝦要在4月份之後才上。」秦先生說,「目前,餐飲店仍不能堂食,加上流通渠道縮緊,今年的小龍蝦需求量如何,還是未知。」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小龍蝦總產量達163.87萬噸,其中,湖北產量為81.24萬噸。
秦先生說,湖北疫情最嚴重,3月又是小龍蝦養殖的黃金期,不知蝦苗成長如何,過一陣兒,他準備從信陽進購一批小龍蝦。
從全產業角度分析,信陽潢川小龍蝦受到不小影響
作為河南的蝦都,信陽市潢川縣的小龍蝦產業,也受到不小影響。
疫情期間需要進行個人和企業的隔離,全國絕大部分養殖基地都缺乏冬季的田間管理。「池塘裡會長很多青苔,造成蝦苗缺氧死亡。」信陽市潢川縣農都集團總經理王新義分析說。
他從一、二、三產業的角度分別解釋了疫情對小龍蝦產業造成的衝擊,「2018年後,過多資本的介入,打亂了原本良性的產業發展。」養殖產業出現季節性供大於求的局面,加上小龍蝦加工產品的出口受限,新擴張的養殖區域增長過快,但本地塘口蝦苗和技術跟不上,使蝦苗死亡率上升。
養殖戶的投入產出比下降,再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飼料不能順利配送,使本應是小龍蝦「野蠻生長」的春季黃金期推遲。
王新義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目前還沒完全到小龍蝦的交易旺季,所以對第二產業(加工業)的影響還不是特別明顯,「今年的供應受春季黃金期推遲影響,可能會加速聚集。」
「在我看來,疫情對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影響很大。」但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地出臺刺激餐飲企業復工復產計劃,他深信五一左右消費會迅速回升。
信陽小龍蝦利用「時間差」試圖對外輸出部分產量
據媒體報導,3月16日,包括潛江在內的湖北10城恢復快遞業務。在此之前的一個多月時間裡,一隻小龍蝦都沒能離開潛江。潢川小龍蝦作為蝦界「後起之秀」,今年會不會擴展輸出範圍?
「潢川的小龍蝦產業,發展得較晚,2019年初,才成立了農都集團生態小龍蝦產業園,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潢川縣小龍蝦養殖規模從7000畝擴張到了如今的35.8萬畝。」王新義說。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信陽小龍蝦的衝擊,農都集團生態小龍蝦產業園依託覆蓋全市的小龍蝦交易中心,在3月3日已經開始逐步復工復產。
湖北和江蘇的小龍蝦產業發展得早,目前也比較成熟,真的要與這兩省的市場競爭,也只能利用一個「時間差」。
王新義說,平日裡,江浙滬一帶的小龍蝦供應,以湖北省和江蘇省為主,「馬上要到小龍蝦的供應季,如果這兩地的產量供應不上去,那麼我們會抓緊補位,輸出一部分產量。」
而等到湖北省產能加大,隨著天氣逐漸炎熱,「潢川籍」小龍蝦將被運往鄭州、京津冀、西北和東北三省一帶。
養殖受到疫情影響,那今年小龍蝦的價格會受影響嗎?
「目前鮮蝦的交易價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王新義說,因為疫情期間田間管理不夠,未來集中堆積捕撈,庫蝦價格有可能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