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75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和蘇聯人民並肩作戰,徹底打敗了法西斯侵略者,為和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弘揚中俄傳統友誼,12月13日上午,由俄羅斯聯邦駐上海總領事館主辦的《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紀念偉大衛國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圖片展》開展儀式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舉行,儀式上同步舉行了「1941-1945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章移交儀式。
當年,蘇聯人民不僅支援了大批物資、裝備,還派出大批人員幫助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者。先後有2000多名蘇聯勇士參加了援華志願飛行隊,參與了南京、武漢等20多次空戰。為了記錄這些驚心動魄的戰鬥,在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上海《文匯報》專門刊載了標題為《武漢長空「Z作戰」》的紀念專刊,見證中俄兩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偉大友誼。
13日上午,俄羅斯聯邦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亞歷山大·史瑪聶福斯基專程帶來這份紀念專刊以及「1941-1945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章,一併鄭重移交給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據俄方介紹,該紀念章屬於俄羅斯聯邦的國家紀念章,2019年6月13日,根據俄聯邦第277號總統令設立。
本次圖片展講述了莫斯科、列寧格勒、史達林格勒和庫爾斯克保衛戰等一系列戰役,以及蘇聯人民幫助歐洲其他國家與法西斯戰鬥,直到攻克柏林和1945年6月紅場勝利遊行的小故事。這些來自當時蘇聯戰地記者拍攝的照片,向觀眾們展示了戰爭歲月中,一位又一位英雄所展現出來的無畏勇氣、堅韌意志和不朽的民族精神。應俄方特別要求,展覽配以上世紀戰爭年代歌曲,伴隨著悠揚熟悉的旋律,引導參觀者更深入地去理解與感受照片中所捕捉到的每一個珍貴時刻。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人民的深厚友誼是國家關係發展的力量源泉。本次展覽還特別展出了俄羅斯中央軍事博物館捐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的「馬克西姆機槍」和「德什卡重機槍」、勝利獎章、勝利旗幟以及借展的飛行圖囊、降落傘包、領航員標尺、傘兵教練胸章及伏羅希洛夫射手胸章等珍貴展品。同時,圖片展開端還展出了中國著名抗日英烈劉粹剛和蘇聯英雄馬爾琴科夫的雕像,兩組雕像並肩而立,象徵著中俄兩國人民並肩作戰、共捍和平的偉大友誼。
交匯點記者 胡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