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的丫頭們,絕大多數是家生子,這些丫頭自出生人生便已被寫好,那就是和父母一樣服侍主子們,到一定的年紀後,被主子隨便配給某個小廝。
這樣的人生在今人看來是那麼的令人絕望,然而對於賈府的丫頭們而言,並沒有什麼不好,畢竟祖父輩都如此,旁人都如此。她們心滿意足、小心翼翼的伺候主子,若是有人中途被攆出去,那必然是犯了天大的禁忌,非淫即盜,這種名聲在舊時足夠摧毀一個女孩,所以,當王夫人決意要攆金釧出府時,原本性子剛烈的金釧選擇了跳井自盡。
在羞愧和憤怒中選擇自盡,倒也意料之中。然而,晴雯寧死不願出府,這就讓人不得其解了。
在第三十一回,因為跌落一把扇子,晴雯與賈寶玉拌起了嘴,襲人趕來勸阻時,又因為言語中以「寶二姨娘」自居,晴雯吃味不已,索性對兩人嘲諷一通,這越發觸怒了賈寶玉,其道:
「你也不用生氣,我也猜著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發你出去好不好?」
誰料晴雯一聽這話,難過不已,含恨道:「為什麼我出去?要嫌我,變著法兒打發我出去,也不能夠。」最後索性撂下話來:「只管去回,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門子」。
賈寶玉要回王夫人打發晴雯出去,與金釧被攆的性質完全不同,而是打發其出去嫁人。按賈府的規矩,丫頭們遲早都要出去配小廝的,為何晴雯卻寧死也不願提前面對幾年後的局面呢?她在貪戀什麼?
其實,細究起來,不過是三個緣故罷了。
其一,晴雯知道自己是賈母眼中的寶玉準姨娘。
晴雯是個孤兒,對父母家鄉毫無印象,十歲那年被賴大買來,做了奴才家的奴才。後雖賴嬤嬤進府被賈母所喜,晴雯就這被當作一件物品送給了賈母。在這之前,晴雯如伶俜無依的柳絮,至被送進賈府,她才開始穩定下來。
因為模樣俏麗,言語爽利,針線又是一眾丫頭所不及的,所以晴雯越發得賈母喜愛,賈母將其放在賈寶玉的屋裡,據後來賈母和王夫人所言,晴雯是「將來只她能給寶玉使喚的」丫頭,按賈府的規矩,將晴雯放在寶玉的身邊,是為將來做寶玉姨娘的打算的。
十歲前仍在顛肺流離、缺衣少食的女孩,轉眼成為侯門公府公子哥的準姨娘,這簡直是人生大反轉,晴雯沒有理由輕易放棄,即使她知道有人通過骯髒的方式危及了自己的地位。
其二,怡紅院給予的庇護
王善保家的因為看不慣園中的丫頭們得勢,記恨在心,逮住繡春囊這個機會便在在王夫人面前誹謗:
這些女孩子們一個個倒象受了封誥似的。他們就成了千金小姐了。鬧下天來,誰敢哼一聲兒。
誰料王夫人聽後卻稱這是常情,畢竟跟著姑娘們的丫頭比別的要嬌貴些,姑娘們的丫頭猶如此,賈寶玉的丫頭之嬌貴,更毋庸置疑。譬如某個元宵節,秋紋就敢和那些提熱水的婆子叫囂,稱要把她們的水倒了,只因為那是賈母泡茶的滾水,婆子們擔心挨罵不敢先給寶玉洗手。秋紋之所以如此跋扈囂張,還不是因為跟著賈寶玉,旁人都得讓她幾分?
秋紋猶如此,又何況是最受寶玉高看一眼的晴雯?坦白講,以晴雯這種爆碳般的性格,若非跟著賈寶玉,被賈寶玉所喜愛,早不知被多少記恨她的人算計了去。
最後,怡紅院給予的溫暖
晴雯死後,留下的遺產和衣履簪環約有三四百金之數。關於三四百金,很多人疑惑到底是金子還是銀兩,其實這只是對貨幣的一種普遍說法罷了,如在《儒林外史》中,張鐵臂向婁家公子借銀子時,稱的是:「我那恩人已在這十裡之外,須五百兩銀子去報他大恩」。而婁家公子聽後則道:「五百金小事,何足介意?」,後面果真拿出五百兩銀子給了張鐵臂。
所以,晴雯這三四百金,就是三四百兩銀子。饒是如此,這三四百兩銀子也是巨額財產了,要知道劉姥姥這樣一家人一年開銷不過二十兩。那麼,晴雯這三四百兩銀子怎麼來的?
首先,大頭在衣履簪環上,在舊時,因為技術原料有限,使服飾成為了硬通貨般的存在,至於簪環乃金銀珠寶而制,價值更毋庸置疑,如王熙鳳與旺兒家的抱怨資金困難,旺兒媳婦還道:「哪個太太奶奶的衣服頭面折變了不夠一輩子的,只是不肯罷了」。
然而,晴雯一個丫頭,哪裡來的衣履簪環呢?這自然都是賈府給的,不過這都是賈府的公有財物,類似我們現在單位配的筆記本汽車等等,晴雯只擁有使用權,故王夫人在攆晴雯時,吩咐人只將其貼身衣物撂出去,不過後來在寶玉的請求下,襲人偷偷將這些衣物都給晴雯送了出去。
除了衣履簪環,那就是晴雯攢下的私房錢了,不過晴雯月錢區區一吊錢,便是每月一分不動都攢了下來,僅五年八個月也不過幾十兩銀子,所以晴雯一定是還有其他收入的,這些收入有主子們的賞銀,亦有怡紅院毫無底線的贈與。
某個元宵節,襲人因病躺在屋裡,寶玉回來看時見麝月一人在等下坐著,便問為何不去和丫頭們玩牌去,麝月笑稱沒錢,寶玉道:「床底下堆著那麼些,還不夠你輸的?」
這床底下堆著的錢,自然是怡紅院每月的月錢,為賈寶玉房裡的零用,可在賈寶玉眼中,這些錢丫頭們可以隨便花,果然不久,輸光的晴雯進屋就抓了一把錢,稱要把本要回來。相較於賈環為了幾個錢和丫頭耍賴,賈寶玉對丫頭們可謂是縱容溺愛到了極點。
而晴雯要的就是這樣的感覺,只有在怡紅院,主子和奴才的界線才不那麼分明,寶玉不穎指氣使,丫頭無需提心弔膽,和睦平等,快樂和諧。晴雯天性高傲,從不懂得低眉順眼,也只有怡紅院,才能真正容得下她。
晴雯的財產,於她而言是毫無意義的,然而這些財產卻很能說明,她在怡紅院過的是怎樣的生活,怡紅院給了她安定,給了她歸屬感,她貪戀寶玉的寵溺,怡紅院于晴雯猶如一個家,離開了家,晴雯又如何能活?所以,他日被王夫人攆出賈府,不出幾日,晴雯便香消玉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