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搜狐789藝文節」將在5月19日和24日分別於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Re-Style再設計大賽」的投票工作也於近日啟動。據主辦方介紹:「Re-Style」強調的是一種具質感、有風格的生活形態,是幫助公眾邁向未來符合環保生活的快捷方式。兩位Re-Style的深度參與者與我們分享了他們的Re-Style觀念以及Re-Style樂趣。
杜涓:「Re-Style」是「思維節約」帶來的生活變革
杜涓是CNature基金會的秘書長,也是一個環保主義踐行者。這次,她所在的基金會成為搜狐「789藝文節創異校園行」活動的合作方,並參與「Re-style」設計大賽的徵集、遴選活動。長期以來,她的組織致力於打開青年人參與公益的思路,而CNature也尤其強調創造性和快樂,她希望讓青年在快樂中進行公益,同時思考生活的多種可能性。這樣的工作理念使他們對「Re-Style」設計大賽產生強烈興趣,因為這項活動所傳達的「環保、低碳」理念與他們的價值觀不謀而合。
在杜涓看來,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充滿誘惑也充斥壓力,這讓年輕人對已有物品產生厭倦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不得不用消費、購物來填滿生活的空間。而大多數人也無力對這個過度消費的時代進行正向引導。「Re-Style」這種生活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思維的節約」,它讓人們有意重新觀察和審視舊物,並用已有資源進行創新,這不僅讓靈感重新閃現,更重要的是,它將以往盲目、快速的生活方式顛覆。杜涓希望年輕一代可以通過這個活動將巧妙的點子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更具意義和社會價值的思維過程,這也是她對「創異」的理解。
從事公益行業的杜涓並不排斥時尚,以往,公益總是給人邊緣化或者清高的感覺,而正是因為「時尚元素」的介入,讓越來越多年輕人意識到「公益」是與年輕人平等的姿態,大家漸漸知道,公益其實散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豐富了每個人的生活。
楊天福:「創異」就是做實驗 每件舊物都有變成潮流的潛質
2008年,身為高端時尚買手的楊天福憑著對時尚和潮流敏銳的洞察力在北京開了自己的品牌旗艦店「ARRTCO」。他享受購物的樂趣,但也很「節儉」地將很多衣服進行再設計。由於經常出國,楊天福把家中的冰箱乾脆用做鞋櫃,這是他至今得意的「創異」之一。
作為「Re-Style再設計大賽」的評委,這位身在潮流圈多年的「潮人」覺得時尚一定要適合自己,可以感受其中的快樂,最重要的是不能被它束縛。「不要讓衣服穿了你」,是楊天福的名言。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理念,他加入了Re-Style的行列。「讓自己與眾不同,製作專屬自己的衣物」是楊天福在這個過程中的新鮮體驗。在他眼中,每件過時的舊衣物都存在時尚和潮流的潛質,只要通過「創異」把過時的衣服加些不同的元素就又煥發生機。
「我覺得只有多接觸這方面的信息才能變得『創異』,以前我們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其實我們要學會從相關的書籍、雜誌中汲取經驗。同時你也要大膽嘗試,不要怕失敗,不要怕費錢。」楊天福坦言,「創異」就是一場實驗,你要敢想,敢做,並且承擔他的後果。他拿起一件自己再設計的衣服說:「你看這些花邊,都是我自己一針一針縫上去的,縫了好久,不比做一件新衣服省時。」如今對Re-Style已經痴迷的楊天福會因為一個好的靈感而狠心對一條價值幾萬元的牛仔褲下手。他說:「舊物改造其實需要非常大的心思,而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隨意拼湊,如果讓它真正有利用的價值,一定要認真加工、努力讓它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從中獲得成就感。」
據悉,「Re-style」再設計大賽從3月22日正式啟動至今,已經收到社會各界的參選作品500餘件,組委會從中評選出30件候選作品,網友可登陸http://cul.sohu.com/s2011/restyle/ 進行投票,為候選作品投出自己的一票。
除了「Re-Style再設計大賽」, 本次搜狐「789藝文節創異校園行」還包括18分鐘微講座,大師面對面、藝文工作坊等多個環節。據主辦方搜狐網稱,比起上次著重藝文生活的「789藝文節」,本次活動更強調年輕人帶動社會改變、創新的可能性,通過789世代更為接受的形式,激發大家的參與意識,為他們提供改變自我、突破自我、突圍出位的學習平臺。更多信息,請關注搜狐789藝文節官方微博:http://festivalyoung.t.sohu.com/
(責任編輯: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