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到底有多可怕?一個1立方釐米的黑洞能吞掉地球嗎?

2020-12-19 騰訊網

從我們目前對宇宙的認知來看,黑洞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沒有之一。黑洞到底有多可怕呢?通常來講,我們會將黑洞想像成一種非常龐大,並且引力極強的「宇宙怪獸」,而任何進入其「勢力範圍」的物質,都會被無情地吞噬。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位於銀河系中心巨大黑洞——「人馬座A*」,其質量高達太陽質量的430萬倍,半徑長達2200萬公裡,在它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整個銀河系的恆星都在圍繞著它運行。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有一個很小的黑洞,它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可怕了呢?為了方便討論,我們不妨將其具體化為:一個1立方釐米的黑洞能吞掉地球嗎?當它接近地球時,會發生什麼?

作為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黑洞會吞掉自己遇到的任何物質,並將其「收歸已用」,從而使自己的吞噬能力更加強大,由此可見,如果真有這樣一個黑洞接近地球,那麼地球肯定是會被吞掉的。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個黑洞吞噬地球的過程,可能會與想像中的不一樣。

通常我們會認為,由於這個黑洞實在太小,因此只有在它接觸到地球的時候,吞噬才會開始,因此在我們的想像中,將要發生的情形應該是下圖這樣的。

但這樣的事情並不會發生,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我們先來計算一下,這個體積為1立方釐米的黑洞質量有多少噸。

黑洞不是洞,而應該算是一個球體,其表面被稱為「視界」,半徑被稱為「史瓦西半徑」,中心則是它的「奇點」。根據球體公式 V = 4/3πr^3 我們可以計算出,這個黑洞的「史瓦西半徑」大約為0.62釐米。

「史瓦西半徑」又可以用公式R = 2GM/c^2(註:該公式是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根據廣義相對論推導出來的,其中G代表引力常數,M代表黑洞質量,c代表光速)來描述,據此我們就能計算出,體積為1立方釐米的黑洞,其質量大約為4.18 x 10^21噸。

這是什麼概念呢?這樣說吧,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質量大約為4.87 x 10^21噸,也就是說,這個小小的黑洞,其質量與金星已經相差無幾了。

牛頓告訴我們,引力的大小與質量和距離密切相關,而與體積沒有關係,也就是說,雖然這個黑洞的體積很小,但它的引力卻與金星大致相當,而對於黑洞而言,這就足以製造一起「潮汐瓦解事件」了。

由於引力的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因此當引力源向一個具有體積的物體施加引力時,該物體的不同部位所受到的引力大小是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在距離引力源越近,受到的引力就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引力源的引力足夠大,那麼這種受力的不平衡就會把該物體撕裂。

很明顯,地球是有體積的,而且體積還很大,因此當這個黑洞接近地球時,地球不同部位所受到的黑洞引力就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黑洞的引力相當可觀,這就意味著,早在這個黑洞接觸到地球之前,地球就會被其強大的引力撕成碎片。

看到這樣可能有人會問了,地球的引力也很大,為什麼黑洞不會被撕裂呢?原因就是,黑洞的質量全部集中在它的「奇點」上,這是一個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因此就不會出現受力不平衡的現象。

在此之後,如果這個黑洞與地球的運動方向在一條直線上,那麼地球的碎片就會沿著這條直線徑直飛向黑洞,然後被黑洞吞掉,遠遠看去,就像是黑洞在「吸麵條」一樣。

但如果它們的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這是大概率事件),那麼那麼地球的碎片就會沿著一條螺旋形的軌道飛向黑洞,然後在其周圍形成一個盤狀的結構,這被稱為黑洞的「吸積盤」。

「吸積盤」中的大部分物質都不會被黑洞立即吞噬,它們會在黑洞的引力作用下圍繞黑洞高速旋轉,並因為彼此初速度的不同而發生劇烈的碰撞和摩擦,其溫度也會急劇上升,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還會發出強烈的光線。

上述的過程就被稱為「潮汐瓦解事件」,這也是黑洞吞噬其他天體的主要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黑洞的「吸積盤」並不穩定,如果「吸積盤」裡的物質過多,或者黑洞本身的引力不夠強大,「吸積盤」就可能發生破裂,其中的部分物質就會噴湧而出,看上去就像是黑洞打了一個「飽嗝」一樣。

總而言之,黑洞確實很可怕,就算它只是一個1立方釐米的黑洞,也照樣可以吞掉地球。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如何看待黑洞?
    因為它根本經歷不了這麼久就會揮發完,而且他的史瓦希半徑連一米都不到,根本不可能有成長的機會。 百分之七十地球質量的物質塌縮形成黑洞,它的引力不會增加,應該還是百分之七十地球的引力,它的質量沒有地球大,引力沒有地球大,怎樣吞噬地球?應該是圍繞地球旋轉吧?
  • 直徑1釐米的黑洞質量有多大,靠近地球會是一個什麼後果?
    有人提出一個問題:一個直徑為1釐米,質量為1噸的黑洞靠近地球會怎麼樣?這是一個對黑洞毫無概念的科盲題,本來實在不值一答,但不指出這個錯誤,就會誤導許多讀者,所以還是忍不住一說。黑洞本身的質量都集中在中心那個奇點上,本來是沒有體積的。
  • 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嗎?科學家:黑洞的密度可能很小!
    導讀:黑洞是一種神奇的天體,它無時無刻不在吞噬各種物質,但卻沒有人知道這些物質去了哪裡!它強大的引力甚至連光都無法掙脫,所以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的存在,只能通過黑洞與周圍物質的作用來推測它的存在!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神奇之處:黑洞的密度可能很小!我們知道,一個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被稱為密度,可以說密度是對特定體積內的質量的度量。
  • 科學家:會變成黑洞,把整個地球吞掉
    1萬億倍,電子就更不用說了,它比原子核還小,小到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因為原子和原子核之間有這麼大的距離,所以水是可以壓縮的,只是比較困難,前面說了水裡還有電子,電子會在壓縮的時候產生很大的排斥力,不過,以我們現在的技術,還是能將它壓縮的
  • 宇宙最大的黑洞到底有多麼可怕,質量增長很快,一天能吃一個太陽
    在那偌大的宇宙中,存在著數不勝數的天體,其中最讓人害怕的莫過於是宇宙中的黑洞,為什麼大家都害怕黑洞呢?黑洞是一個對任何事物都不會放過的一個有著非常強大的吸引力的天體,人類現在對黑洞的人知十分的少,他可以吞噬一切物體,他有著讓人著迷的深度。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
  • 粒子對撞機可以製造出可怕的黑洞,它真的能夠威脅到地球嗎?
    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由大質量恆星在煙花到末期後坍縮而成,當一顆恆星的燃料耗盡之後,這會導致恆星的核心無法抵抗引力勢能,核心便開始向中心坍縮,假如核心的質量大於太陽的3.2倍,最終會形成可怕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引力極為強大,光在進入到它的視界後都無法逃脫,因而我們無法直接看見黑洞
  • 大型粒子對撞機能製造出可怕的黑洞!它會威脅到地球的安全嗎
    從人類現有的觀測數據來看,黑洞可以說宇宙中最可怕,最複雜的天體。根據黑洞形成理論,黑洞一般由大質量的恆星演化而成,走向晚年的大質量恆星經過坍縮後會變成一顆可怕的黑洞。我們知道,恆星的內部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反應,比如我們的太陽,其核聚變消耗的燃料能達到數百萬噸/秒。在這個反應的過程中,恆星會散發出巨大的能量,我們地球上的光和熱就全部來自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恆星的質量雖然大,但是其儲備的核燃料也會有一天燃燒殆盡,我們的太陽就大約還能持續燃燒50億年左右。
  • 日本科學家稱:地球和巨大的黑洞更近了,未來會被它吞噬嗎?
    其次是恆星級別的黑洞,這類黑洞也是最典型最常見的。科學家在研究恆星演化的過程中發現,當恆星的質量超過一個極限,那麼它演化到生命後期,經過超新星爆炸,拋掉多餘物質,最終會形成一個黑洞,可想而知這類黑洞的質量必然算是恆星級別的,只不過比太陽要大很多。
  • 地球加速靠近黑洞,相距僅約25800光年,人類咋辦?
    這意味著什麼,地球可能正在走向「吞噬」的一面,而在之前我們從來都沒有聽過這樣的事情,最多聽到過這樣的研究,那就是最終地球可能會被太陽所吞噬,所以地球的命運到底如何,如今反而成為了一個模糊的情況,無論是靠近黑洞還是被太陽所吞噬,綜合情況來說都是走向到一個不好的狀態,那麼我們來看看日本科學家研究的這個地球正在靠近一個巨大的黑洞又是怎麼回事情?
  • 如果一個直徑1mm的黑洞出現地球上,將會怎樣?
    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存在一個臨界半徑特徵值,只要它的半徑小於這個值,就會無限坍縮成一個奇點,這個無比緻密的奇點,即所謂的黑洞。黑洞是一個緻密的天體,它的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在廣義相對論中,它代表時空的無限扭曲!
  • 中子星引力極端,氫彈都炸不出一個泡,怎麼遇到黑洞就蔫了?
    其實這只是一個比喻,是為了說明中子星引力壓強巨大,任何東西在中子星上都會被壓縮得極端緻密,達到原子核密度。原子核密度是多少?就是約10^12kg/cm^3,也就是每立方釐米約10億噸。中子星上的壓強相當於地球海平面的10^28倍,也就是1萬億億億個大氣壓,每平米釐米上要承受1萬億億億公斤壓力,在這樣的壓力下,一顆氫彈算根毛?
  • 黑洞要來了?距離6000光年,小型黑洞正飛向地球!
    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能量巨大,破壞性極強的引力源。而這樣的引力源一般就是巨型黑洞。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結果,幾乎所有螺旋星系的中央位置都存在巨型黑洞,甚至有些星系的中央存在不止一個巨型黑洞。銀河系的中央便存在著巨型黑洞!它的引力幾乎是整個銀河系運轉的動力。然而作為直徑16萬光年,擁有幾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除了銀河系中心的巨型黑洞,還存在著一些小型黑洞,而GRO J1655-40黑洞便是其中之一。
  • 為什麼說黑洞是宇宙最可怕的天體?人進入黑洞後會發生什麼?
    浩瀚的宇宙裡隱匿著各種各樣的天體和物質,什麼天體是最可怕的呢?一是黑洞是黑色的,不能直接被觀測到,科學家只能通過吸積盤來判斷黑洞的存在;二是黑洞有強大的引力,黑洞是由超大質量恆星坍塌所形成的,因此萬事萬物一旦被黑洞盯上就無所遁形了。那麼黑洞究竟有多可怕呢?如果人進入了黑洞會發生什麼事呢?  死亡的恆星  當一顆超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的盡頭的時候,它的核心會坍塌成緻密的物質狀態,密度高達原子核的100倍,形成了一個黑洞。
  • 黑洞的體積並非黑洞的實體,黑洞的實體是奇點,奇點有多小?
    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體積有大有小。最小的黑洞小到瞬間就能被蒸發殆盡,而大的黑洞則可以主導整個星系的運行。每一個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著一個星系級的黑洞,它依靠自身強大的引力來使周圍的物質高速運轉,而這些物質又帶動外圍的天體運行起來,以此類推,一個星系便開始了有序的運行。宇宙中黑洞的體積有大有小,但是這裡所說的體積實際上並不是黑洞的實體,而指的是黑洞視界的體積。
  • 如果有一個黑洞在太陽的周圍,地球和太陽系有被摧毀的風險嗎?
    已故物理學家霍金,生前曾從量子力學的角度指出,黑洞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失去質量,換句話就是說,黑洞是有壽命的。 霍金認為,量子力學的「真空不空」,發生在黑洞視界附近的話,正粒子和負反粒子在誕生瞬間,就會有一個(大概率是負反粒子)被黑洞吞噬,而正粒子的逃逸從外界來看,就好像黑洞向外發出了輻射,這種輻射就是霍金輻射。 霍金輻射作為一種能量釋放過程,會源源不斷的偷走黑洞的質量,漫長的時間過後,黑洞本身就蒸發殆盡了。
  • 黑洞與太陽相遇,地球會發生什麼?
    黑洞遇上太陽,我們還好嗎? 黑洞進入太陽系的可能性有多大?好吧,你必須得定義可能性了。和連贏十次彩票的可能性相比,地球更有可能被黑洞吞噬,但又比被閃電擊中的可能性要小。
  • 漫畫 | 你看到的根本不是黑洞,而是黑洞之影!
    ——人馬座A* 黑洞,就是夜空中多顆恆星高速環繞的一個像素點(此次發布會尚未公布該黑洞的照片)。那麼,天文學家是如何從1個像素中提取出 M87* 黑洞照片的呢?三、 如何把像素點變成照片?根據光學原理,一個相機的鏡頭越大,它的理論解析度就越高。為了看清楚黑洞的樣子,天文學家心想,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造一個跟地球一樣大的望遠鏡。
  • 怎麼理解M87黑洞65億個太陽質量濃縮到一個比原子還小的奇點裡?
    這是一位網友提出的問題,原題是:65億個太陽壓縮到不足一個原子大小的空間裡,大神們釋疑一下,真能裝的下嗎?原子是我們三維空間世界的物質,怎麼能夠形容奇點呢?這個問題大概是說距離我們5500光年的M87星系中心黑洞,人類首次正式拍攝到這個黑洞的照片,這個黑洞約太陽質量的65億倍。
  • 宇宙中最可怕的東西,據說連黑洞都能吞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說起宇宙中最可怕的事物是什麼,很多人第一個可能會想到的是黑洞,的確。黑洞是一種質量極大的天體,必須是太陽質量的幾百倍才能形成黑洞,因為自己的引力實在太過於強大,連目前宇宙速度最快的光都無法逃脫,並且一切的物質一旦靠近黑洞,都會被徹底的分解。但是在宇宙中還有一種物質比黑洞還要可怕。那就是類星體,又稱為似星體、魁霎或類星射電源,是人類觀測到非常遙遠的天體,能量最高的活躍星系核。高紅移的類星體距離地球可達到100億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