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在林中 人在景中——渭南實施「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掠影

2020-12-24 陝西法治網

冬日暖陽下的張橋村綠意盎然,景色宜人。

12月11日,時值仲冬。少華山腳下,華州區柳枝鎮張橋村迎來難得的暖陽天。午飯過後,78歲的陳實娃抱著孫子坐在村口的石階上,享受著冬日暖陽,他身後的小山坡上,密實的樹林環繞著一座木亭,一棵迎客松挺立山頭,儼然一幅「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象。

綠樹成蔭、碧水環繞的張橋村,是渭南市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一個縮影。「鄉村綠化美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渭南市林業局總工程師盧益民介紹道,近年來,渭南圍繞「增綠」目標,依託「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等項目,全面開展庭院綠化、村莊綠化、路渠綠化和環村林帶、村周片林建設,打造村內綠樹成蔭、村外林帶環繞的美麗鄉村,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目前渭南市共有332個村莊被評為「綠色家園示範村」,2019年67個村莊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舊貌換新顏 村民笑顏開

渭河沿岸,穿過大片棗樹林,記者來到臨渭區孝義鎮北周村。寬闊平整的進村路兩側,栽植的國槐和冬青扮綠了村道,延伸到家家戶戶門口。進村路北側,新建的村民廣場排列著幾圈新樹苗,廣場邊緣是村裡的一條排水渠。

「以前村口這片地就是村裡的排水溝,雜草叢生,汙水橫流,一到夏天蚊蟲亂飛,還有一股臭味,外人來了連村子都不想進。」北周村黨支部書記張喜臣說,「為了給村民營造一個美觀舒適的村莊,2018年村裡開始進行綠化美化,村道旁種植了冬青,各家門口栽上了柿子樹。村口排水溝佔據的大片荒地我們也利用起來,清除雜草後今年建起了這座廣場,栽植了200多棵櫻花樹和100多棵翠柳,廣場中央還安裝了籃球架。村子面貌煥然一新,村民們運動、休閒都有了好去處。」

來到一戶村民家門口,院門外兩棵柿子樹上還掛著幾個火紅的柿子,門前幾株開過的秋菊垂在樹下。「這兩年村裡變化很大,以前出門就是土路,下雨天踩得滿腳泥。現在路修好了,路旁還有綠化帶,門前都種上了花草綠樹,在這樣的環境裡人的心情自然也好多了。」庭院的女主人喬麗笑著說,每天傍晚,村裡人跳廣場舞也有了好去處,老人還能在廣場附近鍛鍊、散步。

張喜臣告訴記者,近年來,北周村「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綠化村道2.4公裡,美化庭院512戶,結合傳統產業還建起200多畝棗樹林。去年幾戶村民種植了40多畝陽光玫瑰葡萄,一斤能賣十幾元。嘗到了綠色經濟的「甜果實」後,不少村民都燃起種植陽光玫瑰葡萄的熱情,預計明年葡萄種植會突破100畝。

讓村莊綠色常駐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基礎性工程,也是長期的系統化工程。為了開展好鄉村綠化工作,渭南市林業局成立了「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領導小組,精心組織實施,指導督促各地的鄉村綠化工作。

「在編制村莊綠化設計時,市林業局充分考慮了各村原有綠化成果,在原來的基礎上優先選用鄉土喬木樹種、景觀樹種和林果樹種,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確定了綠化用材型、庭院林果型、生態屏障型、自然風景型等6種村莊綠化模式。」渭南市林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在施工建設方面,各地採用公開招投標、專業隊造林的方式實施村莊綠化提升。施工過程中,林業技術人員全程跟蹤,確保造林綠化質量。」

經過合理規劃和科學施工,短短幾年內,華陰市羅敷鎮託西村在村內4條巷道栽植了雪松、大葉女貞等樹木7700株,綠化路渠4條約3300米,栽植複葉槭、柳樹5400株,營造了200畝柳樹片林。如今,在深冬時節走進託西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高聳挺拔的雪松,蒼翠的綠色扮靚了整個村莊。去年12月,託西村獲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的「國家森林鄉村」稱號。

三分造林,七分管護。「為了確保綠化成效,我們村選聘了兩名森林鄉村護林專崗工作人員,由他們負責村莊日常的綠化管護,配合村裡制定的鄉規民約,真正把管護責任落到實處,把綠色留在鄉村。」託西村黨支部書記姜興民說。

華陰市林業局工作人員孫元向記者介紹,選聘森林鄉村護林專崗是華陰市林業局的一項創新舉措。今年,華陰市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10個獲評「國家森林鄉村」稱號的村子裡,選聘了33名森林鄉村護林專崗工作人員,每人每年可獲得3600元報酬。通過這項舉措,既鞏固了森林鄉村建設成果,又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難問題。

美麗村莊催生「美麗經濟」

「5年前,張橋村還是個省級貧困村,村口這條路是一條羊腸小道,村民出行不便,收入不高,也沒有修整院落、美化村莊的心思。」張橋村黨支部書記何福善說。

2016年我省開展生態扶貧工作,渭南市在村莊綠化和「三化一片林」建設項目上優先向貧困地區傾斜,著力改善貧困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借著這股東風和原來山林植被的底子,張橋村美麗鄉村建設進展迅速。2017年,張橋村被確定為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2018年美麗鄉村建設竣工,張橋 村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

借著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張橋村黨支部敏銳地抓住鄉村旅遊的機遇,挖掘本村歷史文化,開發自然人文景觀,建成了「一牆、一路、兩館、五區」的鄉村旅遊格局。2018年,華州國際皮影文化園落戶張橋村,每周都會有「華州老腔」「華州皮影」等文藝演出,每逢周末遊客便絡繹不絕,僅2018年張橋村就接待了6萬多名遊客。

「綠色宜居的環境助推張橋村鄉村旅遊快速發展,旅遊事業發展起來後,村民的收入更加多元化,目前張橋村的人均收入超過1.1萬元,村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也明顯提升。」何福善說。

在與華州區相鄰的華陰市,也有不少依託美麗鄉村建設吃上鄉村旅遊「生態飯」的村莊,華陰市華山鎮仙峪口村便是其中之一。

仙峪口村是華陰市首批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經過全面基礎設施改造提升與村莊美化綠化,該村走出一條「黨支部+農家樂+鄉村旅遊」的鄉村振興之路。

「目前,全村開辦了60餘家各具特色的農家樂,與2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關係,日均接待遊客1000餘人,旅遊服務業已成為全村群眾發展紅利最高的支柱產業。」仙峪口村黨支部書記劉月興說。

如今,秦東大地綠潮湧動,一個個鄉村煥發新顏,一處處美景秀麗如畫,一座座休閒村莊喜迎遊客……伴著冬日暖陽,一幅鄉村振興的圖景正在渭南大地鋪展開來。

作者/來源:渭南日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住在森林裡!東莞市四村社入選首批國家森林鄉村
    隔窗聞鳥啼、開門可賞景是每個城市人的夢想吧我市四村社就成功入選首批國家森林鄉村▼ 首屆國家森林鄉村評選結果出爐市林業局日前公布了首屆國家森林鄉村評選結果:我市清溪三中村、謝崗南面村、黃江長龍社區、中堂潢湧村,被認定為國家森林鄉村。
  • 湘西州18個村獲評國家森林鄉村
    本次獲評國家森林鄉村的10個村分布在5個縣,分別為:龍山縣裡耶鎮楊家寨村,永順縣靈溪鎮司城村、澤家鎮西那村,鳳凰縣禾庫鎮禾庫村、新場鎮小壠村、廖家橋鎮菖蒲塘村,瀘溪縣浦市鎮都岐村、浦市鎮馬王溪村,保靖縣葫蘆鎮四十八灣村、遷陵鎮通壩村。
  • 安慶市:林長治林 森林溼地成為「綠色銀行」
    如今,增補的望春花、香樟、楓香、烏桕、紅葉石楠等樹木掩映在松樹間,綠中有紅、綠中透黃,一年四季,美景如畫。「有了林長制,天柱山的林子更美了!」塗光惠說。太湖縣自2017年實施林長制以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消滅芭茅山」行動打響。僅用兩年多時間,就消滅芭茅山17萬畝,造林15萬畝。
  • 【點讚】我區1村入選首批國家森林鄉村,看看它是哪?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最新發布關於公布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的通知,在各地縣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推薦、省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評審公示的基礎上,經審查,評價認定了第一批3947個國家森林鄉村,我省180村上榜,看看有你家鄉麼↓↓↓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河北)
  • 「悠悠」寧遠森林鄉村遊
    大山之濱、石之勢、水之靈氣、林之美、人文之厚重、歷史之久遠,構成了西灣村山水洞天獨特的美與詩意意境。在寧遠縣九嶷山下的西灣村、九嶷山關口、舜帝陵靈山、頤氏皇女英峰,以及石霧的三部分,形成了一種自然而獨特的風格:村碧水前的海灣,有珍珠鏈般的數百畝沃土,山後六裡峽有上萬棵古樹,像植物園,村子左邊的奇峰像一隻雄鷹展翹守護著e皇女鷹,而村子右側的巖石猶如萬馬奔騰、熙熙攘攘的寧遠,是一幅來自東方的紫色山水畫,充滿寫意。
  • 衡南縣怡海村 村在林中 房在綠中 人在畫中
    怡海村村民享受著美好的新農村生活一棟棟各具農家特色的民居在綠樹竹林中,一條條乾淨整潔的水泥路蜿蜒伸展到村民家門口,一片片青翠的果樹在陽光下隨風搖動,近日,筆者走進衡南縣茶市鎮怡海村,看到的是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一村萬樹」興鄉村
    核心閱讀:近日,2019年浙江省自然資源系統改革創新優秀案例公布,衢州市柯城區「一村萬樹」行動榜上有名。實踐中,柯城區將種樹作為鄉村振興的切入點,通過民辦公助、股份合作、村企聯合和公司+農戶四種模式,實現有效開發、共植共享。同時,創新實施了綠色期權,讓更多工商資本參與進來,打通了資源、資產和資金的轉換通道。
  • 景在村裡,村在景中!橫店鄉村旅遊「活色生香」
    漫步於橫店的鄉村和街道,常常可以偶遇前來觀光旅遊的外地遊客。「萬盛映象」電影主題商業步行街、官橋老街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築、雅堂「橫漂」廣場、繞溪向日葵、屋基丘百畝荷花基地……如今,鄉村旅遊已成為橫店對外展示的一張新名片。鎮區景區化,景區全域化。
  • 平和有3個村獲評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是你家鄉嗎?
    森林鄉村是指鄉村自然生態風貌保存完好、鄉土田園特色突出、森林氛圍濃鬱、森林功能效益顯著、涉林產業發展良好、人居環境整潔、保護管理有效的生態宜居鄉村主要對各行政村的鄉村自然生態風貌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森林綠地建設、森林質量效益、鄉村綠化管護、鄉村生態文化等六個方面的成效進行綜合評價。
  • 從化:建設特色小鎮成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據悉,從化作為廣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主陣地,正在朝著建成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的目標而努力。特色小鎮建設作為從化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面對特色小鎮建設這條發展新路徑,從2015年底提出特色小鎮發展戰略至今,從化在全區謀劃布局20個特色小鎮,在特色發展之路上穩步前進,有效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
  • 村莊美了 村民笑了——小張閘村建設美麗鄉村助力脫貧攻堅掠影
    時下,走進裴營鄉小張閘村,只見乾淨整潔的柏油路穿村而過,民居錯落有致,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正徐徐鋪開。三年前,該村還是四處雜草叢生,村黨支部軟弱渙散,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7戶45人。如何探索出扶貧新路?是擺在裴營鄉黨委政府、市財政局幫扶工作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 肅寧縣這幾個村要成為省級「森林鄉村」了!
    通過鄉村森林公園的建設,以村莊和集鎮周圍的森林和植物景觀為核心,依託一定的森林資源,根據當地情況,創造一個小而特,小而美的鄉村休閒娛樂區。 2、為發展鄉村森林旅遊提供新平臺。
  • 合陽縣農業農村局召開實施舉鄉村建設專題培訓會
    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全縣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提高全系統幹部職工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12月7日,農業農村局在縣住建局七樓會議室召開鄉村建設專題培訓會。會上,雷哲生用圖文並茂的PPT,圍繞「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主題」,詳細講解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為什麼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何走中國特色鄉村振興道路、如何實施鄉村戰略、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四個問題,使參會人員全面了解並學習了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規劃設計,鄉村振興道路的實施路徑、縣域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的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等方面的內容
  • 春有花 夏有蔭 秋有果 冬有綠 富洋村積極創建「森林村莊」
    圖為鯉城街道富洋村鄉村風貌。  莆田網訊 筆者獲悉,鯉城街道富洋村以上榜省級「美麗鄉村」和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為契機,紮實開展森林村莊創建活動,進一步擴綠增綠,林業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的森林景觀。
  • 青島市人大代表萬俊菊:加快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首次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把鄉村建設作為「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青島市作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主力軍,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抓手。
  • 王興寧在渭南調研時強調 推進「三化」建設 夯實基層基礎 持續推動...
    王興寧在渭南調研時強調 推進「三化」建設 夯實基層基礎 持續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0-12-2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河南森林城市建設穩步推進
    這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對林業生態建設的高度重視。尤其是2018年11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了1.8萬人參加的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動員大會,打響了一場新時代國土綠化的人民戰爭。森林河南建設十年規劃要求所有省轄市建成國家森林城市,所有縣(市)建成省級森林城市。
  • 新增3個「國家森林鄉村」,你去過嗎?
    目前100000+老鄉已關注加入我們武義縣泉溪鎮白革村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武義縣泉溪鎮白革村、履坦鎮壇頭村和溫泉旅遊度假區郭洞村等3個村莊榜上有名。武義縣泉溪鎮白革村,位於永康、縉雲、武義三縣的交界的半山腰。
  • 泰安市2690個村完成農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設 鋪築鄉村振興的暖心...
    原標題:全市2690個村完成農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設 鋪築鄉村振興的暖心路致富路幸福路16日上午,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聽取全市農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設有關情況匯報。會議對全市農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設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對寧陽縣在全市率先完成農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設提出表揚,並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市委書記崔洪剛指出,實施農村道路「三通」工程,不僅是服務農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促進農村產業發展的客觀需要,更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村容整潔、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內在要求。要實事求是抓好農村道路「三通」工程檢查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