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卷尾文化發現短視頻平臺中的vlog內容明顯大幅度增多,有不少普通創作者加入到隊伍中來,豐富著這類視頻的內容形態,其核心要義是「真實」。用戶可以跟著創作者的記錄,一起體驗某件事情,因而有著極強的參與性和體驗感,不僅可以從中滿足自身的窺視、陪伴需求,還能獲取情感共鳴和力量。那麼現在已經有這麼多vlog爆款視頻,如何做才能從這麼多創作者中脫穎而出呢?
生活化vlog帳號爆款頻出
去年冬天,@耀揚他姥爺以59天漲粉551.6W的戰績成功捕獲了大眾的注意力。在由外孫耀揚手持拍攝的一系列生活日常視頻中,一個立體的老頑童形象躍然於屏幕之上。
「口吐芬芳、舌燦蓮花」、80多歲依然表達清晰、手腳利索,業餘時間奮戰在撿破爛的第一線,有著自己的一套審美追求……憑藉著幽默技能打底,這個愛玩愛造、金句頻出的另類姥爺持續收穫著用戶的關注。截至7月29日,「姥家人」隊伍已經壯大至1241.1W。
他發布的視頻聚焦於各種生活小事,主人公完全拋棄「包袱」,帶來了許多真實而接地氣的「笑料」。
借力內核,生活化vlog+的多種延伸
生活化vlog帳號的高關注度讓我們看到了用戶對於更具沉浸感的真實、日常類內容的喜愛,而在此之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其他類型的帳號,藉助生活化vlog的內核,為帳號特性加持,從而讓自己在同類型帳號中獲取了更高的關注度。
比如蜀中桃子姐,與其他著重突出做菜過程的美食類帳號相比,她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將美食的製作過程中融入在了充滿煙火氣的日常生活中。
美食只是帳號展現的一個部分,在其圍繞著桃子姐家展開的 vlog式記錄中,我們可以從中窺到平淡生活的多個維度:家長裡短、夫妻相處之道,尤其是桃子姐與丈夫包立春的日常互動,細碎而樸實,不僅是用戶在美食之外關注的一個焦點,也是吸引用戶關注的一個重要情感因素。
目前在短視頻平臺上,有很多內容雖然脫離了精緻濾鏡,沒有完美的製作加持,但仍然能夠獲眾多關注,其本質就在於觸發了用戶對於內容的底層需求。體驗最原始、鮮活、本真的情感,獲得情感共鳴的需求。
也正因為滿足了用戶的這兩個底層需求,這種具有生活化vlog色彩的內容也容也更容易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培養用戶對於帳號中人物的好感,從而建立起用戶與帳號之間緊密的情感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