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你的陪讀姿勢正確嗎?

2020-12-22 解密愛

不要讓陪讀媽媽變了味

現在有很多的媽媽因為孩子不能專心學習而精神焦慮,壓力重重。

叮叮,一條「我抑鬱,焦慮了,晚上都睡不著」的微信映入眼帘。這是閨蜜發來的,全職寶媽,兒子今年剛剛一年級。是什麼事,讓她抑鬱了。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孩子的學習問題。覺得學校進度快,班上好多孩子表現很好,自己兒子有點跟不上,而自己每天輔導作業與孩子溝通間摩擦不斷。不知如何與孩子正確相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怎麼給孩子輔導,一系列問題讓她產生了無助感!

焦慮的媽媽,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媽媽們最後都將壓力,焦慮傾瀉於孩子身上。

但,重壓下的孩子,該如何救贖呢?

我曾遇到一個初一的女生,看起來很文靜。每天放學後,都是坐在自己的座位要麼學習,要麼就是發呆。經過了解,媽媽告訴我們,女兒話不多,寫作業慢,學習成績中下。送到輔導機構,希望能提高成績,媽媽也是無力輔導了。一段時間的觀察後,讓我看到了震驚的一幕。她居然在自己的手上,胳膊上拿小刀割了一道道口子,看著真是心疼。

是怎樣的怒火,讓她忘了身體的疼痛?

生活從來都不輕鬆自上而下的壓力1:父母們在職場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壓力,在生活中會遇到無法言的無奈。但我們總是會產生錯覺,我們會將壓力與家庭區分開,職場的煩惱,生活的壓力,就如我們脫下並存放入衣櫃的工作服,會將它封存在家門之外。

然而卻是,我們經常無意識的將壓力,焦慮帶回了家。在外的生活我們無法掌控,那我們對家庭生活的監控就會隨之增強,尤其是對於孩子的學業感到壓力並且期許過高時,表現尤甚。

孩子成了承受這份壓力的最後一個弱勢群體。

老師們也同樣會遭受這種下行的壓力。老師們的壓力是雙重的,不僅來職業,同樣也有個人方面的因素。作為老師,職業目標、肩頭重任、超額班級以及教學物資缺乏等,都會讓他們壓力倍增。作為個人,學生們的成功或失敗則會讓他們對自己的教學能力產生自信或懷疑。自然,這份壓力,又會通通傳遞給學生。

在學校裡,平時是親密無間的好同學,好朋友,可在考試面前,也在互相間明爭暗鬥,只為博得一個好彩頭。

在重重壓力之下,各方的期待都在增加,甚至是不合理,而孩子,學生,一旦沒有達到,就成了眾矢之的,為各種痛苦,焦慮買單。

為了好成績,不惜付出任何代價經濟代價學業成功,需要付出經濟代價。各類培訓班,提優班必不可少,五花八門的特長班層出不群。這一項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是佔有相當一部分的。尤其是高三孩子,父母們為了孩子的成績,不惜出重金。以為能找到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能將孩子成績提高,而為了孩子的飲食,休息考慮,陪讀媽媽應運而生!為追求高分投入的錢財越多,精力越多,想要得到回報的願望就越強烈,但也很不幸,我們總是能聽到媽媽們說:「我們為你花了多少錢,付出了多少精力,你考不好對得起誰?」而這一系列符合邏輯的反應,能否都帶來符合邏輯的高分呢?

身體精神代價

長期的壓力,讓人失眠,抑鬱,焦慮,害怕失敗,記憶障礙,發揮失常,甚至會伴有身體的疼痛,可這些,作為陪讀媽媽的你,知道嗎?還記得在《小歡喜》中,喬英子對媽媽怒吼到:「你知道我有多少個夜晚沒有好好睡覺了嗎?」看到這一幕,真的是讓人心疼。

孩子看似寬厚的臂膀,卻承受著太多,太多的壓力。而這大部分卻是來自那個曾給自己最大安全感的母親,此時的孩子不知該有多失望,甚至是絕望。

孩子垂頭喪氣的進門,內心多想要媽媽一個擁抱,一句溫暖的開導,可得到的確是媽媽無情的打擊。孩子滿心歡喜的回來,想著媽媽也會為自己而高興,可媽媽卻是不要驕傲,繼努力,離目標還遠呢?

陪讀媽媽,陪的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監視孩子的一舉一動;陪的是孩子的內心成長,而不是時時刻刻的耳提面命;陪的是孩子信心的增長,抗挫力的增強,終身學習力,而不是一時的成績好壞。

你無情地激發了孩子內心的惡,怎能怪孩子不懂愛呢?

小編最後想推薦樊登《陪孩子終生成長》這本書。學習是終生的事,雖然考入理想的大學會讓我們有更多選擇的機會,離成功更近,但不一定就會離幸福更近。會考試,能拿高分,但是對知識沒熱情,對人也沒感覺,不愛社會,不愛家人,幸福又何在!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讓孩子對學習和改變有信心,對愛有信心,這就是陪孩子終身成長的含義。

相關焦點

  • 呼和浩特:為陪讀媽媽量身定製公益項目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劉惠)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阿吉拉沁社區,有一群陪讀媽媽,他們在社會組織的幫助下,每周固定開展交流、學習、志願服務,生活發生了極大改變。11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婦聯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陪伴,讓愛擲地有聲」——陪讀媽媽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研討會在呼和浩特舉行,這個為陪讀媽媽們量身定製的公益項目開展以來,已有上百名陪讀媽媽受益。回民區阿吉拉沁社區周邊有呼和浩特市一中、八中等眾多中小學,不少媽媽們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在學校附近租房居住,全身心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
  • 毛坦廠陪讀媽媽的「畢業季」:廣場舞團的告別
    隊伍裡一些高三陪讀媽媽即將離開,她計劃在高考結束後,解散微信群。而她則開始自己陪讀生活的第六個年頭。「鐵打的毛坦廠,流水的兵。」張鈺說,今年9月,又會有數以千計的陪讀媽媽來到這裡,屆時微信群將再次組建起來,「歡迎新人」。疫情緩和後,陪讀媽媽們在廣場跳舞。
  • 又一起高中生弒母案:全職陪讀媽媽為啥吃力不討好
    再看陪讀媽媽是個什麼狀態我之前曾討論過全職媽媽的生活狀態,全職的陪讀媽媽跟一般的全職媽媽還不一樣。首先,陪讀媽媽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孩子的成績上,她們會變得無比焦慮,時不時情緒就要爆發一次。她們完全不知道,孩子累死累活學了一整天,可能才放鬆一下就被媽媽抓到有多抓狂。她們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的身體。孩子熬夜熬得晚了,有的陪讀媽媽會跟孩子「同甘共苦」,孩子學到幾點,她就熬到幾點;有的陪讀媽媽則會時不時地催促:身體要緊呀,你快點睡覺吧!孩子不睡媽媽也不睡,這會給孩子造成壓力,令他們內心感到愧疚。
  • 毛坦廠陪讀媽媽包百個包子粽子,寓意「百分百包中」
    為了讓考生們能考出好的成績,很多陪讀家長們來到這裡進行陪讀。臨別毛坦廠時,陪讀媽媽們還組織進行包包子和粽子,以此表達對孩子們的期望,寓意「百分百包中」。為了能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很多陪讀媽媽都選擇了放棄自己的工作與事業,甚至還帶著二寶來毛坦廠陪讀。
  • 陪讀媽媽的勇敢自述:陪孩子讀書三年畢業了,而我的心也變了……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的未來,當媽媽的只能犧牲自己,這樣的做法對嗎? 曉燕(化名)是一位全職的陪讀媽媽,為了照顧孩子三年的初中學業,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陪著孩子到城鎮裡生活,與丈夫分居兩地,丈夫為了家裡的生活開支毅然奔走遠方打工,他們夫妻之間也就這樣長期處於分居狀態
  • 為讓兒子成績好,陪讀媽媽死了!不能失敗的教育正常嗎?
    為讓兒子成績好,陪讀媽媽死了!不能失敗的教育正常嗎?一個悲劇的發生,往往深藏著令人感動的大愛,在我看來,愛也非愛,也許是懦弱者以愛之名,行無能之事罷了。言辭雖稍有激烈,卻也較為接近事實本質。陪讀媽媽之死這是一個意外亦是當下的不幸,前幾日江蘇陪讀媽媽之死,直至今天我仍沒有想通到底誰的錯?
  • 作為一個母親,陪讀重要還是實現自身價值重要?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小學階段習慣就比較好,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不會因為父母的陪讀與否而受到影響,甚至孩子很懂事,明確的支持媽媽去上班,表示不需要陪讀。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做母親的可以試著去上班,幹上個一年半載,然後了解一下小孩在家和在校的情況,尤其是學習的情況,生活的情況,然後針對自己發現的情況,再決定做陪讀還是工作的打算。
  • ...讓愛擲地有聲」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啟動一年 我市上百名陪讀媽媽...
    呼和浩特新聞網11月27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記者 阿柔娜)回民區阿吉拉沁社區周邊有呼和浩特市一中、八中等眾多中小學校,不少媽媽們為了方便孩子上學,在學校附近租房居住,全身心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由於遠離了熟悉的環境,社交圈縮小,陪讀媽媽們急需社會的關心和幫助。
  • 我是一位普通的高三陪讀母親
    大家好,我是曹老么,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三學生的陪讀母親。離高考還有不到200天,在陪讀這兩年多以來,心情可以說是五味雜陳,一天一個心情,有喜有愁,有苦有甜,有焦慮有煩燥……有時候一想到娃娃,就想到無數陪讀家長的心酸。
  • 毛坦廠最牛陪讀媽媽,發現商機年入百萬,能力越強責任越大!
    該校因此也誕生出了一批陪讀父母,有一位很厲害的女性成為了毛坦廠最牛陪讀媽媽,發現商機年入百萬,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今天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這位聰明媽媽的陪讀經歷,她叫朱道群。原本朱女士只是一位普通的家長,她的孩子在高考中失利沒能考上滿意的院校,為了能夠讓小孩成績有所提高,所以朱女士為其報了毛坦廠中學,並且陪著孩子一起讀書。
  • 全職陪讀奶爸:我不敢放手,只能陪讀
    我,娃爸,全職陪讀:橫心放下四海夢,俯首甘為一「宅爸」;全力迎接新高考,無怨無悔護佑娃。陪讀的日常叮鈴鈴的鬧鐘開啟了我一天的陪讀生活。5點26分,我起床,做飯。俗話說,兒大不由娘,更不由爹,現在不正是父慈子孝的好時機嗎?就陪讀來說,我做的並不多,無非生活起居,吃飯穿衣,再加上聊聊學校的閒聞逸事。廚房工作買汰燒(上海話,買菜、洗菜、燒飯的意思)雖非我所好,但我一個理工老爸,在實驗室裡摸爬滾打小十年,早已為廚房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 浙江影視早春熱劇 好劇連臺 楚喬傳 老爸當家 月嫂先生 陪讀媽媽
    《楚喬傳》每天13:00在「下午劇場」5集連播,一代「秀麗王」楚喬覺醒的歷程就此開啟;《老爸當家》每天18:20在「萬家燈火劇場」3集連播,用美食折射溫情的人間煙火氣;《月嫂先生》周一至周五21:00在「快樂劇場」2集連播,周六、日播出1集,吳奇隆展開「男月嫂」職業生涯;《陪讀媽媽》每天22:30在「零點劇場」3集連播,看4個性格迥異的家庭如何揭開海外陪讀大戲。
  • 很多家長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這樣對孩子真的有好處嗎?
    一般情況下,都是母親陪讀,給孩子做飯,這樣就等於開了兩份夥食。家裡父親一份,陪讀房母親和孩子一份,生活費用徒增。最關鍵是人力。陪讀的母親基本就是全職陪讀,每天一日三餐要做得及時,所以母親沒有辦法出去工作,只能專門在家做飯打掃衛生圍著孩子轉。 總之,家長陪讀有利也有弊。家長如果想要陪讀,就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權衡好利弊,同時還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再做出決定。
  • 毛坦廠中學陪讀家長雨中送考:有媽媽穿旗袍送考,寓意旗開得勝!
    毛坦廠中學陪讀家長雨中送考:有媽媽穿旗袍送考,寓意旗開得勝!在送考現場,很多前來送考的媽媽身穿旗袍,為孩子祈禱旗開得勝! 毛坦廠陪讀父親,一個人照顧5個孩子,為陪讀關掉農莊,一年損失20萬 劉猛是一位毛坦廠中學的陪讀爸爸,兒子在高一的時候成績直線下滑,他果斷關掉了之前辛苦經營的農莊
  • 江蘇高三學生將母親致亡,「奪命」的陪讀究竟錯在了哪裡?
    01奪命的陪讀地點為江蘇阜寧縣,時間是12月13日,事發該地觀湖書苑小區。一位陪讀母親,被正在讀高三的孩子殺害。該小區附近的商戶工作人員稱確有此事。該學生17歲,其媽媽四十六歲,在觀湖書苑小區租房專職陪讀。報案者為死者的同事,據她稱兩天沒有見到徐女士,然後上門尋找,敲門無人應答,開鎖人員把門打開,發現該女士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經查,徐女士的兒子楊某因不服管教,與其母親發生肢體衝突,導致被害人死亡。
  • 陪讀被拒,老師一句話讓這位媽媽轉悲為喜
    換家醫院再查查,還沒進診室,豆媽就聽到醫生對一位帶著孫女前來問診的老人說:「你要接受孩子一輩子可能不會管你叫『爺爺』的現實。」她聽後心裡很不是滋味,下午就帶豆豆去機構報了名,想著有差距就練吧。第二天,豆豆的小身影就出現在機構了。「我也想提醒家長,在幹預這事上不能有太多人當家。」
  • 高三學生殺害陪讀媽媽,教育的成功與否不應該只看成績
    今天,一則讓人震驚的新聞又出現在網絡上,江蘇一名高三學生將陪讀的媽媽殺害!這樣的新聞是讓人痛心的,但是痛心之餘我們是不是也要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新聞?我相信,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都是:好好學習就行,其他的事都不用你操心。而事實上呢,我相信,當他們看到父親在工地上揮汗如雨,晚上回家還要拔火罐,不吃點肉就沒勁幹活,當他們看到母親勞累了一天之後還得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累得直不起腰的時候,他們心裡一定是內疚的,尤其是成績沒有取得一定的進步時。
  • 陪讀路上,沒有周末,被迫蝸居,苦背心經,再苦,也是為愛出發
    辛苦嗎?不容易。但比起往後那一場含辛茹苦地養育,前者那些短暫痛和苦,都不算什麼。現在養一個孩子,經濟和精神的壓力都是雙重的。特別是在陪讀這個階段,全世界的媽媽都在上演各種不同的版本。無論是哪一種版本,都是一位媽媽的經濟,精神和體力的全方位的付出,特別辛苦。在陪讀的路中,很多媽媽都經歷了苦和累,沒有閒暇的娛樂,忍受孩子叛逆的煎熬,被迫蝸居,長途跋涉等等的勞心勞力。陪讀的腳步橫跨天橋,無數來回,無數的愛和陪伴。
  • 網課不只有雞飛狗跳,陪讀家長還能get新技能
    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孩子們在家網課的日子已持續近半年,許多家長對開學望眼欲穿,網上關於爸媽陪讀各種雞飛狗跳的段子也是層出不窮。
  • 愛到極致生了恨,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始末曝光,「楊紫」成話題
    前段時間出門,看到學校周邊的賓館、酒店寫著「住宿陪讀、房屋出租、家電齊全隨時入住」的字樣,我就跟老公就此討論了一番。昨天就看到了「高三學子不服管教,肢體衝突之下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一時之間,既是惋惜,又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