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展「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 嚴查內河船涉海運輸

2020-12-24 央視新聞

為了更好地保護長江水域,最近幾天,上海多部門聯合行動,開展為期三年的「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打擊內河船舶涉海運輸、內河船舶非法排汙、非法捕撈、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同時,從12月20日零時起,在長江下遊江蘇段及上海段水域取締過駁作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日,在長江上海段瀏河口港界線附近水域,包括中國海事系統旗艦海巡01輪在內的十多艘海事、長航公安船艇集結,「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正式開始。當晚,執法人員現場核查船舶29艘,發現4艘內河船舶關閉AIS(船舶自動定位系統)從長江向東海方向行駛,執法人員暫扣了這4艘內河船,進行下一步調查取證。

上海海事局執法人員:他為了逃避我們的監管跟打擊,半夜裡面把AIS(船舶自動定位系統)關掉以後集中闖關,對我們的通航環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對正常航行的船舶也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目前,執法人員已在船舶進出長江和東海的咽喉要道,長江上海段瀏河口警戒區至寶山警戒區段水域設立攔截檢查區,採取24小時不間斷、無差別攔截核查以及指定到就近碼頭或錨地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等方式開展執法。

上海海事局執法人員:主要的目的一是遏制內河船非法從事海上運輸的勢頭,第二是打擊低標準的內河船舶,來提升我們整個上海港口水域的安全度。

為了更好地保護長三角生態、保障居民飲用水安全,從20日0時起,長江下遊江蘇段及上海段水域取締了過駁作業,該作業是指船舶與船舶之間,在水面上進行貨物換裝,不僅影響水域通航環境,還會產生大量工業和生活汙水。

據了解,該水域附近正是為崇明80萬居民供應日常生活用水的東風西沙水庫取水口。近兩年,崇明海事局從嚴打擊跨界流竄的水上違法行為,並通過公益訴訟、多部門聯動等方式,推動長江下遊水域過駁作業點全面取消。

上海崇明海事局南門海巡執法大隊執法員 範向迪: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強這塊水域的巡航力度。

(編輯 孫杉杉)

相關焦點

  • 「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將啟動 嚴打內河船涉海運輸等行為
    「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將啟動。上海海事局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19日電 (王子濤 潘潔灃)12月19日,記者從上海海事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警局和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開展「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該行動將於12月20日開展,持續加大力度打擊內河船舶非法排汙、內河船舶涉海運輸、非法捕撈、走私等違法
  • 重點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上海海事局等部門開展「護航長江口」專項...
    12月20日起,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警局和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聯合開展為期三年的「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打擊內河船舶涉海運輸、內河船舶非法排汙、非法捕撈、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守護長江口水上安全。
  • 護航長江口|五部門聯合通告:嚴厲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等違法犯罪行為
    為進一步落實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要求,持續加大力度打擊內河船舶非法排汙、內河船舶涉海運輸、非法捕撈、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守護長江口水上安全,近日,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警局、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的通告》:通告設立了一個攔截檢查區、發布了「五大禁令」,請相關航運企業、擬進入上海港水域的內河船舶注意相關要求
  • 上海五部門聯合發文:持續嚴厲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等違法犯罪行為
    記者 楊舒鴻吉近日,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警局和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的通告》(簡稱《通告》),持續加大力度打擊內河船舶非法排汙、內河船舶涉海運輸
  • 截至12月31日,上海海事局查扣涉海運輸內河船舶192艘,處罰112艘
    記者從上海海事部門了解到,上海海事局等五部門協同開展的「護航長江口」專項治理行動取得階段性進展。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海事局共查扣涉海運輸內河船舶192艘,目前已完成處罰112艘(其他船舶扣押處理中),因涉嫌無證駕駛移送公安機關10人次。
  • 南京34艘內河船涉海運輸進入「黑名單」
    突出「穩」的前提。整治內河船涉海運輸行為,需要廣大社會群眾的支持、安全穩定的環境。南京海事局創新宣傳方式和載體,通過微信公眾號、政務窗口、現場檢查等方式,廣泛動員船員、碼頭單位以及社會群眾參與整治內河船涉海運輸行為,引導其認識到內河船涉海運輸的嚴重性、危害性。組織轄區砂石碼頭單位召開砂石運輸船舶整治宣貫會,與碼頭籤訂《違規海砂治理工作承諾書》,督促碼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配合海事監管,共同打擊涉海運輸內河船舶。
  • 強化水上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內河船涉海運輸行為
    近年來,大量內河船舶非法從事海上運輸。為了逃避海事監管,這些內河船多在夜間成群結隊大規模集中進出長江口,尖峰時段可達幾十艘次,長達約10海裡。期間不開啟AIS、不守聽VHF、不開啟航行燈等行為多發。絕大部分的涉海內河船中都存在配員不足或招錄不適任船員上船任職的違法行為,甚至有部分船舶存在無證駕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內河船舶超出限定航區冒險從事海上運輸,嚴重影響通航秩序、威脅通航安全。
  • 深圳嚴打內河船涉海非法運輸 查獲違法船舶155艘處罰百萬元
    ,目前深圳水域內河船進出港艘次已達30.2萬艘次,佔到港船舶的52.5%。相對海船而言,內河船建造標準低,當內河船超航區進入海區水域時,極易發生傾斜、翻扣事故,威脅生命財產安全。&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鑑於大量內河船舶湧入深圳轄區對水上交通安全造成較大影響,深圳海事局持續改進和深化治理工作思路,緊緊依靠地方政府,實現了由船舶治理到運輸鏈條治理的轉變,由海事單一監管到政府綜合監管的轉變,完成了內河船舶非法參與海上運輸治理體制
  • 唐山海事部門嚴打內河船非法海上運輸行為
    我市海事部門嚴打內河船非法海上運輸行為環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杜慶君) 11月16日,唐山海事局採用無人機夜間巡航的方式,在京唐港區的涉水工程施工現場、重點監管水域開展突擊巡查行動,嚴厲打擊內河船非法從事海上運輸行為。
  • 嚴打內河船涉海運輸、盜採砂等行為
    日前,東莞海事以強化載運海砂船舶安全監管為重點,重點打擊內河船舶涉海運輸和盜採砂等違法行為,防範和化解砂石船舶重大風險隱患。截至11月30日,共檢查船舶272艘,對採砂船共實施「點名」2703艘次,未收到採砂船出港申請;對浮吊船共開展智慧「點名」3951艘次,發現異常14艘。
  • 內河船舶違規運輸 6名男子無證駕駛被行政拘留
    內河船舶違規參與海上海砂運輸,警方及時攔截查處。近日,上海邊防港航公安會同海事部門聯合查處長江上海段內河船舶違規參與海上海砂運輸,6名違法嫌疑人因涉嫌無證駕駛機動船舶被行政拘留。近期,上海邊防港航公安會同上海海事局開展「護航長江口」治理行動中了解到,有部分內河船舶受利益驅使,在江河船不具備入海航行的情況下,航行至海上運輸海砂牟利。獲悉該情況後,警方隨即配合海事部門開展偵查,在掌握了違法船舶的行動軌跡和基本情況後,於2020年12月28日會同海事部門在江亞錨地當場查獲6條涉嫌違規參與海上運輸的江船河船舶,船上6名船員均涉嫌無證駕駛船舶。
  • 內河船舶入海航行?重罰!
    近期,深圳海事局在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中,於珠江口水域查處了一艘違法穿越珠江口A級航區攔截線駛入海域進行運輸活動的內河船,該艘船舶險些與周圍正常通航船舶發生碰撞事故,不僅給其自身和過往船舶帶來安全危險,更易造成嚴重的海上人命傷害和經濟財產損失。
  • 長江江蘇段內河船舶配員整治十大典型案例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按照《交通運輸部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方案》有關要求,江蘇海事局在統籌推進相關工作的過程中,率先以內河危化品船舶等高危船舶配員作為整治突破口,全力築牢轄區危化品船舶安全生產和汙染防治的底線。
  • 市交通運輸局對內河船舶非法從事海上運輸治理工作再推進
    12月28日,市交通運輸局組織機關有關科室、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地方海事處、各縣區海事機構、全市水路普通貨物運輸企業,召開內河船舶非法從事海上運輸治理推進會,對專項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進。會議通報了2020年以來全市內河船舶非法從事海上運輸治理情況,對整治措施提出了進一步要求。 會議強調,要嚴把船舶準入關,凡是擬轉入的外港籍船舶,要通過業務平臺等有效渠道,對船舶涉海運輸情況等違法違規信息進行核查,審慎辦理相關業務。要加強對本港涉海運輸的船舶的整治力度,落實移交查處、限期召回、教育等整治措施,強化資質管理和誠信管理,督促水運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 內河船出海危險!浙閩海事已聯手攔截28艘
    內河船出海,危險!4月23日,浙閩兩地海事機構和相關涉海部門執法力量在寧波、舟山、溫州、台州外海及臺灣海峽水域布設7條防線,依託信息化系統研判海上船舶動態,兩地海事部門共發現大量空載南下內河船,分區域分層次對航經內河船實施精準打擊。
  • 內河船舶參與大海運輸?常州11個月查處19艘次
    內河船舶建造標準相對較低,若在海上航行時抗沉性、操縱性差,嚴重威脅自身及其他船舶、設施安全。近年來已發生多起內河船涉及參與海上運輸的事故險情。記者4日從市安委辦獲悉,為防範內河船涉海運輸事故風險,自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常州海事局制定「五步工作法」,加大整治力度,確保涉海運輸的內河船舶無處遁形。
  • 內河船舶嚴禁參與大海運輸 常州今年11個月查處19艘次
    內河船舶建造標準相對較低,若在海上航行時抗沉性、操縱性差,嚴重威脅自身及其他船舶、設施安全。近年來已發生多起內河船涉及參與海上運輸的事故險情。記者4日從市安委辦獲悉,為防範內河船涉海運輸事故風險,自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常州海事局制定「五步工作法」,加大整治力度,確保涉海運輸的內河船舶無處遁形。
  • 上海:一座兼顧立法深度、執法力度、司法溫度的魅力之城|回眸·2020
    為一條魚,立一部法,上海開創了地方立法史上的先河,讓我們感受到立法的深度;「十年禁漁」是落實長江大保護的重要一環,上海公安機關與環保、漁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執法協作,進行全鏈條打擊,有效遏制非法捕撈等違法犯罪行為,讓我們感受到執法的力度;上海法院為無律師代理的60歲以上當事人開設免預約現場立案窗口。
  • 張家港海事局啟動內河船舶配員專項整治行動
    記者日前從張家港海事局獲悉,該局自2020年3月起,正式啟動內河船舶配員專項整治行動,計劃用兩年時間實現「2021年底轄區內河船舶配員不足的頑症得到徹底有效根治」的目標。「改革開放以來,私營個體船舶迅猛發展,且船舶大型化日趨明顯,我國國內航運市場競爭激烈,部分船東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刻意減少船舶配員以降低營運成本,致使船舶配員不足現象日益嚴重,1000總噸及以上內河船舶配員不足問題尤為突出,已成為主要的海事違法行為之一。船舶配員不足危及船舶航行、作業安全,擾亂航運市場秩序,侵蝕社會誠信基礎,亟需加以整治。」張家港海事局船舶監督處副處長王玉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