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2045年,虛擬實境技術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詹姆斯哈利迪(馬克·裡朗斯 Mark Rylance 飾)一手建造了名為「綠洲」的虛擬實境遊戲世界,臨終前,他宣布自己在遊戲中設置了一個彩蛋,找到這枚彩蛋的人即可成為綠洲的繼承人。要找到這枚彩蛋,必須先獲得三把鑰匙,而尋找鑰匙的線索就隱藏在詹姆斯的過往之中。韋德(泰爾·謝裡丹 Tye Sheridan 飾)、艾奇(麗娜·維特 Lena Waithe 飾)、大東(森崎溫 飾)和修(趙家正 飾)是遊戲中的好友,和之後遇見的阿爾忒彌斯(奧利維亞·庫克 Olivia Cooke 飾)一起,五人踏上了尋找彩蛋的徵程。
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頭號玩家》無疑是成功的。它懷舊,但不煽情;它通俗,但不俗套;它科幻,又無比現實,電影雖然大量減少了原作中的老遊戲電影音樂小說,代之以較少和更加流行的元素,但電影用獨特的視覺風格,呈現出一種強烈的復古未來感。很多科幻電影遊戲中的復古未來風格都是源於五六十年代,火箭起飛鐵幕降臨的時代,對未來的想像充斥著機器人、太空夢和深空恐懼。頭號玩家則像是八十年代的人們幻想的未來,那時雖然沒有網絡出現,但電子遊戲業爆發,在電子虛擬娛樂世界中爽翻天是那年代的科技獻給人類的全新夢想。
虛幻源於現實,開篇就給出綠洲創立者哈利迪欲把全部財富與綠洲掌控權交於有緣人,條件是獲得鑰匙與彩蛋,哈利迪把年輕時候的經歷與遺憾設成鑰匙線索,以給後來者得以啟示。正是由於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經歷和遺憾,才有了虛幻,予以精神世界得以寄託。第一把鑰匙的給出,巧合中存在必然,劇中男主Z在千百次的館中查閱觀察,巧合中得以啟示,真像真理往往都是在一瞬間得以迸出火花,但貴在持之以恆的堅持。第二把鑰匙,年輕的哈利迪對於基拉的愛情為鑰匙線索,基拉喜愛跳舞,可哈利迪卻邀之以觀影,暗示了愛情的悲劇收場。
第三把鑰匙是玩俄羅斯方塊,大部分人想要贏。但是最終男主也是逆向思維了,我不贏,不過別以為我一定要輸,我就是想玩。玩是一種陪伴,尤其是你身邊有一個小夥伴的時候。很多年之後,你與小夥伴翻臉了,公司分家了,小夥伴娶了你最喜歡的女孩了,你們本來以為就此別過,老死不相往來了。結果,到了快臨終的時刻,你會發現,不管他是不是故意要傷害你,雖然短板明顯,但觀影感受極佳。有趣的設定、豐富的細節(彩蛋)、絢爛的特效、暢快的節奏,以及幼稚的劇情、尷尬的感情線。但是這種快樂,實在太深刻了。這就是第三把鑰匙。
巨大的信息量讓人不敢喘息,時不時的致敬總會令人莞爾一笑。一定程度上,導演可能想表現的太多而故意忽略「Less is more」,眼花繚亂的裝飾下實際是個簡單和通俗的故事。大概在現如今的網絡世界,此電影旨在勸誡人們走出網絡世界,畢竟現實才是唯一真實的東西。原來自己一直喜歡的女孩就住在隔壁,只有走出虛擬的遊戲,才能發現現實中的美好。《綠洲》遊戲設計師Haliday為了尋求現實中無法感受到的家的感覺,設計了《綠洲》,這便是親情的缺失。
你最深處的感情,最原始的欲望,都來自你真實的身體,想要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在真實的世界生存下去,不僅需要成就感,存在感的填充,更重要的,是一個聰明的頭腦,和善良純潔的靈魂。無論現實如何,我們都要堅強的去面對,因為現實才是唯一真實的東西。在虛擬實境中,可以體驗到身臨其境的夢幻之感,可以穿越時空,天馬行空……但永遠不要忘記,用手真正觸摸到的,通過自身的感受器,效應器,神經元所感受到的世界,遠比用電子數據搭建起的虛擬世界,要美麗的多。遊戲再好,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生活的現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