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重現、遊人如織,這座「寶藏」城市復甦有底氣!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12月2日拍攝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開幕儀式。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近幾個月來,澳門的論壇展會、節慶、旅遊等活動可謂「好戲連臺」,令人目不暇接。在全球疫情仍在肆虐的大背景下,這座「寶藏」城市正堅定地走在復甦的道路上。

熱鬧重現——「好戲連臺」的「寶藏」城市

日前,在澳門舉行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閉幕。一連兩天的論壇共舉辦了30多場主題論壇、專題活動和平行論壇,以及逾170場商務會談,吸引了42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000位各界人士參加。

10月22日,與會者在第25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上。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這只是澳門近期舉辦的眾多活動之一。11月,澳門西灣湖廣場舉行了第20屆澳門美食節,拉開了「暢遊澳門嘉年華」系列活動序幕。此前,澳門還舉辦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等多場會展、論壇活動。

11月6日,與會者在第八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活動連臺,遊人如織,充分證明了澳門在抗疫常態化之下,組織大型活動的能力。在這熱鬧的背後,傳遞的是澳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底氣與自信。

全力抗疫——澳門交出市民滿意成績單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澳門新一屆特區政府來說也是一次大考。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出現後,本著以人為本的導向,特區政府快速啟動重大公共衛生防控機制,實施社區衛生防護措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在澳門社區傳播;通過加強入境管控與檢疫、取消公眾集會、延後開學或復工等多項舉措,減少人員聚集;作出不斷提高病毒核酸檢測能力、改動和裝修隔離病房等一系列應對部署,促使社會各界形成了抗疫合力。

澳門民意調查研究學會發起的一項公益性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澳門近九成受訪居民對特區政府應對此次疫情的表現感到滿意。

行走在澳門街頭,一度冷清的街道市面再次繁忙起來,不少店面已正常營業,市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秩序正逐漸恢復。

10月1日,人們在澳門議事亭前地遊覽。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同氣連枝——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的守望相助

澳門順利防控疫情,離不開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的支持。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介紹,在防疫過程中,很好地體現了「一國」的重要性。疫情防控工作一開始,國家就給予了澳門很多物資上的支持。澳門第一階段300多萬個口罩是在內地購買的,這使口罩保障計劃得以順利推行。內地專家團隊還給澳門提供了很多指導意見,將內地的防控標準帶到澳門,幫助澳門有效地做好防控工作。

此外,中央駐澳機構積極發揮澳門與內地共同抗疫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澳門抗疫提供了有力保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向澳門特區政府捐贈中成藥,協助澳門抗擊疫情。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向澳門特區政府捐贈抗疫中藥。(圖片來源: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發表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時表示,在中央政府的關心指導、內地省區市的支持配合以及澳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零死亡、零社區感染、零院內感染、低重症率和高治癒率的較好成績。

穩步復甦——澳門「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澳門經濟、社會、民生經受了嚴峻考驗,但澳門加快經濟社會建設、推進粵澳合作、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堅定踐行澳門特色「一國兩制」的腳步並未停歇。

特區政府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投資,推出了一系列減免稅費、紓解民困和扶持中小企業的措施,以實現「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的目標,致力保存市場主體的元氣和活力。

8月29日,以「疫境前行·職就未來」為主題的「青年就業博覽會2020」在澳門舉行。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為幫助青年克服疫情帶來的就業困難,特區政府先後推出兩輪補助培訓計劃,通過培訓和就業配對幫助失業及待業青年,同時邀請內地的名優企業參加就業博覽會,讓澳門青年更加深入了解內地就業環境、拓寬職業視野、抓住發展機遇。

在近日於澳門舉行的第九屆世界旅遊經濟論壇上,歐陽瑜表示,現在澳門已經是疫情低風險的安全旅遊城市,訪澳遊客數量日漸增多,包括旅遊在內的經濟逐步走向復甦。

笑迎八方——澳門做好準備接待內地遊客

9月23日起,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籤注恢復辦理,重振澳門經濟、刺激市場活力、推動旅遊復甦,成為澳門現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歐陽瑜坦言,只有在執行嚴格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才有條件推動經濟和旅遊發展,對此澳門很有信心。

10月1日,人們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遊覽。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當然,現階段內地旅客入境澳門還需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經「粵康碼」顯示,或出示紙本證明)和綠色「澳門健康碼」,並在旅行時密切關注澳門疫情形勢和有關公告,做好個人防護,合理安排出行計劃。

這是9月13日拍攝的珠海中心大廈和澳門風貌(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現在澳門進入了一年之中最適合旅遊的季節,衷心希望內地的朋友們來到澳門,體驗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世界美食之都的魅力。」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說。(編輯:李哲賢 綜合整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等)

相關焦點

  • 我國這座城市「賺大發了」,經濟發達美女如雲,遊人如織!
    說起直轄市,我相信天津、重慶、上海等幾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城市都會有,這些直轄市也非常有魅力,經濟發展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還有很多東西吸引著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個城市也很有魅力,不僅經濟發達,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慢慢挖掘的優秀條件,現在開始一起理解吧。
  • 飛成都的機票出現白菜價,這座城市過去遊人如織,現在清幽靜美
    作為網紅城市,成都的旅遊熱度一直很高,除了大型節假日,平常也有很多遊客前來度假和旅遊,看大熊貓、逛新舊商業街和品嘗特色川菜是很多遊客的首選。之前曾經多次前往成都,這座古城給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成都的生活節奏很慢,人們過得比較休閒,一些茶館、茶座在過去經常一位難求,現在的成都城,到處都很安靜,這種「原始」之美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了。成都最受歡迎的茶座位於人民公園,平常日子,這裡的熱鬧景象持續一天。
  • 江蘇一「大手筆」景區,水庫變公園,門票120,位居5A遊人如織
    南部地區一直是旅遊業的最佳發展之地,南部氣候宜人,風景宜人,因此受到遊客的高度評價,最著名的旅遊城市是雲南,據不完全統計,雲南的年遊客達數百萬,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大省,其次是江蘇,浙江和上海地區,自古以來,江南水鄉的溫柔吸引了無數文人和作客者,風景也是必不可少的。
  • 武漢封城後終於放晴,但這座城市還是空蕩得讓人心疼
    2020年1月29日,武漢封城第7天,陽光照亮了整座城市。武漢三鎮的主幹道依然空空蕩蕩,身處其中,筆者不覺打起幾個冷顫。這裡是武漢東湖風景區的大門所在,每逢周末晴天,很多遊客和市民會蜂擁而至,非常熱鬧。每當這時,這一路段都會進行交通管制,單雙號限行。
  • 東京上野公園遊人如織,有人無視禁令席地野餐
    東京上野公園遊人如織(網絡圖片)位於東京都臺東區的上野公園作為日本著名的賞櫻勝地,昨日(3月21日)迎來大量賞櫻遊客,許多遊客都帶著口罩在盛開櫻花樹下漫步,也有民眾無視「禁止宴會」的告示,在草皮上野餐聚會。
  • 浙江寧波最熱鬧的步行街,每天遊人如織,感覺像在趕古代的大集
    作為浙江省綜合實力第二強城市,寧波渾身散發出時代魅力,這裡歷史悠久,有天下第一藏書樓「天一閣」和民初風情濃鬱的「老外灘」。對於遊客來說,到中山西路看鼓樓,順便逛寧波最熱鬧的步行街是不錯的選擇,我的行程也是如此。
  • 中國「最早的」歷史文化名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遊人如織
    中國「最早的」歷史文化名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遊人如織,安徽是中國高村比較集中的省份,特別是南部的黃山市,數十個保存完好的古村成為當地旅遊的一大特色,這些古鎮中最熟悉的就是紅村和西橋。今天讓我給大家來繼續說這個旅遊,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那就別讓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床上,家裡,多出去走走,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好了,好了,咱們廢話不多說,那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內容吧,洪村作為安徽、高村的代表,村裡獲得了許多榮譽,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03年成為全國第一個歷史文化名村
  • 南寧最受歡迎的地攤一條街,夜晚遊客如織,白天了無痕跡
    最近地攤文化很火,有些地方的地攤夜市並不是最近才有的,很久以前就有了,它們已經成為這座城市最獨特的風景,廣西南寧中山路是一條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街,白天很多店鋪都是半開半歇,安靜得毫不起眼,到了晚上,情況截然不同。
  • 這沸騰的煙火氣,熱鬧的廈門回來了!
    15.31億元; 截至4月21日,全市累計新籤約招商項目139個,總投資711.85億元 …… 中山路來來往往的腳步聲 鼓浪嶼遊人按下快門的咔嚓聲
  • 原創組圖|冬日暖陽 三亞亞龍灣熱帶天堂景區遊人如織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2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 )連日來,我國北方多地普降大雪,三亞依然溫暖如春。在三亞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旅遊區遊人如織,遊客愉快地在景區賞花觀景,登高望遠,沐浴三亞溫暖的陽光,感受「暖冬」三亞的宜人環境,領略海南四季如春的美麗風光。
  • 山東最特別2大山系景區,均因形似一物而得名,景色宜人遊人如織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山東最特別的2大山系景區,均因形似一物而得名,景色宜人且遊人如織,這究竟是山東的哪2大山系景區?第一個要說的山東最特別的山系景區,就是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的大乳山。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的奇怪且有趣,而這裡也是因為有著一個非常有趣的形象而得名的。很多時候也就是因為這個形狀,讓大乳山擁有了更加有意義的地位和價值。
  • 本來遊人如織的景點,為何重金開發後,遊客反而鮮有人至了?
    河南地處中原,這片大地承載著眾多歷史,留下了眾多歷史文化名城,古都的數量也是中國最多的,除了這些人文景觀,河南其實還有很多美麗的自然景觀,一直有很多人來旅遊,在河南洛陽的欒川縣,有一個叫倒回溝的旅遊景點,這裡風景優美,是避暑的好地方,而且不收費,所以每年去這裡的人很多。
  • 湖南一景區「造假」成功,耗資百億「遊人如織」,被贊「小平遙」
    那麼最後落實到我們的身上景區的變多對於我們來說有什麼好處呢?其實真的是有的,這個事情就像是當年美團和餓了麼之間的「戰爭」一樣,人們是一個固定的資源,也就是說市場就那麼大,而同類型的軟體變多之後,自然市場就會被瓜分,那麼商家當然要想個辦法將市場最大化的籠絡到自己這邊來。這也就是為什麼那幾年我們總能在各大外賣軟體上體驗到一元吃大餐的優惠的原因。而這個道理換到旅遊業上面也是一樣。
  • 暑假接近尾聲 三亞亞龍灣熱帶天堂景區遊人如織
    (黃慶優攝) 8月25日,暑假接近尾聲,前來海南三亞旅遊度假的遊客持續攀升,三亞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旅遊區客流量穩中有加有,自駕遊、家庭遊的客人居多,許多遊客趁著暑假帶著家人前來三亞旅遊度假,亞龍灣熱帶天堂景區遊客異常火爆,景區遊人如織,熱鬧非凡。
  • 萬千世相:禁止入內的在建公園卻遊人如織,我們缺失的到底是什麼
    搬過來西環附近住一年多了,我還真的不知道西邊有一個什麼公園。孩子媽媽說:你就只管按照我給你指引的方向走就是。騎車走不遠,在西三環路上我們停了下來。然後踏上一條正在建的鋪滿石子的路,經過幾個土堆,一座公園赫然出現在眼前了,而且明顯是到處都在整修的樣子,因為很多破舊設備,明顯是之前曾經用過的。腳下的玻璃棧橋,是破舊不堪的,好幾塊玻璃都已經有裂痕。
  • 上海走紅一深秋賞景園林,與豫園,古漪園齊名,門票十元遊人如織
    初次看到這個名字,許多人都會以為這只是個簡單的花圃,但是了解它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座園林,還是久負盛名的園林。這座園林不是現代人的作品,而是古人的智慧的體現,這座園林最早建於明弘治十五年,最開始這座園林也不是供人參觀的,它只是明代的工部尚書龔弘的私人花園。突然發現,現在我們參觀的好多地方都是頗有權勢的人的家裡,他們可能從來沒想到日後這裡的「門檻會被踏破」吧。
  • 世界許多城市有唐人街,這座亞洲城市卻有美國村,還是最活力街區
    華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總計約有16億。除了近14億的中國公民之外,大概還有2億的華人華僑。可以說華人遍布了世界各國,所以我們在出國旅行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唐人街。例如新加坡的牛車水,吉隆坡的茨廠街,曼谷和仰光的唐人街。
  • 洪峰退去的首個周末:南濱路正慢慢「復甦」
    ▲南濱路正在「復甦」▲洪水退去的第一個周末,這裡遊客不多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過境重慶後,長江重慶段恢復通航,受洪峰過境影響的南岸區南濱路正抓緊時間「復甦」,其濱江公園廣場、臨江道路、碼頭車站、風情老街等,至今還留有洪峰過境的「痕跡」。
  • 「組合拳」助力復甦 茂名碧海銀沙迎來「開門紅」
    5月1日,記者走訪茂名浪漫海岸、中國第一灘、童子灣等景區發現,長假第一天,茂名旅遊經濟復甦實現「開門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遊客數量難以媲美往年「五一」假期,但比今年清明假期「熱鬧」。其中,浪漫海岸景區內酒店客房訂滿,訂單翻倍式增長,遊客多為省內遊。
  • 中國超有名的「鬼城」,白天遊人如織夜晚少有人來,知道在哪嗎
    人類最大的優點,就是有足夠的能量去反思自己的成長,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向人抱怨。如今我國整體的發展水平已經算是比較高的了,從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來看,現在大家都想著如何讓自己在周末的時候更加舒適些,很多人都想著出去旅遊,但旅遊的地方一旦多了,就會感覺到無論在哪裡都是一樣的風景,而且旅遊的樂趣也大大降低了,因為了解到遊客的想法,景區也在千方百計地改變自己的經營策略和景區的設置,以吸引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