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有種能射三百步的神臂弓,因為一種動物滅絕,這種弓就失傳了

2021-01-11 歷史店

我們都知道,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本古代的大百科全書,能讓沈先生記下來的,當然都不是凡品。在這本書的第十六卷《器用》卷裡,記載了一張弓。說它的射程可達三百四十多步。在宋代,這個射程絕對是一把狙擊步槍。到底這張弓是何方神聖,為什麼能射得這麼遠?下邊小編就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張弓就是西夏神臂弓。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西夏神臂弓其實是一把"偏架弩",由弩身,弩機和踏蹬三部分組成。從簡單的說起,踏蹬,就是放在地上,用腳踏住,然後雙手拉弓上弦。為什麼還要用腳,當然是要獲得更有的動能,讓箭射得更遠。弩機,是神臂弓的半個靈魂。沒有弩機,只是弓箭,頂多算是把半自動步槍。有了弩機,射手既能長時間保持射擊狀態,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瞄準敵人。所以,有了弩機,西夏神臂弓就成了那個時代的大威力「狙擊步槍」。

真正的西夏神臂弓,它的弩身的製作複雜,已經達到了神秘的狀態。而且弩身的製作材料還絕對要求原產地:主要材料,是西夏所產的一種韌勁十足的木材;關鍵配件,要用西夏所產的,一種成年公犛牛的巨角。這種犛牛牛角很長,顏色黃黑相間,還自帶花紋。製作步驟同樣神秘。今天,我們只知道要先將牛角切成長長的薄片,然後,再根據弓的不同部位,選擇不同長度,再用特殊熬製的膠,將薄片逐一粘起來。這才是西夏神臂弓的靈魂所在,因為在沒有碳纖維和納米材料的古代,唯有這兩各材料組合在一起,才能讓人把一支又一支鋒利的利箭,在三百多步之外,準確地射入敵人的胸膛。

西夏一朝,神臂弓的製作都被列為國家機密。西夏國地狹人少,在宋、遼的合圍之中,即使全民皆兵,也依然是危機重重。有了神臂弓,這個難題就好解決多了。在敵人的弓箭射程之上,西夏軍卻可以準確地射中對面的敵人。能讓西夏能存活近二百年,神臂弓當仁不讓,功不可沒。

就沒有人想克隆西夏神臂弓嗎?當然有,堂堂大宋朝就曾花高價買來走私的西夏神臂弓。可弓倒是好弓,就是不會造,用一把,少一把。一直到清朝,人們始終以國家的形式,試圖複製出西夏神臂弓。可是,西夏神臂弓的製作技術相當複雜,而且西夏人還代代口口相傳,絕對不留圖紙或安裝手冊。這也好辦,史上有記載,元朝曾經得到兩名西夏的專業制弩匠,而且還是一對父子,絕對正宗。可皇帝老兒根本就沒高興起來,因為,製作神臂弩的材料比技術更加難以得到,必須要西夏地區生產的。還有更要命的,造弩的重要材料犛牛角,而成年的公牛頭上的牛角,才是製造神臂弓的絕佳好料,因為連年的戰爭,成年公犛牛,竟被屠殺殆盡,而剩下的小犛牛的牛角質量和普通的黃牛和水牛也差不多,沒有了一流的犛牛角,神臂弓也就無從談起了。

西夏神臂弓的最後結局是:《宋史·兵志》上有神臂弓的記載,但僅是描述,連個正式的樣圖都沒有。《永樂大典》上記有神臂弓的機關圖樣,可惜這部典籍毀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神臂弓自此徹底失傳。

用武俠小說的筆法給西夏神臂弓做個總結:咚個咚,從此,世間再無西夏神臂弓。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

相關焦點

  • 他與神臂弓不得不說的事!
    這段短短334字所傳達的信息大意是說,宋代有一種神臂弓,其實是一種巨弩,將它豎立在地面上,踩踏它的機構來裝填,可以在三百步外貫穿敵人的鐵甲。它又被叫做克敵弓,在宋代洪邁(容齋是洪邁的號)所做的《容齋三筆》裡就有提到過一篇《克敵弓銘》。宋朝軍隊抗拒金兵,往往倚靠它為利器。軍隊法令規定不許遺失一具,如果打了敗仗逃跑來不及攜帶,那就寧可要將它破壞掉,防止敵人得到它的機輪仿製。
  • 宋朝第一大殺器神臂弓自元朝之後便失傳,其結構至今是個謎
    宗澤說:「拿我的神臂弓。」嶽飛接過神臂弓,走馬挽弓,三發九箭,齊中靶心。在小說《說嶽全傳》中也提到神臂弓,是嶽飛在縣城比武。書中寫道:「嶽大爺的神力,是周先生傳授的「神臂弓」,能開三百餘斤,並能左右射。」那麼,真實歷史上有沒有神臂弓呢?
  • 中國古代的二種神兵,可惜失傳了
    神秘,因為有文字記載了這些武器在實用中,產生的震撼效果。但是,我們見不到,只能憑想像。失傳,因為史料中有記載。可是無圖例。也沒有出土文物佐證。所以根本不能仿造。人渣嘯西風和他的陌刀陌刀的失傳可能有以下原因:1,其長度和重量,對使用者的要求太高;2,作為制式武器
  • 宋代的神臂弓為什麼會在明代失傳?曾經的大殺器卻消失於歷史
    但是,作為手工業十分發達的古代中國,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先進的技術已經失傳甚至只能與書本之上見到。冷兵器十分發達的古代中國,很早的就進入了鐵器時代,使得戰爭的發展急劇變革,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各種冷兵器的發明使得社會進入急劇動蕩的時代。
  • 唐宋對抗遊牧民族的王牌武器,陌刀和神臂弓,冷兵器時代的王者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經歷了五代十國時期的軍閥混戰,中原王朝的國力有了很大的削弱,無論是生產力下降還是熟練工匠的缺乏都導致軍械部門無力生產如此複雜的軍事裝備,在激烈的軍事鬥爭和軍閥混戰的情況下,威力巨大的陌刀就此失傳。而神臂弓呢?神臂弓是北宋熙寧年間西夏降將李定所研製的。神臂弓無論是射程還是殺傷力都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之作。
  • 這種動物的滅絕使得西夏神臂弓從此成為傳說,再無法複製
    這一件神器其實就是西夏的神臂弓。而這個武器與其說是一把弓,不如說它是一個類似於現在的「機械體」。全體由三個部位組成:弩身、弩機、和腳蹬。當弓箭發射的時候需要用腳來提供足夠的動力,而手則掌控著瞄準的方向,這樣才能夠啟動這個「機器」,發揮它最大的威力,對敵人造成最大的殺傷力。
  • 世界五大霸王弩:中國有二,一種最強,射程一公裡,箭到房倒屋塌
    下面就來看看世界五大霸王弩,中國有二,一種箭穿二鐵騎,一種最強大,射程一公裡,箭到房倒屋塌。歐洲弩炮。歐洲一種巨型弩,古希臘、古羅馬都有使用,可以拋射石彈或箭矢,最牛的弩炮,能將52斤的石彈拋出270多米。52斤的石彈,從天而降的威力是非常強大的,砸到人馬必是粉碎,很是厲害。歐洲蠍子弩。這是歐洲的一種小型床弩,古希臘、古羅馬最為常見。
  • 古代單兵之王-神臂弓
    神臂弓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單兵武器的顛峰之作,神臂弓,又稱神臂弩,北宋神宗時發明。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非常燦爛的文化遺產,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它在無盡的歷史變遷中消失了,只在浩瀚的史料中留下寥寥幾筆,留給後人以無盡的猜想與遐思。很多人認為神臂弓就是弩。
  • 甘肅教師復原北宋神臂弓 可穿透百米外鐵皮
    甘肅教師復原北宋神臂弓 可穿透百米外鐵皮  【解說】近日,蘭州外國語學校教師高飛翻閱各種歷史資料和文字記載,復原出了已經失傳千年的北宋神臂弓,神臂弓由木桿、滑輪、五片加厚弓片製成,可以輕鬆射穿百米開外的鐵皮靶心,理想狀態下可射出近三百米遠的距離。
  • 甘肅教師復原北宋神臂弓 可穿透鐵皮 (1/4)
    甘肅教師復原北宋神臂弓 可穿透鐵皮 (1/4) "← →"翻頁
  • 西夏神臂弓為宋軍做出巨大貢獻,卻因保密太嚴竟失傳!
    俗話說,有缺點自然也有優點。雖然步兵在馬匹上是弱勢,宋軍只能在兵器上想方法,最後宋軍想出的方法是用弩制勝。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興盛的朝代,宋朝軍隊的弓弩可以說是自古最巧的。唐代的時候,因為製作弓弩的手藝落後,臨到上陣的只能發三個。到了宋朝,即使距離敵人五尺遠,也能射殺敵人。
  • 老漢研讀古籍自製諸葛連弩、神臂弓:可十箭連發
    喜歡閱讀戰爭史、古籍書、收藏各種古箭頭,69歲的老人廖師傅近日製造出了失傳已久的「諸葛連弩」和「神臂弓」。據史書確認箭頭尺寸連弩,又稱「諸葛連弩」,相傳為諸葛亮所制,已失傳。自製連弩可射九米多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今年6月,廖師傅決定自製諸葛連弩。「強弩是當時最尖端兵器,製造工序必須保密。」廖師傅說,雖然北宋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記錄了不少弩圖,但並未給出詳細的製造工序。他又根據《諸葛亮傳》中「損益連弩」四字,決定增加弩機的數目。
  • 宋朝神臂弓是種什麼武器?為何朝廷明令禁止私造,戰場不許被繳獲
    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 )「詔頒河北諸軍教閱法:凡弓分三等,九鬥為第一,八鬥為第二,七鬥為第三;弩分三等,二石七鬥為第一,二石四鬥為第二,二石一鬥為第三。」由此可見,弩的強度約相當於同等弓力的三倍。按照當時的規定,弩手要在百步遠處射4石力的箭12支,有五箭射中箭靶者為合格。其二,神臂弓。
  • 冷兵器時代的AK47,宋代的神臂弓威力巨大
    到了宋代,連弩更是有了質的飛躍。據記載,有一個叫李宏的人(一說叫李定)獻給朝廷一種弓箭,長約一米多,弓弦將近一米。當場演示,最遠竟射出「三百四十多步。」相當於四百五十米左右的距離,人稱神臂弓。如果和AK相比的話,比它的有效距離還要遠。據說神臂弓在四百米左右,能射進榆樹的樹幹的一半。大家都知道,榆樹是很硬的樹種,用來做家具非常結實,這種樹要是用刀砍也要很長時間才能砍斷。
  • 宋朝的最強武器,神臂弓和床子弩
    歷朝歷代武器都在不斷升級,宋朝時期的弓箭已經有質的飛躍。它的名字叫神臂弓,神臂弓是人們用手臂拉的一種弓,還有一種需要機關配合,要用錘子發射的叫床子弩。先說一下神臂弓,弓身三尺三寸,弦長二尺五寸,箭木羽總長加在一起只有數寸,1宋寸為3.12釐米,按6——8存計算,就是19——25釐米。射程在340餘步,約合現在520米,520米之後的威力是」入榆木半棵「。
  • 宋朝軍隊手中的大殺器:神臂弓!
    駐紮在此地的是宋朝名將吳玠,面對金軍的咄咄進逼卻異常沉著冷靜,因為吳玠宋軍第一大殺器:神臂弓。神臂弓不是弓,而是弩。神臂弓由西夏人李宏發明,傳入到宋朝以後進行了改進,弓身長一百釐米左右,身寬一百四十釐米,弦長六十釐米左右,有效射程300米,最遠射程可達到驚人的520米左右,遠遠超過一般的弩,屬於技術性兵器,因此成為宋軍弓弩手的之事武器,神臂弩也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武器。
  • 弩比弓強力得多,那為什麼古代打仗還有那麼多人愛用弓?
    (《舊唐書·志·第二十一》 )「寨中發萬弩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馬死傷塞路」(《資治通鑑》)▲李陵軍漠北之戰因為卡住弩弦不必費力拉持,弩的拉力可以做的很大,甚至大到遠遠超過弓的地步。最常見的弩一般用手臂就能拉開,威力與弓相當,區別就是弓上下豎立,而弩則是左右橫放,並且多了弩機和望山,即所謂臂張弩。
  • 程毅中:從《紅白蜘蛛》到《鄭節使立功神臂弓》
    ,多能殺賊。到徽、欽北狩,康王渡江,為金兵所追,忽見空中有金甲神人,率領神兵,以神臂弓射賊,賊兵始退。康王見旗幟上有「鄭」字,以問從駕之臣。有人奏言:「前兩川節度使鄭信,曾獻剋敵神臂弓,此必其神來護駕耳。」康王既即位,敕封明靈昭惠王,立廟於江上,至今古蹟猶存。 這裡說康王即位後才封鄭信為明靈昭惠王,刪去了「皮場」兩字,已在大觀元年之後好多年,正是與金國對抗時期。
  • 明朝的強弩射50步,為什麼戰國的強弩卻能射600步?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明朝的強弩射50步,為什麼戰國的強弩卻能射600步?近日有網友提問:《戰國策》中說: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之外。《天工開物》裡說:「凡弓箭強者行二百餘步,弩箭最強者五十步而止,即過咫尺,不能穿魯縞矣。然其行疾則十倍於弓,而入物之深亦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