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眼中的二次元:"00後"會將二次元帶入主流

2021-01-20 網易財經

二次元文化的神話與現實:從歷史、數據和案例得出的結論

本文來自「國金海外TMT怪盜團」,作者為國金證券海外TMT首席分析師裴培。

題記:2017年9月15日,我們發布了《什麼是二次元,什麼不是二次元》的深度研究報告,從歷史、統計數據和案例等多個角度,詳細分析二次元文化與經濟的走向。此後,我們收到了很多來自投資界、產業界和媒體的反饋,進一步加深了對二次元乃至整個年輕人群體消費習慣的認知。本文是我們基於二次元深度報告的路演PPT摘要,力求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闡明我們的觀點。

關於二次元的三個神話與真相

神話1:二次元受眾主要是90-00後人群

真相:二次元受眾以85後為中堅,90-00後尚未成為中流砥柱

神話2:二次元是年輕一代消費者最重要的亞文化

真相:韓娛、日娛、網文(起點系、晉江系)、喪文化(與二次元有重疊但不雷同)在年輕一代當中的影響力不遜於二次元

神話3:所有的動漫和基於動漫的遊戲產品都是二次元

真相:二次元有嚴格的定義,日系動漫和偏向日系的國漫才算二次元,基於這個設定和美術套路的遊戲才是二次元遊戲

回顧歷史:日本二次元文化的五個階段

我們將日本二次元文化劃分為五個階段。1970年代以前,「二次元」概念尚未誕生,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社會思潮呈現多元化,年輕人開始以各種方式彰顯個性、形成亞文化圈子。例如,《太陽的季節》催生了蔑視社會秩序、醉生夢死的「太陽族」,摩託車的流行又催生了以飈車為追求的「暴走族」。

1970年代末,日本媒體開始用「御宅族」一詞稱呼《宇宙戰艦大和號》和《銀河鐵道999》的粉絲,「二次元文化」正式誕生。幾年之內,《超時空要塞》《聖鬥士星矢》《城市獵人》等劃時代意義的動漫作品問世,《勇者鬥惡龍》開創了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的版圖。當時,日本經濟處在最繁榮的時期,文化產業的創造力也很旺盛,每年都會誕生受歡迎的作品。

1980年代後期,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急劇膨脹,伴隨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明顯。1989年,發生了震驚全球的「東京·琦玉連續誘拐殺人事件」,二次元文化蒙上了汙名。隨著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御宅族」的消費能力也大受影響。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下,二次元經濟進入了低潮期。

1990年代後期,《新世紀福音戰士》(EVA)大幅度提高了二次元文化的哲學內涵,加劇了二次元受眾的「成年化」。二次元作品日益多元化,出現了《最終兵器彼女》這樣的「世界系」和《涼宮春日》這樣的「空氣系」。動漫不再是二次元的絕對核心,《櫻花大戰》開創了從遊戲改編動漫的道路,《全金屬狂潮》將輕小說納入了二次元的版圖。二次元文化走出了低谷,獲得主流社會的接納。

2000年代後期以來,二次元文化得到了日本主流社會的接納。日本政府提出要讓動漫人物成為日本的「文化名片」,地方政府提出了「萌復興」一詞,熊本熊等二次元形象成為官方吉祥物。然而,二次元的「主流化」並不妨礙它的多元化,當代日本二次元作品的主題和類型千差萬別,不存在統一的「二次元粉絲」畫像。

判斷二次元的標準:中二病,亞文化,萌屬性

二次元文化的核心是「中二病」,即在成長過程中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衝突;這是每一代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一個成年人內心也可以活著一個「中二病少年」。所以二次元註定是一種帶有叛逆色彩的亞文化,這種亞文化以「萌屬性」貫穿全局。

「萌」是二次元文化的重要概念,被「御宅族」用於形容「極端喜愛、能夠喚起內心共鳴的事物」。「萌屬性」(萌點)就是增加萌度的人物特徵,可以是外在的或內在的屬性。如何賦予角色真實可信的「萌屬性」,是二次元作品策劃的最大挑戰。

案例分析:《少女與戰車》人物的萌屬性

《少女與戰車》的五位主要人物,具備兩個共同的「萌屬性」:輕百合,技術宅。所謂「輕百合」,是指女生之間純潔無私、互相扶持的友誼;所謂「技術宅」,是指在特定領域擁有很強技術實力的專業人士。

《少女與戰車》的主要人物還具備特有的「萌屬性」。武部沙織是主角團隊中的「御姐」,外觀、個性和氣質都更加成熟,給人「可以依賴的大姐姐」的感覺;她擅長做飯,是「料理達人」,。冷泉麻子則是「反差萌」,平時愛睡懶覺、經常遲到,上了戰場卻是技術高超的坦克駕駛員,反差巨大;她沉默寡言、缺乏感情波動,在二次元文化中稱為「三無」(無口、無心、無表情)。

案例分析:初音未來:變化的萌屬性

初音未來的人物設定在不斷進化,V2是戴著耳機、穿著機械風格服裝的「電子音樂少女」形象,V3採取更加活潑和富有科幻色彩的造型,V4則更像淡化科幻色彩、更像日常系少女。人物設定越來越符合「大眾口味」,標誌著初音未來從「硬核二次元」過渡到「泛二次元」。

二次元文化主流的變遷:從熱血到喪、腐、虐

1990-2000年代是「熱血動漫」的天下,中國讀者熟悉的日本四大民工漫(《海賊王》《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死神》),有三個是熱血漫。熱血動漫的情節套路很簡單:十六七歲的中二少年,因為機緣巧合或身世之謎,踏上拯救世界之路,經過漫長的打怪升級,終於打倒邪惡、成就正義。每個男生都喜歡「熱血系」,每個女生都喜歡「少女系」。

進入2010年代後期,以「葛優躺」、「蛋黃君」為代表的「喪」,以《黑執事》為代表的「腐」,加上以《進擊的巨人》《魔法少女小圓》為代表的「虐」,逐漸成為二次元文化的主流。針對喜茶的「喪茶」快閃店竟然成為網紅店,說明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和審美口味日益多元化,更加喜歡自嘲,對未來也更加迷惘。

動漫作品人氣:日系完爆美系

從上圖的百度搜索結果(單位:百萬),或者從QQ部落的活躍人數、微博轉發數,我們都可以看到:日漫在商業宣傳力度不大、工業標準落後的情況下,仍然完爆美漫。現在的熱門國漫幾乎都是仿效日漫,即便有學習美漫的,也要對劇情、人設、畫風等進行大改。周邊產品也是日漫完勝美漫。從文化背景、經濟和社會成長路徑看,中國二次元經濟都要以學習日本為主。

硬核二次元VS泛二次元

「二次元文化」的核心是叛逆、非主流,「十六七歲的中二病少年」永遠是二次元故事的核心。所以,「硬核二次元」必然是小眾的,代表著一群「少數派消費者」的亞文化。能夠獲得多數消費者認可的,都是在世界觀、人物、劇情和美術風格上做了主流化改造的「泛二次元」作品。

《攻殼機動隊》是典型的日系硬核二次元動漫。在20年的傳播期裡,維持了穩定的粉絲群和不錯的人氣,被視為賽博朋克動漫的開創者。2017年,好萊塢將《攻殼機動隊》改編為真人電影,破壞了硬核二次元的精髓,然而這部「泛二次元」電影1.7億美元的票房創造系列新高。在遊戲行業,「硬核二次元」賺吆喝,「泛二次元」賺大錢,也是多年的常態。

(上圖為《少女與戰車》劇場版票房,縱軸單位百萬日元,橫軸為上映星期數)

既然「硬核二次元」的商業價值有限,為什麼廠家還要開發這樣的作品?因為「硬核二次元」的受眾群體雖然小,忠誠度卻很高,個體消費能力不弱。例如,《少女與戰車》劇場版在日本上映後,首周票房只有1.28億日元,差強人意;但是,此後20周,該片幾乎每周都能新增1億日元票房。最終,該片在漫長的50周放映期內斬獲24.4億日元,創下近年來日本動畫電影第二票房紀錄。

00後群體會將二次元真正帶入主流嗎?

直到2015年,「二次元文化」還只在B站、萌娘百科等小圈子裡流行。現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主流視頻平臺都開設了二次元專區,騰訊、網易在漫畫和二次元遊戲方面加大投入。「二次元文化」是不是真的要走向主流了?

我們認為,「二次元文化」的主流化,將隨著00後進入社會舞臺而完成。現在的中學生大約有25-30%的時間花在娛樂和社交上,甚至超過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而動漫應用是中學生相對使用傾向(TGI)最高的應用。由於電視動畫播出政策的影響,90後是一個「二次元斷層」,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的00後不是。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綜合 責任編輯: 康振宇_NF4275

相關焦點

  • 四代人眼中不同的二次元,差別原來這麼大
    四代人眼中不同的二次元,差別原來這麼大 二次元的世界很早就存在了,現在最新一代的二次元觀眾怕應該是00後了,也是現在動漫界觀眾的主力軍,但是因為二次元的世界幾乎不分年齡段,所以現在二次元世界觀眾參差不齊,恐怕還會有代溝。
  • 一位00後眼中的二次元:其實我沒什麼為它正名的雄心
    關於二次元,聽聽00後怎麼說——胡栩然00後,大一年級學生說到二次元,你會想到什麼?【萌娘】【死宅】【手辦】【漫展】【空耳】【彈幕】【同人】【吐槽】【CP】…這些都可能是你腦海中瞬間浮現的詞條。你或許從未了解這個圈子,卻也無師自通明白什麼是「萌萌噠」,會說兩句「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聽見人們歡呼乾杯、賽高、萬歲;你或許在這個圈子裡長大,寫過同人文,追過coser,琢磨著這個假期要去重看《千與千尋》,在漫天的彈幕裡添上新的一條「此生無悔入B站,來生願入二次元」。但是你卻仍然說不清,二次元到底是什麼。
  • "二次元"從小眾走向大眾 衝破"次元壁"直抵主流
    再加上動畫作品的引入,《鐵臂阿童木》《美少女戰士》《灌籃高手》等幾乎成為80後一代共同的童年回憶,也讓80後成為最早受到「二次元」文化影響的一代人。 隨著「網生代」,也就是90後與00後的成長,再加上移動互聯和網路遊戲的迅速發展,「二次元」文化在中國快速傳播。近年來,國內「二次元」產品相關領域呈現一片繁榮之勢。 2015年被稱為「二次元資本元年」。
  • 10後眼中的二次元文化差異大嗎?貓娘還行,這馬克思就有點驚豔了
    隨著最早的一批00後踏入成年,大家印象裡的小孩子也漸漸成為主流社會的一部分,而緊跟其後的10後孩子也開始踏入二次元圈子這個大家庭。因為二次元並不是封閉的圈子,其中多樣性和包容性,時刻吸引著更多的人進來,所以10後成為二次元的新生力量幾乎不可避免。而在如今網際網路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接觸的二次元文化對比起許多8090後而言。也更為豐富多彩。
  • 「後浪」湧動二次元
    今年五月,以「二次元」文化為主打的嗶哩嗶哩,試圖給年輕人貼上新的標籤——「後浪」。登陸央視黃金時段的《後浪》廣告片,在刷屏朋友圈之後,人們突然發現,那些「熱淚盈眶」的人群,許多都是70後、80後等「前浪」「中浪」的主力軍。還有網友直言「B站不懂00後,不懂二次元」。
  • 二次元如何從非主流走向主流
    以上是中國二次元行業報告裡面關於二次元的定義。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二次元可以代替ACGN,但須注意的是,二次元和ACGN並不完全相同,前者側重強調虛擬與現實的不同,後者側重強調作品的體裁。所以可以說ACGN是二次元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用戶的持續增長,商業市場不斷的擴張,「二次元」也不再是單指ACGN領域的文化。而是圍繞以ACGN為核心向周邊衍生的產物,我們統稱為二次元文化。
  • 周深之外,二次元歌手難入主流
    作者:趙思強回顧周深一路的成長,會發現他的成功,是其他二次元歌手很難複製的。「雙廚狂喜。」 在這個B站已經連續舉辦7年,特供於站內二次元用戶的晚會上,周深卸下了自己主流歌手的身份,變成了一名B站的「年更」UP主、二次元唱見(投稿翻唱作品的業餘歌手)圈的「大佬」。
  • 氪紀2015 | 進擊的二次元,主流文化,Are You OK?
    編者按:2015年,整個文化內容產業都處於一個很好的時間點,這也讓原本代表亞文化的「泛二次元」逐漸走向主流。而泛二次元用戶集中的九零後很快就會成為主流消費群,未來的95後,00後也是這些文化的受眾,泛二次元市場如進擊的巨人一般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1.
  • 「二次元」眼中的「三次元」是怎麼樣的?橋本環奈是被「二次元...
    二次元世界是「動漫人物」的生存空間。其實,活在二次元世界的遠古老怪物都知道一件十分隱秘的事情,他們談之色變,惶恐躲避。在二次元萌新再三保證不亂傳之下,一位年邁的二次元老者吱吱唔唔,時不時還警惕四周,說道,「其實,在二次元之外,還有更加神秘的時空!那...」但老者還未說完,突然雷鳴閃電,直劈在他的身上,一套帶走。
  • 抖音、嘻哈、電音、B站二次元,這一屆90後和00後的世界你不懂
    比如說,身邊的90後和00後都開始玩抖音、嘻哈、電音、B站,你卻不玩,能有共同語言嗎?相比被束縛的80後,90後和00後出生在網絡時代,更加個性化,更多元,更包容,也更會玩,更喜歡追逐新興事物,這樣看來,抖音這類事物能夠流行起來,也就不奇怪了。90後和00後都在玩這些:一、抖音好像過了個春節,所有的人都在玩抖音了。
  • 二次元是否已成為主流
    在很多宅男心中也是非常具有人氣的虛擬偶像,所以說對於二次元比較關注的朋友,應該對於絆愛會有或多或少的了解,那麼麥當勞究竟有沒有抄襲絆愛呢?二次元是否成為主流就連麥當勞這樣的快餐店都要推出自己的二次元形象了,因此在很多人看來,二次元也已經逐漸成為了主流的趨勢,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至少現階段來看還是有距離的,現如今動漫與過去相比
  • 二次元文化的神話與現實:從歷史、數據和案例得出的結論
    關於二次元的三個神話與真相神話1:二次元受眾主要是90-00後人群真相:二次元受眾以85後為中堅,90-00後尚未成為中流砥柱神話2:二次元是年輕一代消費者最重要的亞文化真相:韓娛、日娛、網文(起點系、晉江系)、喪文化(與二次元有重疊但不雷同)在年輕一代當中的影響力不遜於二次元神話3:所有的動漫和基於動漫的遊戲產品都是二次元
  • 對二次元有偏見,帶你走進二次元世界,了解最美二次元文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甚至了解二次元這個東西了。知道它的,也許只會覺得它很奇怪,不覺得它有哪裡好,哪裡值得人們喜歡。但了解它的,才會知道二次元的魅力所在。那些厭惡它的人,大多對二次元是有偏見的。有些人對二次元的偏見源自於他們的二次元概念的模糊。
  • 二次元手遊多元化正在路上,《心罪愛麗絲》會給中國玩家帶來什麼
    而且橫尾太郎也果然不負眾望地延續了他的特殊風格,將生死、救贖、神秘、現實與幻境等主題帶入到《心罪愛麗絲》中,打造出了一個暗黑童話風的另類二次元作品。而且最讓粉絲滿意的是,橫尾太郎拉來了《龍背上的騎兵》、《尼爾》系列的老搭檔岡部啟一和MONACA工作室來為《心罪愛麗絲》打造音樂。
  • 正常人眼中的軟體VS二次元人眼中的軟體
    正常眼中:二次元眼中
  • 二次元是否已成為主流
    二次元是否已成為主流麥當勞相信大家都吃過,作為美國的知名快餐店之一,麥當勞和KFC一樣,在世界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膾炙人口的快餐店形象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KFC著名的白鬍子老爺爺形象,如今也成為了一名肌肉型男,而麥當勞也不再是單純的小丑叔叔,就在今年的1月1日元旦,麥當勞也推出了自己的二次元大姐姐,用非常可愛的方式在和大家打招呼呢!
  • 「IP資訊」從真實案例解讀二次元IP,教你怎麼選擇二次元代言人
    隨著宅文化的擴散、Z世代的崛起,二次元文化不斷進軍主流文化市場。6月8日,初音未來入駐淘寶人生,僅半天時間人氣值就超280萬,力壓眾多流量明星登頂。二次元人群真的是消費主流嗎?這些年輕的二次元用戶真的有消費力嗎?從實際出發,真實案例與各種數據報告其實已經說明,二次元用戶人群已是消費主力軍。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 2019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約為3.32億人,預計2021年將突破4億人。
  • 國內二次元手遊這半年:國漫題材變熱,玩法回歸主流
    近幾年走向主流的二次元手遊,在今年也抓住時機,行業內外的關注度水漲船高。 此前,靠譜二次元(ID:kpACGN)曾對2019年的二次元遊戲進行盤點觀察(點擊回顧),時隔半年,這一「乘風破浪」的領域,又有什麼變化呢?
  • 將風靡二次元的Hello Kitty帶入潮流世界
    品牌名稱來自於單詞DEFINE(定義)和X(未知)的結合,從X的基因中涉取靈感,DX對品牌的獨特解析、創新態度和設計理念,勢必打破已有傳統,以全新的概念定義未知,重新詮釋未來潮流……漫畫、動畫、電子遊戲作為當代二次元文化的一部分,無疑正以其巨大的文化影響力逐漸打破二次元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壁壘,成為潮流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成為潮流文化的新寵兒。
  • 頭部效應凸顯 華麗外衣下的中國二次元產業仍然貧瘠
    風口上的二次元消費  用商業模式運作的話,「哪吒」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大聖」。《大聖歸來》是出現在2015年的現象級電影,當年票房突破3億元,刷新國產動畫電影紀錄。此後動畫周邊、手辦、遊戲也先後推出,以《哪吒》的票房情況來看,這個顛倒往常形象的「痞帥」哪吒將具備更大的商業價值,相信周邊產品會很快出現在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