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我在蘭州蘭大二院合作成立寧養院,就想做醫藥板塊。」
如果說,2008年「醫藥板塊」在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威的頭腦中尚處於醞釀階段,那「十三五」規劃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則開啟、加快了方大集團布局醫藥板塊的步伐。
「從無到有」「由點到面」,方大集團醫藥板塊圍繞大健康產業的規劃「藍圖」在「十三五」期間成功布局並擴大發展。東北製藥作為方大集團醫藥板塊核心企業,更是實現了加速發展,助力方大集團醫藥板塊「醫」展宏圖。
打造「醫+藥」模式
方大集團大健康產業雛形初顯
——2017年8月,方大集團與營口市政府籤訂了醫療項目合作協議,併購重組營口市中醫院、營口市婦產兒童醫院、營口市康復醫院,正式拉開醫藥板塊序幕的歷史性時刻。
——2017年12月,收購九江石化醫院;
——2018年3月,出資3.5億元收購原營口市第二人民醫院工程項目,同年7月,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醫院方大群眾醫院建成開診。如今,更名後的方大群眾醫院已成為展示營口市改革開放成就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2018年7月,按照黨的十九大關於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精神,落實瀋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依據市場化原則,通過定增項目和二級市場增持股票,方大集團依法依規成為東北製藥第一大股東。
東北製藥有著「中國化學製藥工業搖籃」之稱,也是國內重要的藥品生產與出口基地。作為方大集團醫藥板塊的核心企業,東北製藥加入方大集團當年實現營收74.66億元、淨利潤1.95億元,比混改前同期分別增長超三成、六成,規模指標、利潤總額均創歷史新高;員工薪酬更是較混改前增長超六成。2019年面對醫藥行業整體下行壓力,東北製藥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營收同比增長10.09%,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185.8%。作為有著70多年歷史,曾經歷市場挫折和發展低谷的老國企,東北製藥在混改加入方大集團醫藥板塊後重新煥發生機,企業運行質量和市場綜合競爭能力都大幅提升,成為瀋陽乃至東北地區國企混改的一面旗幟。
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威曾表示:「醫藥行業關係國計民生,是真正為老百姓謀福利的。」布局醫藥板塊,正是方大集團積極踐行「取之於社會,回報於社會」企業宗旨的具體體現。
如今,方大集團醫藥板塊已經起航,並初步形成「醫+藥」聯動規模,實現了「從無到有」「由點到面」的推進布局,發展成效顯著。
加速產業布局
東北製藥發力大健康產業
今年10月份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提起「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背後,不僅意味著「從治到防」的理念轉變,從產業角度來看,也意味著在「十四五」時期,大健康產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大健康產業,也被方大集團列入未來長期發展的戰略業務板塊。按照集團大健康產業規劃,以東北製藥為龍頭的製藥業務要完成向研髮型、創新型藥企的升級。
在新機遇、新挑戰下,東北製藥按照發展規劃將2020年定為創新年,制定了以產品為核心,以研發、營銷為抓手,以人才等資源保障為支撐的創新發展戰略,謀劃加速企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東北製藥聚焦方大集團大健康產業規劃,將積極拓展中藥、保健品、醫療器械等相關產業,支撐集團實現集醫藥、醫療、康復、養生養老、保健營養、健康食品等全覆蓋的大健康產業鏈發展。
東北製藥將以盤活現有中藥口服液為基礎,擴充中藥貼膏、中藥噴劑等相關中藥產品,形成中藥板塊;以具有保健功能的左旋肉鹼系列、維生素系列和益生菌系列為主導,開發研製新產品,形成保健產品群,同時進一步引進開發新產品,拓展形成新領域。
全力抗「疫」
方大醫藥板塊勇挑社會責任
方大集團醫藥板塊在聚力發展的同時,更是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面對今年席捲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方大集團醫藥板塊全力為支援抗「疫」作貢獻。
1月26日大年初二,東北製藥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緊急發出復工復產通知。面對疫情,調整生產計劃,加班加點優先、滿負荷生產疫情需要的維生素C、抗病毒藥品、消炎類藥品和解熱鎮痛藥品。為助力疫情防控,東北製藥還緊急策劃開發75%乙醇消毒劑和酒精棉球,通過政府部門綠色審批通道,迅速拿到許可批件,並開足馬力生產,滿足沈城市民需要。
1月27日大年初三,瀋陽市政府會議吹響了全球採購防疫物資的衝鋒號。東北製藥進出口貿易公司全體員工提前結束了春節假期,緊急聯繫海外客戶,韓國、日本、德國……兩個月內助力政府從國外進口口罩40.45萬隻、防護服10萬套;從國內採購口罩5萬隻,有力保障了市民與醫護工作者的防疫需求。
疫情期間,東北製藥還累計向遼寧、江西、甘肅等地捐贈22萬瓶維生素C產品。
方大群眾醫院更是在疫情最嚴重時期先後派遣兩批7名醫護人員奔赴湖北抗疫一線,幫助當地抗擊疫情。
展望未來,方大集團醫藥板塊發展藍圖已經繪就,下一個五年,東北製藥將以創新為驅動力助力方大集團醫藥板塊勇立潮頭再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