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是小紅帽,你當大灰狼好嗎?孩子常玩角色扮演遊戲好處多

2020-12-14 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

吃完午飯,若蘭戴上了一頂紅色的帽子,又把一條紅色的小毯子披在身上,對我說「媽媽,我現在是小紅帽,你當大灰狼好不好?」

若蘭的這身打扮,還真有幾分「小紅帽」的意思。我故意齜著牙,作勢要撲上去,若蘭急忙躲開,喊著「還沒開始呢」。說完,又指了指臥室,「你一會兒要裝作是奶奶,躺在床上」。

臥室的門沒關,我順著若蘭指的方向看去,若蘭把一隻大大的趴趴狗玩偶放在床上,用被子蓋著,那就是「生病的奶奶」了。看來若蘭的準備工作做的挺到位啊。我說了聲「好」,遊戲正式開始。

若蘭提著一隻小籃子(那是她的積木收納筐),蹦蹦跳跳的走了過來,我趕緊問:「小紅帽,你這是要去哪裡呀?」

「小紅帽」說:「我要去看望我的奶奶。奶奶生病了,媽媽讓我給奶奶送一些好吃的」。

「大灰狼」又問:「你籃子裡裝的是什麼呀?」

「小紅帽」說:「籃子裡裝的是葡萄、奶酪,還有葡萄酒。媽媽說奶奶吃了這些東西,就可以快點好起來了」。

我正要準備進臥室去,若蘭又提醒道「你還沒問我,奶奶家在哪裡呢」。我只好很配合的接著問「你奶奶家在哪裡呀?」

這個「小紅帽和大灰狼」的故事,我們已經演了很多遍了,而且若蘭的「臺詞」越來越詳細(若蘭現在已經能很詳細的描繪籃子裡裝了什麼東西,通過眼睛、耳朵、嘴巴質疑床上躺的是大灰狼,不是奶奶),「道具」也準備的越來越齊全(比如這次增加了趴趴狗假扮「生病的奶奶」,籃子裡裝上了切切樂的「葡萄」、黏土捏成的「奶酪」),「劇情」也越來越完整了。

孩子童年最喜歡的遊戲——角色扮演

最近,若蘭迷戀上了「角色扮演」的遊戲,一會兒是小醫生,一會兒是小廚師,一會兒變成了消防員,一會兒又變身為交通警察... ...

每個人小時候都是「戲精」,都曾玩過「角色扮演」的遊戲。而且似乎天生就會這類遊戲。記得我小時候,正是《新白娘子傳奇》最火的時候,女孩子們拿一塊床單披在身上,就成了仙氣飄飄的「白娘子」;男孩子們撐一把雨傘,自稱「許仙」;還有人手裡端一隻碗,嘴裡念著「阿彌陀佛,老衲法海」... ...

「角色扮演」是孩子通過想像、模仿等方式再現現實生活或者動畫片、繪本劇情的一種遊戲。孩子們最愛玩的「過家家」就是最常見的一種角色扮演遊戲。

孩子大約在一歲半左右,就會試圖重現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情,通過他的觀察,他會模仿大人的說話和行為。若蘭是在19個月的時候開始進入「語言爆發期」。那時候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打電話」。我們把淘汰掉的一部舊手機給她玩,若蘭時不時的拿著手機一通亂摁,然後把手機湊在耳朵跟前,說「電話還沒接通呢」,或者「奶奶怎麼還不接電話」,等一會兒就開始了一個人的「雙簧」表演:你好,奶奶,我是寶寶。寶寶吃飯了沒?我吃過了。吃的什麼呀?我吃的餃子... ...

家長的日常生活場景也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我家若蘭,最喜歡模仿我或者寶爸「做飯」的場景。每天早上,我們在廚房做早餐,若蘭也會在客廳「做早餐」,並且還會借鑑我們的早餐菜式。有一天早上,我準備了煎雞蛋、煎餃、牛奶,我的早餐還沒做好呢,若蘭就一邊喊著「媽媽,開飯啦」,一邊把我從廚房拉出來。我一看,桌在上已經擺好了若蘭做的「早餐」:碟子裡放的正是煎雞蛋和餃子(碟子、煎雞蛋、餃子都是玩具),旁邊還放著牛奶(這個是真的牛奶),並且分成了3份(若蘭、我、寶爸一人一份)。

除了「做飯」,若蘭還喜歡玩「照顧小寶寶」的遊戲。一隻小兔子的毛絨玩偶(若蘭最喜歡小兔子造型的玩具)就是她的「小寶寶」。若蘭會給小兔子穿衣服、換紙尿褲、扎辮子、餵水、吃麵包,還會把小兔子放在床上,蓋上小毯子,對小兔子說「我給你唱首歌或者講個故事吧」,唱完或者講完之後,會對我說「噓,小兔子睡著了」。

另外,孩子還會模仿繪本或者動畫片裡面的角色。比如:男孩子喜歡扮演奧特曼,超人,女孩子則喜歡扮演公主、仙女。

「角色扮演」遊戲的最大魅力在於它能充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不斷去探索去創造,從而獲得更多經驗和學習的熱情。「角色扮演」也因此成為孩子們最樂此不疲的遊戲。

孩子喜歡的「角色扮演」遊戲,竟有這麼多好處

每一個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的玩過「角色扮演」的遊戲。對於孩子來說,角色扮演遊戲並不是簡單的娛樂消遣,它還可以鍛鍊想像力,培養創造力,有助於孩子學習解決問題,並且能夠嘗試不同的社會角色,從而了解自己和周圍的其他人,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意義非凡。

1、角色扮演遊戲能激發幼兒的能動性,讓孩子主動去學習。

「能動性」是構成主體性的根本特徵。能動性表現在人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去改革客體。人是主觀能動的,幼兒也不例外。能動性強的幼兒往往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能作出積極的反應,主動地參與活動,從而提高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角色扮演」遊戲能充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只有擁有好奇心,才能促使他們去探索去創造。角色遊戲能充分滿足孩子的需要,從而發揮了孩子的能動性,使他們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促使其不斷嘗試探索,獲得更多的成功,學習更多的知識。

2、角色扮演遊戲可以讓孩子學習成人世界的生活和規則。

兒童的知識是大多來自經驗,而角色扮演遊戲也是兒童獲得經驗的一種方式,是兒童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鏡子。扮演現實世界中的角色,可以讓孩子學習成人世界的生活和規則,體驗和了解成人世界。

在角色扮演中,孩子會扮演成各種角色,如媽媽、醫生、消防員、交警等各種社會角色,學習模仿不同情境中的社會行為,理解社會規則。比如:孩子也會假裝小賣店店主或者超市售貨員等,與扮演顧客的人進行溝通,在給物品定價和買賣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從中了解到金錢的概念與用途。

3、角色扮演遊戲能促使幼兒的社會性,提升孩子社交能力。

社會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個體不接受社會,不學習和適應他所處的社會和文化所需求的規範、規則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幼兒來到這個社會,就必然要學習這個社會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種規範、規則和方法,學習這個社會的語言、思維和行為方式,包括如何稱呼他人、如何與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對待事物、如何處理問題等。

角色扮演遊戲最能體現幼兒的社會性。孩子在角色扮演遊戲中扮演的都是社會場景,幼兒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與他人交往的角色中,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模仿,再現社會中的人際交往,練習著社會交往的技能,由此培養了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表達能力,以及主動交往能力,逐漸強化和提升自己的社會能力,成為一個社會人。

學會多角度思考遊戲中,孩子們的行為要與所扮演的角色行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孩子要假裝自己是媽媽,那麼他/她必須去想像如果小孩哭鬧或不乖的時候,媽媽會有怎樣的感受。在遊戲過程中,兒童需要同時扮演兩個角色,這就給了他們從不同角度探索世界的機會。角色扮演遊戲也能讓孩子同時用兩種思維方式思考,在其他情境中,這樣思考模式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難的。另外,孩子們通過模擬不同的角色,從不同的視角來感受周圍的世界,從不同角色中傾聽小夥伴們的想法,這能夠讓孩子從遊戲中學會換位思考,建立同理心。

學習協商的藝術角色扮演遊戲一般是多個孩子聚在一起,這就要求孩子必須學會共同擬定和改變遊戲活動的主題。為了使角色遊戲成功地繼續下去,他們之間就先要協商由誰擔任什麼角色,使用什麼象徵性物品及動作;遊戲中常常要改變計劃,這就需要共同合作,學會從他人角度看問題,更好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同時,在遊戲中還可學習如何堅持自己正當的權利、要求,怎樣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遊戲規則。想要成功地完成一場遊戲,孩子必須發揮高超的交流技能、協商技能、妥協技能,秉承高度的合作精神,遊戲才能順利地進行下去。因此,角色扮演遊戲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會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際智能水平的高低。

4、角色扮演遊戲能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角色扮演遊戲是孩子通過想像,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遊戲。在角色扮演的遊戲中,寶寶能夠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該做哪些事情,甚至有些事情寶寶可以發揮想像力去自己模仿。而孩子扮演的角色並不拘泥於一個人,很多時候他們在遊戲中會扮演多種角色,能表現出所扮演角色的各種行為模式,激發出潛在的創造力。另外,在遊戲中多數是以物代物來滿足幼兒對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豐富,幼兒選擇餘地越大,想像、創造的空間也就越大。

5、角色扮演是興趣與夢想萌芽的起點。孩子通過扮演不同的職業或者不同影視作品中的故事人物,來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是孩子興趣與夢想萌芽的起點。在角色扮演遊戲中,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都與他們的性格特點相關。角色扮演能讓孩子用更快的時間來做一種試驗,一種他希望以後能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嘗試。通過這種方式,他能找到關於自己身份歸屬的答案。當然,孩子扮演的角色並不拘泥於一個人,有時在一個遊戲中她甚至可以不斷出演多種角色。比如,若蘭目前最喜歡扮演的角色就有醫生、廚師、消防員等多種職業。

6、角色扮演遊戲是高質量的親子互動。如果你的孩子邀請你參與角色扮演,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幼稚的遊戲。陪孩子玩遊戲,是一種高質量的陪伴,也是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的機會。而且遊戲本身就是孩子成長的方式,陪孩子玩角色扮演,會把平日裡父母「嚴肅」的模樣弱化,可以很好的拉近與孩子的距離,看到孩子不一樣的想法。

讓孩子玩好「角色扮演」遊戲,家長應該怎麼做既然角色扮演遊戲對孩子有這麼多的好處,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1、鼓勵、激發孩子的扮演欲望。有的大人認為角色扮演遊戲很「裝」,很幼稚,對這類遊戲表現出不屑的態度。我曾經在一本育兒書上看到,如果說有什麼能預示孩子的智商的話,那不是看誰最先開始走,誰最先學會如廁,也不是看誰最先開口說話,而是看一個孩子有沒有豐富的想像世界(腦子裡的fantasy),在自己想像的情景中將故事情節、對話、人物等元素自圓其說。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孩子可以一個人自言自語玩很久或和其他同齡人一起不斷將角色扮演故事發展下去,那就是高智商的表現,是值得大人鼓勵和保護的行為。所以,家長們應積極和寶寶玩角色扮演遊戲,參與到孩子的表演中去,使故事變得生動有趣。這樣做,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表演能力,而且使家庭充滿了歡樂。

2、提供必要道具,創建「遊戲角」。雖然孩子天生能把任何東西想像成自己的道具,但是提供少量必要的道具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孩子的靈感和興趣。常見的角色扮演道具有布娃娃、人偶、動物模型、汽車模型、小廚房、娃娃屋、汽車站、停車場等。孩子們玩的積木遊戲中,也可以引入一些小人偶和動物玩偶(如樂高場景),把角色扮演與搭建融合。男孩子大多數比較喜歡玩車,家長可以準備一些街道圖案的地毯或街道拼圖,還可以自己用紙箱做洗車房、加油站等。孩子若喜歡演動畫人物(公主、超人、蜘蛛俠等),也可以買一些假髮、手套、帽子、面具等塑造角色的服裝配件。

3、讓孩子主導遊戲的節奏,家長適當引導。在與孩子的角色扮演遊戲中,賦予孩子主動的權力。如果孩子已經有了主意想玩什麼,那麼順著孩子的思路玩下去就好,讓孩子主導故事的發展,讓孩子當導演和主角,大人當配角。如果孩子覺得無聊,不知道玩什麼,那麼家長可以主動提出一個想像場景來玩。當孩子不知道要怎麼繼續玩下去時,父母可在情節發展上給予提示,幫助故事繼續發展下去,延長遊戲時間,也可以適當擴展情節,鍛鍊孩子的即興發揮能力。如果孩子能從容的自己參加角色扮演遊戲,那接下來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自己編小故事,培養創造力。比如自己想像著打電話給外婆,告訴她自己的一些小秘密,然後說一些平常在幼兒園裡面發生的事情等等,都可以的。通過自編小故事,可以大大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角色扮演」是孩子體驗世界和學習的方式,是最鍛鍊軟實力又花費最少的早教遊戲。從今天起,請不要再覺得它只是幼稚無用的遊戲。跟隨孩子的步伐,和孩子一起「飆戲」吧!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玩角色扮演?扮演遊戲對孩子的這3點好處,家長要了解
    文 /芳芳育兒經,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們在小的時候都很喜歡玩遊戲,但是他們最常玩的遊戲類型家長們是否曾仔細留意過呢?孩子們從小玩到大的,最喜歡的遊戲可能就是「扮演類」遊戲了,比如像過家家,或者是蓋房子等等的,應該很多孩子的童年都經歷過吧。
  • 絕妙的發現:角色扮演讀繪本,賦予《小紅帽》新的生命
    讀到這裡,我們突然發現,小紅帽的紅色鬥篷的構圖非常有意思,她的帽子是一個三角形,衣身也是一個三角形。更有意思的是在她身後的那一排房子上面,也有幾個這樣的構圖。這是不是繪者的巧妙用心呢?我提醒墨坨坨,他也來了精神,仔細尋找,並且讓我猜一猜:「媽媽,小紅帽住的房子是哪一間呢?」
  • 大灰狼才應該小心:如果大灰狼也讀了《小紅帽》
    在許許多多的童話故事裡,大灰狼太可怕了,其實大灰狼並不可怕,他可能只是餓了。《大灰狼才應該小心》打破經典和傳統,推翻了《小紅帽》《狼和七隻小羊》《三隻小豬》三個經典故事裡可怕的大灰狼形象,以大灰狼的視角重新演繹了一個有趣、好玩的故事,鍛鍊孩子的逆向思維和創造力。
  • 小紅帽和大灰狼
    小紅帽的故事,相信小夥伴們都有聽過吧,而小紅帽和大灰狼就是由童話故事改編而來的冒險類手遊,玩家在遊戲中將會化身成為小紅帽,你需要不斷的向前跑來躲避大灰狼的追捕,沿途不僅有障礙物和陷阱需要玩家躲避,還有金幣和道具可供玩家吸取,喜歡這款遊戲的玩家趕快來下載吧。
  • 孩子玩遊戲就是浪費時間嗎?角色扮演教會孩子這些
    要不這麼玩下去,實在擔心只會浪費時間。他們3-5個人每天最常玩的就是角色扮演:我是爸爸你們是哥哥妹妹,我是老師你們是學生,我是奧特曼你是怪獸......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學知識是有用的,而玩遊戲似乎是沒用的。
  • 怎麼陪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
    每個孩子都玩過過家家,我們小時候玩過,現在的孩子也喜歡玩。其實這就是一種角色扮演遊戲。當孩子們玩過家家時,他們可以是他們喜歡的任何人,從超級英雄到森林之王。角色扮演遊戲的好處多多當孩子們發揮想像力時,他們也在鍛鍊許多其他重要的能力。比如,孩子穿上「白大褂」(床單)並用「聽診器」檢查洋娃娃時,他的大腦在進行學習和鍛鍊,這樣的行為是經過多次觀摩並在大腦內演練了不下十次才完成的。
  • 39新手媽媽你如何陪孩子玩好角色扮演遊戲,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角色扮演是非常好玩的遊戲,能讓孩子體驗到不同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感情,執行角色的任務,就相識在體驗不同的人生。如何陪孩子玩好過家家呢?還是要結合孩子現有的年齡段來做1歲到一歲半 這個時期是角色扮演的萌芽階段,孩子一般都會扮演自己,假裝自己在喝水,在吃飯等等,如果孩子還不知道怎麼自我扮演,父母可以拿一個勺子假裝在吃東西來引導孩子,記得扮演的動作要簡單並和孩子的生活相關。1歲半到2歲半 這時候的孩子開始會模仿日常熟悉場景下的角色了。
  • 再看《小紅帽》:最值得我們學習的,竟然是壞蛋大灰狼
    那時候我們通過小紅帽的經歷,知道要對陌生人提高警惕,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如今我再看這個故事呢,發現大灰狼雖然在裡面是個吃人的壞蛋,但是他有些方面還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接下來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壞蛋大灰狼到底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
  • 當迪士尼角色穿上韓服,白雪公主氣質優雅,小紅帽和大灰狼好般配
    特別聲明:各位小夥伴沒什麼事就不要出門了哦~非要出門記得戴口罩哦~hello,大家好。我是社長。還記得那個12點就要往外跑的妹子嗎?還記得那個被欺負到極致的灰姑娘嗎?還記得那個跑著跑著,掉了一隻鞋子的仙蒂嗎?這一身優雅的韓服,讓社長真的看到了「大長今」的影子。藍色的髮帶+上藍色的韓服色調,讓仙蒂公主匆忙且不失優雅。
  • 我和小紅帽的故事
    歌尾用「誰在巷口說話 媽媽帶我回家 沒收我的幻想 用大野狼拐我上床」,其實是形容媽媽用了「小紅帽」的這個床邊故事要女孩上床睡覺別再想東想西了。多年後再次以「小紅帽」為創作主題,我突然想寫下後來這個女孩長大了嗎?她的故事怎麼樣了?面對早已不再是20歲的自己,我是否還在糾結「要不要長大」這個難題啊?
  • 夢幻西遊:新錦衣大灰狼和小紅帽,這是男角色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夢幻西遊:新錦衣大灰狼和小紅帽,這是男角色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你也想吃蛋糕嗎?」
  • 孩子只會聽故事?講故事的好處多多,家長千萬別忽略了
    02講故事有利於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可能是誤打誤撞,我們發現了,講故事這件事的好處,遠遠不止於此。因為疫情期間,很多時候,他都是在沒有玩伴的狀態。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會覺得很無聊。03講故事有利於孩子培養孩子的思考力。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其實是連著的,當你在想怎麼更好表達的時候,大腦一定會更多的思考。每個故事都有它的邏輯線,主題,關鍵細節等,孩子在自己的口中去講述時,會更容易留意到。
  • 帶你看看不一樣的童年經典動畫-《小紅帽的大灰狼》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大灰狼和小紅帽的故事,大灰狼吃掉了小紅帽的外婆還假扮成外婆的樣子,結果被機智的小紅帽識破的故事。可能從那時起,大灰狼的狡猾和兇狠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畢竟是故事,而到了今天,身為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重新構思了大灰狼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水果硬糖》,小紅帽戰勝了大灰狼,我卻有點心疼她
    第一次醒來醒來後攝影師發現自己被捆綁在椅子上,起初他還在幻想著這是遊戲的一部分,在得知否定的回應後,開始大喊大叫。這時的海莉卻顯得無比的平靜,你喊破喉嚨都沒有用的,我之所以等到今天,是因為你的鄰居一個正在上班,一個全家出去度假。
  • 非人哉:萬聖節cosplay,九月扮演小紅帽,敖烈成為狼外婆
    在《非人哉》的漫畫中,眾多角色都玩過cosplay,特別是萬聖節的時候,那cosplay就更加理所應當。九月扮演小紅帽,敖烈變成狼外婆,就是哪吒、龍女和紅孩兒也會參與其中,cos三隻小豬,不過那造型還真是與眾不同。
  • 腦筋急轉彎:小紅帽從大灰狼面前走過,大灰狼為何沒有發現她
    1.甜甜的疑惑甜甜拔牙後,媽媽問她:現在牙還疼嗎?為什麼甜甜說「不知道」呢?2.隱形小紅帽小紅帽從大灰狼面前走過,大灰狼為何沒有發現她?3.跑步的兵步兵要用腳走,什麼兵卻隨時要跑?每次打針,他都說屁股好痛好痛。這一天,爸爸陪他去打針,這次他卻說屁股點兒也不痛。這是為什麼呢?7.貓吃小明小強是個演員,最近每天晚上做夢都夢到貓要吃他,他又不是老鼠。
  • 如果當初小紅帽遇到的是可愛的狼少年……
    《坦率的小紅帽和愛說謊的狼》中的小紅帽去外婆家的路上,遇到的不是兇惡的大灰狼媽媽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聽信愛說謊的狼少年的話,如果你是小紅帽到底會怎麼做呢。但是狼少年明明很可愛啊,應該不會太壞吧。
  • 如果當初小紅帽遇到的是可愛的狼少年...
    《坦率的小紅帽和愛說謊的狼》中的小紅帽去外婆家的路上,遇到的不是兇惡的大灰狼。而是與自己差不多大的狼少年,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童話故事呢?媽媽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聽信愛說謊的狼少年的話,如果你是小紅帽到底會怎麼做呢。
  • 幽默笑話:快告訴我小紅帽在哪裡
    1、一天,三隻小豬為了躲避大灰狼的追趕,而建造了三個小屋。大灰狼不費勁的吹毀了草屋,木屋,磚屋,三隻小豬們拼命的跑,但是還是被大灰狼追上了。三隻小豬絕望地說,你看著辦吧。我們放棄了,隨你怎樣。此時,大灰狼奸笑著,留著口水說:那快告訴我小紅帽在哪裡?
  •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玩遊戲?玩我的世界就完全不用擔心
    家長沒有必要阻止孩子玩這樣的遊戲,因為孩子只有五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充滿求知慾,他們玩兒結婚或者生寶寶的過家家遊戲。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好處的。首先能通過過家家,讓孩子知道作為,父親在家庭的職責,以及作為媽媽的角色特徵,和爸媽在家庭中要擔任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