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是近期內比較熱門的一部古裝戲,儘管很多觀眾在看這部戲的時候,會感到很虐心,但是這部劇的劇情還是有不少可圈點之處的。
這部劇以太子蕭定權的視角為出發點,出現了很多圍繞在太子身邊的好人與壞人,大多數觀眾對於劇中人物是好壞是很容易分辨的,但有一個人卻是個例外,他幾乎很難以讓人一眼就看穿他的真實身份,此人正是曾經與顧逢恩、陸文普同一屆的科考探花許昌平。
隨著該劇的播映,許昌平的真實身份也漸漸開始浮出水面,最終可以確定的是,許昌平本人既不是太子蕭定權的人,也不是皇帝蕭睿鑑的人。
許昌平是一個智謀型人才,他說話慢慢悠悠,行事不急不躁,城府極深的他似乎很難以讓人洞穿他的心思。乍看許昌平,因為在會試階段與李柏舟一起,坑害過蕭定權的老師盧世瑜,所以那時候難免會有很多人會誤以為他是中書令李柏舟的人。
許昌平的高明之處在於,當蕭睿鑑決定搬倒李柏舟,大撒手出宮,讓太子監國之時,他隨皇帝一同而去,一副將自己置身事外的樣子。實際上,李柏舟與蕭定權的爭鬥演變得如此激烈,正是許昌平一手導致的。
這裡要提及一下主角蕭定權。看過《鶴唳華亭》這部劇的觀眾朋友,應該對這位相貌帥氣的主角有這樣的印象:太脆弱,太愛哭泣。一部五十多集的電視劇看下來,蕭定權哭過的次數大概有兩百次之多。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可奸猾無比的李柏舟相鬥呢?
其實,許昌平在太子與李柏舟的爭鬥中,起到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如果不是許昌平幫著中書令對太子步步緊逼,太子斷也不會在毫無退路可言的時候,決定進行一場徹底反擊。可以說,是許昌平讓我們軟弱的蕭定權同學,變得更加堅強。
打敗了李柏舟之後,許昌平像一位默默的路人,華麗轉身後成為了皇帝蕭睿鑑身邊的紅人,每一天見到皇帝的次數,甚至比太子還要多。這時候,許昌平的身份仍然是個謎。他是好是壞,是站蕭睿鑑這一邊,還是蕭定權這一邊,我們無從得知,因為這個人隱藏得實在是太深了。
《鶴唳華亭》第二十四集,主角的舅舅顧思林在長洲戰敗,顧思林長子戰死,他本人生死未卜。這時候,顧逢恩急於出城奔向戰場去尋找父親和大哥,但這時候他內心是糾結的,因為他答應過蕭定權,要留在他身邊做他的好幫手。這時候,許昌平再次出現了。
在許昌平的一番建議之下,彷徨的顧逢恩不再猶豫,最終在太子的幫助之下衝出城門,直奔戰場而去。許昌平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這就牽扯到了許昌平的真實身份了。
其實,許昌平的真實身份是蕭定權的堂兄,他的母親與蕭定權的母親關係十分要好,用今天時髦的話講,她們是一對無話不談的好閨蜜。而許昌平原本也不姓許,而是姓蕭。沒錯,他也是皇家的一員。他的父親與蕭睿鑑是兄弟,而蕭睿鑑這個皇帝,也是爭來的。
可以這麼說,蕭睿鑑與許昌平的父親,就如同是蕭定權與蕭定棠的關係是一樣的。蕭睿鑑最後勝出,亦說明了許昌平父親的失敗。說到此處,許昌平的身份已經漸漸明朗了,雖然表面上看他是蕭睿鑑身邊的紅人,但他卻不是蕭睿鑑的人。
回到許昌平勸說顧逢恩出城投軍的話題,許昌平這麼做的目的,其實還是為了成就蕭定權這個太子的。如果顧思林真的倒臺了,太子就失去了顧家的鼎力支持,失去了臂膀的蕭定權還拿什麼跟蕭睿鑑鬥?
如此看,許昌平是蕭定權的人?答案是否定的。
按許昌平的性格而言,他是不會甘願供任何人驅使的,許昌平之所以幫助蕭定權,目的是想利用蕭定權。前面我們提到過,許昌平想要報仇打敗蕭睿鑑,但他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藉助太子蕭定權的力量才是他想要的。
許昌平先是讓顧逢恩跑出城尋找父親,以保住顧家的力量,為以後擊垮蕭睿鑑做好準備。之後在許昌平的力促下,太子與顧逢恩配合將蕭睿鑑趕下臺,這才才是許昌平的最終目的。
看過這部劇的朋友應該都記得這個情節:顧思林長洲戰敗,蕭睿鑑聽到消息之後急症發作,差點死掉。當時,若非是許昌平在身邊出手施救,估計蕭睿鑑早就駕崩了。那時候沒有見死不救的許昌平,其實不願意看到蕭睿鑑就這麼容易死去,親眼看著蕭睿鑑被自己的兒子打敗,才是他最想要的結局。
可惜的是,這位智謀過人的許昌平千算萬算,卻沒有看清蕭定權的性格。蕭定權,這個人是有感情的,在他心裡即使是搭上自己性命,也不願去背叛自己的父親,因為他把感情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