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瑜 張榮旺 北京報導
今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全球產業鏈遭受了巨大考驗,站在時代和社會的大拐點時期,中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
而如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發揮消費對促進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仍是增強經濟增長內需支撐的重要課題。
2020年11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盛大開幕。作為財經界具有權威性和前瞻性的盛會,本屆年會周匯聚中國商界智庫及頂級企業家思想,探尋中國經濟與企業的共同發展之路,為政府、企業、中外知名學者搭建思想交鋒和智慧分享的平臺。
盛銀消費金融公司總經理 王劍
在首日舉行的「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上,盛銀消費金融公司總經理王劍認為,藉助數位化浪潮,消費金融行業已經進入了成熟期,目前持牌消費金融緊密結合消費場景,通過促進傳統消費與新興消費,打造多點支撐的消費增長格局。「盛銀消費金融作為其中一員,將厚植東北消費土壤,陪伴青年人生活成長滿足個人不同成長階段的消費金融需求。」
深耕垂直場景
「近年來,國家在政策層面不斷加大對消費金融支持力度,消費金融行業貸款定價也在不斷降低,整個行業朝著更加普惠的方向發展。」王劍表示。
而在整個行業生態不斷完善的同時,盛銀消費金融發軔於遼瀋市場,堅持場景化創新。
根據王劍介紹,盛銀消費金融與外部機構合作在盛銀消費金融APP中構建了商城,在今年「雙十一」,公司線上商城開展了一些促銷活動。
在外部場景方面,盛銀消費金融還與電商、教育、醫美平臺都展開了合作。今年還在瀋陽市開展了採暖費分期、車險分期、車位分期。同時,在婚慶領域也開展試水。
在王劍看來,消費金融公司除了盈利目標,在深耕垂直場景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到社會效應。「目前從監管要求來看,消費金融業務需要堅持符合貼近民生普惠金融的方向。」
比如,隨著供暖季的到來,如何為中低收入家庭減輕壓力,保障他們的正常用暖成為一個涉及民生的問題。
據了解,日前,盛銀消費金融攜手遼寧北軟,通過遼寧北軟旗下的供熱便民繳費平臺——「熱付通」,面向遼寧省內用戶推出了採暖費分期「暖心貸」產品,全省百餘家供熱企業用戶在繳納採暖費時均可提出分期申請。
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拓寬獲客渠道
《中國消費金融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我國消費信貸總量在13萬億元左右,消費金融滲透率超過34%,但仍低於美國42%的消費金融滲透率水平。
雖然國內消費金融在過去幾年大幅增長,但是如何進一步強化獲客能力,仍是行業主要痛點。有觀點認為,當前消費金融公司在獲客渠道、發展策略、運營模式上難言差異,同質化趨勢明顯。
面對多樣化消費需求,消費金融如何擴大合作渠道、構建場景金融新生態?怎麼打造自身特色?
王劍表示,不同消費金融公司擁有的資源稟賦與生態不盡相同。差異化定位首先需要基於自身資源稟賦出發。「以獲客渠道為例,當前流量紅利見頂,線上獲客成本高企。網際網路流量公司也相繼開展金融業務的情況下,分發給合作金融機構的優質客戶減少。盛銀消費金融也在積極探索在股東體系內的流量深耕,通過股東的影響力和覆蓋群體進行消費金融的探索。這些資源如果可以有效利用,相較於與流量入口合作,獲客成本將大大減少。」
(編輯:曹馳 校對:顏京寧)