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閉門修鏈群:農業區塊鏈、農產品供應鏈與水果

2020-12-25 騰訊網

這個春節大家都閉門不出支持抗擊新肺,在屋裡自駕遊之外就是吃啊吃啊,所以初六閉門修鏈群討論的產業是農業,圍繞生魚片、農產品、蔬菜配送、水果等等展開了熱烈的農業產業討論,甚至包括誘人的農產品token。

水產養殖與生魚片

話題一

醫仕高-鄭榮榮:公司+農戶+餐廳=生魚片,這個屬於農產品嗎? 黑魚分割成單獨涮火鍋用的生魚片[呲牙]

葉開:農超對接,農餐對接,餐最好跟菜系或者IP結合起來,然後直供或者XX菜系特供,試吃網紅再加直播

首都版權 宣宏量:形成閉環的,都是好項目。

醫仕高-鄭榮榮: 因為現在養魚農戶議價權和抗風險能力差,基本上是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賠,生魚片最近餐飲較火[捂臉]

葉開:養殖戶的問題是產業化,他們很難直接對餐飲,中間的產業體系,養殖合作社或者公司雖然重要,但是背後的「投資公司」或者「文化傳播公司」很關鍵,要用IP和爆點來帶動積極性。

醫仕高-鄭榮榮: 公司起選魚種、飼料、產品標準、無抗生素監督,國家對無抗生素的監管會很嚴。現在珠三角用魚塘養,一畝4萬斤的產量,農民都是承包散養,只要模式做起,上萬畝的魚塘以農戶加入是可以做到。

首都版權 宣宏量:這個項目關鍵在於加入進來的餐館數量,上遊供應不是問題。

醫仕高-鄭榮榮:對的,所以讓餐廳成為合伙人

淘飛翔:我有個想法,不知道靠譜不靠譜,像這種養殖業,能不能通過發token的方式比如發個魚幣,來購買,然後魚上市了,售賣之後,兌換token,也可以換成魚。也能轉讓這個魚幣。

葉開:發幣沒有意義,就是一個魚票token作為分紅憑證就行啊,不能發幣。貨櫃養殖設備和技術已經比較標準化了,而且規模適中可以移動,又與池塘等形成配套循環。餐廳合伙人和網紅直播合伙人,這些激勵機制或者節點網絡可以基於區塊鏈和token來設計。

唯一&Mike:你們都有周邊產品了?

醫仕高-鄭榮榮:我想打"無抗生魚片"這個賣點。

葉開:無抗生魚片的賣點不錯,但是最好能夠跟餐飲的菜系或者某個菜品品牌相結合,如果海底撈或者XX火鍋,指定用你的魚片,那就有產業效應。

醫仕高-鄭榮榮:順德菜打邊爐,用生魚片。酸菜魚也需要。

首都版權 宣宏量:產品需求沒問題,商業模式如何放大的問題。

葉開:農產品產業化的其中一個問題,是沒有品牌意識,另外生魚片存在一個標準化問題,所以你不僅僅要養殖的無抗生素,加工環節也很關鍵,就跟畜牧一樣,豬牛羊,養殖是關鍵環節,屠宰也是關鍵環節。

葉開:生魚片的加工工藝不知道會不會複雜?

醫仕高-鄭榮榮:目前加工廠有許多,只是要我們與廠定個企標,魚片加工較簡單。

葉開:要用下遊訂單來鎖定上遊養殖。

醫仕高-鄭榮榮:是的。所以要加大餐廳渠道合伙人+家庭直供。

葉開:餐廳、美食家、網紅直播以及小區超市或者社群,都可能是的。

醫仕高-鄭榮榮:這樣渠道就更寬大了。是目標。

葉開:生魚片需要冷鏈吧,中間的環節還是不少。

醫仕高-鄭榮榮:對的。生魚片肯定要冷鏈物流,我們依託順豐冷鏈和冷庫做區域性分倉。和派送。

首都版權 宣宏量:另外需要增加一個賣點,魚片從魚塘到餐桌,<48小時。

醫仕高-鄭榮榮:葉老師,我們能把農戶、飼料廠、魚苗供應、餐廳用區塊鏈上鏈行嗎?

首都版權 宣宏量:這沒問題啊。

葉開:可以的,如果更好玩一點兒,還可以基於區塊鏈養成遊戲場景,可以消費者投資一個token多少個魚苗,然後數字錢包看到小魚在成長的過程,養殖到了時間,可以兌換或者購買交付生魚片,CryptoFish。投資+消費+傳播,都有了,鏈上,用魚「token」。基礎的上鏈就是,農戶的養殖過程、飼料購買與投放記錄,魚苗的供應,加工和物流,餐廳等等,一個標準的農產品底層區塊鏈。閉環是讓消費者成為閉環,掃碼進入到區塊鏈的反饋環節,進行口感評價,最終形成對前面環節的激勵機制。數字營銷的設計,就是學習的八個一的那個入口,入口場景可以非常靈活。

陳朝暉:感覺真正用區塊鏈溯源的時代還沒有到來,除非國家明令要求食品和藥品必須溯源。否則只會增加廠商的成本,廠商不願意這樣做。目前的植入晶片的成本還是比較高,時機還不成熟。

風雲:不是所有場景都適合用區塊鏈的,貨物價值不高,品牌缺乏一定基礎的,肯定不太適合的!

醫仕高-鄭榮榮:國家現在對魚這類食品已經在強行出法嚴查,只是時間問題。無抗是公司要農戶按華農大技師要求,天然標準來養魚,同時對供飼料廠要原料不能添加。

基於合作社的農產品區塊鏈

話題二

葉開:陳總可以結合剛才的討論,展開一下你們做過的農業區塊鏈項目

陳朝暉:我們關鍵是要看到痛點和用區塊鏈解決痛點的可能性,這樣才是真正的區塊鏈項目。首先,農產品各地不用,它們都需要快速地銷掉,一旦成熟就需要馬上解決銷售。當前全國有幾萬個農村合作社,統一在農業部,國家級和省級以上的就有幾百家。比如我們泉州永春的蘆柑熟了,一時銷不掉,可以發到全國合地的農村合作社,這樣一個點數量比較大,不是像在群裡發,一個人三五斤郵費比較貴。如果一個合作社,下面有一兩百家農戶,可以直接合併包裹,可以節省郵費。也不一定需要付錢,可以未來用其它特色農產品來抵。還可以提前銷售,提前收費或者提前消費別的地區的農產品,只要我有產品生產出來,按系統的要求發給別人就可以了。我可以把我的土地經營權就近抵押在農村合作社,承諾多少到時候我就發多少。不夠的我可以向周圍的農戶買了發出去,再不行畢竟我有土地經營權抵押,主體單位沒有風險。主體單位估計我能生產多少,我種不出來,明天它可以派人教我種、幫我種,或者下次怎麼種由所在農合社決定。

這樣,今年我原定可以5000斤,我可以先自己本地銷售2000斤,其它的換成人參、枸杞或者什麼的。也就是說我本來自己要賣5000斤單一品種,而且這個品種本地太多,現在我變成自己賣2000斤,然後其它的變成300斤花生、100斤人參、100斤枸杞、100箱葡萄酒、200斤茶葉……

我自己可以在系統上配,季節到了自然送過來給我。我喜歡什麼配什麼,我的銷售壓力也不大。對方一次郵寄數量也比較多,不會郵費太貴。

葉開:這個思路不錯,本來供銷社是最適合做的,包括專為農產品電商和流通成立的供銷e家,但是沒有做起來。

首都版權 宣宏量:易貨貿易。

陳朝暉:三農政策優惠超多。主要是通過區塊鏈解決農產品成熟的時差問題,還解決信用問題,還有集中發貨、大單發貨,解決郵費問題,還能提前消費,還能先拿到訂單組織生產,還能拿到國家補貼,還能減少價格風險為國家解決土地拋荒的問題。

陳成輝:一切產品的核心是變現金,也是最簡單粗暴的需求,但如果變成物物交換的話,最後會不會變成整個參與主體貨品會變得太多樣化了?

陳朝暉:主體貨物多樣化,你自己選你看中的。淘寶東西最多樣化,不影響你買你貨。

風雲:全民銷售,全品類銷售。這個需要真的量化分析一下可能性的。

葉開:主要是執行主體,目前的合作社,以及各地的供銷社,執行能力和主體身份,都是比如弱了。合作社,凝聚力最強的是農資合作社和農機合作社,部分產區的種植合作社或者養殖合作社有一定生命力,但很多都是形在神散了,希望能夠催化新的農村經營體組織形式出來。

陳朝暉:就是利用現在社會已有的場景,升級改造。全國幾萬家,只要取做得好的幾百家就行了。這個思路,絕對是對我們農產品的一個突破性思路。

首都版權 宣宏量:搞定十家就成功了。

葉開:如果結合區塊鏈的模式和激勵,形成新的聯合經營體,通過區塊鏈的節點和工分來分紅和結算,農產品在區塊鏈上去中心化流通、交換和交易,是可行的,雖然推廣起來比較難一些。也可以不用拘泥於老的合作社或者什麼的,就基於新模式來做新的聯合經營體,農戶和大戶進來。

陳朝暉:回顧一下,好的區塊鏈的項目要遵循四個標準:1、多方參與,解決信任問題,2、多方激勵,解決動力問題,3、對原有的場景有升級和改造,4、一定的社區運營能力……

區塊鏈還是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利用原有資源,也就是原有的農村合作社的資源很重要,如果重新從頭去建節點,成本高,風險大,時間長!一定要利用隱形的社會資源,激發潛在的資源,畢竟區塊鏈才是初級階段。全國幾萬家農合社,每個省每個地區肯定都有願意加入的。

葉開:幾年前跟中農領導一起跑產地,差不多跑了大半個中國的產地,目前農村合作社的情況層次不齊,資源反而不如大戶,或者村裡的KOL。倒是農資農事服務的渠道和終端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他們很有戰鬥力。

陳朝暉:區塊鏈的進程比我們想像的要快。這是中國從土地財政向數據財政轉化的一個拐點。用好了區塊鏈,積累了大量可信的數據,未來強國是必然。

葉開:農村農業的數據的確是個空白,還沒有建立,三農的數據資產是個大市場。

陳朝暉:我們是製造業大國,有了區塊鏈技術,可以引導企業通過區塊鏈技術來觸達終端客戶,把客戶從消費者變成消費代理商,進而升級成為消費投資者,建立起實體企業自己的生態系統。同時,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

首都版權 宣宏量:我一直堅持2020是產業區塊鏈元年的判斷。

陳朝暉:就像剛才的農業項目一樣,農戶可以提前預售,那就是一種融資方式。

首都版權 宣宏量:鏈上預售,是產業區塊鏈應用的核心場景之一。

葉開:農產品或者酒茶的預售是很正常的現貨銷售模式,不是融資方式,除非做預售的轉售和回購才是二級市場。

首都版權 宣宏量:預售可以轉讓與回購。

陳朝暉:先不要考慮回購,等下還保底回購就有資金盤的味道了。

老侯:以品單地單品?多地單品?單地多品?以地 單地多品?農戶 合作社 交易中心?上鏈後農戶是否增收?原有批發商是不是要被搞掉?政府進來做啥子?單農還是多農?單農就是品 多農是泛農業概念 農業文化旅遊 。以科技手段和數據為先導 反過來看待農文旅城市整體產品文化品牌輸出 事兒大了 少不掉要政府層面投入進來 可以看看體量比較大的ppp 多還集中於基礎設施 單農很少 思路是不是整體打包?經濟上行 總得搞基礎建設拉動 泛農涉及土地和城市未來 以科技拉動最傳統的種產銷 賣出去 要增收 拉進來吃喝住玩 14億人大流轉消費 豈不自high ……

葉開:新零售裡面的儲值卡是鎖定未來的銷售,但不能轉讓,只能自己用;農產品也應該多向新零售學習一些數字營銷討論。

陳朝暉:我們潛心在全國各地做區塊鏈教育就是為了以後能快速落地節點。每一次上課我都建一個群,未來可以快速落地社區、節點。沒有教育和社區,再好的區塊鏈思路都沒用。通過教育達成共識,通過社區運營學習平衡利益,不斷調整無限接近形成最大合力。

葉開:產業閉門修鏈群也是一個很好的社區。

樂禾食品的配送供應鏈

話題三

葉開:樂禾食品的翟總已經來了,請翟總先分享一下農產品配送供應鏈以及區塊鏈的結合。

虎哥:首先介紹一下我的公司:樂禾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事B2B食材供應鏈配送業務,公司自06年成立,已經經過了13年的歷程,目前公司已進入快速發展期,特別是自16年開始,樂禾集團引入資本助力,先後有京東,美團,廣東省供給側改革基金子基金和智資本等十多家基金。19年,集團營收大概在18億元,14年8000萬,15年1.2億,16年3億,17年近6億,18年10億,19年18億,20年目標30億。在全國已經設立100家合資公司,並且每月以5-8家速度擴張。樂禾集團快速發展背後的邏輯,是在15年開始,逐步建立了以樂禾供應鏈配送業務為核心的企業生態系統。我們從全產業鏈高度和視角,布局了上遊的蔬菜種植,淨菜加工,農產品配送,電商,產業園,品牌農產品規劃,餐飲管理、智慧農業,科技樂禾(無人售賣設備和智慧餐廳系統)等業務。

究其快速發展的因素,得力於以下三點:

1,出色的IT系統,樂禾的系統是配送領域最好的,沒有之一,我們13年持續在系統開發升級上投入了巨資,到目前為止,以從過去的CS,BS,SAAS系統

2,充分共享的平臺:樂禾集團創始人程允鋒,自國企下海創業,在目前的公司股權架構中,團隊和創始人分別佔有大概35%的股權,其他股權有十多家基金參與

所以樂禾集團裡面沒有打工者,大家都是老闆,所以這個股權方式,解決了大家創業平臺的問題。所有高管團隊和核心管理幹部,都在持股平臺持有樂禾集團股權。

3,就是引以為豪的樂禾合伙人計劃(蒲公英計劃)。樂禾集團業務擴張,也經歷了3個過程,第一個階段是自主擴張,我們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分別成立了分公司,後失敗;第二個階段,就是引入了一下資源夥伴,也應為持續經營問題失敗;現在是第三個階段,樂禾合伙人模式,我們在全國各地,尋找一下做配送業務的小夥伴,通過賦能(集團良好資質、管理系統、資金等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並在三觀一致的前提下,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為項目的成敗工單風險。以上就是集團目前的現狀。

葉開:合資公司的比例一般是怎麼樣的?

虎哥:我們控股,比例51%-60%不等。

虎哥:經歷了SARS,我也有強烈的感覺,就是經歷過這次事件後,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會引來一場新的革命,這次革命不亞於網際網路對新經濟的影響程度,集團牢牢保持戰略定力,在核心主業保持持續的投入和發展,在新興業務板塊,也在做一些嘗試。比如樂禾集團現在是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我們也願意踐行我們的企業社會責任,目前計劃在廣州周邊地區,建立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我們也嘗試,用訂單農業來倒逼上遊的生產種植養殖業的促進和發展,在下遊,我們自己的生態企業,有社區新零售、B2B,B2b,無人售賣設備等項目。對於區塊連項目,我個人認為2020年將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年。對於區塊連技術應用,我還沒有深入研究,談不到和大家分享,我個人的優勢和資源,偏整合的工作。以上,就是我粗略的和大家匯報的內容。

高飛:建四個產業園都是怎麼農產品?

虎哥:都是蔬菜產品,其中有一個特色番茄公園,樂禾番茄項目,與瑞克斯旺有深度的技術交流。

葉開:對的,四種顏色的水果西紅柿,直接把食品帶上了觀賞和IP。

高飛:產業園的蔬菜配送半徑多少?

虎哥:基本都是在周邊20公裡內,所以我們在廣州,就有大概10個DC。

首都版權 宣宏量:請虎哥介紹一下收入構成。

虎哥:我們和大家不同的地方可能是我先做消費端的改造和布局,業務逐步上軌道後,再往上遊延伸。所以,大家看到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在樂禾不是很大的問題。集團收入是配送業務為主,全品類配送。

葉開:農產品銷售解決了再來倒逼上遊的是個好方法,類似百果園在水果方面的動作。

產地品牌水果基地的標準化

話題四

葉開:我們還邀請了鳴鳴果園的紀總分享鳴鳴果園的業務和科技創新,然後大家可以圍繞虎哥和紀總的分享,穿插著提出問題和建議。

鳴鳴果園紀素峰:葉老師晚上好!各位老師晚上好!我是廣西鳴鳴果園的負責人紀素峰。鳴鳴果園是一家專注於柑橘全產業鏈服務的農業企業,創建於2014年3月,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苗木繁育、果樹栽培、採後處理、冷鏈和貿易等多個經濟實體的集約化規模經營的企業,自有柑橘栽培基地10000畝(2020年全部投產)。鳴鳴果園注重信息技術在農業管理中的應用,以「用數據定義好水果」為理念,先後自主開發農事信息管理、採銷信息管理等系統,採集產業鏈中種植、加工、營銷數據,藉助數據分析進行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提升水果種植業的標準化。目前的收入主要來源於自有果品、育苗、外採果品貿易、農資貿易等。我們的目標是建成一個平臺企業---種植平臺-技術平臺-銷售(果品和農資)平臺,執行主體就是以鳴鳴果園為核心主體的農業聯合體。第一階段(2021年底)先主攻縱向企業主體的生態鏈,第二階段(2020年啟動)再向橫向拓展,組建聯合體。我們還是農業產業的新兵,更是區塊鏈技術的門外漢,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高飛:你們守著大城市,不愁銷路。你們的果園我去過,今年沃柑依然不錯吧,鳴鳴果園在廣西名氣很大。

鳴鳴果園紀素峰:目前還行,我們認為未來十年都是沃柑的紅利期。我們核心團隊也是從國企上市企業過來的;這六年來,一直紮根於最基礎的種植端。目前一直專注於一個沃柑品種。

我們2013年切入種植業後,發現很多有趣的話題。

1.整個種植產業發展水平很低;特別是柑橘。

2.企業化管理的概念很弱;所以對VI和CI更沒概念。我們以上市企業的理念,以快消品的模式去運作,感覺對等的競爭對手很少。

高飛:大多數柑橘都是傳統種植理念,因為傳統種植也掙錢,只是掙得少一些。

鳴鳴果園紀素峰:各位老師所關心的產業痛點,我總結如下:

1.栽培理念低下;2.栽培技術缺創新;3.標準化程度低;4.品牌化理念弱;5.現代營銷理念弱。

而且6年了,發現圍繞產業鏈的配套企業也是缺乏創新,整體發展水平不太高。所以,我們想辛苦一些,做一個涉及全環節的標杆生態鏈。2018年4月1日,我們開始組建自己的農業科技公司。目前所開發的信息系統,基本涵蓋種植端、管理端(財務、行政、人力資源、倉儲、採購)和營銷端。

我們的業務,從育苗、種植、採後、冷鏈到銷售,以自有品牌(鳴鳴果園)進入全國水果批發市場已經三年了。目前全國有近三十個線下的代理商。

虎哥:通過代理經紀?

鳴鳴果園紀素峰:是的。給各位老師匯報一下我們目前正在種植端做的一件事:基於RTK技術,給每一顆柑橘果樹進行編碼建檔(電子身份證)

我們將於3月份完成柑橘果樹的建檔編碼,並將建立我們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如財務部門將以此為基礎完成預估新的財年的生產預算,果業事業部可以完成產量的相對準確的估產,人力資源部將完成激勵和考核方案。為了匹配沃柑的晚熟柑橘特性,我們的財年是從每年的6月1日到次年的5月1日。我們將在2020年6月1日---2021年5月31日這個財年開始進入工業化管理模式的元年。也是我們自我診斷的創業階段從「0」到「1」的這個「1」的成立。

葉開:RTK技術的果樹編碼建檔可以上鏈進行存證。如果育苗和銷售都有,那你們是全部自有的果園還是可以農戶承包收購包銷?

鳴鳴果園紀素峰:我們目前的1萬畝是全部自有。現在已經有加盟果園。就是實行「管理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統一「的「三統一」模式。我們的苗自用也外售。我們在科技應用端方面,是腳踏實地在推進;下一階段重點攻關物聯網。特別是水肥一體化方面。

葉開:如果進入工業化管理,那意味著投入和收益的核算會有標準化財務模型了?如果有財務模型,果園可以資產化了。

鳴鳴果園紀素峰:慢慢成型了。我們在推動我們自己的十幾個企業的股權合併重構;預計今年完成鳴鳴果園集團的組建。最遲2021年引入戰略投資者。

向日葵之梵谷:有考慮深加工嗎

鳴鳴果園紀素峰:沃柑是一個鮮果果品,不過做果汁的品種。柑橘做果汁,會有特有的品種要求;比如出汁率。

首都版權 宣宏量:沃柑做果汁,多此一舉,沃柑無渣。

向日葵之梵谷:抱歉不太懂果品,但覺得農業工業化可能的風險管控如果加上深加工會更完整一些。

葉開:紀總的沃柑跟翟總的供應鏈可以是客戶關係。

虎哥:這個可以有。

鳴鳴果園紀素峰:沃柑,是一個十年難得一遇的好品種;在消費端---糖酸比高,100%化渣,果面喜慶;在流通端---耐芸,耐儲;在種植端---早產,豐產。農業產業鏈,種植端與消費端最大的問題在信任問題。我個人覺得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虎哥:我在做一個超級品類計劃,關於水果品類,可以打造20個左右的億元單品。

葉開:兩位嘉賓的業務裡面,對溯源是怎麼看的?

虎哥:我們的番茄溯源,是自己開發的系統,目前形象大於實際。

鳴鳴果園紀素峰:葉老師,我個人淺薄的思考,在我們產業,區塊鏈的應用可以兩個方向:鳴鳴果園主體+加盟企業;產品+消費者,或者二合一。

葉開:企業和聯盟的經營平臺基於區塊鏈,產品和消費者的消費和流通的區塊鏈?

虎哥:應該開始通過產業園,在種植板塊嘗試用新技術來應用應用。

鳴鳴果園紀素峰:整個中國目前沃柑栽培面積在200萬畝;廣西140萬畝;南寧60萬畝。南寧的沃柑栽培面積佔據中國沃柑栽培面積的30%。而且非南寧的品質明顯弱於南寧。如果2022年全部投產並且豐產:200萬畝*8000斤/畝=800萬噸。

虎哥:其實,你的定價權很弱,渠道基本還是傳統批發代理模式。可以探討一下,你或者渠道參與一點股權。

鳴鳴果園紀素峰:目前我們的分銷體系還在成型中,品牌也還在推廣提升;希望得到虎哥和各位老師多多提攜!我對每個企業目前還處於絕對控股狀態(不低於67%)。我們對金融的理解還比較淺;思考還不多。

虎哥:是的,這個利益模型非常重要。我們兩個,分別代表了產業鏈的兩個部分,你是往上遊種植端,我是往渠道端滲透,理論上應該有很好的結合。

葉開:你們都是在按傳統資本結構設計,有沒有考慮過基於數字資本和數字金融的模式來設計融資或者平臺結構?傳統資本是按市盈率來考慮,很多資源或者資產很難納入進來。

人間四月天:細聽葉老師分解。

虎哥:基於葉兄的研究,可以嘗試新的方法。

葉開:如果新型的合夥平臺是以區塊鏈的節點模式,數字資產和數字股權以及分紅;果園基於訂單和收益模型,可以資產化;

鳴鳴果園紀素峰:葉老師以後可以給我們設計一下啊,果農很樸實的;假如成功,一定以較低價格讓葉老師入股。

虎哥:這是利益誘惑啊。

葉開:我覺得應該先把你們倆在沃柑單品上撮合合作起來,然後基於這個合作基礎,設計個數字經濟新模式。然後,我不要股份,只要你們的數字資產或token,然後數字資產是可轉權益,可以換水果吃的token。

鳴鳴果園紀素峰:感覺數字資產更誘人。

向日葵之梵谷:葉老師,目前看是不是超前了,分銷和消費者端是不是可以先考慮。

葉開:聊到這裡,圍繞農產品或者水果的數字經濟生態呼之欲出,有個雛形的引導了。

鳴鳴果園紀素峰:鳴鳴果園數字價值體系:1.鳴鳴果園+渠道的區塊鏈(銷售端);2.鳴鳴果園+加盟基地的區塊鏈(管理+技術+農資);這樣就有虛有實了。

葉開:你們的工業化管理很關鍵,能夠把每畝的收益模型標準化了,就完全可以資產化。你們自有果園的土地是20年承包權還是經營權?

鳴鳴果園紀素峰:是的,我們今年6月1日開始的財年就可以實現了。目前中國合法的土地經營權轉租最高是20年。我今天學會了一個詞:每畝收益標準模型。

葉開:每畝的收益模型,這樣就可以做資產證券化,如果土地經營權可以抵押,或者樂禾的訂單做個信託或保險進行質押。所有的數據,如果可能利用區塊鏈上鏈,可以作為增信。然後,把每一畝,或者標準化做的好,每一棵樹做成標準化模型,對應成為數字資產;消費者就沒有預售,預售實際上是投資沃柑果樹,沃柑水果是消費。

虎哥:這個方法可以試試。

鳴鳴果園紀素峰:哈哈,對於我們企業內部,每一顆果樹就是一個token。

葉開:對的,當時在崇左立項一個水果交易中心,想做水果數字資產交易。

鳴鳴果園紀素峰:種植業都是生物資產,其實是最匹配您的數字資產的。而且,我們的種植業的標準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品牌和渠道體系,可以覆蓋全球;首先從東南亞開始。完成全年水果的供應。

葉開:是的,但你們工業化做的好才可能,其他的種養殖可能都是非標的,很難資產化。比如養魚,如果是池塘裡面,就很難標準化,一會兒遊走了一會兒遊回來了,就跟獐子島一樣;如果是貨櫃養魚,貨櫃上有各種設備,完全數位化,那就可以標準化資產。一棵樹一個token,包果園轉化為包樹,投資帶來前置性資金,也帶來流動性和傳播。

高飛:以這個思路,果樹是不是都可以?

葉開:是的,如果能夠數位化來實現標準化的話,茶樹可以,水果樹都可以,現在線下的模式是包果園,比如北方的蘋果和櫻桃。

鳴鳴果園紀素峰:都可以的;包括栽培技術的橫向移植,我們發現都一樣。

向日葵之梵谷:標準化這塊,沃柑同一棵樹不同年份品質穩定性如何,廣西區域不同片區品質差異性如何。

鳴鳴果園紀素峰:沃柑同一顆果樹不同年份的穩定性其實還是基於栽培理念下的核心栽培技術。比如拉枝,修剪。我們現在每年都派一批同事到日本學習栽培。

葉開:果樹茶樹都有個問題,如果是原生大株的,很難標準化;如果是矮化密植的生態樹,就可以標準化;但前者的口感會略好於後者。

向日葵之梵谷:褚橙前期我們都以為只有他有這個品種的核心技術,後來發現周邊地區種的甚至比褚橙好吃,他擴大種植後,品質很不穩定,希望沃柑沒有這個問題。

首都版權 宣宏量:大範圍種植,品質穩定性不容易保證。

葉開:下午討論到的生態,前面是類似鳴鳴果園這樣的大戶,後面是樂禾這樣的銷售端,也是可以建立的,既不影響各自的資本結構和收益,又能夠在一個大的生態體系裡面分享數字經濟的溢價紅利和數據紅利。

葉開:我想繼續問一個問題,兩位嘉賓,從各自的發展規劃看,最大的難點和瓶頸會在哪裡?

高飛:我去過廣西的109個縣,發現很有趣的現象,農產品的區域特色品質很明顯,南寧種沃柑非常好,桂北就差一些,但是桂北種沙糖桔很好,得看緯度和小氣候環境。

虎哥:一切的核心因素,都是人,剩下的交給時間

鳴鳴果園紀素峰:是的;種植業最缺的兩個方面:1.人;2.金融

老白渡手兿人:線上應該沒怎麼發展生意。

鳴鳴果園紀素峰:是的;我們線上比較弱。希望群內的電商大咖多多指教一下。

葉開:水果的銷售模式,即使是褚橙,也是線下線上的比例為80:20。

虎哥:不建議水果走線上平臺。

葉開:電商的成本和體驗反而比較差,量最大的是拼多多的大通貨拼價格的水果。

老白渡手兿人:拼多多量是不小,現在社區等就近配算是另一種融合了。

葉開:產地水果商最有體會,就像鳴鳴果園,他們線下走貨反而成本低收益高。

虎哥: 社區最大的問題是前置倉。其實很簡單,你們的核心優勢在種植端,把渠道和線上平臺的利益分享出去,做數字資產的確是可嘗試的路徑。

葉開:虎哥說的對,渠道和線上平臺用數字資產和數字股票的方式共享出去給合伙人。就跟十年前,IT集成方面的上市模式,用銷量換期權,1-2年衝上市;部分渠道和線上,用銷量換數字資產,然後合伙人結構,再用協議控股,換一部分實體股權。

淘飛翔:線上和線下其實現在都在融合的。

虎哥:這種融合的背後,是因為網際網路技術的蓬勃發展,未來區塊鏈必將在融合後的業態下,進行更加深入的迭代。

老侯:線上還是要加強做的 尤其對於品牌的樹立和擴張 線下品類品牌敏感度基本沒有。

虎哥:我不太看好單純的線上,或單純的線下,在新技術的推動下,融合成為必然,設計好利益模式,迎接來臨的變革吧。

葉開:對的,線上反而應該弱化電商銷售,而是品牌和傳播,以及IP。其實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我覺得我們應該思考一個問題,應該都在鏈上了。

虎哥:對於生鮮產品,線上一定是圍繞線下門店開展業務,類似社群模式的發展瓶頸,也是因為體驗,時效性,便利性受到發展影響。因為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滲透到你身邊的各個地方,手機已變成最便捷的信息終端,而何種APP成為流量的入口,銷售渠道可以適度放開,但品牌塑造已經離不開。

老侯:對於虎哥做店做渠道前端的是這個道理 但對於種植後端的鳴鳴來說 品牌對於他們 太重要了,品牌的強勢 至少在資本市場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虎哥:在渠道端,鳴鳴是弱勢群體,所以應該上鏈,通過數字資產與數字貨幣提升溢價空間。

葉開:金融和資本是品牌的基礎啊,得燒錢。

老侯:粉絲經濟 數位化的會員 營銷資產 也是區塊鏈現在能幹的事兒。

葉開:這次疫情之後,農業會是一個大發展,數字經濟和區塊鏈應該融合到本質和血液裡面。就是比較遺憾的是,今天沒有產地縣方面的人參與討論,無論是基地的政策和扶持,或者產地的合作社等等,以及產業基金,地標品牌推廣等等,都與縣這個級別的息息相關。「縣太爺」很關鍵,從農業產業角度,縣是最有執行力和落地的層級,有錢有決策權有種植規模;而鄉鎮和村太小,市一級開始務虛,之前推廣的一村一品和一鎮一品基本上不太可行。

鳴鳴果園紀素峰:是的;一縣一品。南寧市武鳴區就是沃柑。

葉開:一眨眼已經十點了,感謝兩位嘉賓的精彩分享和互動,請兩位嘉賓做個簡單總結髮言。

鳴鳴果園紀素峰:謝謝葉老師和各位專家!我和同事們都受益匪淺。農業是一個非常低端的產業,我們專注於此,並希望注入科技和現代管理,提升標準化。農業需要一顆匠心,需要一生到的情懷。希望各位老師多多關注農業,關心和支持我們鳴鳴果園。歡迎各位到廣西,到鳴鳴果園做客指導。

虎哥:感謝葉兄邀請!關於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體系的應用,我認為今年開始,會迎來一個嶄新的局面。不管是基於種植,養殖端,還是產業園區,深加工,流通批發,冷鏈物流,社區,農貿市場改造,無人售賣等等領域,會有很大的商業機會。

對於政府而言,2020脫貧攻堅的目標基本能夠達成,但是我們要看到,真正意義的解決三農問題,核心還是要在供應鏈,產業發展方面下大力氣!

區塊鏈技術,是在新技術的推動下,重構商業邏輯,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標誌和重要節點!樂禾集團願與大家一道,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與大家攜手同行!

後 記

吃貨們吃得好就可以精神抖擻的戰鬥和工作,這波新肺疫情後,可能會迎來一波農業的大發展,如何與區塊鏈相結合增加助力,吃得更好,是每一個吃貨所必須關心的話題。圍繞酒、茶、水果、牛羊等等農業領域的區塊鏈落地,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一起來落地!

產業閉門修鏈群 線上圓桌討論

產業和區塊鏈的碰撞

邀請傳統產業的你也來入群討論產業

點擊右下角證明你『『在看』』

相關焦點

  • 智慧農業區塊鏈 - CSDN
    另外,農業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市場環境時常波動,農產品數量和質量安全仍然不容忽視。(3)農業生產規模小、管理方式落後根據2016年數據統計,我國大約有2.6億農戶,到2050年,仍將有1.0億農戶,生產規模小,土地碎片化嚴重,勞動效率低下,大產業、小農戶的現象將長期存在。
  • 兮達科技與富士康智慧農業深度交流,探索現代農業+區塊鏈技術發展...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4日,富士康智慧農業代表團到訪成都兮達科技交流指導工作,代表團成員有李健先生、朱玲女士、羅丹女士、羅黎先生,以及胡磊先生。雙方就智慧農業落地應用場景,以及如何更好得把農業發展及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相結合等議題展開了深度討論。
  • 拜耳攜手螞蟻金服共建農業區塊鏈與價值鏈
    2019年9月25日,拜耳作物科學與螞蟻區塊鏈在杭州籤署戰略合作意向書,強強聯合,致力於提供可溯源的、數位化技術賦能的農產品監測與服務體系,提升農民種植水平,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助力整個農業產業鏈升級。
  • 青島市智慧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開展「智慧農業+區塊鏈」調研研討
    日前,青島市智慧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探討「智慧農業+區塊鏈」如何助推農業發展。「智慧農業+區塊鏈」對於消費者可以滿足知情權,選擇自己信任的農產品;對於採購商可以通過對種植過程以及大數據分析,選擇信任的種養戶。
  • 政策:鄉村休閒旅遊是大產業;區塊鏈技術可破解農業融資難題
    導讀:鄉村休閒旅遊擁有萬億級市場,你會如何把握;關注抗蟲轉基因農產品;威馬農機:正式啟動IPO輔導;溫室種植會不會成為農業巨頭布局方向...曾衍德還表示,預計在未來2至3年,鄉村休閒旅遊業將發展成為營業收入接近萬億元的大產業,對於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意義重大。更多關注農業食品、農業科技、農業生鮮、農業電商等領域的新政策、創新、新商業、新布局,請閱讀由【農業行業觀察】(產業● 科技● 商業)編輯團隊梳理的價值信息...
  • 寶能區塊鏈發布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助力數字農業建設
    數字經濟時代下,區塊鏈依託去中心化、防篡改、信息透明、可追溯等技術特徵,正逐漸成為我國智慧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石。近日,寶能區塊鏈中心發布了智慧農業解決方案,該方案從我國智慧農業發展基本現狀著手,探究目前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基於寶能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助力智慧農業建設。
  • 鮮豐水果榮獲"2020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年度企業"稱號
    為發揮農產品供應鏈行業引導及標杆示範作用,挖掘、表彰在農產品供應鏈領域具有創新性、創造性並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10月28日-30日,2020第八屆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年會在重慶隆重舉行。本次評選活動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主辦,並組織來自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自身企業代表進行專業評審,鮮豐水果憑藉在疫情中做出的巨大貢獻、供應鏈優勢以及強烈的企業社會責任,榮獲2020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年度企業稱號。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受國家經貿委業務指導的全國性行業組織,旨在推動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推動政府與企業採購事業的發展,推動生產資料流通領域的行業改革與發展。
  • 信鏈集團:鏈上海南 助力打造實體經濟
    2017年,中國首個村級全球商業區塊鏈創新聯盟在文昌市龍樓鎮好聖村成立。2018年,國內首個正式授牌的區塊鏈產業試驗區在海南生態軟體成立,這標誌著海南區塊鏈產業、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邁進一個新階段。2019年4月,海南上線運行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繳存證明平臺,8月海南省區塊鏈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獲批成立。
  • 區塊鏈 農資供應鏈,破解「三農」融資難題(供應鏈金融系列訪談)
    「通過供應鏈和區塊鏈的相結合,其實是解決銀行風控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中小微企業擔保不足的問題,銀行在借款上,往往是卡在了擔保和風控上面,這個問題解決了,就會有更多的小微企業得到實惠,得到銀行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姜鋒指出。姜鋒分析稱,區塊鏈與供應鏈有天然的匹配性。
  • 產業區塊鏈發展周報(10.11—10.16)|陀螺研究院
    四川省:大力發展區塊鏈等數字經濟產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福建依託區塊鏈等新技術建成農業物聯網應用基地700個 浙江省區塊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 區塊鏈行業反洗錢標準即將出臺 Lumis Labs、微軟和Tezos推出企業區塊鏈創業計劃
  • 還有人以為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就是農產品電商?
    農業企業如果是為了解決銷售問題,那麼真正應該做的是了解各個電商平臺的規則。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其本質是服務平臺,是企業級對企業級,解決的是產業鏈上的問題。經常有人把農產品電商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當作一回事。當然,未來二者有可能會趨同,或者聯結成為一個新形態。但是在當下,二者之間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 荷月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系統入選2020區塊鏈技術創新成果
    本次大會中國內外區塊鏈技術領域的主管領導、行業領袖、專家學者、技術精英等圍繞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展開交流探討。為探索區塊鏈發展的中國範式,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中國通信學會開展了 2020 年度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創新成果徵集活動,於 9 月 28 日,在本次大會上向大眾公布了「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創新成果」名單並頒發證書。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66期:百度文庫推出版權區塊鏈服務,Libra...
    江蘇省發布區塊鏈產業發展計劃 3年形成「1+3+N」的產業布局江蘇省印發《江蘇省區塊鏈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目標到2023年,區塊鏈產業年均增速不低於15%,培育10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骨幹企業,建成10個以上區塊鏈創新服務平臺,全省形成1個國家級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3個省級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若干個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試驗區的「1+3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Github將比特幣和以太坊代碼庫備份...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課題組:利用區塊鏈等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4月2日,經濟日報刊發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課題組的題為「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與推進路徑」的文章。文章表示,當前,數字農業正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 康美星藉助農業+區塊鏈技術,賦能智慧農業發展 - 中國日報網
    近年來,智慧農業的概念逐步被大眾熟知,它是充斥著數位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新型發展模式,智慧農業的產生標誌著傳統農業推陳出的時代即將到來,為傳統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布比聯創張明裕:區塊鏈解決供應鏈金融核心問題 企業融資迎刃而解
    在這個場景下區塊鏈技術成為新的解決方案。通過區塊鏈既把分布式記帳的邏輯用在交易裡面去,又用到了加解密技術去保證數據的隱私。用在供應鏈金融裡,將打通企業融資的最後一公裡。通過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在供應鏈上的應用,銀行放款可以做到T+0。原來一年可能才做1.5個億,因為全是線下,要配三四十個人,建設後一年做20多個億,才6個人就夠了。原來業務只能做到一級供應商,現在可以做到多級,服務的客戶半徑也多了,這是區塊鏈跟供應鏈金融的緊密結合達到的效果。
  • 寶馬區塊鏈負責人:我們是如何讓區塊鏈技術與汽車產業結合的?
    專欄簡介 不知不覺區塊鏈已經發展了近10年,但哪怕到現在也還會有人質疑區塊鏈當前並沒有什麼實際應用,但恰恰相反,憑藉過去幾年的技術積累和行業探索,區塊鏈已經悄悄在一些行業生根發芽…… 而「區塊鏈應用案例」的專欄意在通過一些區塊鏈與實體產業結合的具體案例,以此探索到區塊鏈真正的落地情況,並給企業或區塊鏈從業者以啟發
  • 把握區塊鏈產業風口 趣鏈科技多元化布局賦能「新基建」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範圍,標誌著產業區塊鏈的風口已然來臨,區塊鏈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趣鏈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區塊鏈企業,率先緊隨政策,從產學研用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推進區塊鏈技術研發與產業創新,聚焦以區塊鏈技術重構供應鏈基礎設施,為新基建高質量發展助力。
  • 走出「幣圈」「脫虛向實」區塊鏈+新賽道前景幾何
    作為構建未來數字基建的「信任基石」,區塊鏈的創新發展越來越受到各方關注。數字經濟時代,在政策加持和創新驅動的雙重利好之下,區塊鏈產業新賽道前景幾何?數字經濟轉型過程中,區塊鏈產業又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 區塊鏈大數據助力碭山梨品牌升級
    在今年9月17日,我們和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螞蟻鏈共同籤署框架合作協議,打造了國內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鄉村振興樣本。」這是11月27日在北京舉辦的中歐地理標誌發展與市場影響力提升研討會上,碭山縣有關負責人應邀出席並進行了區塊鏈大數據助力碭山梨品牌升級經驗分享。據了解,區塊鏈落戶碭山後,溯源+營銷也成為驅動碭山梨品牌升級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