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魔道祖師》裡獨立的一個讓我深感震撼的故事。
看完後,心情很沉重。
「清風明月曉星塵,傲雪寒霜宋子琛,十惡不赦薛成美」
這個悲劇故事的三個主人公就是作者給予很高評價的「曉星塵」、其好友「宋子琛」以及兩人的剋星「薛洋」。
曉星塵是隱士高人「抱山散人」的徒弟。
抱山散人是幾十年前為躲避戰禍而歸隱山林的,從此不聞世事,也從不下山,現已有百餘歲,是真正的與世隔絕。而他收的徒弟,都必須遵循他的規訓:要麼永遠不下山出世,要麼出世就再也不許回來。
而事實證明了,這是老人的明智之舉。
他的大徒弟出世後沒多久就死了。二徒弟藏色散人,是夷陵老祖魏無羨的母親,與江家家僕魏長澤結婚後夜獵被傷致死。三徒弟是曉星塵,依舊未能逃脫早死的宿命。
而曉星塵的一生,是為正義反被正義所誤的悲慘一生。
修的是仙法,持的是名劍,懷的是除惡濟世的理想。
初來世間歷練,便遇到了櫟陽常氏滿門被滅的慘案,朗月清風的他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找到兇手,是被蘭陵金宗主金光善包庇的薛洋,此人修習邪術,自學成才,能夠操縱兇屍,可以復原陰虎符的另一半,類似於夷陵老祖邪道一流。
曉星塵將薛洋制服後,押至金麟臺問罪,後來生變薛洋被救出,再後來又被金氏下任宗主金光瑤清理門戶時所重創。
此時,自挖雙眼給朋友的曉星塵偶遇了渾身是傷的薛洋。而宋子琛的雙眼就是被薛洋挖去的,還燒掉了宋子琛的道觀,以此挑起宋子琛和曉星塵兩人間隙。
而宋子琛也居然真的埋怨曉星塵,認為是他招惹了薛洋才害得自己如今這副模樣。曉星塵也深感愧疚,便自挖雙眼給了宋子琛。
此時,曉星塵看不見,並不知此時腳下所躺的重傷之人是自己的仇敵,因而濟世為民的他毫不猶豫帶他回了自己的住處,和跟隨自己的一個小姑娘阿菁,一起照顧他,他們一起相處了幾年。
平日裡說笑,一起去夜獵。縱然如清風明月的曉星塵,也是孤單的,此時沒有朋友,薛洋嘴皮子功夫厲害,說起話來輕鬆幽默,而與薛洋朝夕相處的日日夜夜,也比以前快樂許多。
剛開始薛洋要陪他一起夜獵,他還笑道:「那可不行,你一開口我就笑。我一笑,劍就不穩了。」
而就是這樣一個自己細心照顧痊癒,純真詼諧的無害少年,卻是個狠毒無比的惡魔。殺人專愛戳瞎別人雙眼,並割其舌頭。在和曉星塵一起夜獵這麼多年,讓曉星塵誤殺了說不清的無辜人。
而薛洋也是一個深受世俗摧殘的可憐人。小時候被人戲耍消遣,並用車子碾斷了他一隻手骨,完全碾碎了一隻小指。七歲斷指,斷了他的善。而這車的主人就是他後來報復的常氏家主常慈安。只是他也的確殘暴,滅其滿門。五十人的性命不及他一根小指。
被曉星塵問罪時便從此懷恨在心,想到自己童年所遭遇的欺辱從未有人理解,從來不會有一人感同身受,便更加怨恨,後來尋到機會便對曉星塵好友慘下毒手。
如今,曉星塵被薛洋利用,還誤殺了自己的好友宋子琛,得知真相後,自覺此生就是一個笑話。
修習仙法為的是懲惡揚善,救人救世,沒想到,到頭來,不但救不了世,還錯殺了朋友,殺死了那麼多無辜之人,連自己自己都救不了。
薛洋道:「那你又為什麼要阻攔我呢?為什麼要礙我的事?為什麼要幫常家一家雜碎出頭?你幫常慈安?還是幫常萍?常萍原先是如何感激涕零?後來又是如何哀求你不要再幫他?曉星塵道長,從一開始,這件事就是你錯了,你不應該插手旁人是非恩怨,誰是誰非,恩多怨多,外人說得清嗎?或者你根本就不應該下山。你師尊多聰明啊,你為什麼不聽她的好好待在山上修仙問道?搞不懂這世界上的事,你就不要入世!」
曉星塵忍無可忍地道:「……薛洋,你真是……太令人噁心了……」
聽到這一句,薛洋眼中那道已許久不曾流露的兇光,重新出現了。
他陰冷地笑了幾聲,道:「曉星塵,這就是我為什麼討厭你。我最最最討厭的,就是你這種自詡正義之人,自以為品性高潔之人,就是你這種總以為做點好事世界就變美好了的大傻瓜,蠢貨,白痴,天真!你噁心我?很好,我會怕人噁心嗎?不過,你有資格噁心我嗎?」
看到這裡,覺得薛洋所言確有幾分道理。這個世界,是十分複雜的。曉星塵秉著救人濟世的高潔理念,卻擺脫不了意外的發生、命運的捉弄,如今他一無事成,一敗塗地,是他咎由自取,自找的。但如果再來一次,他會不會再插手旁人之事,持正義行江湖呢?恐怕仍然會的吧。
各人有各人的路,各人的使命。
每個人都會遭到社會和命運不公的對待,只是報復也要理智地報復,不可傷及無辜,否則總有正義者來秉持公道,像曉星塵這樣的。
而從曉星塵的角度來看,懲治有罪之人也應了解他的過去,以感化為住,鎮壓為主,再不行則除之滅之。這不就是藍氏家訓麼。雖然此道光明合理。
但也有迫不得已之時,如果黑暗勢力籠罩大地,正義的力量也無法與之抗衡,甚至無法撼動其分毫。
也許以邪制邪,以殺止殺,也是一條雖黑卻行之有效絕處逢生的道路。
夷陵老祖魏無羨從屍如千軍萬馬與溫狗作戰,不正是窮途末路的絕地反擊嗎,縱然後來造邪祟反噬,他也無悔,不是嗎。
忽然,曉星塵拿起地上的霜華,調轉劍身,鋒刃架上了頸項間。
一道澄淨的銀光划過薛洋那雙仿佛暗無天日的幽黑眼睛,曉星塵鬆開了手,殷紅的鮮血順著霜華劍刃滑下。隨著那一聲長劍滾落的清響,薛洋的笑聲和動作瞬間凝固了。沉默了半晌,他走到曉星塵一動不動的屍體身邊,低下頭,嘴角邊扭曲的弧度慢慢回落,眼睛裡爬上了密密麻麻的血絲。不知是不是看錯了,薛洋的眼眶卻微微的紅了。
薛洋像是完全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意外,那張永遠都笑意滿滿的臉上,頭一次出現了一片空白。不假思索,他後知後覺地用手去捂曉星塵脖子上的傷口。然而,血已經流盡了,曉星塵的臉已蒼白如紙,大片大片已變成暗紅色的血乾涸在他的頸項間。現在才去堵傷口,什麼用都沒有。曉星塵已經死了,徹徹底底地死了。連魂魄都碎了。在薛洋的故事中,那個吃不到點心、哇哇大哭的他,和現在的他差距太大了,讓人很難把他們聯繫到一起。而此時此刻,魏無羨終於在薛洋的臉上,看到了那個茫然懵懂的孩子的一點影子。
看到曉星塵深感負罪揮劍自刎時。看到薛洋其實在這幾年與曉星塵的相處中,也有不被自己承認和察覺的深情時。真的心痛了。
倘若曉星塵可以寬恕薛洋,倘若薛洋不利用曉星塵誤殺良民,倘若曉星塵永遠都沒認出薛洋,他們兩個一起一輩子夜獵該多好啊。
薛洋一生孤苦,沒有得到過真心的溫暖。而曉星塵陰差陽錯救下他,與他一起生活的這些年。
薛洋其實內心深處早已把曉星塵視為自己的唯一親近的人,他只有曉星塵,只有他。
可是小姑娘阿菁假盲,曉星塵真盲,薛洋卻是心盲。
最後曉星塵身死魂散,他又千方百計想要復原。真是無比可悲的一個可憐人啊。
「道長。洋洋想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