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大な夢のあとの(在無限延伸的夢想後面),何もない世の中じゃ(穿越冷酷無情的世界)……」當和田光司的《Butter-Fly》在影院響起的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十幾年前,我和表哥兩個人守在電視前,等待《數碼寶貝》的播放。《數碼寶貝》這個源自於1999年的IP,在歷經20年的歲月滄桑後,在2020年推出了它的全新劇場版《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
這部電影,探討的主題,老生常談,是成長。動畫裡的主角們——被選召的孩子們,從小學生變成了大學生;動畫外的觀眾們——我們,也發生了同樣的蛻變。在10月30日,首映日的夜晚,我去看電影的時候,身邊坐的都是20多歲的「大叔」們。接下來,筆者就從時間順序上,細談一下這部電影。
提前說明:本影評涉及大量劇透,如果是想去看電影但還沒看的小夥伴們請謹慎選擇閱讀。
01
影片一開始仍然是熟悉的氣候異常操作,數碼寶貝20年如一日的套路。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段背景音樂是1999年劇場版《滾球獸的誕生》中的背景音樂波萊羅舞曲,《滾球獸的誕生》也是數碼寶貝劇場版的開山之作,如今20年後的劇場版同樣以這個BGM開頭,開局先賣了一波回憶和情懷。
緊接著影片進入了第一個高潮,而且同樣是有情懷的高潮——主角團大戰鸚鵡獸。鸚鵡獸也是1999年的劇場版《滾球獸誕生》中出場的數碼寶貝,同樣是致敬經典,情懷拉滿。這一段的打戲也確實作畫很流暢,是動畫電影應該有的水準。
同時在這段打戲中,我們的兩位主角——八神太一和石田大和,出場了。1999年還是五年級的他們,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大四的大學生,不禁讓屏幕前的我們也有一種代入感。隨後,影片正式開始,伴隨著主角八神太一的跑動,那首經典的主題曲《Butterr-Fly》又一次在耳邊縈繞——嗯,有內味兒了。
總得來講,這個開頭,交代了大背景、人物的出場,有激烈的打戲,更重要的是情懷拉滿,對於多年的數碼老粉來說,夠味兒了。
02
接下來,電影又交代了被選召的孩子們的情況——總得來講,只有太一和阿和兩個主角對自己的未來還不明確——像是我們自己——身邊的所有人,似乎都有自己努力的方向,伴隨著自己的成長,他們仍然堅守著自己的夢想,而唯獨我們自己迷失在了「成長」這兩個字中,伴隨著成長,越來越多的現實壓力開始浮現,我們對於自己的前途越發的迷茫。能做的就是像電影裡這哥兒倆一樣——和自己的好朋友談天說地。
伴隨著在餐廳裡吃飯的一位女生突然暈倒,電影正式進入了主線劇情——世界各地被選召的孩子頻頻暈倒,孩子們需要打倒幕後的黑手——一隻名叫厄俄斯獸的數碼寶貝。同時,出現了一個叫梅諾亞的女人,她告訴孩子們,隨著成長,孩子們的可能性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搭檔數碼獸的存在時間也所剩無幾——孩子們本來不願相信,直到看到自己手裡的王牌——奧米加獸不能維持進化形態而戰敗的那一刻。
很多人表示接受不了這個設定。但我個人認為這恰好對應了我們的成長——隨著我們的成長,且不說我們的可能性是否減少,我們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也許是童年的一個夢,也許是一個故友——只不過在電影裡,這個東西是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的數碼寶貝們。
03
隨後的劇情趨於平淡,大體上是兩個男主分別開始調查搭檔數碼獸會消失的真偽——玄內老人也露了一下臉——他表示的確是如此,除非——
即使你成長了,也有無限的可能性。
影片在這裡還有一個人物身份反轉劇情的設置,雖然也增加了影片的懸念和可看性,但還是有些低級,至少我看電影的時候完全猜到了,因此不再贅述。大體上來講就是之前出場的梅諾亞是個反派角色。同時,在這段時間內,我們的主角團相繼倒下,只剩下兩位男主。
有人認為本片給其他六個孩子的戲份太少了。但90分鐘的電影,如果要把八個孩子都仔細刻畫,完全不夠,總是得作出取捨——顯而易見,最簡單最暴力的方法就是努力展現兩個男主。
04
接下來我們的兩位男主又開始同樣的套路——拯救其他同伴。梅諾亞曾經是個天才少女,因為她的成長,她失去了可能性,失去了自己的搭檔數碼獸閃蝶獸。隨後她創造出了厄俄斯獸,奪走其他被選召的孩子們的意識,讓他們留在自己創造的沒有成長的和數碼寶貝一直在一起的極樂世界。
有一說一,梅諾亞的這個設定,過於眼熟——《數碼寶貝02》的及川悠紀夫、《數碼寶貝tri.》的姬川真希和她都有很大的共同點。但數碼寶貝系列對於人類反派的設定一直都不是極端的惡,大多都只是遇到了一些問題心態炸裂才黑化的,主角團對於人類反派的做法大多也偏「拯救」而不是「打倒」。這一點是一直很值得提倡的,畢竟我們是人類,是有智慧的有良知的高等動物。
05
一切謎團都揭開後,就是最後的高潮打戲了。仍然是熟悉的配方,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繼續衝,不放棄就能戰勝一切的老套路。奧米加獸被劈得四分五裂的,太一阿和被其他幾個夥伴阻擋不前,兩個主角來到了最低谷。
吹哨子,又是經典橋段,又是《滾球獸的誕生》,又是情懷。影片甚至用了當年的畫面做對比——
看到這裡,已經準備淚目了。
哨聲終止,眾人皆醒。
06
接著就是兩個主角和自己的搭檔數碼獸完成了影片的名字——最後的進化。
最終,梅諾亞被順利拯救了。厄俄斯獸笑了,閃蝶獸從來沒有離開,它就是現在的厄俄斯獸,一直守護在梅諾亞的身邊。
回到現實世界,梅諾亞被逮捕歸案。一切回歸了平靜。
但是這一段作為全片的最高潮,採用的一直是比較平靜、深邃的BGM,筆者認為也許可以更換為稍微激情一些、燃一些的BGM。從最後一次進化、分別的悽涼感來講,這樣的BGM本無可厚非;但影片的著力點段落用這樣的BGM顯得有點壓抑,從觀感上來講,本來想要的悲涼感也沒有完全塑造好。縱觀全片,最後一段的打鬥甚至都不如開局對鸚鵡獸來的激烈。
07
主線完成後,來到全片的結尾。
太一和亞古獸在河邊,阿和和加布獸在高樓的走廊。阿和又給加布獸吹起了20年不變的口琴旋律;太一又和亞古獸討論永恆的「吃」的話題。
兩隻數碼獸在說完最後一次搭檔的名字「太一」「阿和」之後,一起問明天做什麼。
剛想出來明天要做什麼,準備開口的時候,轉頭看向你——你已經不見了。你不是說要吃刨冰嗎,我明天就帶你去啊;你不是說要聽我吹口琴嗎,我明天繼續給你吹啊……一切的美好,都在這一刻戛然而止。
不同的兩個人,不同的兩隻獸,不同的兩個地點,不同的相處方式——但,情緒是一樣的——我,捨不得你。
太一、阿和都哭了。屏幕前的我也是。電影裡離開的數碼獸,像是現實裡離開我們的以數碼寶貝為代表的童年。悄無聲息地離開,空留下不斷落淚的太一、阿和和我們。這個橋段真的太好哭了,完全是止不住的淚。影院裡,當年的小朋友都成了大人,可是,我們的卻比當年還容易哭、還哭得多。不論如何,這部電影,確實有打動我,那我就願意稱之為「好」。
08
隨後,兩個人的生活恢復往常。經歷了一次蛻變,收穫了一份成長。太一成功地完成了畢業論文:《人類與數碼寶貝的共生》;阿和順利考上了研究生。影片的最後,以兩位男主說出「等著吧,我一定會見到你」而結尾。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個結尾,我有種「就這?」的感覺。在看完片尾,確認沒有彩蛋後,我才知道「就這」。電影最後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
09
出了影院,看到自己前排一個小哥哥淚流滿面,說著自己不敢看第二次。略顯誇張的說法,表達了影片的核心——感人至深、情懷拉滿。
整部影片劇情確實略顯老套,在設定上也多少和原本的動畫版有一些出入。但在調動情感的層面,做得非常出色。從BGM大量選取原版,到臺詞的設定,種種的細節都寫滿了兩個字——回憶。這部影片真實地打動了我,打動了當天和我在一個放映廳看電影的大多數,那它就成功了。總得來說,難說是神作,但作為20周年的劇場版、一個給童年畫上句號的作品,我覺得它做到了。
10
再回到影片的主題上來,成長與可能性。成長,一定意味著可能性的減少嗎?我們當中的大多數,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自己的目標越來越明確,我們會從眾多岔路中選擇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但選擇一條路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再展望甚至嘗試其他的路——我們仍然擁有著可能性,而且是無限的可能性。
影片裡亞古獸和加布獸確實是消失了,但玄內老人也確實說了有讓他們回來的方法——無限的可能性。所以影片實際上是開放性的結局,我們不知道太一、阿和,所有的長大的「孩子」們在未來有沒有找到無限的可能性,從而重新邂逅他們的搭檔數碼獸——但我寧願相信他們找到了。同樣的,對於當下的我們,尤其是影片的主體受眾——正值青春年華,剛剛脫去「孩子」的外衣的我們,也要去尋找自己無限的可能性。選擇,不意味著唯一,只意味著你要繼續努力下去,把你選擇的路走好,但也不能忽視其他的無限可能。成長,不意味著可能性的減少,只是意味著我們需要選擇——成長,是無限可能的。
陪伴我們童年的數碼寶貝,在2020年的今天,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成長,詮釋了我們。僅以此文,表達對電影《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的看法,同時,致敬那永恆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