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系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日本,是指那些能夠撫慰心靈、給予人恆久舒適感的事物。這個概念一出現就大受歡迎,影視劇、文學、音樂、動漫等等,都颳起了一股治癒熱潮。而藝術作品的治癒作用也獲得了國內外眾多心理學家及藝術家的認可。而所謂的「治癒」主要是營造一種節奏舒緩、溫柔的氛圍,幫助觀者通過作品,在人與人或人與自然中找尋生活與生命的意義。
說起治癒系,就不得不提治癒系動畫中的代表《夏目友人帳》了。這部動畫也直接被日本評為了「最想向海外介紹日本流行文化」的動畫作品之一。從第一季到第六季,幾乎可以說是零差評,整個故事清新淡雅,獨立的小故事再配上合理的op和ed,就像細品一杯香茗,可以放鬆整個身心。這樣清新淡雅又畫風優美的畫面誰能不喜愛呢?
再比如芬蘭插畫師黑卡拉(Heikala)的作品一樣很有意境,每幅作品都有很強的代入感。她的作品有著如同夏目般的細膩筆觸及柔和配色,溫馨治癒的場景總讓人不由自主地進入她所締造的童話世界當中。她的作品大多描述的是生活中的小場景,使得很多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一人一貓一小屋,三兩好友,走遍世界的各個角落。
Heikala從小受到日本動畫的影響,畫風有很濃鬱的日式風格,極簡流暢的線條,搭配清爽的色彩暈染,真的是瞬間被圈粉。即使所畫的是炎炎夏日,畫面中也飄出些許清涼。她經常將自己的繪畫過程錄製下來,分享在網絡上,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她的創作構想。Heikala對於光影及氛圍的把控極為到位,每幅作品都自帶文藝氣息,淡淡的光影隨著畫面照進心靈,治癒著觀者的身心。
許多繪畫作品都描繪著人們內心的孤寂與渴望,這種顯現在紙上的心靈相通也同時治癒著許多人的創傷。一張圖,一句話,訴說著一種情緒。總有人問,為什麼現代人對治癒系作品情有獨鍾,不管是動畫、音樂還是家居生活,總帶有治癒系的元素。那是因為,治癒系的作品,從色彩的表現到場景的刻畫,總是和現代人緊張高壓的生活狀態形成互補。設想一下,結束一天的工作,打開家門的瞬間,看到這些清新、溫暖的顏色,心情也會跟著放鬆起來。就像Heikala畫中描繪的那樣,悠閒的時光、蜷縮在一隅,看看書、發發呆,或者坐在窗邊靜觀一場春雨……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愛上治癒系了呢?治癒系,其實最開始說的是治癒系音樂,泛指那些令人心情放鬆、撫平聽者心靈創傷的音樂。後來範圍逐漸泛化,成為今天這樣,指代一切可以舒緩心情的東西。治癒系有的溫暖、有的幽默、有的淡雅……無一例外都是很正向的詞彙,那種能觸動內心柔軟的詞彙,讓觀者在久經滄桑後,始終堅信希望終將來臨。
其實,治癒系的出現是人們想要撫慰創傷的一種心理表現,其目的是想借用一種外在的東西撫慰自己的負面情緒。只要有煩惱,就會創傷,也就需要治癒。現代人的情緒要不被過度關注,要不被過度忽略,一路走來,經歷了諸多嘲笑、冷漠、欺騙、懷疑、挫敗,身心可能確實得到了「磨鍊」,但內心深處依然需要被溫暖。當無法把這種心理訴求寄託於某個人或某件事的時候,只能以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上的抵補來慰藉自己。於是,這些帶有「治癒」效果的作品或者產品應運而生,統統被冠以「治癒系」的標籤。
治癒系的出現使得美術作品更加富有意境,可以更直觀、更便捷地感受到藝術作品治癒功效的存在。這種舒緩來源於一種節奏、一種情結,在清新雅致中感受萬物的美妙。當然,心靈與情緒的治癒不能完全依靠藝術作品,但是當你遇到了一些困擾,如果一幅畫、一首歌能讓你靜下心來細細賞味,那就已經幫你走上了真正的治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