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西窗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很久以前的夢,在夢裡我們還只有十三歲,那是在覆蓋著厚厚一層白雪的田園,民家的燈火遙不可及,只能看到零星的兩點。在積起的新雪上,只有我們兩人的腳印。接著,總有一天可以再一次共賞櫻花。我和他都是堅定不移的,這樣認為。」
伴隨著這段臺詞結束,《秒速五釐米》的主題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響起,屏幕前一眾阿宅們揪心撓肺,然後哭成了狗。
——「一聽這首歌就想炸火車」,這就是新海誠的殺傷力。
昨天(7月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宣布與日本動畫製作公司 CoMix Wave Films Inc.(以下簡稱「CWF」)正式達成戰略合作。TME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等平臺將上線新海誠作品《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等在內的17部動畫作品OST音源。
「天門、柏大輔、熊木杏裡、RADWIMPS!新海誠動畫原聲都是經典啊,我又可以快樂了!」在QQ音樂與CWF的專輯界面下,有用戶評價道。看起來似乎TME在日本ACGN音樂上拿下一城,已經有好事者發出疑問,「網易雲音樂(以下簡稱「雲音樂」)的歌單又得灰一片吧?」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目前打開雲音樂尋找新海誠相關音樂,依舊可以收聽《天氣之子》《你的名字》《秒速五釐米》等電影音樂,雖然天門的歌曲大部分因為合作方要求下線,但是如RADWIMPS、野田洋次郎等熱門歌曲處在VIP付費收聽的狀態。
國內音樂流媒體市場上,隨著阿里戰略投資雲音樂,蝦米音樂無聲退出舞臺中心,市場格局從「三足鼎立」變成了騰訊與網易的兩強爭霸。TME以版權優勢與用戶基數保持領先,雲音樂則平臺社交氛圍與PUGC內容立足。
2020年雲音樂則在音樂版權上密集布局,上半年接連拿下了華納、滾石、少城時代等音樂版權。在ACG領域上,今年3月雲音樂宣布與吉卜力工作室達成合作,獲得包括《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動畫電影音樂作品授權。而TME則與日本Being公司合作,拿下《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中華小當家》等多部經典動漫OST版權。
2018年之後騰訊與網易之間看似偃旗息鼓的音樂版權戰,似乎又有了新的苗頭。而這次的新戰場,巨頭們不約而同將火力放在了日本音樂產業。
國內流媒體為何布局「日音」市場?
首先或許需要了解一個問題,為什麼國內音樂流媒體平臺開始密集布局日本ACG音樂?
答案可以根據數據來理解。6月,音樂行業研究機構小鹿角智庫發布了《日本音樂在華推廣現狀洞察報告》(以下簡稱《日音報告》)。報告顯示,國內日音用戶以95後年輕人群為主,佔比超9成,其中00後佔比74.41%,而這部分年輕受眾有63.12%是通過日本影視作品來獲取日音的。影視動漫在日音用戶的音樂接收沉浸過程裡扮演了重要角色,並且由於影視動漫深入的文化傳播方式,這一部分群體對日本音樂消費有著較高的粘性。
或許可以這樣概括,日本ACG音樂版權是國內平臺獲得日本音樂受眾乃至年輕用戶的關鍵資源之一,而這部分用戶有著較高的內容變現潛力。
同時,從國內ACGN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這幾年B站崛起,騰訊視頻、愛奇藝等布局新番版權,國漫內容飛速發展,ACGN文化已經是國內Z世代年輕群體的主流文化之一,ACGN垂類內容也已經是各大社區平臺想要接近年輕市場的必要路徑之一。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TME與雲音樂紛紛布局日本ACG音樂。而接下來可以探究的問題就是,TME與雲音樂這場日本音樂博弈局裡,現在誰佔領了優勢?
2019年QQ音樂(6月)與雲音樂(10月)先後上線了ACG音樂專區,彼時就有用戶反映,這兩家平臺ACG專區的風格相似,但是相比QQ音樂上有《火影忍者》《海賊王》《名偵探柯南》《高達》等經典動漫版權坐陣,雲音樂的資源大部分是新番與遊戲,內容上相對匱乏。
這種情況到了今年出現了變化,雲音樂持續收割ACG版權,似乎讓兩家平臺出現了對打的情況,但是兩家平臺的ACG內容屬性卻並不相同。
目前打開兩個平臺ACG專區,QQ音樂上分為國漫崛起、新番新碟、經典日漫、宅家追番必備等多個欄目,其中既有《龍珠》《灌籃高手》《JOJO的奇妙冒險》《全職獵人》等這類阿宅們代表性的「入宅之作」,也有《鬼滅之刃》《齊木楠雄的災難》《紫羅蘭永恆花園》等近幾年頭部優質新番。
而雲音樂ACG專區以新番新歌為主,如《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異度侵入》《地縛少年花子君》等2020年的新番主題曲,也配合《碧藍航線》《明日方舟》等遊戲進行音樂聯動。
區別在於QQ音樂上各類經典動漫OST仍是核心的獨家資源,而新番版權則是兩家版權皆有。對於國內ACGN用戶而言,TME手裡牢牢把持著經典動漫的情懷IP,資深動漫迷在打開經典日漫專區的那一瞬間就會想哭。
而雲音樂雖然有著強大的社區生態,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今年1月ACG專區下還有大量用戶留言請求購買更多版權。
今年雲音樂拿下吉卜力工作室音樂版權,對於雲音樂用戶而言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根據《日音報告》顯示,在報告10萬餘份的有效樣本中,最受日本音樂愛好者歡迎的音樂風格為動漫音樂,最受歡迎的日音廠牌為吉卜力工作室,支持率達40.9%。
換句話說,雲音樂拿到了一個可以和TME經典動漫抗衡的核心IP。截止寫稿時間,《【精選】宮崎駿吉卜力單曲70首》歌單在雲音樂上播放量達到720.9萬。
從動漫歌曲的版權資源來看,大部分動漫用戶或許還是會選擇TME平臺聽歌。但這也不意味著雲音樂沒有反擊的機會,依託於平臺強大的社區生態與互動氛圍,同一首歌在QQ音樂與雲音樂上的發酵程度截然不同。
如今年B戰霸權番之一的《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的魔性OP《DADDY!DADDY!DO!》在QQ音樂上評論1084條,而在雲音樂上評論達到9646條,熱門評論都是對動漫的相關討論,享受氛圍的阿宅們依然會去雲音樂找一找經典評論,點個讚。
日本音樂版權輪番收割,巨頭新一輪爭奪戰是否捲土重來?
國內流媒體平臺都有這個認知,由於日本嚴格的版權管理環境,此前想拿到日本音樂版權授權並不容易,近兩年日本音樂版權被國內平臺頻繁引入,被視為日本音樂產業從線下實體轉向網絡配信的信號。
歸納近三年TME與雲音樂在日本音樂內容上的布局,也不難發現巨頭們對日本音樂產業的虎視眈眈。TME布局是從小眾音樂廠牌到經典動漫版權。
而雲音樂的布局時間最早則可以追溯到2017年開始,當時雲音樂拿下了日本濱崎步、幸田來未等知名歌姬的版權,在那時如火如荼的版權拉鋸戰裡是重要的資源之一。
顯然一開始,雙方的側重點並不相同,但是隨著日本影視動漫作品顯示出的引流能力與變現潛力,巨頭們都開始爭奪熱門影視動漫資源。最早意識到這一點是雲音樂,當時RADWIMPS因為電影《你的名字。》在國內大火,動畫電影帶起來的二次元經濟讓這個日本樂隊在國內有了相當的變現能力,野田洋次郎成為國內年輕群體中最具知名度的日本音樂人之一。
2019年新海誠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再次國內放映,RADWIMPS數字專輯《天気の子 complete version》在雲音樂迅速發酵,截止寫稿時間該張專輯在雲音樂售出超21萬張,是目前日本音樂數字專輯在中國的最高銷售紀錄。
而TME則從這個事件裡抓住了影視動漫OST的契機,不管是拿下最初《名偵探柯南》御用歌姬倉木麻衣的全曲庫,還是與YAMAHA達成合作,都是準確的切中了日音用戶的情懷共情點。
到現在值得考慮的問題是,隨著國內音樂流媒體格局的變化,市場上是否會出現新一輪的版權戰。今年上半年受到諸多黑天鵝的影響,在線市場雖然爆發出了相當的增量紅利,但是平臺布局顯然還是受到影響。
從版權上來看,雲音樂在獲得阿里戰略聯盟之後,收復了華納、滾石等音樂版權,海外版權布局上即便沒有做到獨家,也和TME儘量有來有往。而TME始終把持著核心音樂資源,今年周杰倫的一首《mojito》又保證了TME的用戶日活。
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B站、西瓜視頻等長短綜合內容平臺的介入,音樂流媒體的處境更加複雜。此前周杰倫《mojito》就出現了在線音樂平臺與視頻平臺分散版權的情況,結果是《mojito》雖然依舊紅火,但是專輯銷量卻不如此前的《說好不哭》。
行業內不止一次提到,此後音樂平臺的競爭會從版權爭奪變成生態比拼,所以巨頭們開發社區、延伸直播、聯動綜藝等多元路徑不斷增加,但是現實進程或許還沒那麼快,起碼吉卜力和新海誠還在提醒用戶,去有版權的平臺才能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