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新冠疫情第四波又爆發。
11月25日單日新增85宗確診,其中84宗為本地感染,這之中包括16宗本地源頭不明病例,與63宗屬於跳舞群組病例。26日單日新增81宗,13宗源頭不明,跳舞群組59人感染。目前,香港累計確診病例有5948宗。
在第四波疫情之下,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跳舞群組。25日,該群組累計250人染疫,26日更增加至311人,成為最大感染群組。除了人數多,更讓香港社會關注的是感染者許多為名媛與闊太。
根據香港衛生署公布,跳舞群組首宗病例於11月19日確診,患者是名75歲女富商,在傳染期期間曾到灣仔Starlight Dance Club舞廳,其後與該舞廳相關的確診病例中,有部分跳舞導師及學員曾到過其他舞蹈場所。
香港衛生署在多次呼籲相關人員檢測無效後,刊憲要求強制檢測。公告中要求11月1日起曾到過14間爆發疫情跳舞場所的人要在11月24日前接受檢測,後名單又增加7間,目前受波及的場所共21間,遍布港九新界。
根據特區政府公布的部分患者報稱居住的點位,遍布多座千萬豪宅,包括半山花園臺,半山區殷榮閣、跑馬地比華利山、西灣河嘉亨灣、尖沙咀君臨天下等等,多為香港傳統豪宅區。
11月23日,衛生署確認22日確診的61歲婦人,為目前最早發病者。11月2日就已出現病徵,確診時已距離她發病足有20日。她發病後到過新蒲崗越秀廣場新光宴會廳及旺角金儷星鳳凰于飛懷舊歌舞(金麗會)兩個舞場。
除她以外,兩個舞場先後有9人染疫,9人中又有人去過其他爆疫舞場,包括尖沙咀百樂會懷舊歌舞、灣仔Starlight Dance Club、深水埗美德會、上環Heavenly Dance、灣仔Dance Concept,繼而造成疫情大爆發。
該名61歲女患者居於八鄉七星崗村,一名同住的71歲老翁亦於同日確診。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該老翁未去過爆疫舞場,屬第二代傳播。
想一想,這傳播途徑。名媛闊太跳舞、傳染導師、再傳染其他闊太、闊太回家傳染家人鄰居、闊太家人鄰居多為香港富翁,那富翁回公司會不會傳染員工下屬?而且富翁和闊太交際都廣……接著……炸了……
內地大媽喜歡跳廣場舞,如果大家聚在一起跳舞不戴口罩,確實有傳播病毒的風險。原來香港「大媽」們,也喜歡跳室內廣場舞?
但現實中,這個群組發生超級傳播,並不只是跳舞那麼簡單。
香港東網新聞24日對一間爆發疫情的灣仔跳舞場所感染的16名確診者統計,十名女患者的平均年齡是64.3歲,其中最年長患者為76歲,最年輕的是56歲,她們大多居住在當地豪宅。16名男患者平均年齡是40.8歲,當中最年輕的僅為24歲。他們大多是舞蹈老師,且不少居住在舞蹈中心附近的普通住宅,之中男女關係就耐人尋味了。
東網報導中稱,有男跳舞導師在社交群組表示:「我是其中一個跳舞群組的導師,畢業時老師推薦我去美孚舞場教跳舞,說那裡有很多上流闊太,我們行內稱教她們跳舞為餵雀,的確很多闊太給很多小費,但多多少少都經常被人毛手毛腳。不過多數是聽闊太講下心事,聽些八卦為主。」
該名男導師又說:「我見有不少同事放工後再有私下約闊太教舞,但沒問是不是真是教跳舞,衛生署昨天找了我,初步系陰性,今日會再驗多一次,的確經常被闊太『不小心』摸(敏感部位),但主要都是被摸胸多,也有好幾個同事的收入和消費不成比例」。
看完這則港媒新聞,如剛拆封A4紙一般純潔的有理哥,也明白香港舞場是做什麼的了。怪不得25日確診的香港闊太,有線寬頻主席邱達昌的妻子邱吳惠平,確診後趕緊發聲明,表示自己從不跳舞,亦並非跳舞群組一員,感染源是別處。
除了這個在香港上流社會強烈爆發疫情的「跳舞群組」之外,在社會中下層,接下來還有可能爆發「嫖妓群組」。
11月23日,香港一名35歲確診男子承認本月8日曾到訪被稱為「鳳樓大廈」的建興大廈,進行一樓一鳳嫖娼。
這裡解釋下,在香港法律中,個人賣淫嫖娼,是不違法的。但是組織賣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老鴇、雞頭、看場子,是違法行為。不過這些一般抓不到,因為賣淫女基本不會指認老鴇,只會說是自己做生意。另外,如果是非港籍女子賣淫,還可以違反出入境條例進行驅逐或者處罰。
建興大廈樓高14層,樓齡超過50年,其中12層200多個房(即是將原本的住宅單位分割成數個更小的出租單位以供低收入家庭或人士居住,居住環境通常都較欠佳)單位,被用作「一樓一鳳」,曾有各國「佳麗」進駐。根據資料,香港警方於2018年1月曾在上址進行掃黃行動,拘捕99名賣淫女,包括來自中國內地、俄羅斯、烏克蘭、泰國等地的賣淫女,當中還有7名變性人。但警方大舉掃黃後,建興大廈的黃色事業依舊繁盛,警方同年7月曾再掃黃,拘68名涉嫌賣淫的中外女子及12名泰籍變性人。
為了與港警「打遊擊」,嫖客專門成立TG嫖客群組,交流心得,會員多達2萬人,在嫖客群裡稱該「鳳廈」經常人山人海,嫖娼暗語為「上樓買羽毛球拍!」。
從樓齡和房可以看得出,這是有別於「闊太」們消費的高檔場所,是面向香港中下層人群的風月場。
港媒香港01派出記者走訪該場所,發現鳳姐開門時均沒有戴上口罩,並透露近日沒有警員或衛生署人員上門呼籲她們接受檢測。記者問及工作時會否戴上口罩,有鳳姐稱「可以不戴口罩做」。即使有嫖客確診之後,記者在現場亦發現繼續有嫖客上樓尋找可光顧的鳳姐。
香港01擔心該鳳廈隨時爆出大量不明源頭病例,因為「嫖客不會認自己嫖過,又會到處走,只要有性工作者或嫖客是隱性播毒者,就會隨時出現連鎖效應,出現無法追蹤的『嫖妓群組』。」
該區區議員也建議衛生署可通過不公開其個人資料的方式,主動上門或透過機構聯絡本地性工作者,進行病毒檢測,以及警方加強打擊非法偷渡性工作者,儘快篩查出隱形病人,同時政府亦要考慮是否恢復早前全民檢測的做法。
有理哥感慨一下港言港語的「博大精深」。
以前只知道打人不叫打人,叫私了;砸店不叫砸店,叫裝修。
現在疫情爆發了,才知道:
賣淫女叫鳳姐,賣淫場所叫鳳樓,整棟大廈都賣淫叫鳳廈。有個嫖客得了新冠怎麼辦?於是,出現了嫖妓群組。
即使不是疫情,這些黃色場所也必然是藏汙納垢的地方,黑社會橫行、疾病傳播、毒品泛濫,會使社會付出沉重成本。
以目前來看,不管是跳舞群組還是嫖妓群組,都不會自覺乖乖的接受檢查、隔離,當被發現時,只能以「源頭不明」來隱瞞傳染途徑,又進一步使得追蹤困難,再擴大感染,從而惡性循環。
當前疫情來勢洶洶,在疫情和黑暴雙重夾擊下,香港經濟已經一退再退,民生困苦,百業凋零。在抗疫的重要時刻,香港社會是否能摒棄被歪曲了的「隱私」概念,投入到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的公共利益中來?如果每個人都自私自利,所有人最後只能是在病毒面前裸奔,片面強調個人「自由」,只能讓香港社會在這個爆發、減緩、再爆發的死循環中不斷重複。
現在已經第四波了,還要有多少波?
圖片源自網絡
轉自有理兒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