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曼·阿罕穆德Ayman Alhammad (沙特)
現今中東地區正經歷著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政治和安全動蕩,而這一地區對中國而言戰略意義重大。各方勢力重新洗牌,恐怖主義和宗派武裝肆虐,政府垮臺和政治體制衰敗,這都凸顯出了中東地區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除了中東局勢複雜之外,在東亞地區中國還要面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帶來的壓力。但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重要成員,中國應當秉承儒家道義為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發揮其應有的大國作用。
由習近平主席倡議的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戰略將中東視為連接各大洲之間的樞紐。 但這一樞紐是否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還要取決於中國政府在中東地區的參與深度以及中國對中沙關係的戰略定位。
此外,中東地區肆虐的恐怖主義肯定會給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帶來挑戰。這就需要中國積極尋求與沙烏地阿拉伯攜手合作。後者在長期的反恐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和智力經驗。
中國在中東地區深受歡迎,除了一直致力於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以外,還堅持不幹涉和反對軍事幹預的原則。不同於那些煽動暴力和極端主義的不可名狀的宗旨教義,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規劃謀求的是中東地區發展和繁榮。
再拿一個具體的實例來說,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中國同意並支持安理會針對葉門的第2216號決議,體現了它通過聯合國維護和平的作用。
對沙特領導人來說,沙中關係至關重要。他們認同雙邊關係的特殊重要性和巨大活力,這在兩國貿易量上也得到了體現。然而這還不能支撐起兩國間可持續發展的關係。擴大知識和文化層面的交流,對於提升兩國戰略關係,改變一些媒體和研究機構對中沙關係的錯誤看法,意義更為重大。
沙特方面並不希望與中國的關係完全依賴於石油—石油在雙方關係中應是附屬角色,而不是主導因素。沙烏地阿拉伯意在發展知識經濟,而不只是石油經濟。中國在這方面取得了可觀的經驗可供沙特借鑑。
中東地區的政治和安全形勢動蕩不安,面臨著難以克服的諸多挑戰。要克服這些挑戰,中國需要團結那些具有全球影響力並且在中東和伊斯蘭世界享有良好聲譽的友好國家並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