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孫苗)「以前村醫大多是半農半醫,現在實行鄉村衛生一體化後,待遇有了保障,還成了全職醫生,很有歸屬感」,提起近幾年村衛生室的發展變化,秭歸縣沙鎮溪鎮樹坪村衛生室村醫譚明金開心地說,「現在衛生室條件比以前好多了,群眾隨時來看病買藥,都有醫生24小時服務」。
秭歸縣沙鎮溪鎮樹坪村衛生室的變化只是秭歸縣推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的一個縮影。秭歸縣位於湖北省西部,屬三峽庫區典型山區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陵山扶貧攻堅片區縣。目前,該縣建檔立卡貧困村有46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7萬餘戶、7萬餘人,其中因病致貧達3.4萬餘人,佔貧困人口的49.3%,也就是說有近一半貧困人口是因各類疾病造成的。所以,如何解決好貧困人口「能看病、看好病」,成了該縣脫貧攻堅中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另外,該縣12個鄉鎮分布在長江三峽兩岸,山崗丘陵起伏,河谷縱橫交錯,人群居住分散,一半以上的鄉鎮群眾乘車到縣城需要3小時左右,看病就醫交通十分不便。在推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前,村衛生室都是自我運營,由於待遇無法保障,管理跟不上,村醫成了「跑醫」,群眾看病基本靠打電話,有時還不一定能來,群眾看病極為不便。為解決這一現實難題,為全縣如期脫貧助力,秭歸縣衛生健康局縱深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緊抓縣域「醫共體」建設機遇,在全縣各鄉鎮全面推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將全縣172個村衛生室全部納入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257名「自由村醫」變身為「全職村醫」。
機制「新」,讓工作「活」起來
自2018年起,該縣立足鄉鎮實際,以人、財、物為重點,鄉鎮衛生院逐步對村衛生室在機構設置、人員調配、制度建設、待遇保障、藥械調撥、業務管理等方面推行「十統一」管理機制。在推行過程中,為把這項管理機制落到實處,讓它不成為「空殼」和「虛架子」,秭歸縣衛生健康局作了深入細緻的研究,把村醫的工資待遇和養老保險作為統一管理的重要內容。目前,該縣各鄉鎮衛生院對鄉村醫生的工資待遇統一考核發放,對養老保險統一核定繳納。
推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後,所有村衛生室的村醫以鄉鎮為單位,在全鎮範圍內打通使用。根據工作需要,村衛生室的村醫可以隨時調配,執業地點不再固定,有時還可以在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之間縱向流動,在人員管理上真正實現「鄉管村用」。落實到齡退休制度,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村醫一律按規定退休,同時對工作能力不強、業務水平不高、服務態度不好的鄉村醫生,執行「能者上、庸者讓、劣者汰」彈性進出機制。
陣地「強」,讓發展「快」起來
根據湖北省「五化」村衛生室建設標準,將全縣所有村衛生室納入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按照「四室分開,分區合理」等要求,對全縣村衛生室統一規劃設置,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管理主體。對過去由鄉村醫生個人出資購買的設施設備和庫存藥品,由鄉鎮衛生院和村委會全額出資買斷,確保所有村衛生室整體實現公有化。近年來,縣級財政先後投入資金1535萬元,對所有村衛生室進行新建和改造。全縣172個村衛生室全部達到「五化」標準,村衛生室全部入駐村級便民服務中心。
為打造鄉鎮「30分鐘急救圈」,該縣根據地域和交通實際,先後在兩河口鎮衛生院和歸州鎮中心衛生院建設江南和江北區域醫療急救中心,加入縣120急救中心統一調度,形成了以縣級醫院為中心、兩個區域急救中心為分中心的醫療救治格局,徹底解決了西南和江北偏遠鄉鎮15萬餘群眾醫療急救不便的難題。
保障「實」,讓村醫「幹」起來
大力落實各級財政投入補償機制,建立「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待遇保障體系,對衛生室村醫實行「同工同酬、優績優酬」績效考核激勵制度,每月落實基本待遇保障,每季度兌現績效工資。自2019年起,該縣鄉村醫生月固定工資2000元左右,年平均收入達7萬餘元,比以前翻了一番。
不僅如此,該縣還在解決村醫的後顧之憂上出臺保障性政策。依託「政府補一點、衛生院擔一點、個人掏一點」的眾籌模式,著力解決在職村醫離崗和退休後的生活保障,每年縣財政預算資金,對在職鄉村醫生每人每年給予養老保險補貼1500元,對離崗鄉村醫生每人每年給予生活補貼1200元。全縣在職鄉村醫生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離崗鄉村醫生隊伍長期保持穩定。
隊伍「穩」,讓服務「動」起來
通過連續幾年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委託培養計劃,該縣定向委培大學生村醫192人,目前已安置到基層衛生服務一線81人,有力充實了村衛生室人才隊伍。出臺基層衛生人才管理辦法,暢通鄉村醫生晉升渠道,建立鄉村醫生專項招聘機制,已有6名鄉村醫生、10名大學生村醫通過招聘考試,被納入事業單位編制。
在保證鄉村醫生隊伍和待遇相對穩定的基礎上,該縣始終圍繞優質服務、防未病做文章,打通服務群眾健康「最後一公裡」。調整優化92支由鄉村醫生參加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將貧困人口的健康管理納入結對幫扶,建立幫扶幹部聯繫監督機制,對每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科學設置「個性化籤約服務包」,精準落實聯繫卡、急救包、健康隨訪、體檢結果、規則服藥「五到戶」服務,讓貧困群眾就近享受全周期、點單式衛生健康服務,從源頭確保群眾少生病、不生病。
秭歸縣探索推行的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經過三年多時間實踐,正在不斷走向成熟,在當地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打通了健康扶貧「最後一公裡」,為該縣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全縣村衛生室實現了從「簡陋診室」到「五化村衛生室」轉變,鄉村醫生實現了從「半農半醫」到「全職醫生」轉變,人民群眾看病實現了從「看病難、看病遠」到「小病不出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