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垣徵四郎策劃「九一八」,原定28日發動,卻因3份急電報提前

2020-12-09 以史為鑑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已經八十九年了,從1931年9月18日開始,中華大地遭受了悲慘的長達14年的淪陷歲月。

本期我們一起回顧那段悲慘的歷史,也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中華民族所遭受了多少困苦才有美好的今天。

眾所周知,九一八事變是日本關東軍發起的,以吞併東北為目的的全面侵華戰爭的開端。但是這場戰爭卻不可思議的沒有經過日本天皇、日本軍部的同意和授權,完全是由幾個中層軍官搞起來的。

這看似不可思意的背後又藏著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九一八事變」是關東軍中層軍官板垣徵四郎、石原莞爾、土肥原賢二為首的「關東軍三羽烏」策劃的。

當時板垣徵四郎是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是中佐,土肥原賢二是搞情報的,按理說他們是無法有那麼大的權力調動關東軍。

但是日本當時的情況壓根無法用常理來判斷。

圖註:板垣徵四郎

日本少壯派軍官在明治維新之後組建了大量的法西斯社團,他們認為阻礙日本強大的原因是政客、財閥的腐敗和無能,要使得日本強大必須走對外擴張之路。

當時代裕仁天皇對此呈默許態度,並且支持了一夕會、櫻會等一大批少壯派法西斯軍官。因為天皇的這種態度,可以說間接刺激了對外擴張法西斯主義點進一步擴散。

但是天皇作為日本最高領袖,他是不肯背上發動戰爭的惡名的。

而日本政務高官,軍部高官也是一樣,他們同樣不願意背上發動戰爭的惡名,但是對於天皇贊同擴張的意思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們對於這些中層軍官的搞法是默許態度。

圖註:土肥原賢二

所以我們今天看來,日本當時呈現出一種非常奇葩的現象,那就是從上至下所有人都知道馬上要入侵中國東北,但見不到任何指示批覆或成文的命令。

日軍關東軍當時只有2萬餘人,但是東北軍數量就超過20萬,日本為何敢發起戰爭?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日軍關東軍無論數量還是軍械都不是東北軍對手。甚至日本關東軍此時連重武器都缺乏。

1931年7月,陸軍省軍事課課長永田鐵山秘密從日本撥兩門240毫米的巨炮給關東軍用來準備對付關東軍。

這兩門大炮先由東京兵工廠用火車運到神戶,再由神戶通過客輪運到關東軍總部旅順,再由關東軍總部秘密運往瀋陽。

圖註:日軍炮轟北大營

為了保密,日軍可以說是煞費苦心。日軍先是把炮身、炮架拆開,把炮身裝進棺材,偽裝成棺材;把炮架偽裝成澡盆,和其他雜物一起運入瀋陽,秘密放置在關東軍獨立守備隊兵營內,這一消息對日本領事館也保密。

在瀋陽安裝這兩門大炮日軍也是費盡心思。為了避免洩密,安裝都是在夜間進行,對外佯稱是在建造遊泳池。

大炮的安裝由松本炮兵大尉為首的幾位日軍炮兵專家負責,他們在安裝時一律脫掉日軍軍服,全部換上中式馬褂長衫,就是為了保密。

這兩門炮從安裝時就有了自己的固定目標:一門大炮對準的是東北軍的北大營,另一門大炮對準的是東北軍交通樞紐奉天飛機場。

關東軍關於吞併東北這片富饒之地早就開始暗中搜集各種情報,日軍屢次派遣間諜偵查地形。

圖註:東北少帥張學良

1931年6月,日本關東軍中村震太郎大尉冒充「農業技師」,前往興安嶺、索倫山一帶收集當地地形等情報,結果被東北軍關玉衡所部發覺,隨後關玉衡以間諜罪處決了中村。

此事傳到關東軍後,當時板垣徵四郎等人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藉口,就想直接以此事發起武裝奪取東北的計劃。

但是日本關東軍和高層都認為此時時機不符,板垣徵四郎只能決定延期三月。

板垣徵四郎等人於是把「製造事件,攻擊東北軍,然後掀起全面戰爭」這一計劃的日期定在了9月28日。

圖註:裕仁天皇

但是在9月15日,陸軍軍部召開會議,軍部認為國內外形式尚不成熟,要求關東軍再隱忍一年,並派作戰部部長建川美次少將前往關東軍通知此次會議決議。

但是日軍軍部內部贊同板垣徵四郎的人也不少,這次會議的決議迅速被洩密,很快關東軍收到三份秘密電報。

第一份電報是特使建川美次郎發給關東軍司令的,電文是:9月18日晚7點5分乘火車到達奉天。

第二份電報是參謀本部中國課課長發給板垣徵四郎的,這份電報主要是給板垣徵四郎透露建川美次朗此行的目的就是「阻止事變」。

第三封電報至關重要,是參謀本部俄國課課長、「櫻會」頭目橋本欣五郎發給石原莞爾助手的。

圖註:石原莞爾

電報上蓋著「絕密,私電」印記,電文寫到:「事機已露,請在建川到達前行動。」

正是有了這三份電報,板垣徵四郎等人拜會了關東軍高層,得到默許的態度後正式決定,提前在9月18日夜間藉口中國軍隊炸毀柳條湖鐵路,炮轟北大營,至此九一八事變正式爆發。

相關焦點

  • 板垣徵四郎:納粹瘋狂劊子手,「九一八事變」禍首
    關東軍原計劃9月28日在柳條湖炸毀鐵路,進而侵佔整個中國東北,但該計劃卻嚴重洩密,板垣、石原根據法西斯 「櫻會」的負責人橋本欣五郎的指示,於1931年9月18日直接策劃製造了柳條湖鐵路爆炸事件,繼而板垣以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的名義命令關東軍實施預定的作戰行動。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的結果是中國東北的淪陷。
  • 板垣徵四郎:戰敗被處絞刑償還累累血債
    1934年,板垣徵四郎升任關東軍副參謀長兼駐偽滿洲國武官,又染指內蒙古,妄圖把內蒙古從中國分裂出去,並在內蒙古和華北製造偽政權。 1936年,板垣升任關東軍參謀長,又在內蒙古挑起了綏遠事件。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 日軍侵華真正幕後黑手,策劃了九一八事變,裕仁天皇真正的心腹
    那麼不禁要問,當初日本為什麼一定要發動侵華戰爭呢?客觀原因當然很多,在日本內部有一個人物是發動侵華的真正黑手。此人是裕仁上臺的核心人物,連東條英機都是他的跟班,策劃九一八的真正元兇永田鐵山。日本在明治維新後進入了現代國家的快車道,一路猛開成了東亞最強大的國家。但是也是由於開的太快,在日本內部也是矛盾重重。比如長州藩和薩摩藩的矛盾,軍方和日本天皇間的矛盾。
  • 閻錫山留學日本學軍事,教官板垣徵四郎留了一手,28年後才教給他
    他於1904年到達日本,經過2年預科,1年實習,1907年正式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6期學習,而他的教官正是日後大名鼎鼎的侵華日軍軍官板垣徵四郎,還有一位同樣有名的同學叫土肥原賢二。這些人對閻錫山照顧有加,而閻也無意於學識,大半時間用來參加社會活動,據他自己回憶:「實際用於功課的時間不及其半,故每逢考試,輒以意為之。」但在這期間他結識了不少日後日本軍方的上層人士。
  • 板垣徵四郎,研究中國40年,他都幹了些什麼,犯下了多少罪行!
    自此之後,板垣徵四郎開啟了罪惡之旅。河本炸死張作霖之後,板垣接替他的位置,成為關東軍參謀,和石原莞爾成為最佳搭檔。1931年七八月之間,萬寶山事件,中村事件之後,板垣和石原莞爾策劃了「九一八事變」。1933年,板垣徵四郎,竄到天津,擔任特務機關長,以各種特務行動配合日軍的軍事行動。他曾經指揮無線電假借中國軍隊司令部的名義,發布撤退命令,並且一直在暗中拉攏雜牌軍,破壞國民黨中央軍。《塘沽協定》之後,板垣徵四郎有開始策劃內蒙自治運動,甚至親自到內蒙,操縱內蒙為偽政權向綏遠進軍。
  •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幕後黑手,策劃九一八事變,名字卻鮮為人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瀋陽製造九一八事變,悍然發動侵華戰爭,擁兵五十萬的東北軍邊防總司令張學良不戰而退,將東北拱手相讓,致使日軍在短短三個月內,便佔領了東北全境。這無疑助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猖狂的日本軍官,揚言要三個月內佔領中國。
  • 2PM成員張祐榮退伍,原定本月28日退伍,因韓國疫情提前在家退伍
    2PM成員張祐榮退伍,原定本月28日退伍,因韓國疫情提前在家退伍文/聽歌打娛2月25日,張祐榮的經紀公司表示,張祐榮將在本月28日退伍,但是現在正是他的年末假期,所以他將不用回到軍隊,直接在家退伍就行。
  • 夜讀|國破山河在——九一八事變背後的政治角力
    1931年,一場由日本關東軍蓄意策劃的爆炸發生在瀋陽柳條湖畔,九一八事變由此爆發。眾所皆知的是,由於國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二十餘萬東北軍一月之內齊齊卸甲,將東北三省的大好國土拱手讓給了日本帝國主義。東北自此淪陷長達十四年,一首流傳甚廣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一代人的恥辱和悲愴。
  • 石原莞爾和板垣徵四郎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板垣徵四郎對石原莞爾的這一套理論佩服的五體投地,還被他自己稱為是「天才理論」,每次開會板垣徵四郎都掏出個小本子一字不漏把石原莞爾的話給記下來。1930年12月,石原指導制訂了《關於滿蒙佔領地區統治的研究》,該報告提出日軍一兩年內就要佔領東北。對於石原莞爾的這個想法對於當時許多日本軍中的長官來說不亞於一次「豪賭」。
  • 日本人看「九一八」:什麼時候日本要幹預中國統一,中日就有可能生戰
    【環球網綜合報導】  「九一八」,能忘嗎?在「九一八」86周年的今天,這個問題其實無需我們回答。在日本,這場86年前的「事變」顯然也沒有被人遺忘。《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9月18日在微博發布「十個日本人這樣看『九一八事變』」系列博文,通過日本書籍和史料,還原了一些日本人對這段「不能忘卻之歷史」的看法。它們中有些人有些話會令我們氣憤,也會更好地提醒我們:國恥,不能忘!
  • 張學良為什麼說:如果郭松齡在,日本人絕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退到關內的張學良及東北軍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指責和唾罵,此時的張學良悔恨交加,不無感慨地說:"如果茂辰在,日本人絕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張學良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呢?這得從郭松齡這個良師益友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說起了。 郭松齡,字茂辰,1883年出生,遼寧瀋陽人。
  • 85年前的九一八事變,究竟誰該負全責?
    9月15日,建川啟程前故意向與板垣有密切聯繫的法西斯骨幹分子橋本欣五郎洩露此行意圖,橋本立即使用密碼連續三次發電報給板垣,要其策動關東軍在建川到達之前採取行動,堅決行動。板垣等人接到電報後,決定將原定於9月底的行動日期提前至9月18日。9月17日拂曉,關東軍按計劃派出柳條湖分遣隊,進至柳條湖地區進行警戒,阻斷交通。
  • 張學良為什麼說:如果有郭松齡在,日本人絕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退到關內的張學良及東北軍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指責和唾罵,此時的張學良悔恨交加,不無感慨地說:"如果茂辰在,日本人絕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張學良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呢?這得從郭松齡這個良師益友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說起了。 郭松齡,字茂辰,1883年出生,遼寧瀋陽人。
  • 二葉會、木曜會、一夕會:九一八事變前的日本陸軍激進團體
    皇姑屯事件發生於1928年6月4日,東北軍閥張作霖在奉天近郊被關東軍炸死,事件的主謀就是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河本大作從1924年開始擔任關東軍參謀,二葉會開始關注滿蒙問題或許是受到了他的影響。本來,在二葉會中有很多熟悉中國情況的軍人,他們被稱作「支那通」,其中包括河本大作、岡村寧次、板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等人。在他們的磁場作用下,二葉會開始集中關注中國,尤其是滿蒙。
  • 九一八的延續—熱河事變,東北軍何以敗得如此狼狽!答案令人唏噓
    只是「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忙於在遼吉黑三省鎮壓抗日武裝,一時無足夠兵力進攻熱河,但它很快就開始策劃此事。1932 年 4 月 4 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制定了「熱河政策」,其方針規定:「對於熱河省,暫時以支持湯玉麟,使之從速服從滿洲國的統治為首要措施,其次,使之改革省政。」同月,日本參謀本部將第八師團調到東北,配置在遼西,受命秘密準備侵熱。
  • 研招網2021考研準考證列印時間:12月10日至28日
    研招網2021考研準考證列印時間:12月10日至28日 研招網2021考研準考證列印時間:12月10日至28日,12月10日,研招網已開通考生準考證列印服務,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列印《準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