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規矩養成,每位父母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可能大家表達愛的方式各有差異,但是父母最終的願望,肯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華人媽媽,她對孩子的教養別具一格,這位媽媽的教養方式公開之後,很多媽媽都紛紛效仿,覺得這位媽媽的教養方式實在是太好了,她集中了孩子童年所有的問題點,把問題歸納成10條機家規,引來眾人的誇讚,非常值得借鑑。
一、 感恩父母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受到父母的恩澤,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恩人」,孩子依賴於父母,父母也很愛孩子,為了孩子,他們可以付出一切。
但是,這樣的付出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當孩子3歲以後,就一定要教會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在孩子長大了之後,他們才會懂得感恩其他人。
二、 尊重父母
要想孩子以後能夠尊重別人,那麼他們首先需要尊重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從孩子懂事開始,父母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只有自己懂得尊重別人,別人才會來尊重自己。
那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首先就應該讓孩子學會尊重自己,這樣長大了之後,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
三、 養成做事專一的態度
不管到任何時候,一個孩子如果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沒有一個專一的態度,那麼他們以後學習也不會認真對待,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注意,讓孩子養成做事專一的習慣,這樣以後才會有一個好的成績。
四、 拒絕溺愛
父母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是,這樣的愛千萬不要過度,一旦過度,就是溺愛,事實證明,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的溺愛毀了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很好地認識到這一點,嚴格杜絕溺愛孩子。
五、 養成堅毅的品質
任何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是嬌生慣養,父母從來沒有給孩子養成一個堅強的品質,那麼這個孩子以後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往往都會選擇退縮。
因為小的時候,他們就沒有養成一個良好堅毅的品質,長大了之後,自然也是那個面對困難容易退縮的人。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這點的培養。
六、 不要攀比
小孩子的成長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和別的孩子攀比,攀比是小孩子正常的心理,父母及時的引導,孩子就會在學習上和別人攀比,但是,如果父母稍微一個大意,孩子攀比的東西可能就不是學習,而是一些比較物質的東西,這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好。
七、 潔身自好
一個孩子,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在內心清楚自己的身份,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都不應該虛度自己的光陰,在面對一些社會上的不良誘惑時,孩子應該有一個善惡的判斷,並且遠離不健康的東西,做一個潔身自好的人。
八、 堅持本心
每個孩子終歸是要長大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他們會面對很多誘惑,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告訴孩子,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應該堅持自己的本心,做一個有原則的人、
九、 心存正義
無論什麼時候,社會都是需要正能量的,青少年心存正能量是很重要的,只有孩子們心裡有正能量,在他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時候,才會挺身而出,這個社會也才會更加的美好。
十、 孝敬父母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對孩子無條件付出的人,為了孩子,父母可以傾盡所有,所以,無論將來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都應該堅持一個事情,就是不能忘了自己的父母,孝順父母,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