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戰鬥民族」:小巧的鼬、樹棲的貂、強壯的獾、水生的獺!

2021-01-20 八兩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魯迅先生的作品裡有這麼一句經典名言: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在動物界裡,貓科是最強大的物種,但它們或許不是最猛的「猛士」。因為真正的猛士不是強大而勇敢,而是因勇敢才強大。那地球上最兇猛的動物是什麼?小小的身軀,不畏強敵的鬥志,「拼命三郎」的打法,被網友譽為「動物界戰鬥民族」——恐怖兇「萌」鼬科動物。

鼬科動物(Mustelidae),是地球現存食肉目中物種數量最多、形態最多樣化的一個科,包括陸棲、樹棲、穴居、半水生和水生等動物。它們分布於大洋洲和南極洲除外的各大洲,適應能力極強,如冰凍雪原、淺海、沙漠、熱帶雨林、城市街道等等均分布有種群,而且大多數為肉食性。根據化石研究,鼬科最早出現於漸新世時期,到中新世開始繁盛,直至現代。

目前人類記載的鼬科動物有22屬59種,其中我國分布有17種。科學家將它們劃分為:巢鼬亞科、鼬亞科、美洲獾亞科、獾亞科、水獺亞科、蜜獾亞科、貂亞科、鼬獾亞科。雖品種眾多、形態上分異很大,但是鼬科家族成員都有個共同點:小短腿、四足都有五趾、身體細長,看似戰五渣實際卻戰鬥力爆表,敢捕殺比自己體型大幾倍的獵物。

由於家族龐大,但我們的漢字卻可將鼬科成員的佼佼者分為:小巧的鼬、樹棲的貂、強壯的獾、水生的獺。

小巧的鼬:伶鼬、白鼬。

從外形上看,它們可以說是一群「黃鼠狼」,但是戰鬥力卻不可小覷,是各種鼠和兔的剋星。

比如伶鼬,伶鼬是世界上最小的肉食哺乳動物,體長十幾釐米,體重不超250克。但無論是爬樹從鳥巢中取卵,還是深入老鼠洞抓鼠,甚至抓天上飛的鳥類,在它眼裡都不是事。由於新陳代謝比較快,所以它每天需要吃掉大於自身重量三分之一的食物,一年可吃掉3500隻老鼠。最奇怪的是,它還超級喜歡吃「老鼠大腦」,堪稱是吃腦的狂熱者。

樹棲的貂:黃喉貂、漁貂。

這兩種貂是體型偏大的貂屬成員,其中漁貂是最大的。它們的體重一般在7-12斤左右。

絕大部分貂類都局限在北方嚴寒地區,但黃喉貂在我國東北到西南均有分布,尤其在我國秦嶺以南的森林均有蹤影,而且它是陸生鼬科中唯一群居種。黃喉貂擅長爬樹,戰鬥力強悍,甚至可以捕獵猴子,另外它們還是我國野生大熊貓的天敵。根據科研人員的研究及媒體報導,秦嶺發生過幾起野生大熊貓(幼年和剛獨立生活的大熊貓)被攻擊重傷的案例,兇手推斷是黃喉貂。

漁貂,是貂屬動物最強的狠角色,主要生活在北美洲北方針葉林裡。有個案例可以表明漁貂的強悍之處:1999年到2011年間,科學家給187隻加拿大猞猁戴上線圈,其中有65隻死亡,其中18隻被漁貂捕殺(13隻成年個體、身體健康)。研究發現,這些死亡的猞猁附近沒有搏鬥現象,基本上都是被漁貂一擊必殺。另外漁貂還是少數能捕殺豪豬的動物之一。

強壯的獾:蜜獾、狼獾。

蜜獾,外號平頭哥,相信不用過多介紹都知道。小小的個頭卻敢硬剛非洲各種猛獸,遇到毒蛇攻擊時睡一覺就好。當然如果毒液超過臨界,它就真的會睡過去了。網上對平頭哥有過度神化了,其實可以在非洲懟天懟地是因為獅子、花豹、鬣狗不會故意去殺它,但一旦對它起了殺心,疣豬、胡狼就能幹掉它。

狼獾,俗稱貂熊。很多人都以為電影金剛狼的原型是犬科的狼,但金剛狼的真正原型是狼獾。雖然狼獾主要是食腐的,但是馴鹿、駝鹿那麼大體型的動物也能被它幹掉,被譽為30公斤下的陸地王者。

水生的獺:海獺、水獺。

海獺是鼬科家族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但和其他戰鬥力強悍的兄弟姐妹而言,海獺每天都在睡覺賣萌。不過它們在賣萌的同時,還努力的拯救地球海洋生態。海獺一天可以吃掉50隻海膽,如果沒有海獺吃海膽,那海膽會迅速破壞海底藻林,令海底變成沙漠。

水獺,傳說中的嚶嚶怪,超級喜歡吃魚。如果魚太多吃不玩,它們就會把魚一條接一條地擺在岸邊,很像人類在陳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又被古人稱之為「獺祭」。另外我國古時有些地方的漁民會訓練水獺來幫助捕魚。不過大家通常見到的水獺都是體長不超過1米的,而在亞馬遜的巨型水獺可以長到1.8米長,鱷魚、美洲豹都敢硬剛,所以又被網友被戲稱是深藏不露的「水中平頭哥」。

如果在同體型下,貓科只有鼬科被收拾的份了。但很遺憾的是,現實中的鼬科成員被體型所限制,但可能正因為體型的限制,它們才變得這麼勇敢。也因先天(基因)條件的限制,所以決定了它們的一生要成為不畏死在戰鬥的戰士。

相關焦點

  • 獾類是一種鼬科動物,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由貂進化而來
    獾類是一種體型短而粗壯的鼬科動物,廣泛分布於北半球。在第三紀時期,它們起源於亞洲的森林中(獾屬則出現於大約200萬年前),後來擴散到一系列廣闊的棲息地中,其中包括開闊的平原、半沙漠地帶和農耕區。比較原始的鼬獾屬像其祖先一樣生活在樹上,而其他獾類則毅然決然地搬到了地面上靠挖一些植物的根部為食。
  • 被認為「渾身是寶」的獾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
    獾是一種小型的哺乳動物,也是被人們認為渾身是寶的動物,據說,它的出油率能達到87%,也就說俗話說的「八斤獾,七斤油」,還有據傳它的皮當坐墊能治痔瘡,而且肉質鮮美,非常的受人追捧。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覺得獾渾身是寶了。那麼它究竟真的如傳說的那樣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渾身是寶」的獾。
  • 除了蜜獾,我國這三種獾也不是吃素的,其中一個還是金剛狼的原型
    那麼,除了蜜獾之外,其它的獾類怎麼樣呢?在我國,就生活著三種與蜜獾差不多的獾類,其中一種還是金剛狼的原型。第一種就是狼獾。它們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部,看起來身體長得像一頭熊,可是大尾巴卻像是貂一樣,因此,狼獾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貂熊」,它們也是現存的地球上最大的鼬科動物。
  • 九江:半夜聽見動物叫聲 原是獾鼬誤闖農家
    被捉住的獾鼬。  (記者劉翰/文 徐田剛/攝)28日22時許,家住廬山區五裡街道三壠村的孔先生家裡來了一個不速之客,將家裡鬧得雞犬不寧,最終他和兒子將這個傢伙捉住,經辨別原來是一隻野生獾鼬。  孔先生告訴記者,當日22時許,他在房間裡看完電視,準備上廁所時突然聽見隔壁的雜物間裡有動物的叫聲,隨後自家的狗也朝那個房間狂吠不止。
  • 鼬科真的比貓科動物強?
    坊間人們有一句調侃的話,說「同體型之間,戰鬥力以貓科為尊」,雖然沒有權威的背書,但從我們日常所觀察到的現象來看,的確是那麼一回事,但隨著鼬科動物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它們一些亮眼的戰績也我們產生了懷疑,尤其是狼獾、蜜獾、美洲獾等性情兇猛不怕死的「愣頭青」,更是將鼬科的戰力發揮到極致,所以「同體型,鼬科最強」的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 「獾鼬」迷路做客居民家 民警將其放歸山林
    經核實,該野生動物名為「獾鼬」,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經民警仔細檢查,確認其健康狀況良好,適合放生,遂將其帶至適合棲息的環境放生。  自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為阻斷可能來自野生動物的疾病傳染源和傳染途徑,大英縣森林公安局大力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加大對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打擊力度,群眾保護野生動物意識得到很大提高,類似這樣的救助野生動物事件時有發生。
  • 最大的鼬科動物,狼獾保護食物有奇特招式,將尿液撒在食物周圍
    在動物世界中,鼬科動物的體型比較小,但它們的個性是非常兇猛好鬥,包括獾、黃鼠狼和水獺等都是兇猛的獵食者,而其中體型最大的陸地上鼬科動物是——狼獾,狼獾體長在1米左右,平均體重超過15公斤,但狼獾敢從狼、熊等大型食肉動物搶食,連無情的貓科動物猞猁都不敢輕易攻擊狼獾,狼獾是公認的30公斤級別下的王者食肉動物
  • 獾的生活習性,獾喜歡什麼樣的生活環境
    獾的類別獾是通俗稱謂,它分為狗獾、豬獾還有沙獾,它們是屬於脊椎動物門分類、食肉目、哺乳綱、鼬科。獾的一些形態特徵1、外形方面獾的身體是比較短而且肥,四肢是很短的,背部比較的圓,尾巴稍短,頸部比較的扁吻很長,耳朵很的而且比較圓潤。
  • 動物界的「金剛狼」:貂熊
    貂熊俗名「狼獾」,但它其實是鼬科鼬亞科貂熊屬的貂熊Gulo gulo,英文名wolverine。金剛狼翻譯成英文是Wolverine,但其實有個動物已經叫Wolverine了,它在中國還有個親戚叫黃鼠狼,貂熊最酷的一個事實是,它們的爪子就像攀登者的冰爪一樣,幫助它們爬上結冰的斜坡。狼獾是黃鼠狼家族中最大的成員,而黃鼠狼家族中包括了各種非常強悍、攻擊性很強的食肉動物。
  • 動物界的它們竟然沒有天敵!
    大家都知道,動物界十分殘酷,不僅捕食艱難,而且還要面臨天敵的突襲。然而,這些動物,它們竟然沒有天敵!實際上,除了突然爆發的自然災害和人類之外,它們確實幾乎都沒有天敵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它是鼬科蜜獾屬下唯一一種動物,分布於非洲、西亞及南亞。其皮毛鬆弛且粗糙,體型和獾相當;常年棲息於熱帶雨林或開闊草原,多在黃昏和夜間活動;以小型哺乳動物、腐肉、漿果等為食,可捕食劇毒蛇,尤喜蜂蜜;本性兇猛,生存力強,壽命可達24歲;具同類相殘現象,幼崽存活率僅50%。
  • 動物界異常兇狠的動物,能單手乾死平頭哥,被當地人稱為「惡魔」
    動物界異常兇狠的動物,能單手乾死平頭哥,被當地人稱為「惡魔」!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動物界有各種各樣兇猛的野獸,像叢林之王老虎,非洲霸主獅子,水中殺手鱷魚,甚至還有讓獅子老虎都畏懼的科莫多巨蜥等等。說起動物,我們不要忘了一種毫不起眼的傢伙,那就是平頭哥,平頭哥又叫蜜獾,是動物界的傳奇英雄。別看蜜獾身材矮小,但是膽子卻很大,任何兇猛的野獸它們都要去攻擊嘗試,哪怕是面對老虎獅子,弱小的平頭哥也要與之一戰。「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這就是平頭哥蜜獾的人生信條,不然為什麼要叫平頭哥戰神呢。
  • 獾一些令人費解的事實
    獾比較奇怪的一個事實是,它們的大部分食物是蚯蚓。獾是一種體格健壯、力量強大、脾氣暴躁的食肉動物。獾有八種,分布在北美、非洲、歐洲和亞洲等幾個大洲。所有的獾都是穴居動物,在地下建了很多洞穴,大部分生活在地下。獾在夜間經常出沒,但在白天也經常出沒。它們是優秀的捕獵者,能捕捉住在地球上的獵物,包括兔子、土撥鼠、地松鼠、老鼠和蛇。
  • 2020廣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時間+活動安排
    2020廣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  活動時間:10月23日-11月22日  活動地點:廣州動物園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是農業農村部從2010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活動,今年是第11屆。
  • 跨種族的友誼太可貴,狼和獾之前的合作關係,值得人類效仿
    動物界裡除了同物種之間存在複雜的關係之外,跨物種之間也存在著合作關係。以人類為例,我們可以與其它動物合作達到各自的利益目的,雖然在這種合作中人類是利益分配的主導者,但也是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除此之外,自然界中是否還存在著其它例子呢?當然有,而且還不少。首先要介紹的是鱷魚和牙籤鳥。牙籤鳥,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應該是通過給鱷魚充當牙籤來建立起與鱷魚之間的關係。
  • 明清傳奇故事選讀:狐媚 虎痴 雞談 獺祭
    寧曰:「憑城作祟,假虎樹威,汝輩長技耳。祖德宗功安在哉?」女曰:「汝日讀書,而不知大禹娶塗山之事乎?綏綏龐龐,昌都成室,是祖德也。有商之季,移家西海。適文王遭羑裡之囚,散宜生訪先人於敝廬,脫青翰以解之。赫赫宗功,垂諸史冊,子何未之深考?」寧曰:「是誠有之。但汝輩篝燈弄譎,臥榻宣淫,終非善類。」女曰:「死則正邪,大聖猶羨其仁,穴則知雨;漢儒尚欽其智,況有形九尾,德至乃來,《山海》名經,言之鑿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