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度|「行業輪動」的宏觀邏輯

2020-12-22 新財富網

回溯歷史來看,「行業輪動」多和基本面及基本面預期的相對變化有關;當前,宏觀環境仍有利於權益類資產,多關注盈利修復確定性較強的板塊個券。

經濟預期修復背景下,轉債隨正股上行、行業出現輪動跡象

估值「主動+被動」壓縮後,轉債股性增強,市場核心矛盾回到正股

純債市場大幅調整等因素影響下,5月份轉股溢價率持續「主動」壓縮。年初以來,在較強的權益市場預期帶動下,轉債市場的轉股溢價率持續維持高位。5月份,輝豐事件發酵、純債市場快速調整,導致轉債隨轉股溢價率的「主動」壓縮而大幅下跌。期間,轉債平價從97.72元小幅降至97.67元,轉股溢價率從39.19%大幅降至31.55%,使得轉債市場價從130.26元跌至122.41元。

6月以來,伴隨權益市場的上行,轉股溢價率大幅「被動」壓縮。由於6月初的轉股溢價率仍處於歷史高位,轉債的跟漲能力較差。6月以來,權益市場雖大幅上行,但是轉債的漲幅弱於正股,這導致轉股溢價率持續「被動」壓縮。期間,轉債平價從100.34元升至目前的113.80元,但轉債市場價僅從124.43元升至130.47元,轉股溢價則率從30.05%壓縮至19.80%。

估值「主動+被動」壓縮之後,轉債市場的整體溢價率大幅下降,股性大幅增強。轉股溢價率經歷5月份的「主動」壓縮和6月的「被動」壓縮之後,其對轉債市場的制約大幅減弱。目前市場整體的轉股溢價率、主流平價區間的轉股溢價率已經降至中位數水平。截至2020年7月24日,全市場的轉股溢價率約為19.80%,約處於歷史24.20%分位數水平;100到110元、110到120元平價區間的個券轉股溢價率均值分別約為15.04%、11.06%,約處於歷史63%、68%分位數水平。

伴隨「雙底」夯實,轉債隨正股上行,行業表現出現「輪動」跡象

近期股市和轉債市場的大幅上漲,背後的宏觀邏輯是經濟底、政策底夯實的背景下,伴隨著信用環境、經濟行為逐漸修復,資金風險偏好的持續改善。伴隨疫情平復、經濟活動恢復,4月以來經濟進入漸進修復通道。與此同時,3月27日和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穩增長」,5月兩會等重要會議陸續召開,「政策底」逐步夯實。伴隨「經濟底」、「政策底」的確認,信用環境、經濟行為逐步恢復,資金的風險偏好持續改善,帶動股市和轉債市場大幅上漲。

與此同時,公募基金、北上資金等增量資金加速流入進一步帶動了市場情緒。2020年年初以來,新成立的偏股型基金的規模佔比持續抬升,4月份的佔比已經接近50%。與此同時,北上資金持續流入;4月以來,北上資金累計流入超1500億元,日均流入金額約22億元。槓桿資金的規模亦大幅抬升,截至2020年7月24日,兩融餘額已經接近1.4萬億元,融資買入額佔A股總成交額的比例大幅提升。

期間,行業表現出現「輪動」跡象,周期、金融行業階段性大幅上漲、強於消費和成長板塊,引發市場對「行業輪動」的討論。20204月初到6月底,消費和成長行業的漲幅持續居前,漲幅分別接近24%20%;而周期和金融行業表現相對較差,期間漲幅均不到10%630日以來,周期、金融行業強勢上行,漲幅曾一度超過成長和消費行業,引發市場對「行業輪動」的討論。

回溯歷史,股市的「行業輪動」受基本面及預期變化等影響      

經驗顯示,權益市場的「行業輪動」多和基本面及預期變化等有關

歷史上,「行業輪動」較為明顯的時間段主要有2009-2010、2013-2015及2016-2017年等。具體來看,1)2009年8月前後,市場表現領先的板塊從周期轉向消費、成長。2)2012年年底開始,成長板塊開始持續跑贏市場;2014年年中,前期表現較差的周期、金融行業快速上行;2015年年初,市場普漲,成長板塊漲幅小幅領先。3)2016年,周期股再次領跑市場;2017年,消費的表現逐漸強於周期。

總結幾個階段的經驗來看,「行業輪動」主要和基本面及其預期的相對變化有關,也會階段性受到估值水平的影響。從2009到2010年、2013到2015年、2016到2017年的「行業輪動」規律來看,市場風格的變化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1)基本面;2)基本面預期;3)估值的極端分化。例如,2009到2010年、2016到2017年的「行業輪動」都跟板塊盈利的相對變化方向較為一致;2014年的市場行業輪動或與基本面預期的變化、估值的極端分化等因素有關。

2010&2017輪動與盈利變化有關,2015或主因預期調整、估值分化

具體來看,伴隨政策收緊、新醫改全面實施、智慧型手機興起等,2010年部分消費、成長相對周期行業的盈利大幅改善,帶動相關板塊持續跑贏市場。降準降息、「四萬億」投資計劃等影響下,2009年中國經濟快速走出低谷,GDP增速從一季度的6.4%快速回升至最高12.2%。期間,以有色、鋼鐵、煤炭為代表的周期行業盈利大幅回升,帶動相關行業的表現遙遙領先。2009年年底,為抑制經濟過熱、通脹高企,貨幣政策、地產政策紛紛收緊,同時,新醫改開始全面實施、智慧型手機逐漸興起,帶動消費和成長行業2010年的盈利大幅改善。期間,以醫藥、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板塊和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成長板塊明顯跑贏市場。

類似的,2017年權益市場的領漲板塊由周期轉向消費,亦伴隨著消費相對周期行業的盈利改善。2016年,棚改貨幣化、供給側改革等影響下,傳統經濟迎來「量價齊升」,周期板塊ROE大幅提升,帶動有色、煤炭等周期行業領漲。2017年,全球貿易復甦下出口增速維持高位、棚改「去庫存」帶動地產銷售和相關產業鏈逐漸回暖,支撐經濟延續回暖。期間,以家電、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後周期板塊相對周期行業的盈利持續改善,帶動部分消費行業迎來長達一年的結構性行情。

2014年下半年,強勢板塊從成長轉向周期,或主要緣於估值極端分化下,市場對部分周期行業的基本面預期有所改善。2014年,經濟延續2012、2013年的下行趨勢,政策開始「微刺激」;2014年4月定向降準,下半年連續降準降息、930政策放鬆地產。同時,「一帶一路」、「經濟金融改革」相關政策陸續出臺,使得建築、交運、非銀等行業的盈利預期有所改善。同時,周期、金融行業的絕對估值、相對成長行業的估值均處於較低位置。基本面預期變化及估值極端分化下,2014年下半年,以建築、交運、非銀等為代表的周期、金融板塊持續強於成長、消費。

宏觀環境利於權益類資產,關注盈利修復較為確定的板塊      

廣義財政支出加快等,帶動信用環境修復,市場風險偏好或延續

下半年廣義財政支出加快,或將帶動經濟行為和信用環境進一步加速修復。2020年財政積極發力,安排廣義財政「赤字率」超過10%。上半年,僅使用廣義「赤字」的30.3%,尚留有較大財政空間;下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或將保持較強延續性。隨著廣義財政支出加快,財政存款投放、基建投資等對需求的拉動,或加快信用派生行為,下半年M2增速將繼續抬升。此外,經濟行為與信用修復相互加強,也有利於信用環境進一步加速修復。(詳細分析參見前期報告《信用修復,遠未結束》)

與財政政策配合,貨幣政策推動信用修復的大方向沒有變,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等融資支持,同時打擊資金空轉等。4月下旬以來的貨幣市場利率抬升,及央行強調「總量政策適度」、「要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等,更多體現政策在「抗疫」與「維穩」的再平衡,並非轉向,中短期轉向可能性也較低。歷史經驗顯示,在應對內部外衝擊時,央行往往率先啟動;衝擊影響減弱後,在沒有完全確認經濟企穩前,央行通常不會轉向全面收緊。(詳細分析參見前期報告《流動性轉向了嗎?》)

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環境和政策組合仍有利於權益類資產,關注盈利修復確定性較強的板塊:1)對政策敏感的部分周期性較強的板塊;2)代表未來的成長方向。伴隨信用修復、經濟修復,對政策敏感的部分周期性較強的行業盈利修復彈性或相對更大;例如,受益於財政支出加快,部分基建鏈公司的業績有望持續改善。中長期來看,「轉型」是近年最重要宏觀邏輯;2015年以來,加速「新經濟」培育的政策密集出臺,助力經濟在降速通道中提質增效。未來一段時間,以5G、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為代表的新興行業景氣度或繼續維持。

未來一段時間,關注盈利修復更為確定的部分周期、成長板塊個券

權益市場預期、存量個券減少等影響下,部分優質的低估值個券可能「主動」提估值,優先關注溢價率較低的優質個券。伴隨估值的「主動+被動」壓縮,主流品種的轉股溢價率目前已經降至較低位置。同時,市場大幅上行使得部分高價轉債面臨贖回、轉股壓力,或導致存量個券減少,利於溢價率的抬升;截至7月24日,平價高於130元且距離轉股期不到30天的轉債規模接近300億元。

擇券方面,重點關註上述板塊中溢價率低於30%、市場價低於140元的優質個券;對於部分資質較優的個券,可以適當放鬆條件。具體來看,1)周期行業中,可優先關注基建鏈上的龍頭個券。例如,建築行業的全築、嶺南等,建材行業的博特、永高、萬青等,以及鋼鐵有色行業中的博威、明泰、楚江等。2)成長板塊,可關注5G、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等相關板塊的個券。例如,消費電子行業的歌爾、聚飛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璞泰、先導等。

研究結論:

1)近期股市、轉債上漲,背後的宏觀邏輯是經濟底、政策底夯實背景下,資金風險偏好的持續改善。隨著疫情平復、經濟活動恢復,4月以來經濟進入漸進修復通道。3月和4月政治局會議定調「穩增長」,5月兩會等重要會議召開,「政策底」也逐步夯實。伴隨雙底確認,信用環境、經濟行為恢復,資金風險偏好持續改善。

2)期間,行業表現出現「輪動」跡象,周期、金融階段性大幅上漲、強於成長和消費,引發市場對「行業輪動」的討論。4月初到6月底,消費和成長板塊的漲幅持續居前,漲幅約分別接近24%、20%,而周期和金融行業表現較差,漲幅均不到10%。6月30日以來,周期、金融板塊強勢上行,漲幅一度超過成長、消費。

3)2009-2010、2016-2017年的行業輪動方向,均和板塊盈利的相對變化一致。2009年底,為抑制經濟過熱、通脹高企,貨幣政策、地產政策逐步收緊,同時新醫改實施、智慧型手機興起,帶動消費、成長相對周期行業的盈利大幅改善;期間,醫藥、食飲、電子等消費、成長行業持續跑贏。類似的,2017年全球貿易復甦帶動出口超預期、棚改「去庫存」使得地產產業鏈維持高景氣;期間,家電、食飲等消費行業相對周期的盈利持續改善,帶動消費板塊迎來長達一年的結構性行情。

4)2014年下半年,強勢板塊從成長轉向周期,或緣於估值極端分化下,市場對部分周期行業的基本面預期有所改善。2014年,經濟延續2012年、2013年的下行趨勢,下半年連續降準降息、放鬆地產。同時,「一帶一路」、「經濟金融改革」相關政策陸續出臺,部分周期、金融行業的盈利預期有所改善。彼時,周期、金融行業相對估值亦處於較低位置。基本面預期變化及估值極端分化下,以建築、交運、非銀等為代表的周期、金融板塊2014年下半年持續跑贏成長、消費。

5)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環境和政策組合仍利於權益類資產,資金風險偏好有望繼續維持。下半年廣義財政支出加快,或將帶動經濟行為和信用環境進一步加速修復。與財政政策配合,貨幣政策推動信用修復的大方向沒有變;4月下旬以來貨幣市場利率抬升,只是流動性環境回歸常態、並非轉向,中短期轉向的可能性也較低。

6)關注盈利修復較為確定的板塊:1)對政策敏感的周期性較強的板塊;2)代表未來的成長方向。伴隨信用修復,對政策敏感的周期性較強的行業盈利修復彈性更大;例如受益於財政支出加快,基建鏈公司業績或將改善。中長期看,「轉型」是近年最重要宏觀邏輯;以5G、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景氣度或繼續維持。

風險提示

新冠疫情失控,政策出現大幅調整。

相關焦點

  • 央行等發文利好保險、證券行業,金融板塊或迎板塊輪動行情
    金融業是競爭性行業,擴大開放有助於引入競爭,促進繁榮和創新。從實際工作推進看,疫情並未影響既定的金融開放措施落地節奏,相關外資機構準入及法律修訂工作依然在有序進行。這次《意見》的出臺,就是一次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在更高水平上推進金融開放的充分體現。
  • 東吳行業輪動混合基金最新淨值漲幅達3.09%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機器君金融界基金05月07日訊 東吳行業輪動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簡稱:東吳行業輪動混合,代碼580003)05月06日淨值上漲3.09%,引起投資者關注。東吳行業輪動混合基金成立以來收益-13.35%,今年以來收益16.98%,近一月收益10.93%,近一年收益50.58%,近三年收益10.62%。東吳行業輪動混合基金成立以來分紅1次,累計分紅金額1.00億元。目前該基金開放申購。
  • A股進入跨年輪動慢漲期,這條主線或能延續到明年!
    疫情影響的不單單是普通生活,有可能還影響了整個宏觀經濟邏輯和趨勢。 「 站在當前時點,經濟前景因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未來投資又該如何披荊斬棘?在意外和機會不知道哪個會先來的時代,如何選擇投資陣地變得更需要智慧和膽識。」 後疫情時代的強周期行業眾所周知,銀行屬於強周期行業,銀行的盈利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越來越多人將目光轉向了高股息、低估值的銀行板塊。
  • 劉俏:疫情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邏輯與施力重點
    但目前中國與全球經濟體系、全球價值鏈都有深度關聯,意味著在歐美國家經濟活動停滯後,中國可能遭受經濟上的第二次傷害。這不僅在於境外輸入病例可能導致國內疫情二次反彈,還在於全球疫情對供應鏈、外需環境變化的影響。第二次衝擊對中國經濟的實際影響可能會超出此前評估。一季度的GDP數據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指標,可以反映出疫情衝擊的程度。
  • 央行重磅發聲事關錢的事情對A股有多大影響
    來源:郭一鳴-央行重磅發聲 事關錢的事情 對A股有多大影響?觀點:四季度最重要的靴子落地,疊加市場較強的基本面支撐以及此前調整風險的釋放,市場風險偏好將集中回升。在經濟基本面的加速復甦以及流動性合理充裕之下,市場向好趨勢的邏輯並未發生改變,結構性行情仍值得期待。短期,順周期板塊集中上行以及滬指一度重返3400點之後,市場跨年行情躍躍欲試,板塊輪動機會或將延續。今日,金融股整體護盤,資源股盤中調整,而半導體等持續調整的題材股開始活躍,市場總體向好趨勢下繼續保持震蕩。
  • 當前宏觀邏輯的關鍵變量:新冠疫苗何時上市
    文 | 廣發宏觀 郭磊報告摘要第一,新冠疫苗目前的進展情況。第二,過去幾個月,疫情在多個層面對宏觀經濟帶來衝擊;這意味著未來疫苗若上市,同樣會對宏觀面產生深刻影響。顯然,疫苗上市、走出疫情將是和上述三個邏輯相反的過程,它對於宏觀面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從經濟角度,疫苗上市將會實質性降低經濟所面臨的約束,並可能會帶來全球經濟的階段性共振。首先,疫情影響不同於以往經濟衰退或危機,外生約束打開後修復斜率可能也會偏高。
  • 鋼鐵行業:原料價格暴漲擠壓鋼材利潤
    投資要點:  順周期回調,淡季來臨鋼材去庫成交均放緩  上周上證指數創出年內新高,但鋼鐵板塊跟隨順周期行業回調。進入12月,全國鋼材需求出現明顯降幅,去庫和鋼材成交走弱,鋼材價格穩中有降,隨著最後兩周的去庫窗口期,行業將再次迎來累庫階段,旺季鋼價上漲緩解冬儲恐高心態,面對一定程度消化的庫存,今年冬儲難度略低於之前市場的預期。上周鋼價綜指上升0.61%,螺紋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下跌0.61%。權益方面,申萬鋼鐵板塊絕對收益、相對收益分別為-2.30%、-4.01%,全市場二十八行業中排名倒數第一。
  • 浮法玻璃行業深度研究報告:竣工邏輯有望繼續演繹
    玻璃行業市場集中度低於水泥和 玻纖,兩大龍頭旗濱集團和信義玻璃市佔率分別為 11%和 14%,CR2 僅有 25%。竣工邏輯有望繼續演繹,預計 2021 年需求複合增長 4%。玻璃產量短期內相對穩定,需求應以銷量衡量。地產佔據玻璃 75%需求份額,玻璃安裝處於地產 施工流程的後期,我們認為可以通過竣工數據趨勢判斷玻璃需求情況。
  • 2020年生物醫藥「冰火兩重天」板塊「輪動」 之下投資何去何從?
    2020年生物醫藥「冰火兩重天」板塊「輪動」 之下投資何去何從?如果要用一些詞語來總結醫藥行業今年二級市場投資表現的話,除了「分化」和「輪動」,就是」強者恆強」。從年初疫情暴發到8月份,資本市場都在爭相追逐醫藥股,原料藥、疫苗、醫療器械、生物製品等板塊輪番大漲,板塊龍頭股更是上漲兩三倍。而另一面,受疫情期間醫院階段性暫停門診、手術等影響,上半年醫療服務行業績受損嚴重,板塊表現不佳。
  • 分析人士:周期輪動下鋼鐵煤炭行業值得關注
    在12月12日下午的北京黑色建材分論壇上,華泰證券研究所鋼鐵煤炭組組長邱瀚萱出席論壇並以「周期輪動下鋼鐵煤炭行業股票投資」為主題發表演講。  邱瀚萱表示,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地產及基建支撐了國內鋼材消費,鋼鐵產能仍處於擴張期,整體鋼材行業利潤有所下滑,僅冷軋利潤有較為明顯修復,煤炭價格呈現前低後高走勢。
  • 李泓灝:輪動慢漲趨勢不改
    原標題:李泓灝:輪動慢漲趨勢不改   英國新冠病毒變種等
  • 2021年大類資產價格輪動:股票,商品到債券
    中國大陸主要股票指數都實現正增長,創業板指漲幅超過50%,食品飲料、新能源、國防軍工等行業指數漲幅超過50%,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漲幅中位數大概在30%; 大宗商品一季度受疫情衝擊出現了暴跌,原油期貨結算價甚至出現了負值,但是隨後商品價格快速反彈,無論是農產品還是工業品都非常強勢,鐵礦石、動力煤等價格創了歷史新高,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也有很大漲幅
  • 「輪動風」勁吹 「震蕩局」難破
    不過本周一,市場迎來修復性反彈,以「中小創」為代表的成長軍團反彈領軍人,但以煤炭、 銀行 為代表的周期軍團在高開後衝高回落,周期與成長的「輪動風」勁吹。從目前來看,市場波動幅度較大,震蕩局難破,建議投資者繼續維持波段操作。  成長復起 「中小創」領漲  3月以來滬綜指放量上攻,衝上2850點,不過隨後漲勢明顯放緩,盤中波動幅度也放大。
  • 梁浩最新對話:看好這四條青春期賽道,追板塊輪動很難賺大錢
    相對來說我會漠視來自宏觀背景下收益的穩定性,當然這也是一個弱點。這幾年我們也在調整,試圖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結合起來,能夠取得更好的投資收益。所以我覺得是各方面的綜合原因,導致我們走到了這條路上。賺企業未來盈利增長的錢主持人:您之前在美國讀了計算機學科的博士,又在芝加哥大學讀MBA,後來轉做投資。您在投資理念,包括選股邏輯上,和浩總相比會有什麼異同呢?
  • 深度解構宏觀經濟學原理:利用「五力模型」實現王健林的「小目標」
    至此,我們終於可以明白,為什麼進行專門宏觀經濟分析和趨勢判斷,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聽懂難,踐行更難。要知難行易,一般的投資者仍然可以在了解基本的宏觀經濟原理後,化繁入簡,讀懂宏觀經濟,而不一定要解構宏觀經濟。 這就需要踏上第二步:將理論工具對應到簡單指標上。
  • 百姓網發力B2B行業搜索營銷服務,「搜索通」重磅發布
    在宏觀經濟環境、市場發展趨勢、產品技術進度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B2B行業的網絡營銷服務存在斷層。2020年「黑天鵝」事件越發讓中小企業了解網絡營銷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尋求線上營銷新機會,傳統的網絡營銷模式已然無法適應新搜索發展下的需求。
  • 分析人士:周期輪動下鋼鐵煤炭行業值得關注_市場新聞_新聞_期貨...
    在12月12日下午的北京黑色建材分論壇上,華泰證券研究所鋼鐵煤炭組組長邱瀚萱出席論壇並以「周期輪動下鋼鐵煤炭行業股票投資」為主題發表演講。邱瀚萱表示,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地產及基建支撐了國內鋼材消費,鋼鐵產能仍處於擴張期,整體鋼材行業利潤有所下滑,僅冷軋利潤有較為明顯修復,煤炭價格呈現前低後高走勢。
  • 熱點加速輪動的怪現象愈演愈烈,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看來熱點輪動的怪現象,已然成為當下A股最大的問題,昨日熱點醫藥、科技陷入分化,農業股進行接力,沒想到今天又從農業快速切換到了金融和周期板塊,這種不斷加速輪動的怪現象愈演愈烈,對於市場賺錢效應的提升和投資者的操作空間,都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 板塊輪動開啟,跟還是不跟?
    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心裡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面對市場上的板塊輪動,自己應該跟,還是不跟?跟隨板塊輪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很多強勢股、牛股肯定都是在板塊輪動中產生的。各個強勢板塊,又都會有牛股引領。如果能夠坐上牛股的快車,收益肯定會大大的。
  • 行業板塊「八仙過海」 基金機構「各顯神通」
    對此,基金機構表示,近期市場熱點快速輪動,核心主線仍然明顯,消費、科技、順周期等板塊將持續有較好表現。基金經理眾生相「市場的風口終於回來了。」面對近日的市場行情,一直以來以科技板塊投資為特長的基金經理張來(化名)長舒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