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悶油瓶
聊起「賽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港澳。
但實際上,廣州與「賽馬」運動同樣有著深厚的淵源,然而經歷了7載的輝煌歲月後便黯然離場。
今年廣州市兩會已正式閉幕,在近1.3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了「賽馬產業」。
其原文表述為「籌建國際馬匹檢測中心,推進穗港賽馬產業合作。」
圖源:廣州市人民政府
對比去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賽馬的描述,今年兩會直接將表述升級為「賽馬業」。
霎時間,「賽馬」一詞又和廣州這座千年商都重新聯繫到了一起。
究竟,當年風光無二的廣州賽馬業經歷了什麼?如今的現狀又是如何?而荒廢多年的天河馬場能否藉此機遇重啟面世?
位於珠江新城的馬場航拍
1
政府力挺,群眾支持
廣州賽馬業的高光時刻
像香港一樣,廣州也有過「舞照跳,馬照跑」的日子。
上世紀90年代,隨著城市東進計劃的實施,敢為人先的廣州率先吹起了曾被全面禁止的賽馬運動。
1992年,由市政府提出批准,廣州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牽頭的廣州賽馬會正式成立,時任廣州市長的黎子流更是賽馬會的理事。
次年1月,在如今天河潭村,黃埔大道與華南快速幹線兩條廣州市中心主幹道交會處,佔地33公頃、可容納4萬名觀眾的廣州賽馬場正式建成。
天河馬場 圖源:廣州舊聞
規模僅次於香港沙田賽馬場,也是大陸唯一一家帶有博彩性質的馬場。
由官方到民間,廣州賽馬的火熱程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當時一場比賽就能吸引到3/4萬觀眾到場,一個初賽日就要出動一百多匹馬,投注額超千萬,其盈利程度和社會影響力都可見一斑。
馬場盛況 圖源:第一賽馬網
時任廣州市副市長的伍亮就曾表示,廣州賽馬會成立七年間,解決了6000人的就業問題,向國家上繳了1.4億稅費,捐贈了社會公益事業3億元。
當年98年洪災,廣州馬會捐出1000萬善款,創下當時全國的捐款記錄。
圖源:第一賽馬網
但國家畢竟沒有正式賦予馬彩的合法性,考慮到廣州賽馬場的投資回收和對外影響,只能允許其進行「非博彩性」的體育性賽馬。
不過,賽馬娛樂總公司仍想盡辦法堅持博彩性賽馬。
1995年底,從中央到地方先後多次發文,強調叫停廣州賽馬會舉辦的博彩性賽馬。
在一聲聲號令之下,跑了757場賽馬的天河馬場始終沒能邁過千禧年大關,倒在了1999年的冬天。
2
燙手地王馬場現狀
20年周邊房價漲10倍,如今無人接盤
停止賽馬後,擱置的馬場原址成為多方利益覬覦的對象,從坊間熱傳的暨大擴區地、恆大新球場,到風風火火的汽車城,最後全都不了了之。
其中,一度讓馬場舊址重煥活力的汽車城,因為經濟效益低下,及與CBD的功能定位不相符,於2014年落得個撤場關閉的結局。
如今的馬場,可謂是見證了珠江新城從無到有的變遷。
二十年間,一座座豪宅、寫字樓拔地而起,南面對著頂豪僑鑫匯悅臺,北面毗鄰名校暨大,隔岸便是琶洲新貴。
對岸即為琶洲
四周更是被黃埔大道、花城大道、潭村路等車水馬龍的主幹道重重包圍。
附近小區駿逸苑1999年均價將近5000/平,如今二手物業飆升至5.3萬/平,20年房價漲了10倍;2008年,珠光新城御景開盤價為2.3萬/平,如今二手已保值至8萬/平。
圖源:鏈家
在佔地660萬平方米的珠江新城裡,38萬平方米的賽馬場更顯難得。
據附近的中介介紹,哪怕是按照去年天河金融城靚地2.5萬/平的起拍樓面價來計算售價,5.0的容積率建造(附近普遍為該容積率),總地價保守估計近500億。
但如今的馬場卻像個廢棄的遊樂園,與外頭的金貴繁華格格不入。
已關閉的賽馬場汽車城,用鐵柵欄圍著,一排排空置的店鋪被貼著封條和搬遷說明,如死寂一般蕭瑟,有的裡面還長滿了雜草。
場內的空地,也變成報廢汽車的停車場,偌大的空間留下一片狼藉。
目前,馬場只有馬會家居及部分餐飲業留存下來,因受到天河城、太陽新天地等高端商場的虹吸,這邊的生意大都不溫不火,偶有零星幾家仍在開門迎客。
在馬場附近當了5/6年保潔的大爺說到「這裡很多店鋪都沒什麼人氣,那麼好的地方,拆了不知道能建多少房子。」
但原本於2019年12月31日經營期結束的馬會家居早已正式續約,據有關負責人稱,馬會家居並不會因為馬場調整而撤場。
至於馬場裡面那一大片空地,前任匆匆退場,現在卻沒人接盤,實屬唏噓不已。
3
總投資57億
從化馬場能否再續廣州賽馬薪火
天河馬場一蹶不振,但從化馬場卻站了出來。
2016年,廣州市政府提出要在辦好重大體育賽事活動上實現新的突破,創造條件吸引平地速度賽馬等國際賽事落戶廣州。
兩年之後的2018年,由香港賽馬會出資37億建設的從化馬場正式啟用,並在次年舉辦了內地首場世界級演示性速度馬術比賽。
從化馬場 圖源:香港賽馬運動
截至目前,從化馬場已經是內地最大規模、最高標準、最為完善的國際馬場類綜合體,也是大灣區穗港合作的成功案例。
為進一步發揮從化馬場的優勢,今年香港賽馬會宣布開展從化馬場第二期建設的項目,整體投入超20億人民幣,加上前期投資的37億,總投資額已超57億。
而為了穗港賽馬合作的順暢,廣州海關在從化馬場創新實施「一次多審、多次往返」的模式,獲得進境許可的馬匹1年內可多次往返粵港,實現自由行。
對於廣州而言,高規格的馬場落地和便捷的通行服務,確實是擁有了重啟「賽馬」的條件,而今年兩會首提賽馬業更是提振了數百萬計馬迷的心。
從化馬場 圖源:信息時報
但有一說一,曾經搞得紅紅火火的博彩性賽馬,無論是從政策層面還是法律法規來說,要重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類似的案例可以參考隔壁海南。
事實上,賽馬不單單是一項運動,更是一個牽動上下遊的超大產業,涉及到的就有種植、畜牧、餐飲、旅遊、服務等細分領域。
如果能有效盤活資源,帶動經濟發展,對於尋求產業轉型新活力的廣州而言,不啻於一針強心劑。
價值500億的天河馬場未來將何去何從,新貴從化馬場能否再續廣州賽馬的薪火,歡迎一起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