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務量持續攀升 行業格局也悄然生變

2020-12-22 創投網

「創新高」,是2020年在快遞行業經常出現的「熱詞」。

12月中旬,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6.5%,日均快件處理量3.3億件,最高日處理量6.75億件,創歷史新高。

回顧2020年,年初快遞行業受到了新冠疫情的短暫衝擊,但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網絡購物、智能自取等無接觸消費快速發展,快遞作為線上消費中的重要運輸環節,需求加速釋放。據預測,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有望超800億件。

在業務量持續攀升的同時,快遞行業的格局也悄然生變。

隨著二三線快遞公司逐步退出,龍頭快遞企業市佔率持續上升,而新玩家的入場讓價格戰在今年愈演愈烈。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今年,一線快遞企業之間的分化也更加明顯,有的公司虧損擴大,困境之下選擇砍掉影響利潤的業務,聚焦快遞主業;有的公司一邊應對價格戰,一邊持續發展新業務,向綜合物流服務商邁進。

行業專家預計,2020年迎風而上的快遞行業,明年仍有許多新的故事。

1業務量「低開高走」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人們的日常生活被按下了「暫停鍵」,快遞業也同樣受到了影響。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行業運行情況,在春節假期和疫情的疊加影響下,1月份快遞行業出現同比負增長,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7.8億件,同比下降16.4%;業務收入完成500.5億元,同比下降16.1%。

但很快,行業在2月迎來扭轉的關鍵點。作為運輸防疫物資和廣大群眾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重要通道,快遞在這一階段扮演了重要角色。郵政、順豐、京東物流和蘇寧物流在春節期間正常運營,圓通速遞最早宣布在1月28日起全面復工,隨後韻達、中通、申通、百世等也從2月10日起全面復工。

2月,快遞業務量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實現這一成績並不容易。彼時,快遞鏈條末端的快遞員復工返程就是一個難題,即便返工也需要進行隔離,人手不足和不可避免的防疫措施讓快遞員面臨著加倍的壓力和挑戰。復工初期,上海地區快遞員王彬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疫情之前,網點每天有兩至三班貨,貨雖多但送起來快。在疫情期間每天雖只有一班貨,但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路上和等待中,自己工作時間反而延長了。當時,王彬每天早晨七點起床簡單收拾一下便出門送快遞,時常到下午四點多才結束派送,而在之前,相同的派送任務只需要半天便能完成。

機遇與挑戰並存。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業逐步有序地復工復產,消費市場開始回暖,其中線上市場表現突出。疫情之下,人們的消費理念和購買習慣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直播帶貨、短視頻種草等銷售模式快速火爆,與此同時,為刺激消費,各地政府相繼推出消費券,電商平臺也舉辦了「雙品網購節」、「五五購物節」、「6·18購物節」等一系列促銷活動。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51501億元,同比增長7.3%,一季度為下降0.8%。下半年,網上零售持續增加,最新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

而快遞作為線上購物中的重要運輸環節,也相應地獲得高速增長。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從3月開始,每月快遞業務量都要高於2019年同期,而且從4月起每月增幅均高於2019年同期。

這樣的趨勢在後疫情時代仍在持續。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

在「雙11」促銷的助力下,快遞業務量達到今年峰值。1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7.3億件,同比增長36.5%,雖然增速環比10月下降了6.5個百分點,但仍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

整體來看,1-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億件,同比增長30.5%,最近四個月,快遞行業業務量同比增速均保持在35%以上。

2競爭更為激烈

伴隨著快遞業務量持續高速增長,快遞行業的市場份額爭奪戰也在進一步白熱化。1-11月,全國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869.2億元,同比增長17%,這個增速要遠低於業務量的同比增速。量的增長並沒有使收入出現同步增長,這背後是長期以來愈演愈烈的價格戰。

從順豐、圓通、韻達、申通四家A股上市快遞公司的月度業務經營簡報來看,除順豐今年1、2月份業務量同比增長外,三家加盟式快遞公司業務量均受疫情影響下滑,而從3月復工復產開始,四家快遞公司每個月的業務量均同比上升。但是,今年以來,四家上市快遞企業的單票收入一直呈現同比下滑,跌幅範圍普遍在兩至三成。

導致這場價格戰比往年更激烈的,除了龍頭企業之間爭奪市場份額,還有來勢洶洶的新玩家。2019年順豐推出特惠專配,並在今年獲得高速增長;極兔速遞依靠低價策略快速闖入並攪動了市場格局,也招致通達系的顧忌;京東旗下眾郵快遞近期正式納入京喜事業群,並正式更名為京喜快遞。

新舊快遞軍團混戰下,末端則叫苦不迭。今年以來,多家快遞公司被曝出網點爆倉、包裹積壓多日無人配送的問題。多位快遞網點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價格戰下,今年網點賺錢更難了,招人也更難了。

由於價格戰不止,快遞收件價被進一步壓低,雖然快遞公司總部下降面單費和中轉費率,但末端網點和快遞員頭上的壓力仍在加重。上海浦東一家通達系加盟網點老闆稱,發一件市內快遞,除去面單費、發貨費、派件員費用,網點能賺到1元已屬不錯。如果給快遞員開的工資不高,沒有人願意來幹,但提高派送費,網點則不賺錢。

根據安信證券研究中心近期發布的報告,11月份快遞行業整體單價為9.86元,同比下降11.83%,相比前兩個月同比降幅收窄,環比提升改善,價格表現符合預期。進入11月旺季,快遞網絡臨時人工和運力成本上漲,各快遞總部調整中轉、派費政策,快遞終端價格階段性企穩回升。

不過,這並不代表價格戰就此熄火,一位從事快遞行業十餘年的網點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快遞行業一般在淡季的時候打價格戰,但在旺季例如「雙11」這種大型活動的時候,大家都會暫時停下來,專注業務,不然網點難以承擔虧損。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至少在明年上半年,價格戰依然會是快遞行業的主流。

若價格戰短期內不會停歇,那麼快遞公司需要準備好充足的「糧草」。今年以來,龍頭快遞企業開啟了密集融資,其中通達系動作頻繁。今年9月,阿里巴巴投資32.95億元,間接獲得申通快遞10.35%的股份,累計間接持有申通快遞25%的股份;圓通也通過轉讓12%的股份,從阿里巴巴方獲得66億元的資金。除了加深與阿里的捆綁,申通和圓通也從而儲備了資金。

此外,圓通近期還公布了一項定增計劃,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7.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用於多功能網絡樞紐中心建設項目、運能網絡提升項目、信息系統及數據能力提升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全面提升公司市場服務能力。

中通快遞則是通過在香港二次上市,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近百億港元,擬用於基礎設施和產能開發,賦能網絡合作夥伴及增強網絡穩定性,投資物流生態系統等用途。作為目前唯一一家市場份額超過20%的快遞公司,中通野心勃勃,目標2022年達到25%的市場份額。今年三季度,中通單票運輸成本同比下降5分至0.53元,單票分撥成本同比下降3分至0.29元,三季度單票汽運+分撥同比下降幅度為9%。更優秀的成本管控能力意味著企業在價格戰中擁有更多的壓價空間。

3業務分化明顯

從行業來看,快遞行業依舊是增量市場,龍頭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保持上升趨勢,同時行業競爭也在進一步加劇。

趙小敏稱,明年京東物流IPO情況會如何,申通和阿里最後行權是否會完成,百世做減法明年會達到什麼狀況,圓通股權方面會不會有新的行動,從行業來講還有更多懸念。

但具體到各個玩家,不同的公司已經呈現出不同的走向。

曾經的老大哥申通如今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其業務量與圓通、韻達之間已經出現明顯的差距。第三季度,申通淨虧損6547.36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3億元淨利潤暴跌123.96%。在資本市場,申通的市值已經跌到了172億元,其股價從年初至今已跌去超40%。

同樣尷尬的還有百世。第三季度,百世集團實現營收86.93億元,同比下降0.6%;淨虧損6.39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70萬元大幅擴大。在百世集團業務結構中,快遞、快運、供應鏈三項業務的營收佔比超過八成,其中快遞業務佔比超過六成,但是百世的快遞業務量與同行差距明顯。此外,近幾年,百世的業務多元化對公司利潤造成了拖累,2017年至2019年間,百世店加業務共計虧損6.17億元。

面對當前困境,百世選擇聚焦主業,進行了戰略調整,退出自營WOWO便利店以外的店加業務,還對包括金融、國際、優貨等在內的非主營業務進行評估,考慮多種戰略選項,以降低這些業務的資金需求。

收縮業務並不是行業主流,更多公司選擇開疆擴土。年初的疫情讓航空貨運的需求加速釋放,同時也讓快遞公司意識到了布局航空領域的重要性。今年6月,順豐鄂州機場主體工程建設拉開序幕,圓通在浙江嘉興投資的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實質性投資落戶;11月,順豐第61架飛機正式入列。除了這兩家擁有自有航空的民營寄遞企業,中通也在低調布局,採用加盟制的方式,與多個航空公司進行合作,今年9月,中通正式對外公布了「星聯航空時效件」這一產品。

航空物流的布局讓快遞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近年來,快遞企業目光放眼全球,都在加碼國際化布局。受疫情影響,國際市場對健康及醫療用品需求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順豐國際業務實現營收29.05億元,同比增長141.71%,是順豐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業務方面,順豐國際快遞業務覆蓋海外71個國家,上半年全貨機國際航線總計運量超4萬噸。圓通速遞國際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2.01億港元,同比增長22.3%;股東應佔溢利為9545.6萬港元,同比大增1756%。申通今年也加深了國際化布局,11月,申通國際上海分撥中心啟動,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對外表態,爭取在三五年內,推動申通國際上市。中通方面向記者表示,目前跨境業務佔比還很低,截至9月底已在東南亞7個國家建立本土布局,接下來將繼續加大對海外本土市場的開發力度。

今年4月的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事件讓快遞櫃行業熱鬧起來。申通旗下自有快遞櫃品牌喵櫃、韻達的蜜罐、中通的兔喜陸續浮出水面,出現在大眾視線中。目前中國的智能快件櫃市場還處於早期布局階段,消費普及率還不足,除了豐巢整合速遞易已經初步實現卡位優勢外,多家快遞公司也已有所行動。有快遞行業專家曾向記者表示,快遞櫃作為派件的暫存櫃,像物流鏈下遊的出水龍頭;作為攬收快件的寄遞櫃,像物流鏈上遊的吸水龍頭。快遞櫃在物流鏈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近年來,龍頭快遞企業在快運、供應鏈、冷鏈、同城、國際等多個領域不斷擴張,除了搶佔更多的快遞市場份額,他們更長遠的目標是成為綜合的物流服務商。

趙小敏向記者表示,明年行業仍會有很多新的故事,最大的看點可能在上遊產業方面有所變化,在行業解決方案上發力;另外,各家快遞公司在鄉村振興和冷鏈方面都會有所布局。同時,在政策利好下,每家仍都不會放棄國際化布局。此外,在即時物流端,今年達達創造了比較好的IPO紀錄,明年閃送、美團、順豐同城等在即時物流領域的動作也會有很多看點。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截至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
    回顧2020年,年初快遞行業受到了新冠疫情的短暫衝擊,但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網絡購物、智能自取等無接觸消費快速發展,快遞作為線上消費中的重要運輸環節,需求加速釋放。據預測,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有望超800億件。在業務量持續攀升的同時,快遞行業的格局也悄然生變。隨著二三線快遞公司逐步退出,龍頭快遞企業市佔率持續上升,而新玩家的入場讓價格戰在今年愈演愈烈。
  • 電商快遞格局洗牌期到來:新入局方來勢洶洶,精細化管理者將最終勝出
    主要受益於時效產品、特惠專配產品及其他新業務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韻達快遞11月份快遞服務業務收入37.06億元,當月完成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了42.91%;另一快遞龍頭圓通速遞11月份快遞產品收入35.43億元,業務完成量同比增長42.57%。11月是傳統的電商購物節「雙十一」舉行的月份。
  • 快遞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今年以來,在線消費對到店消費的替代率提高,快遞業務量迅速增長,尤其是直播帶貨等電商層面的創新,更是為快遞行業帶來長期利好。機構分析,2021年快遞行業將維持較高景氣度,預計未來三年業務量增速維持20%左右的增長。明年行業將繼續維持激烈競爭的態勢,或迎來競爭格局變革關鍵期。
  • 申通快遞前五月快遞業務解讀:市場份額下滑,收入大幅跑輸行業
    我們先來看申通快遞1到5月各月快遞業務量及增速:申通快遞1月、2月的業務量降幅遠高於韻達和圓通。3月起開始「回血」,快遞業務量增速逐月攀升,5月增42.67%。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5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增長41.1%。申通快遞5月業務量完成8.52億件,同比增長42.67%,增速勉強跑贏行業平均增速。
  • 國家郵政局: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再次刷新快遞年業務量紀錄。   今年以來,我國郵政快遞業呈現出「低開高走」的態勢。今年1月,受疫情及春節雙重因素影響,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6%左右。
  • 中通快遞2020年業務量破100億件,約等於承包了整個浙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9月1日,中通快遞迎來其2020年的第100億件快遞。疫情影響之下用8個月零一天率先突破「100億」,中通又創造了中國快遞一個新的記錄。巧合的是,就在8月31日上午9點,國家郵政局安監系統顯示,浙江省快遞業務量已達100億件。據介紹,今年初,中通制定了業務量提速增長、擴大領先優勢、持續提升市場份額的策略,執行8個月來取得預期效果。
  • 1-11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30.5%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何倩)12月12日,國家郵政局發布行業數據內容顯示,1-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億件,同比增長30.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869.2億元,同比增長17.0%。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110.3億件,同比增長11.1%;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614.3億件,同比增長34.8%;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16.4億件,同比增長27.8%。
  • 前11月我省快遞業務量突破1億件
    原題:前11月我省快遞業務量突破1億件量收累計增幅均列全國第二今年1月至11月,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0028.18萬件,同比增長48.86%;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1.61億元,同比增長36.93%
  • 國家郵政局:2019年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行業保持穩中有進總體態勢,發展質效穩步提升。一是規模質效持續提高。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增量再次突破100億件,對世界快遞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快遞業務收入超7000億元,佔GDP比重達7.6‰,收入增速是GDP增速的4倍,為穩增長做出積極貢獻。快遞業從業人員超過300萬,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為穩就業提供重要支撐。末端網絡不斷完善,城市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達8.2萬個。
  • 今年浙江快遞業務量達178億件
    記者在浙江省郵政管理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浙江省快遞業務量達到178億件,又一次創造了浙江快遞發展史的新記錄,截至12月30日,2020年浙江全省快遞業務量已達178億,同比增長34.8%,佔全球業務量的12%,體量與美國相當,支撐全省網絡零售實物商品交易額超2.2萬億元,帶動全省消費品製造業產值超2900億元,帶動農業產值超600億元,凸顯出浙江快遞市場繁榮活躍、發展質效不斷提升
  • 國家郵政局:4月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62.5億件
    5月8日,國家郵政局發布《2020年4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我國4月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62.5億件,同比增長27.0%。我國快遞行業已逐步消除疫情不利影響,全面重啟上升通道。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經測算,2020年4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221.4,同比提高25.2%,其中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251.4、266.7、192.5和82.2,各項指標同比提高均超20%,表明我國快遞行業已逐步消除疫情不利影響,全面重啟上升通道。
  • 順豐「通吃」策略效果初顯:快遞業務量增八成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快遞行業營收增長率為12.6%,業務量同比增速僅為3.2%。而順豐實現逆勢增長,在營收增長42.05%的同時,整體業務量同比增長77.1%,市場佔有率達13.7%,較上年提升6.1個百分點。二季度國內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後,順豐也延續了良好的增長態勢。
  • 2019全國快遞業務量630億件,平均每人買了45個?真正贏家是……
    近些年來快遞這一行業的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隨著電商市場趨於飽和,快遞企業在市場的份額也逐漸穩定。根據各家快遞企業公布的數據來看,4家A股快遞公司中,業務量增長最快的是申通快遞,在2019年一共完成了73.70億票,比起2018年增長了44.17%。自從申通併入阿里之後,業務也已經上了一個臺階。
  • 國家郵政局:今年我國年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
    昨天(21日),國家郵政局發布消息,今年年快遞業務量超800億件,日均3億件已成常態,日均服務用戶4億多人次。 根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一件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成為2020年第800億件快件。今年9月10日快遞業務量達到500億件開始,此後每月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實現「四連跳」。
  • 中國快遞又出「新霸主」?業務量是順豐的2.3倍,3個月送出46億件
    其中快遞行業可謂是收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得益於郵政體制改革釋放快遞市場活力、電商和快遞的聯動發展以及行業的不斷創新,中國快遞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
  • 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快遞企業收入864.9億元,業務量65.5億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3日訊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0年2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1-2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65.5億件,同比下降10.1%;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64.9億元,同比下降8.7%。
  • 「快遞老大」換新,業務量超過順豐3倍,3個月派送了46億件包裹
    從業務量上看,中通3個月派送了46億件,同比增長了51%。同期的競爭對手中韻達40億件,順豐只有20億件,甚至不到中通的1/2。從市場佔有率上看,據統計,截至三季度中通已經佔據整個快遞行業市場份額的五分之一,達到20.08%,位列行業第一。因此,從市場佔有率和總包裹數量來看,中通快遞都是實至名歸。在整個快遞行業競爭白熱化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確實很不容易。
  • 這家快遞公司港股一度飆升40% 春節不打烊 全行業一...
    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830億件和87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8%和16.7%。 同時,會議還明確了2021年郵政快遞業改革發展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預期指標和重點工作任務。會議預計,2021年郵(快)件業務量完成1219億件,同比增長12%左右;全行業業務收入完成1.2萬億元,同比增長11%左右。
  • 國家郵政局:前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億件 同比...
    中國網財經12月12日訊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國家郵政局12日公布2020年11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1-11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9928.5億元,同比增長14.4%;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8752.9億元,同比增長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